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具有悠久的传统文化。“谦虚”、“谨慎”、“尊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美德 ,在英语学习中 ,对学习者有着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文章通过对比 ,对一些具体表现在课堂中的中国文化心理现象进行分析 ,目的在于如何在英语学习中最大限度地获得“文化正迁移”,进而得到最佳的英语习得效果  相似文献   

2.
英语中的汉语借词数量大,种类多。中国的饮食、丝绸、陶瓷、传统文化及独特的风俗习惯对英语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而在英语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英语中的汉语借词的出现是社会发展和变化的需要,但同时汉语借词在英语中的生存状态也不尽相同。随着中国文化影响的日益扩大,世界文化的不同融合,新的汉语借词会不断地出现,而另外一些汉语借词则会从英语中消失。  相似文献   

3.
通过语料库和文化关键词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关键词在不同英语方言区的使用分布情况进行检索,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国家的影响力差异。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对不同英语方言区国家的影响力表现出很大的地域差异;不同英语方言区的国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和接受度差异很大。这些发现与对中国传统文化关键词进行语料库检索之前的预期有差异。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对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产生双重影响,一方面为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也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提出了挑战。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指导地位,坚持对传统政治文化的扬弃,坚持对主流政治文化的创新。构建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建设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蕴育于语言中的文化知识是语言学习的重要部分,语言与文化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决定了语言教学中文化的重要地位。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由于忽视了对本民族文化的渗透,导致英语学习中中国文化的缺失,这不仅影响了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阻碍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播。因此,正确理解母语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加强中国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湘南明清建筑木雕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传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又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其题材、内容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和楚文化的影响,表现形式则沿袭了夏、商、周、汉等朝代的风格特色,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它是我国民间雕刻的瑰宝,是中华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立足艺术学再结合多学科研究方法,既分析了英汉借词研究领域长期缺乏对汉语传统色彩文化借词考察的原因,也探讨了《美术术语与技法词典》中英语向汉语传统色彩文化借词产生的时间和历史背景等内容。该《词典》所收录的中国传统色彩文化的核心借词,不仅表明以英语为代表的西方社会认知汉语传统色彩文化的正确性和意译的精准性,也展示出中国传统色彩文化在历史上的客观存在和对世界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英语在其发展和演变的一千多年中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语,汉语词汇以其独特的表意和深刻的文化内涵而进入英语词库之中。汉语音译贷词的融入不仅丰富了英语词汇,同时也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古老文明得以传扬。本文以翔实的例证对汉语音译贷词的起源、涉及范围、语音源流和进入英语的途径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探讨了汉语贷词深刻的文化内涵,充分说明了英语中的汉语贷词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含有儒家、道家、法家等流派思想,其中蕴藏着许多精辟的哲学思想和道理,对我国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我国现代化管理应该深挖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宝库,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以促进我国管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对太原师范学院中加希尔克学院605名大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掌握程度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掌握程度欠佳,并且其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也不容乐观。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交际要求英语学习者不但要熟知目的语文化及本民族的文化,而且能够正确地用英语来表达本民族的文化。如果只是一味地了解和熟知英语国家的文化而忽视了对本民族文化的学习,那么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就会处于被动的地位,也会使跨文化交际失去其真正的目的与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接触的实质是文化的接触。随着英语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许多非英语国家对本国通用语和传统文化的未来发展表示出不同程度的担忧。文章试图通过对我国九省和直辖市的下辖市、县、区涉及多个行业和不同社会与文化层次的人群就现阶段我国汉语与外语关系问题的认识的调查,利用社会语言学中语言帝国主义理论、语言资源论和语言多样性等理论,透析全球性英语热现象背后的文化根源及其后果。同时指出在现阶段我国应充分利用经济快速发展的优势,借助英语的工具作用和资源特征,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同时积极传播和光大汉语及中国传统文化,以实现世界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避免世界文化的进一步趋同。  相似文献   

12.
随着英语语言的国际化和全球化,英语语言文化也再生出了本土化的特征。在中国产生的中国英语变体,也是中国本土化文化的一种体现,融合了中国的语言与文化。由于英语语言在中国的本土化文化是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基础,通过对英语语言在词汇、阅读材料、英语国家文化等方面的在中国的本土化教学,能够提高学习者对文化差异的意识,消除文化差异在交流中的障碍,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并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3.
加拿大英语是英语的一种变体。但是加拿大自身的历史、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等因素对加拿大英语有着深刻的影响;同时,加拿大英语也反映了该国文化特征。文章通过分析加拿大英语及其折射的文化说明加拿大独有的文化特征——以英、法裔加拿大人文化为主流,善于包容和吸纳其他民族的文化因素,创造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有着丰富的优秀民族民间文化,在中国博大的文化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深入发展,农村传统文化也面临日益严重的危机。如何保护和发展农村传统文化是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中西象征诗歌的区别有着它多方面的因素,其中,文化传统和文学积淀的不同当是它的主因.象征诗派在中国的发展影响了不止一代诗人,当然,该诗派也深深的受到中国文化传统的影响,发源于西方的象征诗派与中国文艺传统的融合,让中国诗歌的发展获得了新的形式和动力.  相似文献   

16.
中国英语成长于中国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用于人们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交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政治地位的提高,与国外文化的交流也不断增加,中国英语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正确认识、使用中国英语,已成为所有英语使用者面对的一个共同话题。  相似文献   

17.
英语本土化指由于受到本土文化的影响而产生的英语变体。随着全球化的到来,英语本土化迅速发展,在国际交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口译在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把英语本土化与口译一起研究具有着非常突出的意义。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国的英语本土化在英汉翻译或汉英翻译,尤其在口译中的运用和影响,以及如何遵循归化和异化翻译原则,在口译中做到英语本土化,从而使英语文化学习和中国文化传播的影响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语用意识相对薄弱,从而影响了其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基于Thomas关于跨文化语用失误的理论,借助于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写作中的跨文化语用失误率进行统计,发现跨文化语用失误主要表现为汉英词汇逐字翻译、英汉词义等同、套用母语表达结构三个方面,其产生原因主要是中西文化差异和传统英语教学以及母语负迁移对目的语产生负面影响等。因此,中国学习者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要积极培养与提高自己的跨文化语用意识,多了解西方的文化,并注重中西文化的差异。同时,英语教师也要创新教学方法,以降低或消除跨文化语用失误率。  相似文献   

19.
由于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制约,新西兰英语有着不同于其母体—英国英语的特点,本文主要从词汇角度对这些差异进行了探讨。毛利文化的渗透使不少毛利语进入英语词汇,形成新西兰英语的一大特色;新西兰英语中有着不少独立于英国英语之外的独创词汇和俚语;同时从其区域性特点来看,新西兰英语词汇与英国英语相比有着同词异义和同义异词的现象,并且在拼写和发音上也不同于英国英语  相似文献   

20.
在对长春工程学院2003级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进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大学生的学习策略、取向特征和教师的教学方法,结果表明,中国的社会环境和传统教育文化观念对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选择有一定的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