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阐述农业产业化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安徽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龙头企业迅速成长,产业总产值和产品加工规模不断增加,组织模式日益完善,主导产业与其区域化布局日益合理.进而揭示出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能力不足;产业链短而窄,加工转换能力弱,竞争力不强;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企业与农民利益矛盾突出;市场发育不成熟;农民文化素质低,主体意识不强;可持续发展意识薄弱,生态问题严重.并提出了推进安徽省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组织;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品牌产品,提高产品竞争力;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农民增收;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加强农民教育与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坚持可持续发展,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2.
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联结机制构建——以延边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联结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和动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联结机制,是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关键。延边地区的利益联结机制应由以契约制和市场自由买卖为主的结构转化为以合作制为主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联结机制,需要继续解放思想,加强企业带动作用,强化农户市场主体地位等多项措施。  相似文献   

3.
龙头企业带动型农业产业化模式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为节约交易费用而发生的诱致性制度变迁。我国典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是龙头企业带动型。文章分析了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与农户的3种主要利益联结模式:市场联结、契约联结与产权联结。探讨了契约式利益模式的缺陷并提出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4.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认为新时期的农业产业化总体实力进一步提高、龙头企业逐步壮大、带动农户能力增强、利益联结机制日趋完善、品牌产品增多,但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应通过树立从发展中求发展的战略思想、加快培育和发展有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进一步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等方面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5.
当下,安徽省正在落实“调转促”行动计划,是调整农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升级传统农业的重要战略机遇。首先阐述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基本理论,然后重点分析安徽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形成路径以及动因,并提出了营造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的孕育环境,扶持当地龙头企业,调整市场环境,健全利益联结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相对完备的农业产业化立法是构建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效机制的根本保障,可从精神领域、形式领域、内容领域来具体分析我国农业产业化立法可能的发展完善路径。精神领域之发展主要表现为价值目标方面,应充实农民参与规范以平衡相关立法价值目标的作用对象。形式领域之发展主要表现为立法体例方面,应清理相关立法以实现立法的规范性转向。内容领域之发展主要表现为立法内容方面,应编纂相关立法而就产业化龙头企业问题、农业产业链问题和多元产业利益联结格局问题予以系统化规定。  相似文献   

7.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促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石河子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推动了石河子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该文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它们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原料基地不稳定、整体效益偏低、知名品牌较少、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提出提高产业集中度、延伸产业链、强化利益联结、打造西部农垦文化品牌、加大科技投入等措施,以促进石河子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疆农业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维护农户利益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出发点,其核心问题是利益机制,即经济利益的创造与分配问题。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利益联结机制是决定产业化经营能否长期坚持下去的“瓶颈”因素。该文认为,建立有效确保农户经济权益的利益联结机制能促进当前新疆农业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于1993年率先提出并推广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在20多年的时间里,山东省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走过了探索起步、全面推广和深化提高三个阶段,创造了龙头企业带动模式、中介组织带动模式以及专业市场带动模式等三种主要组织经营模式,推动了山东省农村经济的发展.当前,农业产业化经营遇到了龙头企业规模不大、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把山东省农业产业化水平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成为政府、企业和农户共同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产业链是我国农业产销体系创新变革的重要模式。全产业链模式是解决“半截子”产业化现象,破解农产品流通困局,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必然要求。农地保障功能的弱化,农民就业、转业空间的扩大等条件也为全产业链模式实施提供了现实基础。应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壮大农业合作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构建充分保障农民利益的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促进全产业链农业产销体系发展。  相似文献   

11.
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问题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它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分析欠发达地区社会经济主要特征的基础上 ,指出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并从创建龙头企业、建设市场体系、推进科技进步、完善运行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必须抓好的关键环节 ,为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一个基本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从种植面积和采用新技术的国家、市场化种植国家集中度、作物品种、性状选择4个方面对当前全球农业转基因技术产业化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对农业转基因技术产业化迅猛发展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对我国的3点启示:科学合理的确定农业转基因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的优先序;加大第二、三代转基因作物的研发并大力推进复合性状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大力培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转基因技术产学研一体化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13.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上连市场、下连农户的桥梁,是农业产业化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如何衡量和评价龙头企业的辐射能力?该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兵团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辐射能力进行测评,通过评价认为南北疆之间存在差异,兵直、第八师和第四师排名靠前,两个主成分所包含的指标不同,表达的意义也不一样,第一主成分主要包括国家或省级龙头企业数、商标或名优品牌数和带动农户数这三个指标,反映的是直接辐射带动能力,第二主成分则是剩余的固定资产在地区的比重、销售收入在地区的比重、工业总产值在地区的比重、年均就业人数在地区的比重四个指标,反映了间接辐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问题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存在着签约双方地位的非对等性、契约本身的非完善性以及契约执行过程中的败德问题.将合作制引入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够对分散农户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行监督和约束,并有效降低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增加农户在产业化经营中的收益.但同时,合作制的制度缺陷促使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即集合作制与股份制特征于一身的股份合作制的引入,它不仅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而且促使公司和农户增加资产专用性投资,稳定契约,减少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股份合作制的制度创新在于通过股份制的利益机制联结农民,通过合作机制改变农民的弱势地位,重塑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关系,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推行农业企业化是我国农村继生产关系改革之后,对生产力进行改革的逻辑必然,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制度进一步改革与完善的内在要求及"入世"和农业国际化外在竞争压力下的必然选择,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和重要内容,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推行农业企业化必须按照两条线索,在三个层面上展开,构建三元结构企业化发展模式,并进行相应政策调整与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目前主要存在大规模龙头企业数量较少、尚未建立起市场运营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尚待完善等问题 ,应强化政府调控和服务功能 ,调整结构 ,合理规划 ,逐步形成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产业化主导产业 ,强化品牌意识 ,建立起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7.
政府作为农业现代宏观投入主体的必要性在于现代农业需要政府施以“反哺” ;作为微观投入主体的企业和农户投入乏力 ;农业现代化的投入不能完全凭借市场力量的调节。目前政府的投入主要应在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推广、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的建设以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项目上。  相似文献   

18.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空间布局和集聚程度是表征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指标。利用核密度和局部热点分析法探究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农业龙头企业空间集聚的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农业产业龙头企业主要集中分布在中国东部的发达城市并在东部地区形成热点区,且有以这些城市为中心向周围扩散、形成区域集聚的趋势,而西部地区相对是冷点区;影响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主要因素有农业机械总动力、公路里程、铁路营运里程、司法文明指数和市场化指数;农作物播种面积及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和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生长呈负相关。 研究结果揭示了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以及国家政策层面上造成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区域差异化发展的原因,为完善农业产业政策体系及推进中国农业产业化进程和空间布局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