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山东省是中国农业大省,山东省农产品出口额占全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四分之一左右,连续十二年来一直稳居全国第一.山东省农产品出口以水产品、蔬菜、水果、畜产品和食用油籽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出口市场主要有日本、东盟、韩国、美国和欧盟.出口市场占有率、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显示,山东省农产品整体具有较强竞争力,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贸易互补性强.在山东省五大主要出口农产品中,水产品和畜产品以产业内贸易为主,水果和食用油籽以产业间贸易为主;水果、蔬菜、水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畜产品和食用油籽国际竞争力优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农产品贸易在其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采用一般竞争力系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竞争力指数3个指标比较了湖南、山东两省农产品的贸易竞争力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湖南省农产品的对外贸易竞争力及其演进趋势,提出了扩大湖南农产品出口的建议:(1)根据自身资源禀赋条件,调整湖南省农产品生产结构;(2)以比较优势为基础,优化湖南省农产品进出口结构;(3)重视产业内贸易发展,增强湖南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4)依靠技术进步,提升湖南省农产品的贸易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形势愈发严峻,直指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问题。该文通过对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显性竞争力指数的计算和分析,得出结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地位,但大部分农产品仅具有低竞争力或竞争力差;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竞争力较强,而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竞争力较弱;总体上,虽有优势,但发展不稳定,且趋于下降;不仅出口,而且综合进出口来看,也不具备显性竞争优势。为此,可以通过稳定环境、发展农产品协会、建立农贸发展基金、应对反倾销、健全预警机制等来提升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农产品比较优势实证指标体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测定和判断农产品在国际国内的比较优势,及对其动态进行评估与跟踪,对于提升我国农产品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列举出当前较为常用的农产品国际比较优势的实证指标: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优势指数等;农产品国内比较优势指标有:SAI、EAI、AAI和FSD。  相似文献   

5.
花生是我国具有出口优势的农产品。本文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和显示比较优势指数考察了我国花生在1996—2005年间的出口竞争力的变动特征,并与印度、美国和阿根廷做了国际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花生产品具有很强的出口竞争力,但出口竞争优势正在降低。作者提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花生出口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与挪威农产品贸易发展迅速,为进一步探讨两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及结构特征,可以通过G-L指数、Brulhart指数和Thom&McDowell指数对中挪农产品产业内贸易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挪农产品整体产业内贸易水平平均值较低,且产业内贸易水平增量主要由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引起。由此提出了我国应取长补短、加强自身优势,深化农产品加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等发展两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7.
近十年,中澳两国农产品双边贸易增长迅速,但发展不平衡;双边农产品贸易结构以两国自然禀赋为基础;中国进口澳大利亚农产品增长迅速,但占比增长缓慢.利用贸易专业化、产业内贸易及显性比较优势等理论与指数工具,对2003年至2012年中澳农产品贸易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两国双边农产品贸易竞争性弱、互补性强;两国农产品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产业内贸易程度不高;两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中弱澳强,不平衡局面很难改变.  相似文献   

8.
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对我国切花产品国际竞争力和产业内贸易的水平和结构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切花产品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国际市场占有率稳步上升,贸易竞争力总体上呈现出上升趋势,但切花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大部分属于低层次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  相似文献   

9.
中泰两国农产品贸易竞争力及其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贸易竞争力指数(或称贸易分工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分析了中泰两国农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贸易竞争力及其关系以及中泰两国间的双边贸易关系.结果表明:在世界农产品市场上.泰国农产品整体竞争力强于中国,而且两国农产品差异性很大,竞争程度低;从双边贸易看,中泰两国间农产品以贸易竞争为主,贸易互补为辅.  相似文献   

10.
运用贸易条件指数、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专门化指数,分别从收益、市场份额及专门化贸易三个视角对海峡两岸农产品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两岸农产品竞争强度有限;台湾农产品的收益竞争力强于大陆,大陆农产品则在市场份额及专门化贸易上优于台湾,但两岸农产品竞争力均呈长期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为寻求中关双边贸易均衡、稳定、健康、持续发展,针对中关贸易失衡逐年加剧、双边贸易摩擦频发的现状,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等分析工具,对2000年以来中美双边贸易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测度了中关不同产业的产业内贸易程度、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分析认为:中关产业间不存在结构性的冲突,中美双边贸易呈现出持久而稳定的贸易互补性,且未来中美双边贸易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2.
世界贸易格局日益出现深刻变化,产业内贸易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为我国产业内贸易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加工贸易和外商投资企业贸易的发展为我国产业内贸易创造了良好条件.但我国贸易格局还基本上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比较优势的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总体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为此,我国政府和企业应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与经济动态发展相一致的产业内贸易,通过产业内贸易参与国际分工,借以获取动态的国际贸易优势和国际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3.
考察2004~2013年间,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的总量特征、市场结构及进出口集中度,并利用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测度了双边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研究结果表明:(1)2004年以来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额快速增长,但双边农产品贸易逆差也逐渐扩大。(2)中国在东盟的农产品出口目的地较分散而进口来源地则集中于马来西亚、印尼和泰国;中国出口的农产品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的主要为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出口结构相对多元化。(3)中国农产品总体上不具有比较优势,而越南、泰国、印尼等国的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则较为显著。(4)中国对东盟7国的农产品进口互补性指数要略高于出口互补性指数,这也印证了东盟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进口来源地。  相似文献   

14.
江西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中国农产品市场开放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宏观背景下,以产业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为依据,通过利用RCA和RRCA两大指数定量测算了江西主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状况,得出江西在传统优势农产品畜产品、茶叶、水产品、烤鳗、大米等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但市场竞争优势不明显;水产品、水果、蔬菜等产品不具比较优势,但近年来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的基本结论。最后提出了发挥江西农业资源与环境比较优势,提升江西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水平及组成是衡量一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准。为了准确评价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国际竞争力,对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服装业产业内贸易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的同时,整体产业内贸易发展比较缓慢且水平较低,以产业间贸易为主。纺织业各子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和产业竞争力高低不一,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其中纺织原料产品竞争力较弱,产业内贸易程度相对较高;服装类产品比较优势稳定且显著,但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纺织机械产品处于比较弱势,产业内贸易水平也较低,但呈上升趋势。最后就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四川农产品对外贸易实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形势喜人,然而四川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整体水平较低,增长结构单一。要从实施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双轮驱动战略、实施农产品差异化战略以及调整农产品生产结构和合理规划农业产业发展等三方面人手提高四川农产品贸易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