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秦朝法制中儒家法律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律史学界通说认为,秦代法制是在法家法律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是法家理论的结晶,由于儒法两家在理论上的尖锐对立,秦朝法制中不可能包含有儒家法律思想。本文通过分析《睡虎地秦墓竹简》中记载的法律规范及有关吏治的规定,指出秦朝法制中包含有大量儒家法律思想的成份,体现了秦统治者对儒家法律思想的吸收和继承,认为秦朝法制是和法合流的滥觞,对于中华法系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以下简称《环境保护法》),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部关于保护环境的法律。环境法学是一个新兴的法学分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加强环境立法和环境法学研究工作。本文拟就《环境保护法》在防治污染,保护环境,促进四化,造福人民方面的作用,以及如何加强法制观念,全面贯彻执行这一重要法律等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一我国宪法第十一条规定:“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环境保护法》,就是根据宪法制定的国家保护环境的法律。那么,什么是环境?这是我们研究环境保  相似文献   

3.
《社区》2006,(13)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科学、合理利用水利风景资源,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加强对水利风景区的建设、管理和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  相似文献   

4.
农业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关系到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对传统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模式的新发展.目前我国农业资源环境面临着立法缺限、主体桎梏、制度缺位和政策不足等多维困境,把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作为保护农业资源环境的立足点,是由我国的国情和农业生产方式等现实状况决定的,对于有效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改善农业生产环境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宏观政策、法律规范、公益诉讼和循环经济的视角对我国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制度进行良性的架构将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言及秦王朝的统治思想时,学术界一般均以“刚戾毅深,事皆决于法,刻削毋仁恩和义”为是。这一结论滥觞于司马迁之《史记·秦始皇本纪》,又因中国封建法律思想具有“礼法结合”的特点,因此历来研究法律思想史的学者,均以秦代苛法重刑为典型,相沿未改。以至近年来编写的几部论及中国法律思想史的著作中,都不同程度持有这种观点,认为“秦朝统治思想是专任法家之术,对儒家学派和其他诸子之学是一概排斥”的。而且把秦代治国“皆有法式”,同严刑峻法等同起来并视为秦二世亡的根本原因。对于这种观点,笔者认为是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6.
秦国在中国历史和国家治理思想上具有奠基意义。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大一统的封建国家体制与形态,其所制定的政治制度、行政制度、经济制度,对后世中国历史产生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货币财政制度是中国经济史及中国经济思想史的核心问题。结合《史记》、云梦睡虎地秦简等文献,对秦代货币制度及思想进行归纳梳理,并分析了秦代货币流通的历史现实,探讨了秦代货币结构思想、秦代货币管理制度思想、秦代货币间的科学换算关系,以及秦代货币制度理想与货币现实的不一致性。秦代货币的思想、管理体制及实践方式有其独特性、创造性及适用性,对后世中国古代社会的货币制度的设计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全球货币多元化及数字化时代也有一定的现实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生态补偿政策法律制度的特征、体系与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定义了生态补偿政策法律制度和体系的概念,分析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法律制度的进程和主要内容,并对各专门法律和法规中有关自然资源保护和有偿使用制度的生态补偿含义进行评价,系统梳理了现行政策法律制度中涉及生态补偿的各项规范,对有关生态补偿政策法律制度进程和体系之间的协调性进行评价,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秦代在工程方面有完备的管理制度,岳麓书院藏秦简保存了不少与工程管理相关的史料,其中《数》所记载的工程量计算与徭役征发有关,且《数》应是秦代"学吏"教本,而《为吏治官及黔首》中则记载了官吏于工程事务的多种考课内容。  相似文献   

9.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环境保护法》)是1989年在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以下简称“试行法”)的基础上修改制定的,该法实施16年来,对于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科学发展观和新的环境保护理念的提出,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关于环境保护的思想、原则、手段和方法。1.提升《环境保护法》的法律地位环境基本法作为综合性环境资源保护法,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具有全面的、长远的、普遍的和根本的指导意义。应当将环境保护法纳入基本法律的范围之中,由…  相似文献   

10.
探究汉初有关奴婢的法律思想,可以对汉代关于奴婢的法律思想有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通过对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中有关奴婢的法律规定的分析,使视奴婢如财产、限制奴婢与平民通婚、主张奴婢犯罪主人不连坐等法律思想十分清晰地体现出来,它们构成了汉初有关奴婢法律思想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秦代"隐宫"制度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代“隐宫”制度探微周晓瑜“隐宫”制度是涉及秦代政治、军事、法律和建筑、手工业生产等诸多方面的重要制度。但是,司马迁在《史记》的《秦始皇本记》和《蒙恬列传》中虽曾二度提到“隐宫”,却没有详细记载,此后的注家异说纷经,莫衷一是,造成此项制度几乎被淹没。...  相似文献   

12.
秦代法令中的“负志”表示怀有志向或坚守节操,“负志”之人试图与当政者保持距离而拒绝入仕,因而受到法律的惩罚。法家是君主专制制度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们利用人性的弱点为专制君主服务,以“富国强兵”的名义无视个人的权益,甚至蔑视个人的人格,秦代相关律令正是法家思想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3.
中国法治之路不仅仅要靠对国外法律的移植,还有继承自己历史传统中法律思想的一面。试图通过对先秦法家经典文本《商君书》中有关法律思想的梳理,提出《商君书》中的变法思想实为僵化法律之举,旨在说明对于社会相当重要的法律不是任意变更的,必须以正当的价值为基础,否则仅以形式与数量为表征的立法只会进一步地阻碍和困扰人类法律文明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柳宗元(公元773—819年),是唐代的著名文学家,又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对政治、法律、社会等问题有过精辟的论述。有关政治法律思想的文章主要有《断刑论》、《封建论》、《贞符》、《六逆论》、《非国语》、《天说》、《天对》、《送薛存义序》和《答元饶州论政理书》等。他的政治法律思想具有唯物主义观点和民本主义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特点和历史进步性。  相似文献   

15.
关于秦代的统治思想,不少学者已经发表了很多颇有见地的文章,分别肯定了法家和儒家思想在秦代的地位和影响。但对阴阳家思想在秦代的地位与影响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本文试就阴阳五行说形成的历史过程揭示其对秦的影响,说明阴阳五行思想在秦代统治者心目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和法家、儒家思想一起,相辅相成,构成秦王朝思想统治体系。1 阴阳二字起源甚早。商代甲骨卜辞中已见“阳”字。周代金文中不仅发现“阴”“阳”二字,而且有的将阴阳连在一起使用。阴阳起初是言山、水与太阳之向背关系。《说文》曰:“阴,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阳与阴相反,即是指水之北,山之南。《诗经·大雅·公刘》中说:“笃公刘,既溥既长,既景既岗,相其  相似文献   

16.
我国缺乏专门的资源安全立法,现有的自然资源保护及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国家资源安全的需要,因此,必须全面构建和完善国家资源安全法律保障体系。资源安全法律保障体系应当以宪法为核心,在资源安全基本法总领之下,规制资源的保育、开发、利用、贸易和管理的全过程,形成一个综合性的法律体系,也就是说,这一体系应当以宪法为核心,在资源安全基本法之下具体派生出:保护自然资源系统的法律、合理开发战略性资源的法律、适度消费与高效利用资源的法律、利用国际资源市场并规避贸易风险的法律、资源安全管理的法律。  相似文献   

17.
法学理论界和立法实务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环境保护法》)的结构布局研究不足,使得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14年4月24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新《环境保护法》)的结构令人困惑。《环境保护法》应围绕保障"良好生态环境"这一根本立法目的以及"实现环境法律关系"进行布局,其布局应以"3+2"结构为宜。即以三类主体(环境权主体——自然人,环境义务主体——环境资源利用或破坏者,环境职责主体——政府)为对象分章予以规制,再加上总则和法律责任两章。  相似文献   

18.
现在,秦代方士徐福的故里是江苏赣榆,很多人认为似乎成了定论,江苏省及徐州、新海连市于近几年分别召开徐福讨论会,江苏《新华日报》、《文汇报》等都多次作过报道.这个徐福故里赣榆说的发现者是阎孝慈、罗其湘、汪承恭等.《徐州师院学报》1984年第一期刊载阎孝慈《秦代方士徐福东渡日本新探》,《徐州师院学报》1986年第一期刊载阎孝慈《秦代方士徐福东渡日本再探》;《光明日报》1984年4月18日发表罗其湘、汪承恭《秦代东渡日本的徐福故址之发现和考证》.这三篇文章都提出秦代方士徐  相似文献   

19.
自然资源价值: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资源无价值这一传统的价值观是对马克思自然资源价值思想的片面理解,是简单的一概而论的结果,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有害的。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相关论述,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为依据,具体地分析马克思自然资源价值思想如下:从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看,在非商品经济社会,自然资源没有价值;在商品经济社会,自然资源有价值。从自然资源的生成和利用来看,在生成上自然资源没有价值;在开发利用上自然资源有价值。从自然资源的种类看,部分可再生资源没有价值,不可再生资源和部分可再生资源有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六个方面论述了吕不韦之《吕氏春秋》与秦代社会的关系,认为《吕氏春秋》是吕不韦为秦统一后制订的治国大纲,但因同秦始皇的思想格格不入而未被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