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0 毫秒
1.
城市农民工的福利获得是其社会权利的体现。本文基于河南省农民工调查问卷,描述了城市农民工的福利获得状况,利用方差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福利获得对幸福感的影响。当前城市农民工的福利获得依然呈现出差异性特征,这种差异性进而影响着他们的幸福感。基于福利获得提升城市农民工的幸福感,就要尽快以户籍改革消除依附于户籍的社会福利分割,以整体性破解社会福利的碎片化困境,以社会认同重塑推动农民工市民化。  相似文献   

2.
21世纪以来,公民社会权利话语主导了户籍制度改革的理论探讨,并开始进入官方话语体系。但实践中,地方政府仍然设置了有条件的落户门槛,并基于户籍身份向公民提供有差别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如何理解地方政府以资格取代权利的控制落户行为?现有从工具性视角、政治性视角给出的解释突出了公共品供给中的政府问责性、回应性,但较不重视公共品生产中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平衡问题。财政分权化改革后,地方政府是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的主要支出者,其财政支出将随着户籍人口数增加而快速膨胀,其财税收入却不会因户籍人口数变化而显著变化。由此,地方政府形成了以地方财力确定人口承载力的单向、静态行为模式。超越公民社会权利的单一逻辑,建立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地方公共经济体,构建以人口为基准的地方财税收入与财政支出相挂钩的机制,是落实以公民社会权利为导向的户籍制度改革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近代自然法观念为生态福利法律制度的构建提供了价值取向引导.生态福利,指为满足居民生存与发展需要,由政府以公共服务形式向居民提供的以生态利益为内容的社会福利.衡平生态利益为生态福利法律制度的基本价值需求,生态福利共享为其终极价值需求.生态福利法律制度与近代自然法观念在价值始点、价值中介和价值目标维度相契合.按照近代自然法“理性观”“自然权利观”“社会契约论”的导引,构建生态福利法律制度应依循理性,以权利共享为基础,以生态福利公平分享为依归,并由政府主导生态福利分配.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美国公共救助政策改革(从AFDC到TANF)为个案,阐明了价值观念对社会福利政策选择的基础作用.认为价值观影响着社会福利政策设计的各个方面.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念相互并存并相互竞争地影响着政府社会政策的安排.不同的价值观念往往选择不同的信息基础,配以不同的社会问题视景,偏好不同的社会政策方案,形成不同的社会评价.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在特定的福利"场域",各种价值观念的现实表达存在某种优先顺序.主流社会价值观决定着社会福利政策的基本取向,并导致具有较大稳定性的福利模式的出现.  相似文献   

5.
放宽城镇落户和促进公共服务均等的立意都是推动农民工市民化,但放宽城镇入户的措施并不触动现行户籍制度的核心——户籍身份与公共福利的联系,不但农民工市民化的目标难以实现,户籍(福利)制度改革大方向也将受到干扰。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按照权利推进的市民化,从权利平等和迁移自由的意义上来实现完全的农民工市民化,有利于消除城乡户籍的巨大差别,农村人口的迁移和流动会更加理性和有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需要其他改革措施密切配合,改变由于僵化的户籍制度而产生的劳动力市场分割、打破人口自由流动的壁垒,实行合理的户籍制度改革至关重要,这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城镇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福利权利已被确立为一种法律权利,但是它的性质与正当性问题依然受到广泛的讨论与质疑,有关的知识争论早已超越法律或法哲学的范畴,成为福利哲学、社会政策意识形态的核心问题之一.福利权利正当性问题的本质在于国家福利供给责任与个体自由之间的关系,这直逼社会政策研究的核心问题,对当前正迈入社会政策时代的中国而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福利权利持反对或否定立场的主张可概括为后果论、社群价值论和个人自由权利论,辩护或肯定的主张则主要包括市场批判和校正论、公民身份论和积极自由论.本文认为,从福利的本质是扩展和实现个人实质自由的条件这一前提出发,福利权利的正当性证明需要解决以下三方面问题:福利能否成为权利;福利何以成为权利;福利权利如何得以保障.  相似文献   

7.
重庆市“三三五”户籍改革、山东省诸城市“村改居”、广东省“积分落户”和陕西省“推进有条件农民工进城落户”统筹城乡发展模式,以资源置换或精英移民为核心,折射出的仍然是农民身份歧视、城乡分立思维.改革并没有在根本上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呈现的还是城是城、乡是乡的格局,不仅没能消解城乡居民之间经济福利和生存安全的制度保障差距,还不断强化了城乡居民生存成本和生存预期的心理距离.统筹城乡发展各项制度设计必须以农民身份为基础,构建城乡居民平权机制,尊重农民合理发展权,加快农民社会权利支持资源建设,实现农民与市民平等的公民权利、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  相似文献   

8.
福利国家(以英国、瑞典为例)通过完善的社会救济制度为其国民提供了“从摇篮到坟墓”的可靠的生活保障.其彰显的伦理价值在于:社会保障制度直接具有“人本主义”的基础,其本质是形而上的.国家为贫困者提供维持其生存的福利救助的正当性在道德逻辑上是自明的.鉴于此,完善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关键在于明确国家的福利救助义务,并将这种接受救助的道德权利转为法律权利,从而在制度上保证贫困者能够有尊严地生存.  相似文献   

9.
过去的伦理学主要是义务伦理学,而社会伦理学可以看做是权利伦理学.在权利伦理这里强调权利优先于义务,道德权利是道德义务的前提.对于权利与正义何者优先的问题,应当具体考察,从社会伦理角度看权利优先于正义,而从普世伦理角度分析,普遍的正义优先于权利,这也是普世伦理理论建构的价值要求.  相似文献   

10.
社会权利是现代福利制度和弱势群体保障的基石。西方社会权利思想源自人权观,二战后在与公民权理论和福利国家理论的交互影响下形成系统化的理论,20世纪90年代后,社会权利理论在反思全球化浪潮和福利国家危机的过程中获得了新发展。国内学界认识到社会权利之于社会保障和法治社会的意义,并初步形成社会权利研究的理论话语,后续研究应在与国际前沿对接的基础上注重社会权利的本土化阐释,通过理论分析、交叉研究和实证研究进一步深化对社会权利及其社会治理价值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中国住宅私有化进程及其社会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住宅制度经过多年的改革,今已形成了以住宅私有化为主体,多种住宅所有权形式并存的基本格局。其深远的社会影响在住宅私有化所经历的曲折与复杂的过程中即已体现出来。住宅制度的改革不仅改变人们的社会生活观念,而且还影响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进程。因此,从法律制度的视角全面回顾与总结我国住宅私有化的进程,有利于我们更清楚地认识我国住宅私有制度理性回归的必然性及其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2.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成效、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有效开展对于推进林业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湖北、安徽、河南3省4县市的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情况进行调研,深感改革已取得积极成效,但在实践中也面临诸多问题。当前,需通过扩大公益林林权改革试点,逐步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林权登记制度,推进担保体系建设;加强和优化公共财政投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坚持社会公平正义,完善林权纠纷解决机制等措施来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3.
在建设"和谐湖北"的进程中,新闻传媒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传媒自身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本内容之一.建构和谐媒体的关键是推进新闻传播体制的改革.这种改革主要涉及四个方面:改革传媒经营管理体制;调整传媒结构布局;集团化模式的深化以及规范传媒运作.只有全面改革,湖北传媒才能胜任社会交流工具的职鞍责,在构建公共领域、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以及社会预警和社会监督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改革进程在实质上由以建立全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总体目标的经济体制转轨和以构建全新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现代社会制度为总体目标的社会制度转型两个发展阶段构成。目前,我国改革的发展已开始进入以社会转型为标志的一种较高级且较特殊的发展阶段。作为一个过渡性的历史进程,社会结构及其运行在一定程度上的失衡和经济—社会问题的大量存在是转型社会的常态,其发展也因此具有明显的两面性与高风险性。在现有的制度—体制下,社会调整是缓解现存经济—社会问题及其矛盾,并将其控制和保持在最有利于社会发展和生产力发展所必需的范围内的基本途径;而建设和谐社会则是解决现存经济—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5.
社会改革的全球化背景、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社会体制改革历程和社会体制改革发展经验表明,当前中国社会体制改革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是目标模式问题。从实现马克思提出的"自由人联合体"的人类社会理想出发,我国社会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应确定为"自治社会体制",实现这个目标模式需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当前的社会体制改革处于"强国家—弱社会"向"强国家—强社会"转变的关键阶段。实现这个转变,目前亟待从观念、方法、主体和机制等方面解决一系列制约社会体制变革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6.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及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极其重大的实践课题,需要从不同的视角、层面和领域加以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提出了一个关于当前我国社会体制改革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的方案设计。作者强调指出,在理论研究上,需要从宏观层面对经济发展、社会转型与体制改革以及经济体制、社会体制与行政体制三个领域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因果分析,探索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对新时期对政府社会管理提出的挑战和要求,对社会体制改革的动力机制和约束因素作出论证和说明;在改革的路径与策略的选择上,应该以社会体制改革为动力,突出通过体制改革推动社会管理的多层面(包括社会管理的结构、职能、流程和管理方式等)的创新。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司法制度改革总体上存在着两种明显倾向:一是以西方现代司法制度为范本绘制我国的司法蓝图,二是立足于社会和谐的宏观视野提升司法的社会效果。这两种倾向体现了学术精英和政治精英不同的建构立场和话语权,但因忽略了民众的司法需求而难以获得民众的广泛认同。我国司法制度改革应当立足于民众理性的司法需求和社会现实条件,倡导沟通合作型司法模式,建立以民众对司法的利用率和满意度为基本维度的司法效果评价体系,以及法官在司法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司法智慧,从而使司法制度改革的成果惠及民众,并赢得民众的认可,在司法与民众的沟通中实现社会治理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不断走向成熟必然会引起社会伦理的嬗变,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完善,也需要社会伦理精神的人文力支持,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伦理精神,已成为现实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9.
一项制度的变迁必须满足制度创新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的约束条件。以交易费用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会计制度变迁的社会成本,对降低会计制度变迁成本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分析表明:我国会计制度变迁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经历了从探索改革到局部变革,再到整体变迁的过程,由此形成的社会成本主要表现为摩擦成本、运行成本和监督成本。从我国现实会计环境及会计制度变迁进程考虑,降低会计制度变迁社会成本的途径包括:选择政府主导、市场为辅的制度变迁模式:政府作为制度供给者应采取措施增强制度与环境的相融度;完善现行会计监管体制。  相似文献   

20.
"三农"问题的形成与我国农村社会从"再分配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型过程中的结构变迁有密切关联.农户的"原子化"状态、农户"寻求获取资源的方式和路径"方面存在的问题,是"三农"问题形成的根源.解决"三农"问题,必须首先研究中国当前农村社会结构及其存在的问题.在整体把握农村社会结构及其问题的基础上,针对问题,以新发展观作为价值理念,协调农村社会关系、整合农村社会结构作为改革目标,整体设计农村体制改革的内容和有序推进体制改革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