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4.消费者权益争议中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的确定 要有效解决消费者权益争议,就必须明确责任主体或损害赔偿的承担主体。赔偿主体的确定主要有下列几种情况:第一,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第二,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消费者或其他受害人有对赔偿主体的选择权,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第三,消费者在接受服务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服务者要求赔偿。第四,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其合法权益受  相似文献   

2.
国家赔偿法的出台结束了国家侵权可以豁免的历史,但国家侵权造成的精神损害赔偿并未纳入到国家赔偿法中,这对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相对人合法权益相当不利.我们应当从扩大责任承担形式、扩大赔偿范围、确定赔偿数额、确定归责原则等方面对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加以完善,并修改《国家赔偿法〉,将精神损害赔偿纳入到国家赔偿范围内,以期达到国家与相对人利益之平衡.  相似文献   

3.
婚内侵权因其身份关系的特殊性而使得损害赔偿实施无法进行。使得这一法律救济途径不能对受害人进行有效救济。这就需要建立婚内授权损害赔偿的相关制度,消除夫妻间侵权行为不予赔偿的法律误区,保护配偶权及维护家庭稳定。  相似文献   

4.
新政速递     
10月28日从江苏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2008年11月1日起,江苏将在全国率先实施船舶污染责任险(简称"船污险")。其最大的特点是:船东可单独投保,改变了国内船舶油污责任保险作为"沿海内河船舶保险"的附加险的做法;另一大特点是,赔偿责任限额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5.
工伤保险赔偿与侵权损害赔偿关系的类型关于工伤保险赔偿和侵权损害赔偿的关系类型,基本上有以下四种:替代,是指工伤职工只能向工伤保险人请求工伤保险赔偿,不能要求侵权人承担损害赔偿。替代不意味着侵权责任的绝对排除。换言之,侵权行为责任的排除,仅适用于特定人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船前自溢油事故频发,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巨大的经济损失,针对这一状况,我国加入了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以及国际燃油公约,本文根据国际公约的规定,再结合我国目前在海洋环境污染防治方面的相关立法,简要叙述了船舶油污损害的管辖权、法律适用以及损害赔偿机制中的强制保险和基金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在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方面试图与国际接轨的努力,同时针对目前管辖权立法方面存在的混乱现象提出了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7.
劳动关系的认定关系到工伤赔偿,劳动关系不明确人身损害赔偿难,因此,在工伤责任赔偿中,如何认定劳动关系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8.
当前,因雇佣关系引发的损害赔偿纠纷案件逐年增多。在雇主行使追偿权之前,受害人对雇员造成的损害赔偿,因为行使诉讼权利的方式和赔偿义务人履行赔偿义务的方式不一样,法院依据受害人诉讼请求所作出的判决结果也不一样,导致雇主在行使追偿权时的要求也有所差异。由于法律法规对雇主追偿权行使的规定不明确不具体,同一类案件中出现了多种不同的审判结果。  相似文献   

9.
《公司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违反前款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本文就由谁承担、怎么追究其责任、或者当其拒不承担赔偿责任时按怎样的方式提起诉讼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2006年颁布实施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初步建立起了以保障车祸受害人为目的的公益性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制度,但在具体条款的设立区分、受害人的定位及赔偿责任的归属上仍存争议。为了有效维护车祸受害人的法益,有必要从立法、释法和社会保障三个方面完善其法律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1.
<正> 我国《食品卫生法》第39条规定:“违反本法,造成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的应当负损害赔偿责任。受害人有权要求损害赔偿。损害赔偿包括医药费、误工工资、生活补助费、丧葬费、遗属抚恤费。”根据上述规定,消费者如果购买了变质食品,食用后发生中毒,经医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司法实践中发生了大量在胎儿期间权益遭受损害而出生后请求赔偿的案例,由于我国立法不足,导致很多不公平现象。本文从我国关于胎儿方面的现实问题和法律问题出发,结合胎儿理论学说和各国胎儿立法保护模式探讨我国对胎儿利益的完善。我们认为应当扩大对胎儿利益的保护范围,从健康权、抚养损害赔偿请求权、继承权、纯利益获得全方面完善对胎儿利益的保护,以达更好的维护胎儿的利益,真正实现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13.
扶养损害赔偿法律关系中的间接受害人范围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间接受害人是指侵害行为虽未直接造成其损害,但因加害人的行为侵害直接受害人的生命权或侵害直接受害人的健康权造成劳动能力丧失,因而导致其扶养请求权间接受到侵害并丧失的受害人。然而,间接受害人范围的确定,我国理论界与实务界仍然存在重大争议,立法上不尽统一,审判中也是差别巨大。围绕胎儿能否成为扶养损害赔偿的主体,间接受害人是否应当包括有扶养期待权的权利人等困惑,笔者从制度完善、利益保障的角度提出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黄海 《经营管理者》2011,(6X):271-271
责任保险承保被保险人依法应该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而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精神损害赔偿的要求频频出现。文章试图探究在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进一步完善的现代社会,在我国开办精神损害赔偿保险的可行性以及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产品质量问题日益频发,在产品责任中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为大势所趋。英美国家都采取了惩罚性赔偿制度,因大陆法国家主要采用损害赔偿的原理,因此中国在侵权责任法出台前,仅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第49条涉及到双倍惩罚。在侵权责任法中规定惩罚性赔偿是一项跨越性的规定。本文从产品责任的惩罚性赔偿的起源及立法演变入手,而通过分析赔偿性赔偿的构成要件并提出对中国现有惩罚性赔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廖燕 《经营管理者》2009,(21):272-272
新婚姻法规定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作为一个重要的救助措施,离婚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对于精神损害赔偿,实践中往往较难把握,它是指配偶一方违法侵害配偶他方合法权益而导致婚姻关系破裂,从而使另一方配偶受到精神利益损害和精神创伤时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本文仅从适用范围、立法意义、构成要件和赔偿主体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以期引起大家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合同欺诈的诸多形式中,假装签约故意使对方丧失商业机会的以及采取欺诈手段签订合同而被撤销的,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这种民事责任即为缔约过失责任。当加害给付只造成债权人固有利益的损害时,只存在对固有利益的救济,由当事人选择适用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主张请求损害赔偿。当加害给付同时造成债权人履行利益和固有利益的损害时,适用责任聚合制度。  相似文献   

18.
疫苗伤害救济制度,是给受害人提供合法的追偿途径,弥补受害人损失的规范体系。当前我国该制度还不够成熟完善,存在立法滞后、程序衔接松散、补偿机制欠缺和赔偿责任主体模糊的问题,本文在分析阐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缺陷产品致害事件层出不穷,如三鹿奶粉事件、“齐二”假药事件等。在这种群体性损害事件中,如何使受害者获得充分的赔偿?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对生产者缺陷产品所致损失承担无过错责任并无疑义,但是对于销售者如何承担赔偿责任,则存在着争议。产品质量法第42条规定,销售者在存在过错的情况下才应对缺陷产品导致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然而从第43条规定看,缺陷产品的受害人可以直接向销售者请求赔偿,  相似文献   

20.
人格利益的侵害在性质上是一种侵权行为,大部分人格利益的损害,在立法缺乏规定的情况下,通过适用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实现救济。人格财产范围的扩大扩张了侵权责任法保障的范围,尤其侵害人格利益中的精神利益所产生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丰富了侵权责任法中损害赔偿的内容。因此,侵权责任法对于人格利益的救济将会直接决定人格财产的实际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