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许多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在谈到唯物辩证法否定之否定规律时,常使用"两次否定三个阶段"来加以概括.这种概括实际上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的本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从来都没有提出过狭隘的"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命题.在否定之否定过程中,辨证否定次数的多少,并不取决于人们这样那样的主观认定,而是取决于处于实际运动中的事物本身.辨证否定的次数的多少因客观事物自身及其所处环境的特殊性而具有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深入考察处于量变过程和质变过程中的事物辩证否定形式的不同特点,对辩证的否定从系统论的角度和邓小平进行辩证否定方式的特点等多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说明辩证的否定是彻底否定和部分否定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辩证的否定是否包括倒退,这是理论界有争论的一个问题。必须说明的是,这一问题不是指辩证否定的过程中是否包括倒退,而是指辩证否定本身或者说作为辩证否定阶段的结果可不可以是倒退。我认为,要准确地回答这个问题,有必要首先明确辩证的否定与质变、事物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与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间的区别。一有些同志对辩证否定与质变这两个概念不加区分,甚至把二者等同起来,这是不对的。我认为.辩证否定与质变作为唯物辩证法的两个重要范畴,虽然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整体性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重要特征,但直到现在,对它一直缺乏研究。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整体性特征,指事物发展的整个过程,是有许多个首尾相连的近似“圆圈”的否定之否定构成的、螺旋式上升的长过程,可以概括表述为螺旋式上升。正确理解否定之否定过程的开端和终点,是认识否定之否定规律整体性特征的关键性环节。螺旋式上升表现为连续性、循环上升性和开放的周期性这样三个特点。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固有的、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互不分离的一个整体;在这三大规律之中,只有否定之否定规律是从整体上概括所有事物发展过程的“唯一的运动规律”,另外两个规律是它的某种部分。  相似文献   

5.
王满同志的《“两次否定三个阶段”不符合否定之否定规律》一文(《东岳论丛》1990年6期,以下简称《两》文),展读再三,不敢苟同。确实,正如《两》文所言,我国哲学界一般地都把否定之否定规律概括为“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即事物的发展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形成一个周期。但与《两》文截然不同的是,我们认为,这种概括是关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正确表述。  相似文献   

6.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事物自身所包含的否定因素(方面、趋势)所引起的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它是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之一。否定之否定规律最初是由黑格尔提出的,经过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丰富发展而形成的成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否定之否定规律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于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否定之否定规律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重要地位,它揭示了事物在不同阶段自己完善自己、自己发展自己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7.
“一分为三”作为一个客观规律 ,其辩证范畴可分为 3类 1 2组。一是与事物存在状态相关的辩证范畴 :“左—中—右” ;“过分—适度—不及” ;“个别—特殊—普遍” ;“前进—静止—倒退”。二是与事物运动状态相关的辩证范畴 :“肯定—否定—肯定 (否定之否定 )” ;“量变—质变—量变” ;“矛盾斗争—协调统一—矛盾斗争” ;“起始阶段—中间阶段—终结阶段”。三是与事物相互作用相关的辩证范畴 :“正—反—和” ;“同一—交叉—并列” ;“认识主体—认识中介—认识客体” ;“决策—执行—监督”。  相似文献   

8.
一分为三是人类认识最普遍的规律和最基本的思维方式.黑格尔运用一分为三思想方法,将自己的哲学体系划分为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三个部分.黑格尔逻辑学,整个的是概念的产生、变化和发展,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和消散,是事物的量变、质变到量变,是运动的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无论是基本范畴和观点,还是认识观和方法论,或者是揭示和阐述的基本规律,乃至是体系构造的基本框架和骨干,都充满着一分为三的辩证思想.  相似文献   

9.
要对三个环节两度否定的理论取得共识,需作更深入的分析研究,从辩证法学说史和现实世界的辩证本性两个方面作系统的分析研究,可以肯定三个环节两度否定具有普适性,否定之否定规律具有普效性,同时明确这一规律在辩证法科学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三个环节两度否定的客观真理性勿庸置疑。  相似文献   

10.
长时间以来,在研究和讲授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过程中,许多同志把辩证的双重否定即否定和否定之否定,理解为是事物发展中的两次质变,目前不少新编的哲学教科书中仍持这种观点。我认为,这种理解是值得商榷的。事实上,双重否定和两次质变并不是一回事,二者有着根本的区别。这种区别就在于:两次质变,就其本质来说,讲的是事物内部对立面斗争的依次转化,并且每一次转化表现的是两种不同质的事物的更替。而否定和否定之否定是说明,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经过自身否定这个中间环节,然后又扬弃这个环节即否  相似文献   

11.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的一般性质。事物发展的每个周期,无不经历由矛盾潜在,经矛盾展开,到矛盾解决的三个后者否定前者的阶段。生物繁殖领域的所有现象,无例外的普遍具有否定之否定的一般性质。否定之否定的动力在于构成事物的矛盾统一体的诸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而不是“唯纵向性的内在的孤立的封闭的”。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唯物论品格难以否定  相似文献   

12.
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一贯思想,否定之否定规律是贯串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的一个辩证法的普遍规律。这一点,本应是毫无疑义的。可是,对于如何理解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客观普遍性,长期以来在哲学界却是争论不休的问题。 在争论中,一些同志提出了许多论据来否认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客观普遍性。有的同志说,恩格斯指出的麦粒——植株——麦粒的生长过程虽是经历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三阶段,但许多事物的发展却并不是都经历了这样三个阶段的。昆虫的发展就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卵等等许多阶段,因此“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这一“三个环节两度否定”的过程并不是具有客观普遍性的。还有同志说,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只有对立统一规  相似文献   

13.
现行否定观因片面强调了事物的自我否定,把外在否定排斥在辩证法研究范围之外,引致了一系列的理论误区。辩证的否定应是自我否定与外在否定的统一,外在否定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它应包含在事物发展的规律中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我国哲学界对否定之否定规律与质量互变规律的关系存在着某种(?)解,认为量变就是肯定,质变等于否定,两次质变就构成一个否定之否定周期。在某种意义上,这种见解已经成为我们理解、阐释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一个理论模式。然而,大量事例证明,这个模式本身带有很大的主观臆断的成分,并不具有无可辩驳的客观普遍性。人们正是由此而产生了对否定之否定规律之客观普遍性的动摇和怀疑。因此,应当重视对否定之否定规律与质量互变规律关系的研究。本文试就这个问题作一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5.
作为具体事物的否定方面和作为“辩证环节”的否定是对“否定”范畴的两种不同用法。后者着重体现新旧事物或过程、阶段之间的某种关系,它必然是包含肯定的否定,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扬弃”。而前者则是用来表示事物内部所包含的某一方面,即促使事物灭亡或促使事物转化为“他物”的方面,它反映现存事物、过程、阶段的内部矛盾性。与“辩证环节”的否定不同,这一否定方面不能直接与其肯定方面相包含。  相似文献   

16.
否定有两类:辩证否定与彻底否定.辩证否定的对象是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并在以后逐步走向反面的事物,彻底否定的对象是属于从未起过任何进步作用的倒退和逆转的事物.混淆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对一切事物都进行辩证否定会导致折衷主义.在当前,反对折衷主义具有更为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关于唯物辩证法有对立统一、量变质变、否定之否定三个基本规律,这是自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以来原无异议的。但是,一个时期以来,对此却又产生了物议。特别是十多年来,就有些文章、书籍认为,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并不是通常所说的三个而是一个;认为只有对立统一规律才是唯物辩证法的规律,而以往素所持认的量变质变、否定之否定则并不是规律;如此等等。我们认为,主张唯物辩证法只有对立统一规律一个,将对立统一规律  相似文献   

18.
辩证的否定观是马克思哲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哲学的重要方法论。辩证的否定观认为,每个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肯定到否定,然后从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辩证否定观是当前先进文化建设重要的指导思想,是建设先进文化的哲学基础和内在动力。我们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发挥辩证的否定观的选择性、继承性和创新性的功能,努力走出一条既能体现现代世界文明水准又有自己民族特点的文化发展的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9.
作者对现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及有关文章所论“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过程进行综述后,多层次论证了:“A—A”和“A—A—A”,是否定之否定规律“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过程的两种基本类型。  相似文献   

20.
否定之否定究竟是不是唯物辩证法的一条基本规律?这是哲学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这条规律本身是否成立、关系到它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关系到我们能否完整、准确地领会和掌握唯物辨证法的科学体系.因此,对这个问题展开深入地研究和讨论很有必要的.一、对立统一规律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客观根据事物的发展过程之所以表现为否定之否定,这是由对立统一规律决定的.事物内部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不仅推动事物不断向前发展,而且事物发展的道路和趋势,必然表现为否定之否定.关于对立统一(即矛盾)是否定之否定的客观根据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