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读马克思的经典著作可以看到,马克思社会思想的形成,一方面来自于对资本主义既有客观现实社会的批判,另一方面又是通过现实批判建构未来的理想社会。对于未来理想社会的建构,更加本质地体现着马克思对人类的历史贡献。马克思关于社会的思想可以归纳为三种情形:第一,社会存在——与自然相区别的人类总体存在;第二,社会形态——人类历史进程变化中的经济关系和由这种经济关系所决定的政治国家制度等的总体称谓;第三,人类社会——与人的本质和人的发展相联结的人的彻底解放状态。在马克思那里,社会本身不再仅仅作为一个客观实在的构成,同时也是人类可欲求的价值目标,它为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提供了一个内在的道德基础和人性的动力。重温马克思的社会思想,对我们目前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社会文化心态的意识定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由社会无意识、社会心理、社会普通意识和社会意识形式所构成的社会意识层级结构中 ,社会普通意识是社会心理与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中介环节。社会普通意识包括社会思潮和社会文化心态两种基本形式。社会思潮是社会普通意识的特殊形式 ,社会文化心态是社会普通意识的一般形式 ,它们都在社会意识结构中居于中介地位。但是 ,由于社会思潮不可能在历史进程中经常出现 ,所以社会思潮在社会意识结构中的“中介”地位和作用是有限的 ;而社会文化心态作为社会普通意识的一般形式则具有普遍性、恒常性品格。因此 ,社会文化心态是在社会心理与社会意识形式之间 ,直接将二者联系起来 ,并在实现二者相互影响、相互转化过程中 ,始终居于中介地位、起中介作用的社会意识  相似文献   

3.
试论社会心理的双向直接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社会心理作用的主要特点人类社会是由生产力、生产关系、政治上层建筑、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等基本因素构成的有机体,社会的运动和发展是在生产力起最终决定作用基础上上述基本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社会心理作为社会意识的一个组成因素和整个社会结构系统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因素,以其自身的特点,对社会生活及其历史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人类实践的当代特征 ,可用“创生”一词概括。创生是创造与生产的统一 ,是人以某种超自然的方式生成某种超自然的东西。创生力是创造力与生产力的统一 ,是人的、社会的创造生成能力 ,它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创生力的发展依赖于创生中介的积累发展。人和社会既是耗散结构 ,又是创生结构。社会创生结构包括物质的、精神的、组织的、智慧的等多方面。其中 ,智能是各种创生结构的核心。而智慧本身的创生结构 ,是在相关知识的基础上 ,以智能为核心 ,以激励、理念、自由构成的三维互动核心结构。社会政治的现实使命 ,就在于改善社会的创生结构 ,激发人的创生力。  相似文献   

5.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矛盾构成。这三对矛盾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形成了社会的基本结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它们的矛盾运动构成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生产关系状况的规律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必然适应上层建筑(主要指文化上层建筑)状况的规律。这三对矛盾和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和源泉。  相似文献   

6.
社会结构作为连接社会各组成部分关系网络,与政治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而在社会结构的复杂体系中,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地位又尤为重要.为了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社会结构变革与政治发展之间的关系,就有必要选择阶级阶层分析的方法来研究中国的社会结构变迁史.总结新中国成立60年来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变迁的基本特点,不难发现在总体制度框架保持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主导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变迁的动因由政治动因转向了经济动因,同时,在社会自主变迁色彩取代人为强制色彩的过程中,社会结构多元化的特点也愈发明显.如何推动社会结构变迁继续保持良性发展,新形势向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从1976年开始,中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发展经济逐渐成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此后,中国人民逐渐告别了“广场政治”,重新回归世俗生活。经济体制的变化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基层群众微观的经济、政治行为得到凸显,社会结构不断向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方向演变。这种演变主要表现为经济结构由单一僵化向灵活多元转变,政治结构由中央集权向有限分权转变,阶层结构由两个阶级向复杂阶层转变,意识形态结构由单一价值向多元价值转变等。  相似文献   

8.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管理有着密切关系,二者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理论基础上辩证统一,相辅相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管理的有效补充;社会管理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先进的生产力决定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文化是人类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将社会发展看做是一个源于社会结构变迁的过程,而社会结构是指由社会基本矛盾构成的复杂的网络系统,它具有客观性、系统性、层次性和多样性的特征。马克思的社会结构理论是我们认识、分析和把握社会结构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昭示着广大的非西方、非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之路,要求人们从经济、科教、生态、政治和文化诸方面来推进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