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讽刺、幽默、喜剧精神是钱中书创作的最大特征,它充沛四溢,美不胜收,体现出一种绝顶的聪明与睿智。在钱钟书的作品中,讽刺、幽默、喜剧的笑是同时并存的,其喜剧意识极为强烈、突出,堪为典范。在钱钟书身上,讽刺、幽默、喜剧绝不仅仅是作为形式和技巧而存在的,同时它还是一种精神,一种美学风范,它体现出创作主体的超凡的心境和博大的胸怀,具有一种无坚不摧、所向披靡的力量。为了使读者看得更清楚,这里拟分开论述之。中国现代文学,就其基本的表现形态来说,主要有三大类:写实文学、抒情文学、讽刺文学。而讽刺文学又是以讽刺小…  相似文献   

2.
关于幽默的研究,国内尚不多见。已有的几篇文章,持论者多从语义史的角度勾勒幽默概念的语义演变,很少从幽默对象自身的特征、形态出发,确立它的美学范畴,对其美学本质做出更为深入的探讨。这样难免在讽刺、滑稽、喜剧、荒诞以至反语、夸张等概念上兜圈子,对其木质的认识各执一端,并且往往与艺术技巧、语言风格混为一谈。原因就是我们未能把幽默作为一种审美现象,从其自身渐趋丰富的美学内涵及其表现形态入手,进行实事求  相似文献   

3.
教育幽默与历史教育艺术何剑明在美学中,幽默与讽刺作为滑稽的重要表现形式,与崇高、优美等成为美的重要范畴。幽默是英文humour的音译,原意是动植物里起润滑作用的液体,后引伸为有趣、可笑而意味深长。它通常通过影射、讽喻、双关等修辞手段,对生活中的矛盾现...  相似文献   

4.
幽默和滑稽往往混淆于诙谐、戏谑、怪诞、挪揄等审美方式,通过对两者的词源探究,可以发现它们有各自相对完备的美学涵义、要素和结构,可以被列为继美与丑、崇高与优美、悲剧性与喜剧性之后的第四对审美范畴,是隶属于美与丑这两个总范畴之下的喜剧美学的审美范畴。  相似文献   

5.
本文具体探讨莫里哀喜剧的讽刺艺术,指出其讽刺由于对象的“丑”的不同而分为直接讽刺、幽默、滑稽三类,同时还对喜剧中的闹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人们习惯于把讽刺同笑、喜剧性联系在一起,甚至等同起来。其实,讽刺有喜剧性(笑)的,也有悲剧性的。在本文中,作者着重剖析了中国现代悲剧讽刺小说的两种形态:幽默性讽刺与纯讽刺性讽刺,并从情感介入和视境变化的角度,阐述了这两类讽刺作品在结构上和美学风格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笑”的家族几个范畴,如讽刺、滑稽、机智等的比较性解析,确立幽默的内涵,从而加深对幽默的主体性审美特征的把握.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钱钟书对中外典籍的评述及其作品中抽绎出有关他创造幽默喜剧笑的论述,并从幽默的喜剧笑发生的个体性特征及其产主的根源、喜剧性笑理及创造喜剧笑的机制及技法等三方面考察了钱钟书创造的繁的喜剧奖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老舍研究中的“幽默风格”论表示异议。老舍的文艺观、一般的理论常识以及幽默的美学本质都证明,“幽默风格”论是对老舍的误解。幽默与风格是两回事,各有其不同的内涵。老舍的幽默是一种心态,是他解释批评生命的一种方式。老舍的幽默,除技巧因素外,主要有两种表现形态:一,由趣味判断而价值判断:二,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老舍风格的形成,既决定于他的真诚人格,又有着桐城派的影响。老舍风格特征可概括为:清浅、朴实、深厚。风格与幽默的联系在于文字的活泼,和包蕴情感的共性。  相似文献   

10.
幽默在审美方面有其独特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幽默主体有明显的优越性;嘲笑对象有别于恶的“丑”;与“笑”相伴随;含蓄委婉,曲径通幽;它是一种“悟”的体验。这些美学特征赋予了幽默独特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1.
民间笑话是喜剧性很强的故事。刘勰在《文心雕龙·谐隐》中说:笑话可以“振危释惫”,起讽刺和娱乐作用。笑话是我国各族人民非常喜爱的语言艺术。作为一种喜剧性的艺术形式,笑话有很大的审美价值,它可以使人得到很好的美感享受,使人憎恶丑,热爱美;它还可以给其它艺术形式(如小说、戏剧、曲艺等)的创作提供生动的素材。笑话同作为戏剧的喜剧有共同的美学特征,它们都具有喜剧与滑稽的特性,属于同一个美学范畴。法国古典喜剧大师莫里哀曾经这样谈到喜剧:“一本正经的教训,即使最尖锐,往往不及讽刺有力量:规劝大多数人,没有比描画他们的过失更见效的了。恶习变成人人的笑柄,对恶习就是重大的致命打击。责备两句人容易受下去的;可是人受不了揶揄,人宁可作恶人,而不要作滑稽人。”(《“达尔杜夫”序言》)莫里哀在这里对喜剧的艺术教育作用和审美价值作了很深刻、很  相似文献   

12.
黑暗的时代可能产生光彩的讽刺文学。中国现代讽刺小说到了三十年代,进入了它的繁盛期。这是现实主义不断深化,呈露出千姿百态,宛然汇成汹涌大潮的时期。这是讽刺多样化的发展时刻。继鲁迅之后,新进的不同风格的讽刺小说家们,老舍、张天翼、沙汀等纷纷登上文坛。“左联”青年作家和京派作家两大讽刺小说流派,成了闪耀在三十年代文艺上空的璀璨夺目的双子星座。在文学领域内,囿于各色政治的或艺术的偏见,可能再没有比讽刺更多地遭人嫉恨、歪曲或漠视了吧。讽刺是剑与火,它会伤人、灼人,自然不象赞美诗那般悦人耳目。讽刺又是笑的艺术,可是“我们一般地还不会笑,更不懂得‘喜剧性’是什么”,因为“理解喜剧性,这是美学教养的最高峰”。《阿Q正传》曾被某些人曲解为揭阴私、开玩笑的文字。《堂吉诃德》  相似文献   

13.
一 从笑的心理机制分析,我们可把喜剧样式,相对划分为讽刺与幽默两大基本范畴,前者象果戈理的《钦差大臣》莫里哀的《伪君子》等,后者就如丁西林的戏剧了。讽刺喜剧,用鲁迅的那句名言:“喜剧是将那无价值的东西撕毁给人看”来注释,是恰当不过了。讽刺喜剧在设计戏剧情节时,常常用误会巧合,冒名顶替,调包误认,微服私访,藏匿窃听等大胆的夸张,出人意外的突变,违反逻辑的失常手法,把生活现象加以变形扭曲,在舞台上展示一幅幅活动的漫  相似文献   

14.
论谐趣     
与谐趣有关的美学概念,从古到今在我国先后出现过多种,今天有必要把它作为一个独立的美学范畴加以研究。谐趣与幽默、讽刺、滑稽等美学概念在内涵与外延上存在着复杂的交叉、异同关系。谐趣的发生既受制于创造主体的素质,也受制于特定的范围与契机。  相似文献   

15.
幽默作为一种独特的审美现象,存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日常生活中,幽默作为一种处世艺术,备受人们的推崇;在文学创作上,它是一种写作的技巧,为很多作家所采用。近年来,有很多文人学者在对幽默进行研究,力图揭开它的全部奥秘,但有些问题至今还未彻底认识清楚。幽默的外部表现形态是“笑”,这在感性上很容易把握,但它的实质却总是让人们感到神秘和困惑,若要从理论上用语言进行概括和表述就看似容易却艰辛了。正因如此,才有了各种各样的关于“幽默”的定义。《新华字典》给幽默下的定义是:“语言举动表面轻松而实际含有深刻讽刺的。”《现代汉语辞典》的解释是:“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的。”《辞海》中  相似文献   

16.
正林语堂在《论读书,论幽默》中说:最上乘的幽默,自然是表示"心灵的光辉与智慧的丰富"……各种风调之中,幽默最富于感情。何为"幽默"?一般我们理解为"形容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它跟滑稽不同,滑稽只逗人笑,而幽默则是一种能激发起人类心理某种情感的智慧。如果作家富有幽默感,其作品便会趣味无穷;如果演说家富有幽默感,其听众就会乐在其中;如果老师富有幽默感呢?自然就会更有感染力地启迪学生的思想,熏陶学生的心灵。于是,我立志做个懂幽默,会幽默的老师,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人物创造、语言艺术和讽刺与幽默等五个方面,论述了老舍的文艺思想:认为“美即真实,真实即美”是老舍现实主义文艺思想的美学基础;老舍在人物创造方面主要受《水浒传》和《红楼梦》的影响;其语言艺术方面的众多论述丰富了现代文学理论;其幽默与讽刺的独到见解至今仍有启发和指导意义;老舍的文艺思想以抗战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注重“好不好”,后期注重“对不对”,即从重艺术技巧发展到重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滑稽作为一个美学范畴常与幽默和喜剧混淆在一起,但通过滑稽和它的天然参照幽默之间的比较,可以看出滑稽偏于感性色彩、动作性、形象性以及这样所带来的易于产生典型形象和叙事的审美特性。在美学范畴和文本语境里对滑稽的品格及其美学意义进行厘清,指出在认知功能和审美功能之间,滑稽偏向于后者,从而也为滑稽的文化学品格的深层次探究确立基础,这种研究使得对大众文化里对滑稽的消费倾向的理解也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19.
《聊斋志异》的讽刺艺术有着自己独特的美学风格。它把中国古优讲说滑稽故事,以及受古优影响而形成的讽刺喜剧、笑话和相声艺术的艺术手法掺合进小说,构成了《聊斋志异》异于其他讽刺小说的戏剧化特征。  相似文献   

20.
喜剧意识的苏醒中国有喜剧传统吗?有。“俳优”传统。“曼倩”遗风。不乏幽默讽刺因素的《诗经》以及先秦诸子寓言,和阿里斯托芬的喜剧年代大体相当。至于“善为言笑”、“滑稽多辩”的俳优的起源,即以有可信史料的西周末年计,也比古希腊喜剧早3个世纪(比法国Fou的起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