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采用台湾学者研制和修订的心理测评工具,对大陆831名研究生的创造力进行测评,并与台湾地区703名研究生的资料进行对比。通过U检验分析:大陆样本在《创意生活经验量表》的测评中得分较高,有些因子差异显著;台湾地区样本在《创意态度量表》和《创新行为量表》的测评中得分较高。讨论了大陆研究生在创新行为方面的不自信,以及大陆女研究生在创意生活经验方面没有显示优势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针对公务员开展的廉政教育是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公务员对待廉政教育的态度是检视廉政教育成效的基本指标。编制适用的量表是全面把握公务员对廉政教育态度的前提性工作。文章根据社会心理学中态度理论和李克特态度测量方法编制了一个含有认知、情感体验、行为意愿、态度和行为等5个维度的公务员对廉政教育的态度量表,基于两次施测结果对项目进行筛选,并运用项目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技术对量表进行验证。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可以据以开展实际调查。  相似文献   

3.
<正>世博会期间,MG携手英国馆推出了"创造粒"创意设计大赛,众多国际顶级创意大师与MG车主、创意爱好者亲密交流,MG独特的UKDesign设计理念和英伦创造力文化引发全国创意热潮。MG以其  相似文献   

4.
整合影响领导行为适应性的政府组织文化变量和反映领导行为有效性的公务员工作态度变量,构建反映三者影响关系的假设模型,再通过对S省368名公务员样本的实证分析发现,变革型领导行为在不同的政府组织文化背景下均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并能有效激励公务员的正向工作态度,最有利于实现地方政府组织的领导效能;交易型领导行为在理性文化背景下适应性较好,但不利于公务员正向工作态度的激励;家长式领导行为在层级文化背景下适应性良好,并能有效激励公务员对工作的投入。同时,政府组织文化与公务员工作态度显著相关,政府领导行为在组织文化和公务员工作态度之间具有中介效应。因此,地方政府领导应以变革型领导行为作为管理风格调整方向;政府在构建组织文化的过程中,要注意组织文化各维度特征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5.
科技期刊编辑的创造力是一种潜在的资源;分析了影响创造力开发的思想认识、知识结构、能力和人格等因素,目的在于尽可能地挖掘科技期刊编辑的创造潜能.  相似文献   

6.
通过抽样调查,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公务员报考行为意向模型,模型变量包括报考意向、报考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行为信念、规范信念、行为控制等。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对该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参数估计,研究结果显示,参数估计精度较高且合理,各项模型拟合检验值都达到要求,能够较好地预测公务员报考行为意向。研究发现,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和报考态度对报考意向影响显著,其中主观规范影响最大,知觉行为控制居中,报考态度影响最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公务员报考持续升温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角色错位"是政府公务员在责任、权利和义务以及处理各种关系的需求等方面的行为未按规定执行,其行为与政府公务员的社会地位、身份不相一致所致.目前政府公务员‘‘角色错位"是一普遍现象,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政府职能未真正转变--从阶级职能转变为社会职能;二是"官本位"的文化意识根深蒂固;三是政府公务员缺乏指导行为的"组织理念".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途径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层次具有创造力的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动力,高校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可通过以下途径进行:优化学生知识结构,进行创造力培养;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提高教师的素质,形成良好的创造氛围;促进大脑左右半球的协同活动,全面开发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9.
内部规范与外部规范的总和构成了公务员规则之治的载体。但研究者往往聚焦于行政"外部规范",而轻视"内部规范"。由于公务员执法行为在官民和谐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内部规范的形式更加贴近于公务员实际工作,使得行为规范成了当代行政法治环境下行政机关改善公务员执法状况的重要手段。其功能主要体现为迈向规则治理、提高政府质量和注入行政价值观等;而在制度建构上,尽管晚近行为规范的数量和质量都呈现出较高的增长态势,但在规范内容、立法质量和实施效力等方面仍待进一步完善。对公务员的个人利益进行约束,或者引导其服务于公共利益,是行为规范设置的核心原则之一。  相似文献   

10.
教师创造性是个体所具备的各种特质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高校创新氛围对教师的创造力有着重大影响.通过对不同类型高校的376名教师的调查结果显示:组织创新氛围对高校教师创造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教师创造角色认同起到完全中介作用,而组织对创造性的认可和支持对组织创新氛围和教师创造性的关系无调节作用.在研究结果基础上,构建了“高校创新氛围→创造角色认同→教师创造性”这一教师创造性预测和培养模型,有助于教师创造力和创新绩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论大学生创新教育与创新思维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学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和摇篮,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探寻大学生创新教育,剖析阻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种种因素,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发掘和强化学生的创造性潜力,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性精神,是教育改革、全方位更新观念的核心。  相似文献   

12.
我国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韩国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21世纪全球化、信息化时代自律的、富于创造性的韩国人。两国既有相同点又有差异。韩国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他启示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有科学的态度;要营造浓厚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3.
通过引入计划行为理论(TPB),从心理学角度构建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员工创新行为意愿影响因素模型;纳入企业员工的个人特质因素,探索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员工的创新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对其创新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创新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对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员工创新意愿影响的主效应显著正相关,并且波动幅度不大;性别、年龄、学历和工作经验对创新意愿回归的主效应产生了显著性影响,其中性别、学历和工作经验显著正相关,只有年龄变量的调节主效应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调节变量与自变量的交互效应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在实施创新发展战略、提升员工创新行为意愿时,应全面掌握广大员工的创新态度、承受外界压力的能力以及感知实施创新行为的难易程度,并依据个体特征差异进行科学引导和制度规范。  相似文献   

14.
幼儿问题行为的家庭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发现,父母的心理特征、父母的职业特征、父母的教养方式与态度、家庭结构类型、家庭居住条件及家庭气氛是幼儿问题行为的主要家庭原因。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的大学生入手 ,介绍了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历程。强调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创新性、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和道德维度 ,以及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论述了遵循基本要求和搞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创新教育不容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 ,作为培养和创造满足社会需求人才的高等院校 ,必须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不仅包括创造能力 ,还包括创造精神。这种能力的培养单靠科学素质的创新教育难以完成 ,人文精神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高等院校应进行博雅教育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  相似文献   

17.
《实践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实践经验马克思主义化的思想结晶,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石。《实践论》展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创造性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革命风范,它所揭示的关于理论与实践相互关系的深刻内涵,对于正致力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仍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特殊的战争背景使20世纪40年代的女性作家产生了与和平时代不同的审美心态,这种心态主要表现为对战争的疏离和逃避,战争只成了作家创作中的人物活动的背景,表现出明显的世俗化的特征。在这种心态影响下,女性作家的书写主要通过三种生存方式的展示,表现了她们对战争背景下人类基本生存的忧虑。  相似文献   

19.
本文力图揭示梅罗-庞蒂是怎样把生活体验与表达之间的辩证法建立在对行为主义和格式塔理论的创造性把握的基础之上的。即行为的“格式塔”不仅是处于刺激—本能反应的关系之中,而且更是处于一种被知觉—加工的关系之中。这也就是说,它拥有一种在创造性的加工活动中把握被知觉的意义的能力。当然,这种创造不能从绝对的意义上去理解,因为它的目的是激发起其他一些创造,并同时被整合进历史的“格式塔”之中。  相似文献   

20.
杜威反对道德行为选择中脱离经验的教条化与僵化做法,提出了“道德想象力”概念。“道德想象力”是使不在场成为在场、从“能是”感知“所是”的能力。道德行为选择过程离不开想象、慎思、抉择等道德想象力的发挥,其要旨是理解当下行动的意义并努力增加当下行动的意义,使道德行为成为充满活力与创造性的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