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时间与空间,生命观与社会功能视角分析了丧葬管理的变迁历程,及镶嵌在社会结构中的死亡文化体系。针对现代殡葬改革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从个体、群体、社会及国家层面探讨中国丧葬管理走出困境的路径。提出代际差异化丧葬管理,丧葬管理体系的"解构"与"重构",传统丧葬伦理道德的现代意义,实现公序良俗的现代丧葬管理路径。  相似文献   

2.
建构主义理论主张学习者的认知是自主建构的,强调学习者通过个体行动去获得物理经验和逻辑经验,在社会实践与社会交往以及社会文化环境中汲取认知发展的养分。因此,可以通过为青少年个体行动、实践以及社会交往创造更多的机会,利用文化系统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家庭环境以及社会环境,鼓励青少年之间平等交流与有效协作,引导青少年主动建构国家观。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市场因素的渗入,现代性的社会图景突破了传统村落社区的边界,乡村地域的社会结构、文化观念、价值准则均发生了巨大转型,解构了原本传统的乡土文化,亦间接地削弱了村民对乡村社会的文化理解力和价值认同感,乡村文化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由此凸显。在乡村社会的现代性转型进程中,村民个体与村落社区的社会关联发生了根本性变革:村民个体参与社会互动的公共空间萎缩,私人生活领域扩展,社会成员对村落公共事件的关注大大削减。正确把握乡土文化对村落地域变迁的意义,重新整合乡土公共精神,对进一步深化乡村治理尤其是文化治理研究极富重大意蕴。  相似文献   

4.
生命观是对生命现象本质的认知,是人对其对生命过程、生命存在、生命关系及生命意义等问题的思考。本文关注的永宁纳人经由人、家和万物的生命"体认",形成其生命观念。对生命的认知所形成的观念又"体现"、践行于日常生活,形成纳人独特的社会结构和文化形态。而在现代旅游的背景下,纳人以其身体策略来对抗"凝视"的权力,是其能动的生命观念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空间是一种多维意义的指涉系统,空间批评主要涉及文学作品中的景观和空间的社会、文化属性、身份属性。司各特在《艾梵赫》中通过景观空间、社会空间和个体空间的描写,表达了对犹太人的怜悯和对犹太人生存的忧虑。  相似文献   

6.
意义发现是指个体从创伤或不幸等消极生活事件中发现个人的、社会的、心理的以及精神上的益处的一种认知和行为应对过程.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早有意义发现的思想.我国心理学家也有这方面的研究.西方心理学家对意义发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结构与测量、意义发现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作用机制等方面,关于意义发现的结构存在单维与多维之争,大多研究者倾向于使用多维意义发现量表;一般认为意义发现有利于心理适应,其作用机制可用认知适应理论和假设世界理论来解释.今后应当根据我国文化开展意义发现的心理学研究.  相似文献   

7.
国家意识是人们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对国家的态度、情感、认知,也是人们的信念、习俗、价值认同的复合存在形式.在一定意义上,国家意识也是一种地域意识,因为国家拥有一定的疆域和一定数量的人口.国家文化包含着不同地域的文化,并且不同地域的文化又具有差异性.在一个国家不同地域的人们,对地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有助于他们对国家的态度、情感和认知的形成.乡土教材是反映并传承地域文化的一种载体,但地方与国家、爱乡与爱国的一体性决定了乡土教材中地域文化与国家意识的不可分割性.河南作为中华文化发源地之一,其国家意识与乡土情结都很浓厚.无论是在清末或民国时期,还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河南乡土教材都兼有国家意识建构与地域文化传承的双重文化意义,河南乡土教材无不折射出国家意识与地域文化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8.
文化空间,又称民族文化空间,是文化在人的意识中的存在形式,是由意识表现的文化,是文化在其承载者意识中的存在。文化空间的认知结构分为个体认知空间、集体认知空间和民族认知基础。认知基础是文化空间的核心,由心智事实单位构成。心智事实单位可以划分为知识、概念和表象三类。先例现象、定型、神灵和神造物构成了作为表象的心智事实单位的四种系统成分。四种系统成分之间存在复杂的区分和整合关系。  相似文献   

9.
从个体素质结构论谈大学英语分级教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个体素质结构是由个体的非认知因素、能力结构、知识结构、个体行为空间及个体教育空间等五部分组成.其中,前三者是个体素质结构的内在组成部分,它决定个体的外在行为空间(实际运用英语能力的大小),而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发展个体素质结构来扩大个体的行为空间.个体素质结构论论证了在现有高考招生体制下,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是我国未来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一种趋势.对于个体素质结构各异的学生,只有当教与学的频率相同,采取分级教学的方式,教与学才能出现共振,才能达到教与学互动相长、调整并发展学生英语素质结构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都十分重视学习问题。习近平在继承前几代领导同志关于学习思想的基础上,不仅从历史与现实辩证统一的角度来把握学习的存在与意义,还从个人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语境中来审视个体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及其学习旨归。而内含于习近平学习观中的关于理论学习、语境转化以及认知结构的问题及方法意识,对于新时期推进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网络社区对网民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社区是目前网民互动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网络对个体形成影响的重要方式之一.在一个广义的社区概念的前提下,分析了网络社区对网民影响的若干层面,包括:个体的特定功能性诉求层面;个体的心理调节层面;个体的环境认知层面;个体的社会关系层面;个体的个别意见与态度层面;个体的长期价值观层面;个体的社会归属感与文化归属感层面.同时分析了网络社区作用于受众的具体机制,包括社区结构、信息环境、需求关系、权力关系、群体心理等对个体的影响机制.借鉴社会网络的思想和研究方法来进行网络社区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个体认同问题是现代社会凸现出来的重要议题,很多社会问题的产生均与此密切关联。个体认同总是在一定的意义框架下进行的,国家话语、市场话语和地方性话语这三种意义框架分别在中国社会的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对个体认同发挥着主导性作用。分析各种意义框架对个体认同的作用机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思考如何建构更完善的文化系统来引导社会个体的自我认同,以期实现更佳的社会控制与社会整合。  相似文献   

13.
藏彝走廊各民族在高山峡谷的基本地貌条件下形成其独特的空间观念。怒江流域阿怒人的家屋适应其自然地理空间和社会文化结构而构建,其空间观以"上下"秩序为主轴。阿怒人这一空间观的形成与藏彝走廊其他各民族既有广泛的共性,又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末期,学术界的"空间转向"使诸学科呈现交叉互渗的态势,人类生存对地理环境天然的依存关系,激发和塑铸了人类的空间意识,也为文学与地理学的有机融合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新文化地理学"把空间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和地域的多维存在,重视对地方独特的社会环境和文脉的研究,把地点感的研究转向"地点身份"的研究,注重空间景观的符号学意义和象征学意义.在"新文化地理学"的视野下,阿来的文学创作具有典型的空间化写作特征,他将地理、空间、文化与文学相结合,通过对嘉绒藏区民族文化空间背景、空间记忆及其文化表征的描述,展示了一种生动有机的地域文化身份.空间化写作构成阿来文学文本生产空间的多元性和文本自身的异质性,也给读者阅读和阐释民族文学提供了多重思考空间.  相似文献   

15.
受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结构空间转换的影响,不同戏曲文化之间会引起交融、互动与整合,进而导致戏曲文化生存空间的演变。对农耕、工业、知识三个时期(10-21世纪)影响山西戏曲文化生存空间因子权重值的定量化分析可知:戏曲在社会空间中由占主导地位演变为次要地位;宗教、礼乐和娱乐走向纯娱乐形式;全民性参与并获得社会认可的戏曲活动转化为少数人的"商品";不同地域文化之间"距离"的消失发展为文化的同质化并且造成戏曲文化原有的地域性、多样性与丰富性的艺术特征的消失。戏曲文化的生存空间呈现萎缩态势。  相似文献   

16.
河西走廊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走廊。多样性民族文化在同一空间地域内的互动与整合建构了以多元统一为主要特色的河西走廊地域文化。目前,学术界对河西走廊文化的历史建构进程及宏观文化结构的分析构成了对河西区域文化双维平面的认知特点。本文以民族学田野调查为主要研究方法,对河西走廊多民族文化互动的模式加以归纳与分析,试图以微观研究视角呈现河西走廊多元一体文化结构生成的理论逻辑,期以河西走廊为研究切片,为民族走廊的研究提供一条立体化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7.
河西走廊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走廊。多样性民族文化在同一空间地域内的互动与整合建构了以多元统一为主要特色的河西走廊地域文化。目前,学术界对河西走廊文化的历史建构进程及宏观文化结构的分析构成了对河西区域文化双维平面的认知特点。以民族学田野调查为主要研究方法,对河西走廊多民族文化互动的模式加以归纳与分析,以微观研究视角呈现河西走廊多元一体文化结构生成的理论逻辑,以期以河西走廊为研究切片,为民族走廊的研究提供一条立体化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8.
河西走廊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走廊。多样性民族文化在同一空间地域内的互动与整合建构了以多元统一为主要特色的河西走廊地域文化。目前,学术界对河西走廊文化的历史建构进程及宏观文化结构的分析构成了对河西区域文化双维平面的认知特点。以民族学田野调查为主要研究方法,对河西走廊多民族文化互动的模式加以归纳与分析,以微观研究视角呈现河西走廊多元一体文化结构生成的理论逻辑,以期以河西走廊为研究切片,为民族走廊的研究提供一条立体化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9.
人与物的关系立于两者相互指认与指称的认识基点上。在具体的文化认知和价值观的塑造下,物作为一种社会生物存在于不同的文化体系之中,成为一个文化之物,一个饱含并充盈着特定精神情感的生命体。物的多样性存在形态使得人类共同体以及共同体之间的社会关系得到具体彰显。一个意义丰富的物,因特定的社会情境和目的性而具有多重面向,使用及形态的异质性使物承载着更多的文化信息,展现出特定的社会文化关联。只有通过对物进行共时和历时维度的考察,才能尽可能地理解一个物所展现的全部意义以及与人、社会结构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社会转型带来物质文化的发展和现代化,其中也包含社会行动个体的现代化,随之而来的多元价值规范和秩序导致个体行为与文化规范的断裂,以及社会失范现象的发生。在社会转型背景下考察中国乡村抑郁症的社会情境后发现,社会转型并未带来乡村社会疾病分类与认知体系以及诊疗权威的转变,乡村抑郁症患者及其家人行动背后的意义正是社会失范的隐喻。抑郁症作为疾病在乡村所共享的社会意义以及主体行动背后的个体意义,折射出抑郁症既是乡村社会转型中的变调与失范,又是与社会转型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