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依托普通高等学校培养军事人才已成为国内外培养军队干部的重要渠道。基于国防建设对国防生综合索质的要求,建构了国防生综合素质的结构方程模型,并验证了加强军政训练、增强学习能力是提高国防生综合素质的有效的途径。研究结果表明:军政训练对思想政治素质、军事专业素质、身体心理素质有正面影响;学习能力对科学文化素质有正面影响;自我激励对军政训练有正面影响;环境条件对军政训练和学习能力有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关于解决国防生培养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托普通高校培养国防生是我国适应军事高科技应用与发展的要求, 加快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这是一个新型国防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 涉及面广, 复杂性强.重点解决依托普通高校培养国防生工作中的军地权责问题、国防生军政训练与专业学习的关系问题、国防生缺乏职业规划与教育等突出问题, 对于推动国防生培养工作的科学发展, 进一步提高新型国防人才的培养质量, 满足新形势下军事斗争准备的人才需求, 更好地服务于国防现代化建设,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依托地方高校培养军事人才,是我军人才战略工程的一项重大举措,高校培养的国防生已成为军队干部的主要来源。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国防生的选拔培养模式,完善军政训练体系,对培养大批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术人才的工作十分重要。本文从探索实践的角度出发,总结了国防生培养工作中教育管理、军政训练的一些主要途径和方法,对结合高校办学特色,促进国防生培养工作,提高国防生培养质量,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国防生教育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防生是国防建设的后备人才,国防生的教育管理必须落实到"学"、"军"、"兵"三位一体.国防生教育管理的内涵形式应该表现为:以突破知识能力培养为着力点的大学素质教育;以忠诚祖国、履行使命、勇于牺牲为核心价值的军政意识教育;以奉献、纪律、服从意识为内核的军人品质教育;以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身心素质教育.其素质高低对国防建设产生重要影响,所以国防生教育管理至关重要.但目前,国防生教育管理存在5大冲突,为此,进行了归因分析,在结合工作实际的基础上,着重从5个方面提出解决措施,为提高国防生素质,增强国防生教育管理提供了有益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国防生从普通大学生成长为合格军官,一般要经历在校培养、入伍集训和军校任职培训等三个层次的培训,实现从普通大学生到国防生、再从国防生到军官的角色转变。利用大学第八学期集中开展素质拓展活动,可以巩固深化平时培训的成果,有效实现国防生能力素质的二次飞跃,为入伍任职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空军国防生人才培养特点研究——以西华大学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防生是近十年来地方普通高校人才培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各校都在探索培养教育的新模式。本文分析了空军信息化建设对人才素质的需求,依托普通高校的办学优势,参考国内外人才培养研究的新成果,进一步明确了空军国防生人才培养目标及基本规格、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提出要着力培养国防生的军政素质、带兵能力和使用、保障、改进新武器装备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国防生的培养是一种为军队建设服务的特殊人才培养模式,国防生的培养质量关系到能否保证向部队输送的人才政治可靠、品学兼优,直接影响到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关系到打赢未来高技术战争,关系到国家和军队的前途命运.本文分析了国防生在思想、学习、训练、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国防生科学管理和培养的措施和方法,以确保国防生的培养质量,为我军信息化建设培养输送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  相似文献   

8.
国防生具有在校大学生和未来军队干部的双重身份,在强化理想信念、专业知识和军政训练的同时,必须努力锻造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对国防生情绪变化特点的分析,以及常见情绪困扰的透视,提出了国防生情绪自我调适的多种方法,有助于国防生人格的塑造,避免各种不良情绪,促进国防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国防生既是大学生,又是准军人,是一个“政治可靠,成绩优良,品德端正,身心健康,志愿献身国防事业”的优秀群体。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诸多不尽人意之处,尤其与国防生群体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国防生在校园内的生活学习以及成长成才的事迹,对大学生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作风素质等方面能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发挥国防生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引领示范作用的路径主要有六项6个方面:一是理论灌输,二是军政训练,三是参与管理,四是舆论宣传,五是活动交流,六是文化熏陶。  相似文献   

10.
国防生的身心素质关系着党和军队的性质宗旨,影响着部队的长远建设.不断努力学习先进军事理论、高科技军事知识,掌握现代战争的特点和规律是国防生肩负的崇高使命,虽然说走向工作岗位的国防生大都达到了我国强军战略的要求,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国防生在身心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党和人民的要求还有差距.  相似文献   

11.
国防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民族地区高校开展以军事理论课教学和军事技能训练为重点内容的国防教育,对于促进少数民族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很强的综合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2.
学科建设是一项系统行为、群体行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国防教育学科内部的军事理论教学与军事技能训练之间能够形成在概念、理论、方法上的交叉与互补,继而能够产生综合、横向和交叉等协同效应。促使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发生横向协同效应,国防教育学科内部的军事理论教学与军事技能训练之间发生交叉协同效应,有助于促进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学科的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军事理论课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渠道,是我国面临新国防安全环境,进行国防后备力量储备的重要方式,对拓展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考试是教学工作的最终环节,用来检测教学过程的有效性、测试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我国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的考核手段大都以笔试测验为主,这种简单的考核方法与大学生军事课教学目的不相符,并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根据新军事变革及国防现代化的需要,在论述军事理论课教学目的的基础上,指出现行军事理论课考核方法的弊端。根据考试改革应贯彻的原则,提出了军事理论课考核可以采取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以合肥工业大学近几年毕业的国防生干部为调查对象,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分析了国防生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军事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状况。调查表明:国防生干部思想坚定、专业知识扎实,但军事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偏弱。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军事课课程理应把非传统安全威胁问题纳入教学内容的体系之中。非传统安全威胁教育的实质体现为时政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大国防观念教育和素质教育,这与高校军事课教学大纲对军事课课程目标的要求是相一致的。高校军事课实施非传统安全威胁教育的途径有实践体验手段、视听刺激手段、思想启迪手段和舆论导向手段等几种形式。  相似文献   

16.
军事理论精品课程建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程.当前从全国军事理论精品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层面来看还存在一些不足,对军事理论精品课程建设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和有效的方式去构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军事教学模式,实现军事理论教学精品化和专业化.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军训的育人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生军训作为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培养国防后备人才的长远战略需要,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对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就20年来学生军训的实践,从理论上论述了军训在大学生成长中的作用,阐述了大学生军训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军事改革步伐的逐步推进,高校国防生在逐渐成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生力军的同时,也暴露出其在思想政治方面存在的问题。总体来讲,这些问题主要包括:自我认识不够,容易随波逐流;献身精神不足,个人情绪常在;入党动机不纯,思想复杂多变;国防意识不强,政治素养较差。为了培育合格的高校国防生,我国应在利用外部有利条件,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引导国防生"身份认同",树立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净化国防生心灵,筑牢国防意识;顺应时代要求,改进教育方法;加强理论引导,善用精神力量等方面采取措施,加强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