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案件的审理只能适用普通程序,而未确立简易程序,这种现状已不能适应行政诉讼制度的发展。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的构建,从保护行政相对人的诉权、实现程序正义的内在要求、缓解案件增多与司法资源稀缺之间的矛盾、提高诉讼效率诸方面确有必要,为此建言,在修订的行政诉讼法中确立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并存的诉讼路径。  相似文献   

2.
简易程序是和普通程序并列而存的独立的第一审程序,其特点是简便易行,它是实现诉讼活动公正、效益的有效方式。在我国三大诉讼中,惟独行政诉讼缺失简易程序。文章在分析设立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若干构建之设想,以期促进公正与效益的充分实现。  相似文献   

3.
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的阙如与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人民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数量逐年下降,前景令人堪忧.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我国行政诉讼对所有行政案件一律实行合议制程序,而没有根据行政案件的具体情况设立一种简便、快捷的诉讼简易程序不失为一个主要原因.依照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结合行政诉讼审判实践经验,设置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确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从法律经济学的角度看,行政诉讼成本是指行政诉讼法律关系主体在实施诉讼行为的过程中所消耗的物质成本、精神压力和错误成本的总和,其构成可分为司法机关的诉讼成本和行政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成本。针对影响行政诉讼成本的因素,我国应当在实行诉讼经济原则的前提下,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行政诉讼成本的控制路径:确立原告胜诉直接成本为零的转嫁机制;强化行政案件时限的约束;实现司法独立;提升法官素质;设立行政诉讼简易程序;实行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建立行政诉讼和解制度等。  相似文献   

5.
我国台湾地区行政诉讼简易程序在公正与效率、接近正义基本理念的指导下,已发展成为涵盖管辖法院、适用范围、救济机制及配套便捷规则的一项成熟法律制度。而大陆地区的行政诉讼简易程序初步设立,尚有不足。为此应汲取台湾地区的成功经验与做法,予以适用范围弹性空间,类型细化,简化起诉审理裁判等相关规则,设置上诉或申诉的限制条件,明确误用诉讼程序的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6.
关于建立我国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易程序是一种相对于普通程序而言较简便易行的审判程序,其因自身的内外部正当性而成为平衡诉讼中公平与效率的一种捷径。而长期以来,我国行政诉讼中却排斥简易程序的适用。我们应当在简易程序正当性的基础上构建适宜的行政诉讼简易程序。  相似文献   

7.
刘晓岚 《东方论坛》2006,(2):118-121,125
公正与效率是民事简易程序必须考量的两个既互相依存又有所冲突的价值目标。在司法与诉讼活动中,民事简易程序的价值取向既包括公正,又包括效率。民事简易程序价值取向的定位就在于诉讼公正和诉讼效率的协调。  相似文献   

8.
民事简易程序作为一种简便、高效的纠纷解决机制,具有诉讼成本低、审理期限短、诉讼方式便捷等优势,在我国民事审判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我国现有的民事简易程序的弊端也不断凸显,影响了民事简易程序价值的实现。改革和完善民事简易程序,是我国民事诉讼制度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试论我国民事简易程序的改革与完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民事诉讼简易程序 ,由于立法和司法方面的原因 ,致其存在诸多问题 ,对其重构已是必要之举。作者从设立专门机构和人员、扩大案件适用范围、明确简易程序转为普通程序的规定、设置调解前置程序、简化诉讼程序、引入小额诉讼及ADR等方面 ,提出重构我国民事简易程序之构想。  相似文献   

10.
建立和完善行政诉讼程序的构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行政诉讼的特点以及与刑事诉讼、民事诉讼相协调的客观需要,提出了建立行政诉讼审前准备程序、庭审程序、简易程序、调解程序与和解程序的构想,并进行了具体的论证和设计。  相似文献   

11.
《民事诉讼法》虽确立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但没有明确规定由哪些机关和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也缺乏具体的环境公益诉讼机制和程序,使得司法适用面临诸多困难。因检察机关是环境公益最合适的代表,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符合检察机关的性质和职能,检察机关也具备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所以检察机关具有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合理性,甚至优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权的行政部门。在制度构建方面,确定检察机关全过程参与的原则,检察机关可通过支持起诉、检察监督、直接起诉参与环境公益诉讼,具体制度包括登记备案、环境公益损害调查、提起诉讼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有效利用商事习惯是提升商事审判工作质量的一个必要手段。只有经过一定程序并且得到该程序确认的商事习惯才能够在司法审判中适用。确认商事习惯是在司法中予以合理适用的前提,而有效确认则涉及诸多诉讼及商法本身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3.
行政第三人是从广义的行政相对人中分离出来的概念,与狭义的行政相对人和行政诉讼第三人都存在明显的区别。行政第三人的主要类型包括相邻权人、竞争权人、受害人、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等。对行政第三人的事前救济,就是通过通知、听证、回避、说明理由等行政程序制度来保护其权利;事后救济则包括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以及要求行政赔偿或行政补偿。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诉讼程序有多方面的价值追求,而价值追求是通过一系列理性设计的功能机制来实现的。这些功能机制主要有:诉讼独立、诉讼中立、诉讼公开、诉讼仪式、尊重与直接话语交涉。由于上述诉讼机制的存在,现代诉讼程序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也越来越能够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因此其价值也体现为多个方面,主要包括对实体法的效用价值、息纷止争价值、法治价值、独立价值。这些价值在现代社会稳定社会秩序、实现法治文明、追求社会全面进步中具有不可缺少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西方国家的司法审查是指通过司法程序审查立法和行政是否违宪的一种制度,普遍认为这一制度首先起源于美国。司法审查机构一般可分为普通法院和宪法法院两种,通过具体审查、抽象审查、宪法诉讼等方式进行。在不同的审查模式下,用判例、惯例或制定专门法律来保障这一制度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6.
关于建立经济法诉讼制度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经济法诉讼问题不是为了构筑独立的经济法诉讼制度,更不是为了丰富经济法作为独立部门法的理论依据,而是为了适应当今世界司法救济宪法化、国际化、社会化特征的客观要求,探寻经济法上权利司法救济和经济法纠纷司法解决的实施机制.作为社会化的产物,经济法诉讼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公益诉讼,但仍然包含了大量的私益诉讼.  相似文献   

17.
行政诉讼的受案制度制约着行政案件的起诉与受理,直接关系到行政相对人在其合法权益受到行政主体侵犯时能否实现司法救济,直接关系到行政行为能否有效的接受司法监督,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司法审查能否与WTO切实接轨,因此,应当借鉴西方法治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在这方面成熟的经验,修改和完善我国行政诉讼的受案制度,使其更加符合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公民提起公益诉讼的制度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公民提起公益诉讼仍然处于立法不足的缺位遗憾中。公民提起公益诉讼符合利害关系说、诉讼信托等理论;应允许公民提起公益诉讼,同时构建公民提起公益诉讼的双重前置程序、诉讼费用、举证责任、调解以及原告保护等相关制度程序。  相似文献   

19.
我国宪法赋予了公民用自己的民族语言文字参加诉讼的权利,目的在于实现民族平等、促进民族团结、禁止民族分裂、保护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的多样性,进而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通过调查民族语言文字诉讼司法实务,发现当前存在着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诉讼程序混乱、不符合诉讼原理等问题,不利于民族语言文字诉讼权利的实现。究其原因,在于该诉讼制度缺乏程序保障。为了确保民族语言文字诉讼权利的有效实现,应设立“民汉双语诉讼规则”,以为司法机关提供统一的操作规范。民汉双语诉讼规则应该明确民汉双语诉讼的概念、类型以及民族语言文字诉讼权利的内容,并且根据不同诉讼类型有针对性地设置审判语言与诉讼语言的适用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