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5 毫秒
1.
赫德与英国     
贾熟村 《东方论坛》2011,(2):1-5,18
赫德为英国人,他效忠于英国,是人之常情,理之当然。但他效忠英国常常是从英国的长远利益着想的,而英国政府往往是从英国当前的利益着想的,于是,赫德与英国政府也往往因为意见不同而发生矛盾、冲突。赫德对英国政府,英国驻华公使及领事的不满形诸笔墨者也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2.
"五卅惨案"后,中英关系恶化是不争的事实,为了改善中英关系并征询中国各界对英国庚款用途的意见,受英国政府指派,1926年2月威林敦率代表团访华。五个月内,代表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基本完成任务,而后形成的报告书成为"1930年中英庚款换文"的根据,为解决中英庚款问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英国素有“地方自治之母”的称号,其内源型“自下而上”的地方自治模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脱欧前,英国与欧盟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保持着紧密的联系。脱欧后,在英国政府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下,苏格兰、北爱尔兰和威尔士呈现出不同的地方自治发展趋势。英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为适应脱欧的改革政策,如设立“共享繁荣基金”替代欧盟结构基金。本文将入欧与脱欧的重要事件作为节点,从多角度分析欧盟管控与英国地方自治之间的关系。虽然英国拥有坚实的地方自治基础,但欧盟管控还是间接影响了英国地方自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19世纪初的前二十五年间是英国工业化的高潮阶段,同时也是劳资冲突加剧、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面对劳工阶层的不满和反抗,英国政府采取了镇压与安抚相结合的劳资政策,力图稳定社会秩序。但从总体上看,在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英国政府在劳资关系领域逐步走上自由放任之路,国家不再成为劳资冲突的直接仲裁者,这对19世纪的英国劳资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英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亦是较早发生劳资冲突与劳工运动的国家。在英国劳资冲突与劳工运动的历史中,劳工工资问题是引发劳资冲突与劳工运动的最直接和首要因素。而英国政府的工资政策则经历了立法定额、自由放任和支持劳资双方集体谈判的发展轨迹。在这种政策嬗变背后,反映出英国政府的劳资政策指导理念从雇主至上到劳资平等的转化,从经济至上到关怀人道的转化。  相似文献   

6.
英国是世界绿色经济的先驱者,在2012年,由英国政府全资成立了英国绿色投资银行(UK GIB),成为其唯一的股东,将其作为实现英国政府的环保承诺以及英国绿色经济复苏的核心组成部分,致力于将英国打造成为绿色能源的世界领导者.本文通过阐述英国绿色投资银行近几年来的实践,分析其政策体系、内部组织结构、业务经营模式、风险管理机制,并对我国实施绿色金融提出了发展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21世纪》2002,(7)
在英格兰南部经济繁荣的赫特福德郡,有一所被人称作为“企业家和工程师的摇篮”的高等学府——赫特福德大学。赫特福德大学创建于1952年,是一所著名的现代化新型大学,是英国规模最大的十所大学之一,多年来一直受到英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1997年英国政府在赫特福德大学投入1500万英镑,建成了英国最大最先进的图书馆;2000年英国政府又向赫特福德大学拨款1.05亿英镑,建立一个新的校区(将在2003年9月投入使用)。这是英国政府有史以来在教育界最大的投资。在政府的支持下,赫特福德大学成为英国发展速度最快的一所现代化新型大…  相似文献   

8.
从1948年底决定"在中国门内留一只脚",到1949年底决定予新中国以法律承认,历时整整一年。其间英国政府的决策取向经历了从力图与中国共产党政权建立事实联系到走向事实承认再到法律承认的递进过程。而推动英国政府决策递进的主要因素是中国内战局势的发展所引起的英国国内舆情的变化。英国外交部在对新中国承认的决策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而驻华外交官、在华商团及其在伦敦的代理人则是推动承认的急先锋。除殖民事务部外,英国政府其他各主要部门都不同程度地支持承认新政权。另外,英国公众舆论、议会下院,甚至是当时在野的保守党领袖丘吉尔等都在其中起了一定的作用,说明英国对新中国的承认政策经过了充分的酝酿并有着广泛的民意基础。在形势推动下不断调整对新中国外交决策也体现了英国现实主义外交的基本属性。  相似文献   

9.
丽如银行是第一个入侵中国的外国殖民地银行。它的前身是1842年在孟买成立的英国西印度银行。1845年英国为了便于对中国和东方其他国家进行经济侵略,便将西印度银行由孟买迁往伦敦。同年,扩大规模,在香港和广州两地设立分支机构,三年后在上海开设了分行。1851年获得英国政府特许状,更名为东方银行。1884年改组为新东方银行公司。在它极盛时期,分支机构遍及亚、  相似文献   

10.
1832年霍乱是英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霍乱疫情,霍乱致死率高、发病快,打破阶级界限迅速蔓延,引发英国民众乃至政府普遍的恐惧感。英国中央、地方政府在霍乱爆发前后都采取了应对措施,包括检疫隔离、清洁滋扰等,但霍乱灾难性的后果直接暴露了英国政府传统疾病控制方式的不完备以及公共卫生状况的糟糕程度。然而,英国政府对于1832年霍乱的应对也成为开启政府公共卫生职能的转折点,中央和地方政府在霍乱应对过程中也开始进行初步合作。  相似文献   

11.
《梁书》、《陈书)历经千年,传抄过程中难免造成文字差错,后人直接引用,必然与事实不符。文章对这两部史书里面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了考证,对错误之处作了剖析,并参照有关史料予以纠正,有助于正确把握梁陈史实。  相似文献   

12.
自建国以来,中国的党政关系发生了十分复杂的变迁,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些阶段性的发展经历了从"党指挥政"到"以党代政"再到"以党领政"的发展历程.党政关系的发展最终使中国行政权力从党权中分离出来并呈现出逐渐扩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上的城乡关系经历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发生分离与对立,又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相互依存联系密切,并将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共同协调发展的历史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唐宋时期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在唐宋以前,城乡之间城乡一体的发展态势较为明显;唐宋以降,城乡关系逐渐分离并形成了"交相生养"的新型关系。  相似文献   

14.
对高校学生欠费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目前高校学生欠费现象,分析了在高校中,学生学费、宿费在办学经费中的比重及学生欠费问题给高校办学带来的不利影响。指出制度不健全、家庭贫困、就业因素、观望心理等因素是目前高校学生欠费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了解决高校学生欠费问题的对策是:建立健全一体化的收费管理体制;解决国家助学贷款问题;严格执行学生收费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15.
散曲的套数成熟在前 ,对元杂剧的形式有重要作用。后为元杂剧的唱曲起了定型作用 ,并为之提供了基本的乐调和曲牌 ,奠定了本色美的艺术特征。元杂剧的形成 ,从体式到风格 ,皆与散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明代法律多样,律始终占据法源主导地位,令、诰、例在明代不同的时期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与律相辅相成,弥补律之缺位,强化律之功能。明代并不具备产生判例法的充分条件,明例的修定与判例法也毫无相似之处,而是成文法的制定。  相似文献   

17.
门神观念是我国传统民俗观念之一,其产生与早期人们对门户的认识与理解相关。门户不仅是建筑实体,且具有多重社会文化意义,具有内涵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出于装点、神秘化门户的需要,门画这种艺术形式得以出现并传承至今,成为当代一类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18.
论抗战时期我党干部教育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我党在干部教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摸索出一条成功之路,为促进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其历史经验:一是党的高度重视;二是系统化的教育管理和行政机构;三是灵活、适时、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四是自己动手,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勇气。  相似文献   

19.
贾府由盛而衰 ,大厦倾倒。与其相反的是 :赖家虽为贾府的世仆 ,因其在贾府管家时间长 ,权势重 ,善于拍马逢迎主子 ,钻了贾府管理混乱的孔子 ,渐次发迹 ,超越常人 ,最后连主子也要向其乞借遭冷遇。这一主仆贫富易位的典型事例给世人留下颇值得深思回味的人生课题。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的贫富分化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 ,我国现阶段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贫富分化趋势。贫富分化既抑制效率 ,又损害公平 ,是阻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大隐患。只要我们始终把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加强宏观调控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就能够不断缩小贫富差距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