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陈独秀未出席中共“一大”原因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和共产国际的两名代表共计15人。为党的成立及党的其他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陈独秀却没有参加这次大会。结合已有史料,对陈独秀未参加中共"一大"原因分析如下:一、直接原因:公务繁忙;二、心理原因:对共产国际包办"一大"有意见;三、根本原因:对中共"一大"会议不重视;四、社会因素原因:回上海参加"一大"有一定危险性;五、权力因素原因:他不愿意放弃广东教育委员会委员长的职务。  相似文献   

2.
武元衡在张为的《主客图》中被列为"瑰奇美丽主"。关于他的家世,史料文献多有记载。武元衡曾祖为武载德,是则天皇后的从侄;其祖父武平一,《新唐书》有传记;其父武就,名声不显;其妻为薛氏;武元衡有子一人,名武翊黄;有女二人,一嫁段文昌,一嫁孙简;有同父异母兄一人,名武谭;有从父弟一人,名武儒衡,两《唐书》有传。  相似文献   

3.
翦伯赞在《历史哲学教程》和《史料与史学》中,主张史料与理论不可偏废。这一观点在1949年以后他一直坚持着。其《中国史纲》一方面使用大量史料,另一方面用历史唯物主义来解读历史。马克思主义史学派与"史料学派"在学理上有一致性,就其与西方实证主义史学关系而言并无二致。"史料学派"与马克思主义学派之间的区别是:前者的方法是实验主义,其历史观是进化论,其成员多为学院派学者;后者方法是唯物辩证法,其历史观是历史唯物主义,其成员则系革命家。  相似文献   

4.
古代小说在它产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它的口头传播,唐宋"说话"传播的繁荣是小说口头传播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有着较深的历史渊源。笔者在结合传播学与文学的基础上,以史料为依据,对"说话"这种口头传播方式的渊源进行了探讨:首先对"说话"这一传播方式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其次结合史料,对"说话"进行了溯源;再次从传播学角度对"说话"这种传播方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曹操为样本,概述了曹操历史形象的变迁,浅析了这个变迁背后中国社会思潮的转变,并由此引出了对"历史史料"与"历史真相""、史料背后的思想"等一些历史哲学方面的浅思。  相似文献   

6.
任仪珊 《中华魂》2014,(18):28-31
甲午海战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清政府由此一败涂地,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北洋海军济远管带方伯谦,因在甲午海战中"首先退避"、"牵乱队伍","拦腰中撞扬威"三条大罪被处斩于旅顺口。百多年来,史学界对于方伯谦之死时有争论,或谓临阵脱逃罪有应得,或谓临机处置实属冤案。本文力求通过史料还原一个真实的方伯谦。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史学工作者在中国近代社会史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同时还存在很大不足。具体表现为 :在文献史料方面 ,一则史料建设不够 ,二则对待史料态度不严谨 ;研究者自身知识面较窄 ,学风不踏实 ;理论研究十分薄弱 ;研究内容涉及面不全 ,过于琐碎 ;与其它学科交叉融汇的较少 ;缺乏自由的学术争鸣环境  相似文献   

8.
"教师"这个高尚圣洁的名词,近来频频被甩向社会的阴暗面,它被频繁地同"性侵"、"强奸"这样的词汇联系在一起。2013年9月4日,继海南万宁小学校长带6名女生开房、湖南永州12岁少女遭3名教师强暴生子之后,又一则耸人听闻的校园性侵事件出现在公众面前: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一名中学教师性侵至少8名女生,并致1人怀孕。面对数起校园性侵事件,人们自然要问,如今的中小学校教师队伍怎么了?是什么让"禽兽教师"能够肆无忌惮地侵犯未成年人权益?  相似文献   

9.
明代是否存在"京报"以及"京报"的性质问题,一直是新闻史学界长期关注的话题。此前,作为文献史料,仅限于清人俞正燮《癸巳存稿》中的一则材料。当代新闻史学者对史料的发掘又有了一些新的进展,如方汉奇、姚福申等先生的考察,但也多限于小说、戏曲等文学作品的描述。根据元明时期文献中关于"京报"的若干材料,从词源学的角度分析,认为"京报"一词最早产生于元代;作为报纸的形态,明代的"京报"已经存在,而且包括两种不同性质的类型:一类是封建政府的官报——邸报,一类是民间报房的私报——小报。明代"京报"具有的双重称谓,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阅读者的"误读"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她是一名普通的社区工作者。说到她,社区里没有谁不竖起大拇指:每天清晨,她会带领志愿者们一起打扫小区卫生;邻里间有矛盾了,她第一个到场调解,比"柏万青"还管用;社区里的大小活动,不少是她张罗的;一些孤老的家里,总会有她"路过"买来的水果、蔬菜,或是一把娇艳欲滴的鲜花。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肯定与否定格式同义例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语言交际中有时出现的肯定与否定的语言形式都表示相同内容的现象,如"好容易"、"好不容易","难免犯错误"、"难免不犯错误"等等。这种"异形同义"现象的出现,首先它所涉及的范围只限于肯定否定这一范畴之内;其次这些用法常常与相关的副词、能愿动词和语气词配合使用;再次则多用于口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12.
张彦远《右军书记》中对王羲之《郗司马帖》的释文历来受到人们认同,但从草法与文意判断,张氏释文中的"去"字应是"知"字之误。由纠正为"知"字的新释文判断,收信人与帖文提及的郗昙应该存在友情,但考察史料却发现,郗昙与周抚未曾同居一地,年龄又相差悬殊,关系不可能亲密,因而清代以前认为此札寄给益州周抚的观点不正确;同时,鲁一同考证公元307~365年为王羲之生卒年的说法并不合理。  相似文献   

13.
哲学和语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不同于西方哲学在语言方面对Being的探求,中国古代哲学对语言的思考开始于对"名"的反思。孔子首先提出了"正名"论;荀子提出语言的"约定俗成"论;老子提出"无名"论;庄子继承了老子的语言观;墨家首先把"名"作为一个逻辑概念提出;名家有关"名"的理论中含有辩证的因素。因此,中国先秦哲学思想的沃土能够诞生有汉语特色的语言理论。  相似文献   

14.
在句法分析时运用平行分析法和普遍语法的移位理论将"动词+时量/动量"和"动词+名量"进行了比较,在平行分析法中通过介入"把"字分析得出两者的不平行,由普遍语法的移位理论分析得出"动词+时量/动量"的变换形式仍为述补结构;语义分析中运用了语义指向和语境理论对"动词+时量/动量"和"动词+名量"进行分析后,发现两者的动词的语义指向有所不同,从而得出"动词+时量/动量"应为述补结构,把"动词+时量/动量"和"动词+名量"放入语境中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动词+时量/动量"为述补结构。  相似文献   

15.
"死亡"是一种人人都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但无论在无神论思想占主导的中国,还是在信奉基督教的西方国家,"死亡"都是一种不愉快的现象而成为了一种忌讳,但在语言的长期使用过程中,英语和汉语中"死亡"的喻义都发生了变化,甚至出现了大量的不被人们察觉的隐喻。  相似文献   

16.
洪迈在《容斋随笔》一书中多有对历代史书的评论,通过这些评论我们可以看出洪迈的历史编纂思想。他强调在撰写史书时要坚持"据事直书"的实录精神,并且在广泛占有史料的基础之上"去粗取精",同时对史著语言提出了自己"精益求精"的要求,最后回归于"辨明正统"的编纂原则,实现其作为一位优秀封建史家的历史诉求。  相似文献   

17.
2010年11月28日,由《中华女子学院学报》编辑部主办的"我们如何作妇女史研究——理论、方法、史料和其他"研讨会于中华女子学院召开。这是国内妇女研究领域内的首次妇女史学术会议,国内外数十名专家学者从不同的学科  相似文献   

18.
从"表现"的观点来看历史学中的普遍与特殊,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无论是普遍还是特殊,其本体论基础都是历史叙述而非历史本身;普遍与特殊归属于历史叙述的整体而非单个历史陈述层面;从叙述实在论角度看,特殊性具有第一性,普遍性则是从特殊性中派生出来的,是第二性的。传统史学的重心在于发现、考证史料,以还原历史真相;而"表现"理论的重心则是解释、利用史料,即思想的创新,以达到启迪智慧、开阔视野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史料是史学研究的基础.但自古以来,由于种种原因,错误的或者事实模糊不清的史料很多,如果不作必要的考证鉴别,很难获得科学的研究成果.造成史料引用致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主要有:(1)史料本身无误,由于没有正确理解原意或者标点不正确而致误;(2)史料本身无误,由于引用者推断不确而致误;(3)史料内容比较含蓄,由于引用者缺乏深入辨析而致误;(4)没有直接引用原书而致误;(5)因版本不善而造成史料的错误或脱漏;(6)史料本身就有错误.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古代的酒名,出现最多的是一个"春"字,关于它的含义,历来缺乏考释。本文从固有名词的词语结构加以分析,认为"春"字在酒名中指代酒,这个用法是从《诗经》中的"春酒"沿用过来的。依这一文化事象,后人以"春"字名酒,其中蕴含有对生活的祝福,春意的生命感发等多重含义,在这个意义上,酒与人的生命意义紧密结合到了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