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近几年来,大学生在考试中的作弊现象比较普遍。虽然教育部门及学校领导多次抓考试纪律,但作弊现象仍很严重。我校1985年发现作弊学生人数占全校学生数的0.5%,1986年为0.7%,1987年为0.6%。对此,我们需要认真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已经不光是一个校园现象,更是一个社会现象。因此有必要分析其成因,研究其对策,综合治理,从根本上杜绝作弊,还高校校园一个纯净的考试环境。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考试作弊成因及防止对策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当今高校较为普遍存在的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严重影响了高等学校的考风、学风和校风建设,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工作秩序,已经成为学校和社会的一大焦点问题。本文拟通过对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及其成因的剖析,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防止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诚实应考是对考试的最基本要求,但是当前考试作弊行为却呈现出日渐泛滥之势。如何能够有效地抑制考试作弊行为的蔓延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从分析考试作弊行为的性质入手,对考试作弊行为涉及的主体做了明确的界定,并从社会历史原因、利益驱动和心理偏差三个维度对作弊成因进行分析,最终提出了治理考试作弊行为的有效机制:设计刚性的制度,为行为主体划定"不能、不敢"的作弊行为的底线;同时加强文化道德教育,引导行为主体"不想、不愿"终止考试作弊行为。  相似文献   

5.
当今高校较为普遍存在的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严重影响了高等学校的考风、学风和校风建设,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工作秩序,已经成为学校和社会的一大焦点问题.本文拟通过对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及其成因的剖析,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防止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职称考试作为选拔和评价专业技术人员的重要手段,已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但由于种种原因,考试作弊现象时有发生。对职称考试作弊现象产生原因及方式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有效减少职称考试作弊现象,维护职称考试的客观、公正。  相似文献   

7.
如何规避大学生考试作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考试作弊形式趋于多样化,作弊手段也越来越现代化。大学生作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到社会环境、学校教育环境、家庭教育环境和考生自身四个方面。因此,我们应采取对策完善相关制度,规避大学生考试作弊。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大学考试,是高校为了检测大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教学效果,为提高教学质量而进行的一种考核。然而,近年来,高校考试作弊现象泛滥,已引起社会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大学生考试作弊,不利于学风、校风的建设,不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更不利于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培养,不利于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各种高级专门人才。报刊常有对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披露和呼吁;但对考试作弊特点及心态还缺乏系统、深入的研  相似文献   

9.
<正> 在很多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是一种很难治愈的顽症。一些高校的教学管理和学生工作部门,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采取了许多强有力的措施,但总的看来收效不大,甚至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其实这并不难理解,因为社会现实为考试作弊奠定了思想的和实践的基础。 一、要正视社会环境的误导 不可否认,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是比较严重的,然而,我国现实社会中的各种作弊行为比起大学生考试作弊来,恐怕还要严重得多。我们知道在中国的商品市场上,有假烟、假酒、假服装、  相似文献   

10.
考试作弊不仅损害了考试结果的公正性,还助长了社会的不诚信之风。从经济学博弈论的角度对大学生考试作弊与监考者之间进行收益-成本分析;通过调查分析表明,任课教师在上课认真程度和考试的难易上都与作弊相关;同时还与监考老师的考场严厉程度相关;与大学生专业偏好相关。最后,针对考试内容和方法、监考老师的职责以及专业导论或职业规划教育等方面提出防止大学生考试作弊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考试作弊是一个多因素的复杂的问题。本文运用归因理论对大学生考试作弊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各因素之间的联系,认识它们的共性和个性,找出并利用其中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杜绝作弊行为。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产生原因,探索杜绝考试作弊行为的新途径、新方法,以期促进高校良好学风和考风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试论大学生考试诚信道德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加入 WTO后 ,我国要在各方面与国际接轨 ,诚信成为建设良好市场经济秩序的根本所在。而作为未来市场经济主导力量的大学生具有良好的诚信道德品质是社会发展及大学生个人成才的关键所在。考试诚信作为大学生诚信道德的一个重要方面 ,文章通过对大学生考试舞弊的分析 ,提出了加强道德控制和制度控制 ,完善考试诚信道德建设的新颖命题。  相似文献   

14.
在一定意义上说,科举有如古代的高考,高考有如现代的科举。古代科举在追求考试公平的同时兼顾区域公平的历史传统,影响了近代以来的高校区域布局和目前高考分省定额划线录取制度的实行。在改革和完善高考制度的过程中,应该借鉴科举考试的某些防弊措施与考试管理方法,加强考试立法。研究历史上的科举考试制度,可为当今的高考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因此,科举学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15.
考试作弊现象源远流长,它伴随着考试制度的出现而出现。当今,考试作弊已经成为高等学校校园里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考试作弊具有着严重的危害性,它不仅干扰了学校对教学质量的正常监控,还破坏了学校的教育教学风气,严重影响到教育目标的实现。大学生产生考试作弊的心理因素主要有自我意识淡薄、投机侥幸心理、功利虚荣心理等,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有社会环境教育制度和学校管理三方面。高等学校主要通过加强考风、学风、教风建设,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认知教育,加强考试管理等方面对考试作弊现象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课程考试作弊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大学生课程考试作弊具有普遍性、功利性、手段多样性的特点,在对作弊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防治作弊对策。  相似文献   

17.
高考试卷今年升级为国家绝密,是高考反作弊工作的重要措施。随着科技的进步,作弊手段越来越现代化,而反作弊手段也必须相应地提高现代化的程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有效地防止和反对高考过程中的作弊行为,并对作弊行为进行坚决的打击和处罚。  相似文献   

18.
考试作弊问题中的学校体制性因素及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自身在教育观念、管理体制及教学方式上存在问题是大学生作弊蔓延的重要原因。只有从教考制度改革入手,转变教育观念,完善学校管理体制建设,才能从根本上遏制学生考试作弊现象。  相似文献   

19.
当代大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耳濡目染社会上种种不良现象,这对其世界观的形成,肯定会产生不利影响。这种负面影响,表现在诸如购买赃车、还贷失信、小偷小摸、考试作弊、抄袭论文、弄虚作假、随意毁约等诸多方面。造成大学生诚信问题的原因与整个社会多种因素密切相关:经济、制度、产权、文化、信仰等,作者从经济学的角度,把大学生当作“经济人”,来分析他们的诚信问题,并从制度、法律、道德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当今大学生的诚信危机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大学生的诚信危机现状主要表现为:教育入口(高考)阶段的作弊;教育常规学习阶段的日常行为失范;教育出口(毕业)阶段的制假、毁约。应该特别重视由“不平”、“从众”、“求利”等心理因素构成的大学生诚信危机内源性原因;构建包括德育课、实践设计、教师垂范的诚信教育体系;尤其要通过建立大学生个人诚信档案与奖惩机制,让大学生真正明白诚信确实是人的立身之本,是迈入社会的通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