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足用财富思想是中国古代财富思想的重要内容与特性,这是由中国古代社会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以及封建皇权的政治统治等因素决定的。增殖财富思想是西方古代财富思想的重要内容与特性。它的形成主要有三个原因:财富积累增殖的正义性、民主理念与人文主义的精神动力、城市经济发展与政治稳定的需要。通过对足用财富思想与增殖财富思想的比较可以得出,由于思维方式、经济文化、地缘政治、政治理念的不同,中西古代财富思想特性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2.
论中西古代财富分配思想与消费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追求财富的目的上来看,中西古代社会追求财富的本旨是一致的,但是中西古代社会在追求同样的价值本旨中却形成了特性迥然的财富分配思想与消费思想。通过中西古代社会“均无贫”的等级财富分配思想与“渐进悬殊”的财富分配思想的比较以及“崇俭黜奢”的消费思想与“伦理主义”的消费思想的比较可以看出,中西古代社会财富分配和消费思想的特性分异与社会的思维方式、精神动力有密切的关联。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伦理财富思想是建立在封建皇权统治的政治基础上与儒学伦理思想的思想基础上的。西方古代学理财富思想是建立在法制与神权的政治基础上和民主理念与宗教文化的思想基础上的。通过中西方古代伦理财富思想与学理财富思想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中西方古代在思维方式上,特别是在理论思维、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上以及人性意识方面有着明显的分异,而这就是中国古代伦理财富思想之所以没有形成较完备理论体系的重要原因。面对这一尴尬,我们必须努力运用现代经济研究方法,不断创新思维,把古代伦理财富思想中的正义与道德价值诉诸于当代中国现实载体中,加快中国古代伦理财富思想的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4.
对西方自古希腊以来不同历史时期的财富源泉思想进行了梳理,将其归纳为"分工论"、"贸易论"、"要素论"、"精神动力论"和"创新论",并简述它们各自发展的历史.总结了西方财富源泉思想演化的历史轨迹:从强调"物"转向注重"人",从对财富生产外部因素的关注转向对其内部因素的重视,从对有形的土地、资本、劳动等要素的推崇转向对无形的精神、知识、创新等要素的倡导.  相似文献   

5.
孔子和柏拉图是早期人类思想史中的重要人物.有关他们伦理思想和哲学思想的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但是对于两者经济思想的研究仍有许多空白和薄弱环节,财富观的研究即是其中之一.从财富观的角度对两位圣哲的经济思想作一比较,以期能把握和印证中西古代经济思想的某些异同,并在某种程度上揭示思想所产生的特定文化传统和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6.
中西古代“伦理”与“学理”财富思想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中国古代伦理财富思想是建立在儒学伦理的思想基础与封建皇权统治的政治基础上的。西方古代学理财富思想是建立在哲学思辨与理性精神的认识基础、民主理念与宗教文化的思想基础以及法制与神权的政治基础上的。通过中西古代伦理财富思想与学理财富思想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中西古代在思维方式,特别是在理论思维、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以及人性意识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而这正是中国古代伦理财富思想之所以没有形成较完备理论体系的重要原因。面对这一尴尬,我们必须努力运用现代经济学研究方法,不断创新思维,把古代伦理财富思想中的正义与道德等价值诉诸于当代中国现实载体中,加快中国古代伦理财富思想的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7.
西方古代“学理财富思想”的现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与中国古代财富思想相比,西方古代财富思想显著的特性是其“学理性”。这种学理财富思想是形成于理性思维的认识基础、民主理念与宗教文化的思想基础、法制与神权的政治基础上的。西方古代学理财富思想的主要内容有:财富与经济活动的关系是其立论基础;财富属性是其逻辑主线;财富增长是其核心内容。西方古代学理财富思想得以发展并最终成为近代西方经济学说体系的理论源头,而中国古代财富思想却未能发扬光大,这是一个特别需要反思的问题。通过对中西古代社会财富思想特性成因的比较可以得出,西方古代学理财富思想对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思维方式的转换、经济政策的完善、财富张力的把握、财富分配的正义性都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由于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与地理环境的不同,中西方古代社会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所形成的财富思想也有着明显的分野。但人类追求财富的经济活动必然有着特定的一般性规律,因而,中西方古代财富思想在某些方面也必然存在着共同点。纵观中西古代财富思想,它们在五个维度上有着深刻的暗合。这五个维度是:开放的理论体系、彰显的伦理道德、关注人性、尊崇自然法原则、关注私有财产。  相似文献   

9.
由于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与地理环境的不同,中西方古代社会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所形成的财富思想也有着明显的分野。但人类追求财富的经济活动必然有着特定的一般性规律,因而,中西方古代财富思想在某些方面也必然存在着共同点。纵观中西古代财富思想,它们在五个维度上有着深刻的暗合。这五个维度是:开放的理论体系、彰显的伦理道德、关注人性、尊崇自然法原则、关注私有财产。  相似文献   

10.
由于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与地理环境的不同,中西方古代社会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所形成的财富思想也有着明显的分野。但人类追求财富的经济活动必然有着特定的一般性规律,因而,中西方古代财富思想在某些方面也必然存在着共同点。纵观中西古代财富思想,它们在五个维度上有着深刻的暗合。这五个维度是:开放的理论体系、彰显的伦理道德、关注人性、尊崇自然法原则、关注私有财产。  相似文献   

11.
会计在本质上是计量特定主体财富的工具,适应人类生产活动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同时,会计不仅是计量特定主体财富的工具,客观上还决定财富分配、影响社会稳定和资源配置。只有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才能充分保护投资者利益、平衡各国和各地区经济利益、并在世界范围内有效配置资源。近期内赴美上市的中资概念股遭遇危机,是由中美上市环境差异、各利益相关方串谋以及监管缺失造成的。  相似文献   

12.
为使财富事业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需要加强对马克思财富论的研究。研究马克思财富论,应从和谐的视角入手。马克思财富论中具有丰富的和谐思想:财富目标的和谐诉求,财富是和谐的基础,和谐是财富的诉求,二者的内在关联是"人";财富内涵的和谐底蕴,财富是多内涵的统一,多内涵的财富概念要求多需要的满足、要求多形态财富的产生,这使得在财富活动中要合理安排好各种关系,从而使社会结构和谐,在此基础上社会的各项机能亦达到和谐;内含于财富源泉观中的系统范式下的财富泉涌的动态和谐;再生产图式中蕴含的内在均衡条件约束下的财富宏观运行上的相对和谐。  相似文献   

13.
“神思”从创作思维、构思、想象、作者创作心智结构、创作心理活动等不同角度集中体现了创作主体性 ,从而确定了“神思”的本质和特征 ,在“神”之“思”和“思”之“神”两方面突出了作者与非作者、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别 ,形成了中国文学和文论的民族特色和优良传统 ,构成了“神思”型的创作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14.
“和”与“同”的思想随着先秦天下纷争的局面而出现,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背景,它首先是人们自然观在社会、政治、人生诸方面的伦理展开。“和”“同”思想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经济政治等各方面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当代中国的重大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5.
2003年7月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有关部门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2周年而联合召开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进一步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号召全党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交流学习、宣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会,更好地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使这一重要思想更加深入人心,更好地指导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党团之间的特殊政治关系决定了共青团必须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共青团应该成为“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 ,做先进生产力的有力推动者 ,做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 ,做广大青少年根本利益的坚定维护者。  相似文献   

1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思想,是从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义利关系的本质内涵。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思想,是党践行其宗旨的过程中协调义利关系的道义性实然,是党巩固其执政地位的过程中协调义利关系的功利性使然,是党提高其执政能力的过程中协调义利关系的道义性应然,是党履行其执政责任的过程中协调义利关系的功利性必然。  相似文献   

18.
认为"和"是中国传统儒家的基本精神,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去寻求整体的和谐、共生、共长。"和"的儒 家精神之特质从3方面得以体现:作为至德的"中"道;作为价值判定的"直"道;作为和谐共长的"生"道。儒家、 "和"的思想在今天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