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五·四”时期,白话文战胜文言文,是体裁大解放,空前大发展阶段。这时,现代散文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文体,随后便出现了我国散文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高峰。正如鲁迅所说:“到‘五·四’运动的时候,才又来一个展开,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  相似文献   

2.
说到冰心,人们会立即想到她的散文,她的诗,她的小说,以至于她的儿童文学作品。如今的中老年读者,在自己美好的青春岁月里,大都有过迷恋冰心作品的颠狂日子。也许,有些人至今还在自己意识的深层,潜留着同青春岁月混化一体的醉人美感及心灵振颤的余波。其中,“冰心体”散文所引起的读者的感应,恐怕较之其他体裁更为强烈。  相似文献   

3.
冰心的文学创作始于“五·四”时期。读冰心的早期作品,我们会感受到一股浓郁的爱的情思,如缕缕的薄雾,在清丽晶莹的话语中升腾。“爱的哲学”是冰心早期作品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想内容。它体现了作者对丑恶现实的不满和失望,抒发了作者对理想的美好世界的握憬之情。冰心早期作品中“爱的哲学”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对祖国、亲人之爱、母爱、对小朋友和大自然的爱。正是由于这些真挚感人的爱,构成了冰心早期作品中“爱的哲学”。对祖国、故上深切的挚爱,是贯穿冰心早期作品的一个重要思想。以往不少评论家在评论冰心早期作品时大多忽视…  相似文献   

4.
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是19世纪末新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其小说因极具独创性而备受推崇,而他的散文创作却因缺乏创造性而受到较少关注.本文从现代叙事学理论入手,对斯蒂文森的苏格兰散文叙述者及其聚焦特点进行分析,并进一步从心理层面对该类散文的叙事特点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海化诗人     
中国的诗文里 ,咏海的真是不多。对此 ,冰心在《往事·一》中借人物之口慨叹道 :“可惜这么一个古国 ,上下数千年 ,竟没有一个‘海化’的诗人 !”冰心的这个遗憾为她自己的成功创作所弥补 ,痴情写海 ,妙笔传神 ,冰心本人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海化’的诗人”。冰心爱海、恋海、喜欢写海。一冰心似乎与海特别有缘。在刚满 7个月的襁褓中 ,因随父母坐轮船去上海 ,冰心就见到了日后痴迷的海。到她三四岁时 ,谢葆璋奉调到烟台创办海军学校 ,全家又迁居到烟台 ,她从小缺少玩伴 ,海成为她童年生活的最好伴侣 ,大海的辽阔壮美陶冶了她 ,使她一生爱海…  相似文献   

6.
散文的创作与阅读,是真诚而亲切的人际交流活动.当代湖湘散文的首要的、共同的美质,即在于此.这是优秀的湖湘文化润滋与培育的结果,其风神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人·岁月·生活;心·体验·思悟;文·情感·个性.但也还需要有进一步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散文是我所最喜爱的文学形式。”这是冰心在一九五九年的一篇《关于散文》中的第一句话。我们知道冰心是在“五四”初期以问题小说的创作步入文坛的,同时也以哲理小诗显示出她的才华,然而她最喜欢的却是散文。她的散文以细腻温柔的笔触,微带忧愁的情调,清丽飘逸的画面,隽永典雅的语言,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风靡了整个文坛,“而隐隐的产生了一种‘冰心体’的文字。”“引起广大青年的共鸣与模仿”。那么这种“冰心体”文字的艺术魅力究竟何在,而使一代青年所为之倾倒呢?这就是本文企图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雨天的书》是周作人的第二本散文集,初版于1925年12月.收入作者1923年冬至1925年间(少数例外)所写的散文小品五十余篇。此文集无论在作者个人创作史上.还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尤其是现代散文发展史上都有其重要意义。周作人创作《雨天的书》正值”五·四”新文化运动退潮之后,新的社会大变革到来之前。这一时期,许多在新文化运动中寻求科学与民主、沤歌个性解放的进步知识分子都不同程度地陷于“梦醒了无路可以走”山的新的思想苦阉,一种难于排解的孤独感和重新择路的访但心情弥漫在“五·四”退潮的众多作品之中.如众所周知的鲁迅…  相似文献   

9.
基督教信仰对冰心的前期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她的诗作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是中国新诗之异端.冰心的小说散文是对基督之光的宣扬,光明之子的形象塑造提升了冰心小说的思想品位.冰心是一个有基督教文化背景的作家,其中社会历史家庭等因素所起的作用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10.
郁达夫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作家,是创造社成员中小说散文创作数量最多,成就最大的作家。他善于用纤细的笔调真实地剖析作品中的人物,从人物心灵深处挖掘人性,真实感人。对每  相似文献   

11.
夏洛特·珀金斯·吉尔曼是美国作家,女权主义者。1860年7月3日生于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她的父亲弗雷德里克·比彻·珀金斯是美国著名女作家哈利特·比彻·斯托夫人的外甥,担任过波士顿和旧金山的公共图书馆馆长。夏洛特出生不久,她和母亲、哥哥就被父亲遗弃了,以后一直没给他们任何帮助,母亲在贫困中苦苦熬过了一生。父亲的遗弃造成了夏洛特心理上不可磨灭的创伤。  相似文献   

12.
冰心的散文创作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共和国成立前表现为早期散文的诗情与细腻,中期散文刚健与质朴;共和国成立后,则表现为采用大众语体表达解放新生的新奇与赤诚,晚期散文智慧中透出的凛然正气和奇警的文采则与前一时期形成了对照.在冰心散文的嬗变中,折射出了中国作家巨大的人生变化以及时代对创作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3.
郁达夫的散文成就并不在他的小说之下,而且可以与他时代的散文大家朱自清、冰心等人相媲美。特别是他的游记散文,名篇佳作,令人叹为观止,百读不厌!笔者读了郁达夫的游记散文,感到印象颇深,写下了这篇印象记。一较高层次的认识价值。郁达夫的游记散文,突破了“写自然就专写自然”的局限,“处处不忘自我”,“处处不忘自然与社会”,“是人性,社会性与大自然的调和”(《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在记写自然风物中,往往或隐、或显、或  相似文献   

14.
冰心,这位人所熟知与敬爱的女作家、本世纪的同龄人,已走过了70余年的创作历程。从“五四”运动时跻身于新文学文坛,到今日仍挥笔不已,这在文学史上实为罕见。 “四人帮”横行时期,冰心曾搁笔近10年之久。从写悼念毛主席的文章起,她又拿起笔来。在欢庆“第二次解放”的日子里,冰心奋笔抒写了悼念周总理的诗和散文。接着,她又陆续写出一篇篇的散文、小说、评论……在文艺的春天里,冰心“志在千里”,如她所说,“生命从80岁开始”。她以惊人的毅力和乐观的精神,两次战胜疾病,用饱满的热情和一颗依然年轻的心,创作了累计在二百五十篇以上的作品,迎来了自己创作生涯中的又一个高潮。  相似文献   

15.
读冰心二十年代散文,深感其别有蕴藉。她的每篇文章都是一片绮丽的云锦。咀嚼着那些美丽的字句,便仿佛与一位博贯古今、闲雅真纯、充满爱心的现代纯情才女对坐谈心——在获得美的享受的同时,精神亦为之升华。 温柔,这是冰心早期散文(主要指二十年代初期创作)给予读者最初的、也是最真切的审美艺术感受。  相似文献   

16.
有比较才有鉴别,人们认识事物,往往借助比较,找出事物的内在联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通过比较,增长学生知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荷塘月色》和《绿》都是朱自清先生早期的优秀散文作品,也是“五·四”以来,脍炙人口的篇章。它们以特有的艺术魅力,醉心的美感力量,给人以熏陶感染。为  相似文献   

17.
《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The History of Tom Jones,a Foundling)(以下简称《汤姆·琼斯》),是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鼻祖亨利·菲尔丁(HenryFielding)的代表作,也是英国十八世纪小说的最高成就。自问世以来,此书深为大多数作家和广大读者所推崇,至今仍为我们所喜爱。亨利·菲尔丁在《汤姆·琼斯》的第五卷第一章论及他这种“散文喜剧史诗”的体裁时说:  相似文献   

18.
我是“五·四”运动次年出生的。以中国习俗来说,今年是七十五岁,也是我从事文学创作五十五周年。“五·四”新文学运动引起最大的变革是诗。而新诗经过七十多年的发展,尚未定型,亦无定论。我最初也是从事新诗写作的,但一九四一年以前写的诗、散文、短篇小说是片纸只字都没有留住,因此我的诗作收入集子中的只有自一九四二年起的作品。而我写诗的第一个高潮是一九四三、四年,第二个高潮是一九五○、五一年,第三个高潮是一九六九年,九一年勉强算得上是第四个高潮,而这个“高潮”实际上只有两三天时间。其他的时间我绝大部份是写小说…  相似文献   

19.
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五·四”运动已经六十周年了。“五·四”运动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是反对封建文化的文化革命运动。当时文化革命的“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两大旗帜是同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直接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五·四”运动的一个伟大功绩,就在于打倒了文言文的正统地位,确  相似文献   

20.
周玉红 《南都学坛》2002,22(6):121-121
冰心的散文 ,题材广泛 ,寓意深刻 ,常常从小处着眼 ,以小见大 ,于细微之处见精神 ,字里行间不仅表达了纯真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感 ,而且一直保持着清新婉丽 ,以情感人的独特风格。她善于撷取生活中的片断 ,凭借着敏锐的观察和细密的情思 ,把内在的深情和外物的触发编织在一起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给读者以崇高的美的享受 ,闪烁着美的光华。  一、冰心散文的情感美冰心的散文之所以富有极强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 ,是因为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 ,抒发了真切地思想感情和对美的不懈追求。她曾四次以与小读者通讯的方式 ,创作了近百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