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墨子》一书中的《墨经》部分的分析,认为《墨经》时代,就已经有非常发达的语言观。文章从语言符号理论、语法观、语义观、修辞理论、训诂方法等方面,对《墨经》的语言理论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童恒萍 《船山学刊》2008,3(1):93-96
《墨经》中的《经说》的“说”明显具有哲学性诠释的因素,并且在《墨经》中包含着丰富的符号学思想,有着丰富的语义学和语用学方面的内容。《墨经》是先秦百家争鸣中涌现出的一个原创的优秀思想体系,是墨家参与百家争鸣,进行科学思维的工具,对先秦文化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在中国科技史上,《墨经》具有极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关于《墨经》作者是谁,大体有如下看法:《墨经》为墨子自著;《墨经》是墨子后学所作;《墨经》由惠施、公孙龙著。这些主张都值得商榷。《经上》和《经下》是否为墨子自著,乃为探讨《墨经》作者关键。学术界对《经说上下》、《大取》、《小取》作者已有共同意见,肯定为墨子后学所作。所以,本文先论述《经上下》为墨子自著,然后对《墨经》作者的不同意见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4.
从胡适到沈有鼎,《墨经》逻辑学的研究大致分为两部分:与西方形式逻辑概念相对应的《墨经》逻辑学,不一致的、体现个性的墨家自己的逻辑学。两位学者在研究中纠结于逻辑的论域与《墨经》文本的关系,他们代表着一百多年中国逻辑史学科建设中的共同困惑。由此我们得到的启示是,逻辑学是历史的,它有一个发展过程,逻辑史的研究应该回到它的时代,走进文本,做文本田野工作;逻辑史的比较应该有一个公共论域。  相似文献   

5.
《墨经》是我国先秦逻辑思想之集大成者。近十余年来,我国对《墨经》逻辑思想的研究、挖掘更趋深入,可谓成果累累。然而,长期以来,我国有些墨学研究者以西方传统逻辑的框架和术语诠释的“墨经逻辑”,是否反映了《墨经》的逻辑原貌,是令人怀疑的。本着光大里学的目的和百家争鸣的精神,我们将自己的疑惑提出讨论,以求正于逻辑界同仁。限于篇幅,本文仅对“兼名”、“一周而一不周”和“三物论式”诸项给予辨析。一、关于“兼名”《墨经》本无“兼名”之说,而只有“兼”、“体”之论,这当属事实。由于苟子对“名”有“单”、“兼”之…  相似文献   

6.
《墨经》绝学研究的突破性进展,有赖于运用世界先进的科学方法论,包括明确研究主题、方向、目标与宗旨,做什么,怎么做,明确研究途径、手段、工具与程序。《墨经》绝学研究,必须充分占有资料,准确客观,理性加工,探寻内部联系,总结发展规律。科学方法论关键一环,是古今中外的比较研究,融会贯通,认真深刻,实事求是,方能精准揭示《墨经》绝学的真实含义、深层意蕴。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图把《墨经》中的兼名作为一个集合来理解,并以此来解释《墨经》中的几个久有争论的条目。集合论意义上的集合,是把一些不同的事物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考虑的。集合中的元素,既可以是一个完整的类,也可以是一个不完整的类,即一类事物中的一些事物;既可以  相似文献   

8.
孙中原 《中州学刊》2023,(6):127-132+2
《墨经》的本体哲学,在《墨经》整体的哲学语境中,处于基础地位,具有主导性和决定性。《墨经》本体哲学由一系列范畴与原理构成。范畴与原理的内在关联、相互作用与逻辑论证,形成严密整体,构建起《墨经》本体哲学的理论体系。《墨经》一系列范畴与原理中,“物”(物质)、“实”(实体)、“有”(存在)、“无”(非存在)、“动”(运动)、“化”(变化)、“宇”(空间)、“久”(时间)等范畴与原理,是构成墨家认知与改造世界的范畴与原理的关键节点。《墨经》范畴与原理的理论系统,是中国哲学史学科、学术与话语体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墨经》中研究的推类,是根据两个对象在本质上相同,从一个对象具有某种属性推出另外一个对象也具有该种属性的推理。推类离不开对对象的具体分析,所以《墨经》的推类理论包括有关类的理论和认识论的内容于其中。《墨经》推类理论的主要特点是非形式的,其推理规则具有不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在《墨经》研究中存在一个误区,就是把语言分析诠释为逻辑规则或逻辑推理,这是语言学与逻辑学的混淆。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墨经》的语言分析及其与逻辑学的关系,澄清这种混淆。  相似文献   

11.
<正> 《墨子》一书,尤其是《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4篇乃中国以及世界科学之瑰宝,人类之光辉,但因其文字之深奥以及有关数学、力学各方面成就之难于通晓,以致两千年来沉埋无治理者,原文凌乱失误处多,不能卒读。所以高亨教授在《墨经校诠》自序中说,“墨经自汉代以来就没人重视,没人钻研,没  相似文献   

12.
《墨经》“时”、“久”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经》中“久”对时间已作了完整、严密的界说,这几乎成了现代治墨者的定论。但总览《墨经》全文,可以发现众人之说竟大谬不然。“久”并非《墨经》所界说之时间,而只是“久”、“时”二者互相发明,从而阐发了时间的一些根本特质。 传统结论所依据的经文是众所周知的: “久,弥异时也。” (《经上》);“久,合古今旦暮。” (《经说上》)。 经文以“时”说“久”,“时”是种概念,“久”是属概念,前者宜从属于后者;然而《经说上》又云;“时,或有久,或无久”,是以“久”说“时”,逻辑从属关系与前相反,这是一个矛盾。  相似文献   

13.
略论《墨辩》“辩”的谬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人是谬误分析的先行者。早在公元前四世纪墨家的《墨辩》(《墨子》中的《墨经》四篇和《小取》、《大取》的总称)就全面系统地分析和研究了名、辞、说或辩说(辟、侔、援、推)等论说方式中的各种谬误。它不仅构成了墨家辩学体系的谬误理论,而且也是中国古代谬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人类进行谬误分析的先行者。今天我们重新解读墨家《墨辩》“辩”的谬误论,对于我们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独有的批判性思维智慧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墨经》哲学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原 《中州学刊》2002,1(1):138-143
《墨经》哲学包含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和逻辑学的丰富内容,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宝贵资源,经过创造性诠释和转换,在21世纪的新时代,能充分体现其积极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二十年之墨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0~70年代,中国内地之墨学研究较为沉寂,从80年代初开始,墨学研究恢复正常,90年代进入高潮。学者们首先注意的是《墨经》研究,然后是《墨子》的今译,接着是墨学综论性研究和介绍。90年代以来,学术活动也大大增多,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但相比其他先秦诸子,墨学研究还应加强。  相似文献   

16.
墨经是中国先秦时期墨家学派的经典,包括《墨子》一书中的《经》、《说》上下四篇。内容反映了墨家(特别是后期墨家)的哲学宇宙观、认识论、逻辑、伦理思想和数学、物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在中国古代哲学史和科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墨经文字非常简约古奥,含意极其深晦难解,魏晋  相似文献   

17.
《墨经·小取》有一段文字说: “爱人,待周爱人而后为爱人。不爱人,不待周不爱人。失周爱,因为不爱人矣。乘马,不待周乘马然后为乘马也。有乘于马,因为乘马矣。逮至不乘马待周不乘马而后不乘马。此一周而一不周者也(从沈有鼎点校)”。某些中国逻辑史论著认为,这段文字讨论的是词项在语句中的周延性问题,并进而断定《墨经》提出了周延性理论,这种观点为中国逻辑史学界普遍认可。但是,对此论我存有疑问,愿发表不同见解与诸家切磋。  相似文献   

18.
张晴 《殷都学刊》2005,(3):105-107
墨子在长期的论辩实践中,创造出大量的论辩方法,由对这些论辩方法的运用,而关注推类,并对有效推类进行了初步思考。墨子的论辩实践和理论对《墨经》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张茂泽 《人文杂志》2006,(4):104-109
先秦"名"学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分别以孔子、老子、邓析,惠施、公孙龙、尹文和《墨经》,荀子和韩非为其代表,"正名"是先秦"名"学各个发展阶段的中心线索.就"名"论而言,先秦"名"学有"名之必可言"(孔子)、"无言"(老子)和"名"抽象而与现实世界无关(邓析)三派;对名与实的关系的看法,则有名实无关(以邓析、惠施、公孙龙为代表)、名实有关(包括孔子以"名"正实;墨子及《墨经》以实正名;《尹文子》名实互正)这两大派;就"辞"论而言,也有"辞达"(孔子)、"不言"(老子)、正面"辞"论(《墨经》)三派;就"辩"论而言,则有"不得已"派(孟子)、"不辩"或"大辩"派(庄子)、"察辩"派(《墨经》)三派.先秦"名"学派别众多,即使在纯粹"名"学内部,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思想体系,制约了它们对社会和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 我们最早的关于几何学及力学和光学方面的物理学著作是《墨经》,这是《墨子》书中的重要部分。作者是战国时期墨子后学。 我国最早的医学著作是《扁鹊内经》,成书于公元前四世纪,作者扁鹊,姓秦名越人。此书已佚,现存《难经》一书,是后人托名秦越人的著作。 我国最早的一部科学价值很高的地理著作是《禹贡》,《尚书》中的一篇,假托为夏禹治水后的作品。近人认为约成书于公元前三世纪。 我国第一部用“地理”命名的地学著作,是《汉书·地理志》,作于公元一世纪,作者是班固(公元32——92年)。 我国第一部系统地描述全天星官的著作是《史记》中的《天官书》,成书于公元前二世纪,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