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是引起大学生心理疾患的重要原因。对大学生心理亚健康 状态的研究,在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塑造健全的人格、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 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的主要表现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及竞争机制的广泛引入 ,面对新形势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增大 ,很多大学生的心理处于健康与非健康的中间状态 ,可称之为“亚健康”状态 ,突出表现为神经衰弱、心理抑郁、偏执人格、情感偏差等方面 ,有的已严重影响到其心理健康 ,如不及时采取教育措施就会影响其健康成长 ,直至影响学业。因而应抓好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抓好学生班级的管理教育 ,抓好文明校园的创建教育 ,抓好学生日常的“生活教育”,创造良好的成才氛围 ,努力将他们培养成全人格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改善大学生的亚健康状况提供参考依据,选取浙江省5所代表性大学的1132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他们的亚健康与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整体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有亚健康状况的人数有596人,检出率为52.7%,其中躯体亚健康检出率为50.8%,心理亚健康检出率为52.4%.表明浙江省大学生亚健康状况比较突出,影响因素有个人、家庭、学校等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大学校园流行语是一种"学生特殊的语言",它反映了现代大学校园生活的新特点。本研究通过对大学生校园流行语的使用认知情况的调查,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在使用校园流行语上的差异性以及隐藏在流行语背后的当代大学生心理、价值取向和生存状态中的亚健康状况,从而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思考和建议,以期为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更好地为促进高校教育的发展及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服务。  相似文献   

5.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作了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本文通过对福建省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的现状研究分析,指出体育活动是促进"亚健康"向健康状态转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对预防、减缓、消除教师"亚健康"状态具有独特功效,能促进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的改善,引导高校教师健康生活状态形成。  相似文献   

6.
南京某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在《2008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基础上设计大学生健康素养问卷,按年级采取整群抽样,抽取一至四年级615名大学生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具备健康素养比例为1.8%,具备健康知识与观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技能素养的人口比例为15.4%、0.7%、36.7%。大学生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基本上与性别、生源地、父母受教育水平、年级、学业成绩等有关。结论: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低下,高校应对健康素养的调查和研究给予充分的重视.制定统一的大学生健康素养标准及相关的健康教育和促进政策.有针对地开展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7.
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处于亚健康状态,他们对自己的能力以及社会需求缺乏全面了解,对就业难的严峻形势估计不足,加上高校对大学生就业教育、引导不足,社会相应政策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使得大学生就业形势更为严峻.实现大学生、学校与社会三方良性互动,是培育大学生健康就业心态、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必要路径.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校不少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处于不健康和亚健康状态,出现了焦虑抑郁,悲观失落、自卑自怨、自我缺失、嫉妒封闭、敏感多疑等心理困扰。造成这些困扰的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以男性为中心的封建传统文化的影响,家庭经济的影响以及女大学生自身的影响等等,而消解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困扰的对策,则是指导她们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信,积极组织集体和交往活动,开展心理咨询,落实对贫困女大学生的资助和扶持政策等。  相似文献   

9.
心理疾病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从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理念、心理健康特点及评判标准、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对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探寻运动疗法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为更好地开展学校体育教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个性特征对比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卡特尔16PF人格测试量表对中北大学349名本科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试图通过不同层面的大学生个性特征的调查研究,为今后在高校开展更有针对性的个性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以不断发展大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使之形成健康和协调的个性,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研究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个性特征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个性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相似文献   

11.
重视学生心理卫生教育 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班主任要用健康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去感染学生,准确把握每名学生的心理状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学生是一个具有特殊性的大学生群体,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本文主要以体育高职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测量、访谈等方法对在校体育高职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作了调查用自身因素、环境因素和教育因素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些因素对高职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以期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学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促进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学校体育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发挥学校体育的健康教育作用,有利于增强大学生体育健康意识,规范其健康行为方式,是全面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重要保证。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心理教育方法的运用,加强心理引导,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与积极性,调解学生的情绪,使学生表现出积极的心境状态,消除紧张情绪。  相似文献   

14.
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保证我国高等教育健康、稳步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分析高校共青团自身所具有的组织优势和资源优势,提出了从保障体系建设、搭建服务平台、建设实践基地等方面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途径,为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创业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大学生的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对绍兴文理学院170名普通大学生亚健康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测试人群中女生共有95人,亚健康人数为34人,现患率为35.8%;男生共有75人,亚健康人数为16人,现患率为21.3%.测试结果表明,大学生亚健康状况普遍存在,女生亚健康状况要比男生严重.鉴此,针对大学生存在的亚健康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面对社会价值观多元化以及大学生自身发展阶段的影响,高等学校培养大学生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理智感、审美感等社会情感,加强和拓宽对大学生健康社会情感的培养,成为新时期人才培养的关键.大学生社会情感具有理想化、情绪化的特点,大学生健康社会情感的自我培养应该完善自身人格方式,坚持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扩大人际交往,建立广泛的社会支持系统.高等学校培养大学生健康社会情感应重视人文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确立自我统一性;专业教学要运用情感教育的理念,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加强文化艺术熏陶,培养学生高尚、丰富的情感及健康积极的审美精神;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及学术社团活动,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大学生的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对绍兴文理学院170名普通大学生亚健康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测试人群中女生共有95人,亚健康人数为34人,现患率为35.8%;男生共有75人,亚健康人数为16人,现患率为21.3%.测试结果表明,大学生亚健康状况普遍存在,女生亚健康状况要比男生严重.鉴此,针对大学生存在的亚健康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创业行为及对策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青岛科技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因子分析的方法,得出影响大学生创业行为的社会实践素质、个人素质等因素。建议构建一个政府、高校、家庭和大学生自身全员参与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为今后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提供有效的途径,为创业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信息。  相似文献   

19.
新形势下,高校需要迅速转变教育观念,开拓新的学生工作方式和渠道。辅导员博客因其具有改变交流方式、增强师生情感、促进资源共享、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性等优势成为当前高校辅导员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工作的新载体。在高校学生工作中利用辅导员博客的优势建立三位一体的博客管理模式,班级信息管理机制和进行后台管理的方法可以不断提高管理效率,优化管理机制。这不仅为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高效的信息传播手段,而且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平台。  相似文献   

20.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等研究法,通过对八所广州地区的高等学校体育在塑造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功能以及心理现状的调查进行研究分析发现,体育锻炼能有效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延缓心理衰老,协调人际关系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增强自信心和培养坚强的意志,调节消极情绪、促进人格全面发展和增进心理健康。因此,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开展对学生心理健康有良好的影响,应该加快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研究,在高等学校体育课中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机制,为素质教育与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一个新思路,以期提高大学生社会竞争力与社会适应能力,为建设效率社会与和谐社会培养健康竞争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