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达州宣汉罗家坝、重庆云阳李家坝、涪陵小田溪战国墓地、巫山双堰塘等川东几处考古遗址显示,巴人早就进入了农耕社会,玉器与礼器反映了其社会形态,巴賨文化也较为发达。先秦时期巴人处于部落酋长时代,其青铜器反映了它与中原文化的联系;船形棺板痕迹则反映了其葬式。出土文物充分反映了巴賨民族尚武、喜好舞蹈、崇巫、尚酒、崇尚殉葬和船棺葬等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广汉三星堆遗址、成都金沙遗址的惊人发现,以及配合三峡工程上马而进行的对三峡库区的抢救性发掘,古老的巴蜀文化再次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为进一步推动巴蜀文化研究,2004年11月20—22日,由中国先秦史学会与西南师范大学联合在重庆举办了“巴蜀文化暨三峡考古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川、湖北等13个省市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出席了这次会议,专家学者围绕巴蜀文化和三峡考古等议题,各抒己见,新见迭出。现将主要内容综述如下。一、关于巴人的来源王善才(湖北文物考古研究所)认为,巴人起源于鄂西清江流域的长…  相似文献   

3.
新疆伊犁河流域考古新发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配合伊犁河支流喀什河水利工程,2001年7月,考古工作者对新疆尼勒克县喀什河上游两岸和支流进行了考古调查,8-11月间新疆文物考古所对喀什河南岸穷克科墓地、乌图兰墓地和呼吉尔台沟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取得了重要的考古发现.  相似文献   

4.
值巴人(王任叔)诞辰九十周年之际,由中国作协、人民文学出版社、文艺报及巴人家乡宁波、奉化等地方文联共十三个单位联合发起于十月十一日至十三日在宁波市举行第三届巴人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八十余名,收到论文三十五篇。巴人是我国新文学史上有重要贡献的作家、文艺理论家。他一生勤于写作,有一千余万字的著述。巴人的研究,早在解放前就有专论发表。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近十多年来,巴人研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已经发表巴人研究的各种专论300多篇,专著6种,它们分別从不同的角度,对巴人作了比较全面的探索,并且在研究方法上也表现出多样化的选择,巴人研究已成为现代文学研究的一个重镇。其二,在收集、整理、出版巴人遗作方面成绩显著。近十年来,已有全国八家出版社出版了巴人论著与创作共20余种,另有一些巴人生前未曾发表过的作品目前也正在整理中。其三,成立了巴人研究会,研究会配合有关部门至今已召开三次全国性的巴人学术研讨会。与会者还讨论了巴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概括起来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总体上说创新意识不强,许多论述有大同小异之感。因此,观念上的突破与更  相似文献   

5.
曾超 《天府新论》1998,(3):90-93
巴人极为尊信崇拜白虎,在巴人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随处可见巴人“白虎”之影像,形成了特有的巴人白虎文化。深入考察巴人“白虎”的文化意蕴及其文化精神是很意义的。一、白虎:巴人的图腾人类最早的祖先是图腾,其功用价值就在于它表明了群体起源的同根同源性,是追根寻源的民族认同与归属,是维系群体统一,凝聚群体之力的情感,体现了传统继承之源。巴人以白虎为图腾,视白虎为祖先,史有明确记载,且得到当代史学家和民族学家们的普遍认同。潘光旦先生在纳西北的“土家”与古代的巴J一文中,经过细致慎密的考证,确认土家族是古代巴人…  相似文献   

6.
对于土家族的历史渊源,大概有濮人后裔论、巴人后裔论、羌人后裔论等几种不同的说法.其中以巴人后裔论最为流行,似乎成为定论.可惜土家族集中居住的地区(湘西和鄂西)与巴人集中居住的地区(重庆、四川)完全不同,而与濮人集中居住的地区(鄂西、湘西)基本吻合.这就不能不令人提出质疑:假设土家族是巴人后裔,那么当地的濮人哪里去了?楚平王灭濮后,濮地都为楚国所占领,但濮这个民族并没有被消灭,他们以山寨为据,保持着自己的风俗和语言.当时,巴人为了附和强大的楚国,曾帮助楚国灭庸,巴王却反被楚王羞辱,后来引起巴楚战争,巴人向西败退(见<史记·楚世家>).巴人不可能大规模迁移到楚国领地鄂西、湘西的濮人居住地区.  相似文献   

7.
拉乙亥原为青海省贵南县所辖的一个乡,位于龙羊峡上游的黄河谷地,此地发现了中石器时代遗址群、马家窑文化遗址、齐家文化遗址及卡约文化遗址,是黄河上游罕见的具有文化连续性特质的远古人类聚居区。结合考古学和人类学关于"文化"的定义,笔者认为应当把这些遗址群及其考古文化统一命名为拉乙亥文化。  相似文献   

8.
由湖北省历史学会、湖北省武当文化研究会、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联合主办的“汉水文化暨武当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6月19—20日在湖北省丹江口市举行。出席会议的中外学者60多人,共收到会议论文64篇。与会学者围绕汉水流域考古文化、汉水流域思想学术及风俗文化、汉水流域的政治与经济、武当文化等专题进行了学术交流。现简要综述如下:汉水流域考古文化。本次会议的考古论文,大多集中于对汉水中上游的考古发现,以及与其他地区间的比较。彭邦本《先秦汉水中游与四川盆地的文化联系渠道试探》一文,通过对近期陕南汉水上游地区发掘和…  相似文献   

9.
红山文化新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雷广臻 《理论界》2010,(7):173-174,45
红山文化是距今五六千年前广布在燕山以北、大凌河与西辽河上游流域的先进文化,在同时期的诸考古文化中,红山文化水平最高,成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直接证据。红山文化的典型遗址是朝阳市的牛河梁、东山嘴遗址和阜新市的胡头沟遗址。  相似文献   

10.
秦汉时期巴人的分布与迁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汉时期巴人形成以巴郡、南郡、武陵郡以及邻近的汉中郡、犍为郡、广汉郡为集中的聚居区,同时又因外出为官、军事征调、叛乱外迁等原因,在巴地以外的区域形成分散的居住区,形成巴地巴人集中分布、其他地区零星分布的大体格局。从时间尺度上看,秦代巴人主要分布于巴地,汉代才逐渐形成巴人集中分布与外地零星分布的格局,这种格局的形成是与朝廷加强对巴地控制的总体思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1.
从管制发展史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变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西方管制的实践和理论发展脉络为线索,通过分析近几百年来自然垄断产业管制改革的主要经验以及理论发展的历史逻辑,揭示政府管制和市场竞争关系的演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崔瑞萍 《晋阳学刊》2011,(4):130-133
汉代碑铭文兴盛,是当时盛行的各文类中的显学,历来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但是,汉代碑铭序文中出现的大量变体、破体现象,却一直没有在文学研究中得到应有的关注。其主要表现是:碑诔文体功能的接近引发以诔文笔法作序;非事功化带来的志怪传奇体渗入;碑铭形制变化影响——碑传文私人化增强,叙述方式由单一描述加入对话;文人的逞才显能心理使赋体、诗歌体流入序文。  相似文献   

14.
期刊是靠特色存在的,拥有特色是期刊成熟的重要标志。期刊的特色意识在于锁定读者市场,体现自己的思想和价值导向,为读者提供独到内容的刊物和服务。  相似文献   

15.
要提高高校共外资料室书刊资料的利用率 ,需精选书刊资料 ,按国家标准分类、编目 ,并编制专题目录等 ,使其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一种物本主义形态的唯物论,还是一种超越物本主义形态、从实践理解世界的本质相关问题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唯物论?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本质规定性和精神实质的重大问题。在考察物本主义的唯物论及其思维方式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现代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并重点研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从实践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自然世界的先在性的原理,以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进一步阐明人类世界的实践性原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文体革命不仅直接导致了文体的生成 ,还间接影响着文体的形态甚至文体的价值。文体革命通常不是纯粹的文体内部的变革 ,总是与人和社会休戚相关。散文诗是诗与散文异质同构的新的抒情性文体。散文诗文体从无到有 ,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和人类追求自由的发展进程大约同步 ,是人类社会和艺术世界自由发展的结果 ,具有独特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散文诗的出现和发展不仅与人追求自由的天性和社会追求自由的本性有关 ,还与艺术自身具有的革命潜能引发的文体革命相关。因此与诗 ,特别是与抒情诗相比 ,散文诗具有更自由的文体形态和更偏向于社会价值的文体特征。研究散文诗的文体起源与价值 ,有助于理解文体革命的真正原因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媒体担负着重要责任,媒体是公民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媒体及其工作者要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准确把握其丰富内涵和基本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贯穿到宣传报道之中,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马英华 《北方论丛》2003,4(1):24-26
对于国情的认识对党的方针政策的制定起着决定性作用。翻开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历史我们不难看到,正确认识国情是党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的根本保证,党史上的重大失误又都与对国情的错误认识有重要关系。总结这些历史经验,深刻理解我国现今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适时调整政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执政组织文化是政党政治条件下执政党与国家机关以及社会组织互动关系中形成的一种体系文化.执政组织文化鲜明的政治性和使命性的文化特质,是构成执政组织文化价值的核心要素,而文化内涵是文化价值的重要变量,发展文化内涵,保持文化的先进性,是提升文化价值的关键.执政环境和执政使命变化后,需要进一步加强执政文化内涵建设,增加新的文化元素.当前中国共产党执政组织文化建设中,急需再造学习文化、发展创新文化、重塑服务文化,以进一步提升组织文化价值.增强组织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