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微博作为当前最新的一种交流媒介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及政府的行政方式,微博问政虽有着积极意义,但也必须理性客观对待,警惕微博问政流于形式、疏于责任、微博问政中的非理性行为发生及其制度规范的不完善。为了把握好微博问政的这些理性限度,提出政府应该转变执政理念、增强微博用户的道德自律意识、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新兴网络媒介,微博为网络问政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的途径,形成了“微博问政”的互动过程。尤其是当今中国政治的发展,丰富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形式,由此带来的是对传统信息传播的颠覆。在这个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终归是为了将政府微博打造成为让民众了解信息、了解政府的窗口。因此,需要以一种战略性的眼光来看待,通过政府和民众的共同努力,真正凸显民众的主体性地位,实现政府适应性的转变。推动“微博问政”制度化、常态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微博问政是在新的网络环境下公民对于行政权力与行政行为的一种监督方式。首先基于社会结构分析范式,运用精英理论、政策过程理论等理论工具,论述微博问政内在逻辑与具体作用;其次结合案例总结当前微博问政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探讨了完善微博问政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博成为网络时代的一种高效的媒介,成为沟通公民与政府的载体之一.公民参与微薄问政具有主体的多样性、表达的便捷性和互动的开放性等特点.微博问政在现实生活中遭遇约束力低、受众面小、信息碎片化、舆情监控难度大等困境,阻碍了公民有效参与公共事务管理.为了完善公民参与微博问政,建立多中心治理模式,政府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有效应对.  相似文献   

5.
微博问政是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公民政治参与行为在网络领域中的扩展。微博问政的便捷性、互动性、广泛性,促进了公民政治参与权的发展。微博问政中的公民政治参与的不均衡性、虚假信息蔓延、”碎片化”参与等现状,给微博问政带来了的挑战。本文探讨了保障中国微博问政有序发展的建议:提高微博用户的道德自律意识、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6.
“微博问政”实践的纵深开展,深刻地影响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近几年,国内学者对“微博问政”的内涵、特点及其对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微博问政”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推进“微博问政”良性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微博问政是一种新型的民主政治参与形式.微博问政自诞生后迅速风靡并在实践中得到很大的发展.近两年来,微博问政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过对微博问政研究成果的梳理表明,目前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微博问政的概念、特征、表现形式、产生因素、作用意义及对策等方面,为今后微博问政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今后仍需进一步加强和深化微博问政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公共政策制定的利益博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共政策是政府对社会资源实行权威性分配的手段.公共政策中的利益主体大致可以分为政策制定者、政策实施者和政策对象,公共政策在三类利益主体的博弈中制定、执行和评估.在这一博弈过程中,引出了制定公共政策的博弈原则.  相似文献   

9.
微博已成为社会舆论的发动机和信任危机的策源地.近年来,微博引发的舆论事件和群体性事件都拷问着政府公信力脆弱的神经,微博的扩大化效应和传播效应使得政府公信力的塑造和维护面临巨大的挑战.但微博所带来的体制外动力又推动了政府公信力的建设和民主政治的发展,“微博政务”、“微博反腐”和“微博问政”等正是微博正能量的表现,鞭策政府积极维护和打造阳光的政府公信力.本文从政府公信力的内涵机制入手,分析微博对公信力主体因素的影响以及公信力内涵机制在自媒体时代下的嬗变,进一步探讨微博时代下政府公信力所面临的契机和挑战,并提出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10.
陈方 《山西老年》2011,(10):13-13
经历了“2010年微博元年”后,一些重视“执网能力”提升的政府机构和官员,也开始尝试利用微博发布信息、引导舆论、获取反馈、与公众交流。微博问政,正在成为微博百花园中的一道风景。  相似文献   

11.
社会管理创新要求运用现有的知识技术对传统社会管理进行再思考与再设计,而微博问政就是当下中国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形式。微博问政在社会管理中能够推动政府信息的公开化,促进公共服务的专业化,增强政府决策制定的科学性,促使公民参与的常态化。但微博问政在发展与运行过程中,存在着现实约束力较低、流于形式,追随大流、网络舆情监测控制难度大、受众面狭窄等现实困境。因此,为了规范和完善创新社会管理下的微博问政要多管齐下进行。  相似文献   

12.
“微博热”令人联想到当年的“博客问政热”。“博客问政热”之后,也就悄无声息了。如果只是因为赶潮流,那么“两会”过后恐怕只是留下一堆睡眠的微博账户  相似文献   

13.
我国公共政策评估方式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了目前我国公共政策评估的三种主要方式,党的总政策和基本政策以非正式评估为主流的评估方式,政府一般公共政策和具体政策实行内部评估方式;此外,独立的第三方评估作为一种新的评估方式也开始在中国产生和发展。分析了这几种评估方式的利弊,指出必须寻求合理化的评估方式,大力发展评估性中介组织,逐渐使中介组织评估成为我国政策评估的主导力量,推动我国政策评估科学化。  相似文献   

14.
李沅 《金陵瞭望》2011,(18):30-31
近日,南京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微博建设的意见》。南京目前已有60多个政府部门开设微博,发布信息、服务群众、和网友热情互动,“微博问政”已渐成政府信息公开新趋势——  相似文献   

15.
微博问政是互联网时代发展与政治民主化相结合的产物,它给政府回应带来机遇的同时更带来了挑战。政府回应能否适应微博问政背景下公民参政议政的需求,进而提高公民参与政治民主生活的有效性,是研究的关键所在。结合微博问政下政府回应流程的四个环节和具体实例归纳整理出微博问政背景下我国政府回应存在的拒绝回应、回应时间滞后、回应主体互相推诿责任等问题,在分析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从意识转变、法制建设、制度构建三个层面来创新微博问政背景下政府回应机制的路径,力求为新形势下我国政府回应机制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政务微博的快速发展引起了较多的社会关注,作为一种政府与公众沟通的新工具,在发展的初期由于其信息传播简单、快捷、共享、互动等优点得以迅速发展。国内各级政府陆续推出政务微博问政的新举措。然而,目前政务微博刚步入发展阶段,法律和制度方面对政务微博的规定尚未出台,政务微博的发展多是各级政府的自发行为,缺少必要的制度和法律规定,因而其在法律规定、部门建设、人员设置、工作流程与公众沟通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要顺应电子化、网络化、服务型政府的趋势,关键在于政府在法律政策方面制定相关规定,建立政府的信息综合服务部门,以网络为支撑,微博、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为手段,建立一个政府与公众顺畅沟通的平台,让政务微博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7.
微博问政作为公民政治参与的创新路径有着独特的优势,但其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困难。文章提出了应对当前微博问政困境的对策:让微博问政成为公民传统表达渠道的有效补充,加强各级政府的官方微博建设,微博问政环境下注意将负面信息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8.
从政府注意力配置焦点与公共政策演进特征的匹配关系出发,识别出政府注意力在持续、转移、波动、加持作用下,政策过程呈现四种样态——政策平衡、断续、碎片、迭代。同时,以中国生育政策为例,对政府注意力与中国生育政策样态的匹配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四种政策样态间的转换关系,符合由政策间断到再次均衡的螺旋式上升规律;政府注意力配置方式易于演化为一种政策问题筛选机制,从而产生“信号过滤”和“信息排斥”现象;固有的理念与相对稳定的政策架构,强化了注意力转换钝性,政策均衡得以维持恒定;政策精英在引导政府视线,促成政策样态转换中发挥关键作用,但仍无法脱离倡议范畴,只能对政策形成起到间接作用。研究力图廓清政府注意力差异化配置与公共政策样态的匹配关系、政府注意力资源的动态调整对政策实践的作用机理,对理解和认识公共政策样态的形成和演进过程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微博问政”作为社会民主政治与技术发展共同作用的产物,仍是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微博问政”的相关学术研究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对比当前的相关学术成果,微博问政相关研究仍有较大空间,新的理论视角应该予以关注。本文主要从哲学的角度对微博问政的学术研究的理论层次加以阐释,并提出相对创新的研究视角,特别要关注微博问政背后的群体利益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中国正处于巨大的社会变迁之中,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的环境特征对政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从系统论的视角看,政府能力体现在政府对变迁中社会环境的反应、适应与变革能力。基于系统论的政策学解读,政府能力最终可以归为“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的能力。从环境与组织管理的关系出发,围绕公共政策的生命过程,可以分别考察政府在输入、转化、输出三个环节中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的情况,进而探讨政府能力提升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