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伴随服务贸易在世界范围的快速增长,"中国服务"也开始崛起。在"中国制造"进入贸易摩擦高峰期之际,"中国服务"的崛起成为了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必然。内地在"中国服务"的崛起中可以获得快速发展的机遇主要在"跨境交付"和"境外消费"的贸易形式中。研讨内地加快发展"中国服务"的对策,对缩小内地与沿海的发展差距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时代国家主权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应当正视在经济全球化冲击下国家主权弱化的事实 ,有条件地承认国家主权的相对性。国家主权的部分让渡是获得民族国家发展空间的置换条件 ,有利于民族国家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生存与发展。经济全球化要求国家主权做出一定程度的让渡 ,以适应生产力社会化发展的需要。国家参加国际组织 ,跨国公司的全球扩张都对国家主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的国家主权也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的冲击。  相似文献   

3.
不同的国家主权观对区域贸易协定争端解决机制的建构与运行将产生重要影响.在区域贸易争端解决领域,与其关系较为紧密的国家主权主要表现为政治主权、司法主权和经济主权.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纵深发展,区域贸易协定争端解决机制的形成具有国家主权弱化和强化的双重表征.中国在构建区域贸易协定争端解决机制的过程中,需正确认识主权权力和主权权利、国家主权的工具性特征以及区域贸易争端解决领域中的主权让渡与共享.  相似文献   

4.
包税制是一种古老的税收制度,在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巨变中仍得以延续和发展,并发挥重要作用。根据选择承包商方式的不同,包税制有投标包税和认税(非投标包税)之别。清末民初投标包税制度逐渐兴起和发展,甚至一度大行其道,至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逐渐走向衰落。招商投标包税是包税制发展进程中的一项制度创新,对标底、保证金与担保人及得标商的管理等均有明确规定,旨在保障政府能够获得相对稳定的税收。在实践中,招商投标包税牵涉政府、投标商、认税商、商会、纳税商人之间的利益,引发了许多税收纷争,反而有碍于政府税政的推行。近代中国招商投标包税制度的兴衰反映出传统税收制度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但因投标包税无法摆脱包税制的本质属性,最终在国家权力和行业利益的博弈中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5.
道光年间,清朝在贵州苗疆的统治已愈百年之久,形势出现了新的变化,清廷为了加强对贵州苗疆的统治,在前朝立法和政策的基础上,作了一定的调整,加速了贵州苗疆的内地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司法管辖上,通过治苗条例、章程等具体制度层面上的灵活调整,逐渐施行与内地一致的法律制度;二是在处理苗汉关系问题上,道光朝对此前的民族封禁和隔离政策有所松动。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利于贵州苗疆各少数民族和周边民族的交流和融合,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6.
创意产品贸易已成为国际贸易中新的增长点。以中国内地创意产品贸易的发展状况为切入点,在广泛收集数据的基础上,对创意产品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定量分析和国际比较,结果显示:中国内地创意产品贸易总体发展良好,国际市场占有率和国际地位逐步提升;创意产品进出口结构在动态调整中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但同时也显示出中国内地创意产品贸易发展不平衡、创意产品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国内地创意产品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建议可以从加大创意产品贸易的政策支持力度、优化创意产品贸易结构两个方面做更多的努力。  相似文献   

7.
“一国两制”中的人民币与港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统一的、独立的货币制度不仅是国家主权的象征,而且也是国家经济的命脉。然而,货币制度作为一种制度也是可以创新的,也即货币制度可以在更新的意义上体现国家主权并促进国家经济发展,香港回归中国后的情况就是如此  相似文献   

8.
清政府先后对东北沿海豆货贸易的相关制度进行调整,包括税收政策的变化和豆货出口流向的政策性规定等等。而引发清政府对东北沿海贸易政策调整的因素:一是政府的主动调整政策;二是政府被动的调整相关政策。清政府通过主动调整和被动调整沿海贸易的政策,从制度上为东北商品流通贸易格局的变迁奠定了基础。终清一代,这一制度上的调整,直接影响着东北沿海以豆货为主的土货输出贸易。  相似文献   

9.
边境小额贸易不仅是进出口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边境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主要途径,对稳定边境地区的安全也起了积极的影响。丹东是中国对朝贸易的重要边境口岸,具有沿海、沿江、沿边的独特优势。丹东对朝边境小额贸易发展历史悠久,发展规模迅速。研究丹东对朝边境小额贸易的整体发展态势,不仅能够为丹东经济的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借鉴,而且能为中朝双方边境地区的稳定和繁荣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0.
建立我国社会保障税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筹集充足的社会保障基金是社会保障制度赖以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改变传统的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方式,在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税制度的过程中,逐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以保障人们的最基本的生存条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前提。社会保障税是以纳税人的所得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它除了具有一般税收基本特征外,还具有累退性、专款专用性、有偿性、再分配性等明显有别于其他税种的特征。许多国家适合其国情的社会保障税的模式选择、在实施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和不断加以完善的做法以及社会保障研究,可资借鉴和参考。现在我国已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民众的社会保障意识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准,相应的法治环境也已具备,这些都为我国开征社会保障税准备了条件。建立我国社会保障税,应当遵循权利与义务统一原则、 税负合理原则、共同负担原则、效率与公平兼顾原则和专款专用原则。建议采用比较适合我国国情的项目型社会保障税模式,以这种模式来确认我国社会保障税的纳税人、征税对象、计税依据、税率、宽免等基本要素。此外,为顺利建立和实施社会保障税制度,应当对我国现有的财政预算体系和所得税制度进行必要的调整。  相似文献   

11.
《围城》包孕着丰厚的审丑意蕴,钱钟书先生把他对中西方化、对人性以及对社会的畸形、片面、病态及丑陋的的揭示,真诚地奉献给读者。这些对文化、对人性及对社会生活的审丑的新的纲领,极大地扩大了文学表现的感觉空间和思考空间,让读者睹见作家对中国现实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和人性善恶的严厉的审视乃至洞穿,从而反复引发人们的审美体验,这其实正是《围城》被认为是美的文学作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自建党以来 ,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性质观念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和阶级斗争工具。第二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阶级斗争工具、社会舆论工具。第三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无产阶级专政工具。第四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社会舆论工具、大众传播工具  相似文献   

13.
《梁书》、《陈书)历经千年,传抄过程中难免造成文字差错,后人直接引用,必然与事实不符。文章对这两部史书里面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了考证,对错误之处作了剖析,并参照有关史料予以纠正,有助于正确把握梁陈史实。  相似文献   

14.
黄帝陵祭祀是近现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载体。晚清以来,革命党人对传统黄帝陵祭祀加以改造利用,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初步形成作出贡献。民国时期,借由对黄帝陵祭祀的制度化,黄帝为整个中华民族始祖的身份逐渐广为人知。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祭黄帝陵的仪式进行了借用与创造,赋予了"黄帝符号"以"劳动人民性"等新内涵。改革开放后,黄帝陵祭祀越来越得到重视,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和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方面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还要找到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总结黄帝陵祭祀的有关历史经验,以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5.
散曲的套数成熟在前 ,对元杂剧的形式有重要作用。后为元杂剧的唱曲起了定型作用 ,并为之提供了基本的乐调和曲牌 ,奠定了本色美的艺术特征。元杂剧的形成 ,从体式到风格 ,皆与散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一种物本主义形态的唯物论,还是一种超越物本主义形态、从实践理解世界的本质相关问题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唯物论?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本质规定性和精神实质的重大问题。在考察物本主义的唯物论及其思维方式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现代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并重点研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从实践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自然世界的先在性的原理,以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进一步阐明人类世界的实践性原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新制度经济学对国家作用分析的理论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制度经济学对国家作用的分析是逐渐纳入其框架的 ,总体上通过组织的演进来说明。其代表人物经历了科斯、张五常、威廉姆斯、巴泽尔和诺斯等 ;其逻辑经由交易费用演进为契约合同 ,再由交易维度转向产权的“公共领域” ,最后扩展到国家的作用 ;其中心思想是 :在不同的领域和层面 ,存在着利用“公共领域”财产的各种各样的组织 ,而国家也是一大组织 ,它的存在和作用是为了利用整个社会层面的公共财产  相似文献   

18.
企业理论的发展对产业组织理论演进的影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组织理论分析的基础是企业理论,企业异质性假定对企业同质性假定的替代和企业异质性假定的不断深化是产业组织理论获得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20世纪70年代以来,产业组织理论沿着两个基本方向发展:一是坚持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在哈佛和芝加哥学派对企业异质性假定的基础上引入博弈论等新的分析工具,着重研究企业行为及其相互依存关系,形成了以泰勒尔为代表的新产业组织理论。二是修正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前提和分析方法,在对企业的异质性作出全新假定的基础上,构造新的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框架。企业能力理论把企业的异质性归结为企业知识和能力积累的差异,并把产业组织理解为企业专业化分工和企业专业化知识与能力成长的协调机制。企业理论的创新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当今我国大力推进民主政治,已成为构建现代宪政法治秩序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政治运行法治化将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苏共亡党的原因很多 ,但最重要的是没有按照党的先进性来建设党 ,从而失去了它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作用 ,削弱乃至丧失了执政的能力 ,最终葬送了社会主义事业 ,也葬送了党的自身。从党的先进性视角 ,解析苏共亡党的深刻教训是有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