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接受美学、读者反应等理论给翻译过程中读者主体的研究予启发。伦理道德因素是翻译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它不但制约译者,而且影响读者。翻译活动中,读者对译者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从伦理的角度,以文学翻译为例,探讨读者对译者文本选择、翻译策略等方面的影响,这对翻译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试论译文读者在现代散文汉英翻译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译文读者作为翻译活动中一个不可缺少的主体,其文化背景、接受能力的差异会对翻译策略造成直接影响。本文以奈达的读者反应理论为基础,试论译文读者在现代散文汉英翻译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认为好的翻译应该充分考虑到译文读者的反应,并从读者的角度调整翻译策略,这样才能通过译文真正实现文化信息的传递与交融。  相似文献   

3.
本文集中探讨了翻译理论大师奈达提出的在文学翻译中采用读者为中心的理论,通过摘取名著《大二心河》中文化内容翻译的译例,以读者反应论为出发点对之试做分析,从中得出读者反应论在汉英文化翻译实践中对译者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学成之为文学是因其具有审美功能,在读者脑海中激起鲜明的艺术形象,评价文学翻译时应考虑作者和译文及读者的能动接受。本文从接受美学角度探析读者接受对评价诗歌、散文及小说等文学翻译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接受美学的产生在文学理论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作为接受理论的创始人,其代表人物姚斯和伊赛尔分别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进行详细论述,他们的出发点都放在读者身上,把读者在整个文学活动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作为其理论的基点。而将接受美学与翻译相结合,则凸显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翻译策略的选择,无论是异化抑或归化策略的使用都必须考虑读者的因素。因而,译者既要做到使译文符合读者的期待视野,又要使译文具有开拓读者认知接受视域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接受理论关注读者和文本在整个文学接受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特别强调读者是文本接受的能动主体。根据接受理论的观点,以许渊冲"三美"的标准,透过"三化"的翻译策略来剖析译诗中成功运用的补偿方法,旨在探讨如何处理唐诗词英译中的文化差异,尽可能减少诗词翻译中的"文化亏损"。  相似文献   

7.
文学翻译研究的美学视界转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文学翻译研究的美学视界出发,翻译过程是一个译者与作者通过文本对话的过程,也是一个译者与读者艺术接受的过程。只有把翻译的一般原理与审美特征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佳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介绍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的各种表现形式,说明了翻译的创造性与叛逆性是密不可分的。从解释学的观点来看.翻译的创造性叛逆难以避免,而译者对读者的关怀又促成了创造性的叛逆。笔者从积极的方面审视翻译中客观存在的这一现象.并认为正是由于它,才使得一部又一部的文学杰作得到跨越地域、跨越时空的传播和接受。  相似文献   

9.
林译小说是林纾的主要文学业绩,也是其文学活动中最受重视的一部分.在翻译活动中,译者有着多重身份:译者,读者,作者.林纾作为不懂外语的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充当读者和作者的身份.结合文学批评中的接受美学理论,以林纾的读者身份为切入点,从读者的主体地位和读者与文本的视域融合两个方面来探讨译者的读者身份对译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对翻译中读者反应理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翻译中,读者是译者关注和审视的对象。然而,译界对这个特殊的接受群体缺乏真正的了解和统一的认识与全面的研究。在此情形下,奈达的“读者反应论”便很快引起了中国译界的强烈反响和高度重视。该论强调,判断一个译文的效用不宜拘泥于相应的词汇意义、语法类别和修辞手段的对比,重要的是要考察接受者正确理解和欣赏译语文本的程度。此外,它着重探讨读者反应对翻译过程和技巧的重要影响。通过与接受美学的结合,在四个方面具有了更大的解释力。诚然,读者反应论并不是翻译理论的终结,而只是拓宽了我们的视野,给文化传播增添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将翻译中的文化问题统一定义为文化信息,并进一步区分为显文化信息和隐文化信息,进而以奈达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为指导,对更深层次也更容易造成翻译失误的隐文化信息进行重点探讨,并提出了对隐文化信息进行保留、明晰化、及语用转换等三种具体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从斯蒂芬·米切尔(Stephen Mitchell)《道德经》英译本的176篇网上读者评论入手,分析了米氏译文读者的主要阅读需求、读者类型及其对译文的接受情况。并且通过对12年间(1997—2008)读者评论的统计分析,揭示了米氏译文整体上在读者中有较好接受的事实和目前广大普通读者对译文的阅读爱好偏向。同时,作者特别点出了读者评论中所展示出的一种趋向:读者的转型,即从普通的注重实用的读者向追求文本本意的读者转变,这一方面说明了不同文化间交流的过程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米切尔译本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文化和读者反应理论的角度,就《红楼梦》两个全英译本的书名进行了对比研究,提出杨译、霍译的译名的选择绝非偶然使之,而是译者以文化传播和读者接受为目的,最终定名并与其译本的整体风格融为一体。杨宪益采用A Dream of Red Mansions的译名包蕴了更深邃的中国文化和美学概念,同时读者在阅读时,会感受到由于译语的异化所造成的美感。霍克思采用The Story of the Stone的译名从叙事和文化的角度讲,更具合理性并与其流畅的语言风格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4.
广告翻译中的读者心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告翻译的成功与否,关键是看能否抓住广告读者的心理.从广告文体的功能出发,分析了广告翻译中的读者心理,包括读者的需求心理,阅读心理和审美心理.指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立足于译入语读者的角度对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的心理差异进行处理,着眼于广告实际效果,对广告原文进行再创造,或改写或变通,不拘泥于译文与原文内容形式,而重译文与原文功能对等,使译文能够符合译入语读者的心理,引起他们的情感需求,从而达到广告翻译促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英语memo一词通常都翻译成“备忘录”,对此有人提出不同意见,认为“备忘录”的含义与memo不一致。我们通过考察相关的语料得知,无论是在商务领域还是在新闻之中,memo大多都译成了“备忘录”,所以我们认为这种译法并无不妥。在词语/术语的翻译过程中,词典对于正确理解意义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词典并不一定能收集到所有的词义,现实语言的发展总是比词典的编撰速度快。翻译术语时需要对备选译语详加考察,认真甄别。  相似文献   

16.
翻译即交际。文化翻译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语言、文化、词汇及其互动关系。文化词汇 ,是翻译中的重点和难点。研究和翻译词汇重在考察其文化意义即语用联想意义以及感情色彩 (可接受性 )。跨文化交际就是在文化背景下的翻译活动 ,其核心是价值观。本文就是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出发 ,把文化词汇翻译纳入跨文化交际活动范围 ,尝试探索出一些方法 ,既能使译文能更好的为译语读者接受 ,又能为译入语增添新的活力 ,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自新中国成立起,国内翻译研究大致可以上世纪80年代初为界分两阶段:之前多半以实践为主,之后以西方理论引入为重,现在是两者交融。实例证明:解决翻译中的具体问题,始终在于译者的态度,既要努力反映原作意图,又得顾及读者反应。  相似文献   

18.
英语习语是英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和形象性,在表达上有其特有的作用。其翻译的优劣直接影响译文的效果。论述了英语习语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其翻译存在的难度,并论述译论是如何从"直意"之争,发展到奈达的功能对等,重点论述了应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和"读者反应论"。可通过四种方法来翻译英语习语。  相似文献   

19.
“继续生存”是德里达论述译文和原文关系时的一个核心概念。多数学者都把它完全等同于沃尔特·本雅明的“以后生存”。以此为切入点,对德里达的“继续生存”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并在同“以后生存”的比较后指出,“继续生存”体现是一种断裂和连续的结合体,是断裂的连续;而本雅明的“以后生存”体现的则是原文和译文之间的断裂。“继续生存”虽然源自于“以后生存”,但绝不是它的简单复制,而是它的某种意义上的继续生存。此外,在“继续生存”中体现出的原文和译文的关系是一种独立中的联系,或断裂中的连续关系。并据此指出,有些学者认为在解构主义译论中译文和原文无相似性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