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8 毫秒
1.
第三产业已成为目前我国扩大就业的主要领域.但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就业结构不甚合理,需要优化.从第三产业就业结构变动及就业弹性角度分析,我国应重点发展房地产业和社会服务业,这有利于扩大第三产业的就业容量.  相似文献   

2.
第三产业就业结构变迁与就业弹性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来看,第三产业已成为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但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就业结构不甚合理,需要优化.从第三产业就业结构变动及就业弹性角度分析,我国应重点发展房地产业和社会服务业,这有利于扩大第三产业的就业容量.  相似文献   

3.
使用中国各产业就业人数和实际GDP数据,并结合国际比较,通过计算实际GDP就业弹性指标,实证分析了中国三次产业及其内部16个行业发展对就业增长的影响。结论是,今后我国第三产业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而第三产业中的新兴服务业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如果没有较大的转制、提质、创新,第三产业进一步扩大就业的能力会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4.
分析重庆市面临的巨大就业压力,说明发展第三产业对于重庆市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意义,依据重庆市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条件提出了大力发展重庆市第三产业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我国内地31个省域2001~2011年度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路网密度、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以及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对人口城镇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路网密度对于城镇化的影响是正面的影响;第三产业产值比重除东部地区外,其他区域的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对城镇化的影响都为负面影响;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对于城镇化的影响显著为正,但存在区域差异;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对城镇化的影响为负。所以应继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适当发展劳动密集型第三产业,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政策并加大教育培训力度。  相似文献   

6.
首先分析边疆民族地区与就业增长现状,并通过构建第二产业就业的产值弹性测度模型证实了第二产业并没有拉动就业增长;再通过构建第三产业就业的产值弹性的测度模型和弹性变化趋势的"动态模型",证实第三产业是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就业增长的主要动力;进一步分析第三产业就业增长与第二产业产值增长的关系,发现第二产业的发展是第三产业就业增长的基础,脱离了第二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就业量的增长也就成了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最后,根据边疆民族地区的区位特点,提出了促进就业增长的总体思路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失业人口和新增人口的就业压力很大,每年都会形成1000万以上的就业压力。各种缓解就业压力的观点和政策随之纷纷出笼,其中有一条似乎大家是共认的,即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乃为有效的一条途径。其理由主要有:一是第三产业比第一、第二产业更具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二是目前我国第三产业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大大落后于同一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应该承认,以上理由在我国确实存在。但是以上根据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而推导出我国可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结论却恰恰忽略了我国产业结构发展的特殊性。本文在遵循产业结构一般运动规…  相似文献   

8.
从产业结构对就业增长影响的角度出发,分析第二、三产业与其就业增长关系和现状,发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第二产业产值增长并没有促进该产业就业有效增长,第三产业产值就业弹性远比第二产业的大,第三产业已经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增长拉动就业增长的主力军。同时还发现,第二产业发展虽然没有促进第二产业就业的有效增长,但是它拉动了第三产业就业的增长,并且第三产业就业的增长比东部发达地区更依赖第二产业的发展。所以,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工业化依然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我们以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为佐证,提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在注重发展以文化产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以更快增加就业量解决就业问题的同时,也更应该根据各自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发展第二产业,把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走具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的工业化之路。  相似文献   

9.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就业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最大问题是城镇就业问题。目前我国城镇就业方面问题还存在不少,但我们只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以及劳动力的流动,并且由政府提供相关的政策保障,就可以很好地解决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0.
湖南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 1992年起 ,湖南第一产业就已无法对就业增长作出贡献。第二产业就业弹性递减 ,但湖南第二产业的发展还可以容纳就业人口的增长。第三产业就业弹性也显示出下降现象 ,但第三产业就业弹性远高于第二产业 ,是吸收过剩和新增劳动力的主要领域。要增加就业就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中就业贡献和就业弹性大的行业 ,注重扶持中小企业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鼓励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加强就业和再就业服务 ,要继续发展乡镇企业。  相似文献   

11.
通过产业结构偏离度和就业弹性研究辽宁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动态关系,了解辽宁省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情况及吸纳劳动力情况,指出辽宁省第一产业的偏离现象并没有得到改善,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不足,尤其是国企改革的推进及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增长空间。  相似文献   

12.
西部民族地区经过长期的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就业结构与过去相比在向合理化转换。第一次就业比重明显下降,有些省区第二产业就业比重有一定的上升,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明显上升。但总体来看,就业结构仍然比较落后,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还很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比较困难;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上升缓慢甚至有所下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和劳动生产率也还比较低。落后的就业结构直接影响到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和消费支出的增加,进而影响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实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配程度决定了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通过对大学生就业状况的分析将高等教育人才供给与产业劳动力需求对接,探寻高等教育学科结构如何优化以适应产业结构的需要。基于北京大学全国大学生就业抽样调查数据,利用行业—学科人才就业矩阵确定各行业所需的不同学科人才的基本比例,将各行业人才需求转化为学科人才需求。结果表明,大学生就业首先表现为总量性失业,各学科的未就业率都超过两成,在现有科类结构基础上调整学科间的比例关系不能从根本上缓解就业难问题;学科和行业不存在简单的就业对应关系,产业发展需要不同学科的专业人才,各学科的毕业生也分布在国民经济的不同行业中,其中工学毕业生在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就业占比最大,在第一产业的就业占比也排第二。三层交互分类模型的结果表明,毕业生起薪在产业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超六成大学生聚集在第三产业就业并非工资水平驱动的就业转移,而是由于第三产业对高端劳动力较强的就业吸纳能力;第一产业就业人员的学用匹配率最高,而第三产业的大部分行业更加注重毕业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不同产业对大学生的专业特定技能和通用技能有不同需求,高等教育各学科应采用不同的劳动力市场对接策略,同...  相似文献   

14.
加快经济增长是实现有效就业持续增加的关键。GDP增长就业即增长,在新疆这一点尤为显著。所以,要解决新疆的就业问题,提高有效就业率,就应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尤其要大力发展对劳动力有较高容量的第三产业,从而提高就业的弹性水平。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技术进步与劳动力就业的关系,分析了就业人口与科技进步的一般发展规律,并根据我国产业结构发展的特点,对劳动力就业扩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即大力发展适用技术、教育事业,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等.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关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结构的演进和就业结构的变化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就业水平的提高。河北省在近几年的经济发展中三次产业所占比重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一产业比重逐渐降低,第二产业比重趋于平稳,第三产业比重逐渐提高,但第三产业在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仍然不高。从就业结构角度看,河北省就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变动不一致,产业结构面临升级和调整,以提高就业水平。  相似文献   

17.
求解就业难题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现充分就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我国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业形势严峻.为破解就业难题,我们要认真研究扩大就业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的关系;研究扩大就业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多种非公有制经济和多种就业形式的关系;研究扩大就业与保障劳动者权益、增强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研究政府、企业、社会中介组织和劳动者各自的责任;研究完善劳动力市场和扩大就业的政策措施.化解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较低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矛盾;化解传统就业观念落后与新兴劳动力市场现实的矛盾;化解宏观管理改革滞后与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矛盾.  相似文献   

18.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农民增收、消除我国二元结构、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虽然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已取得很大的成绩,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任务还很艰巨,要完成这一任务,要抓住主要矛盾,统筹城乡就业,改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加大对农村的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加快现代高效农业和二、三产业的发展,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