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儒家道德文化对人们思想道德观念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尤其是它所提倡的传统美德,对改善特区的社会风气、净化特区的社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深圳特区的现代化需要儒家道德文化,吸收和弘扬其传统美德和伦理精神,提高特区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实现儒家道德文化在深圳特区的现代转化。  相似文献   

2.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历经历史的积淀,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蕴。儒家道德文化对人们思想道德观念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尤其是它所提供的传统美德,对改善社会风气、净化社会环境、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如何实现人的思想道德观念的现代化,是当前我国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尤其是对中国传统伦理的核心儒家道德文化进行创造性转换,是当前思想道德和伦理精神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人的思想道德观念现代化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评价体系,既应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动实践和现实需要,也应从中国社会的演进历史和中华文化的深厚传统中汲取思想资源和哲学智慧。传统社会的中华民族坚持多元主义道德文化理念,建构了由儒家、道家、佛家等要素复合而成的多元性道德评价体系。这是一个具有中国特征、中国特色、中国特质的道德评价体系,它将儒家、道家、佛家等的道德价值观都视为合理的道德价值标准,将它们应用于不同语境,对人们对待工作、业绩等方面的道德态度进行评价,从而形成了中国传统道德评价的多元格局。多元性道德评价体系在中国传统社会是中华民族道德生活的价值航标,在当今中国社会仍然能够对中华民族的道德生活发挥不容忽视的价值指引作用。中国传统道德评价体系依然是当代中华民族塑造道德人格的强大力量和弘扬道德正能量的重要手段,并且能够为当代中华民族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评价体系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现代政治仍旧需要一定的道德作为基础。儒家德性观对现代政治的资源性价值在于其“修身为本”的人生价值观、“弘道”的社会责任感和“慎独”的自律精神。儒家德性观欲实现在现代政治建设中的价值作用首先需要一个现代转向:由古典伦理转向现代伦理,由狭隘的家族性道德观转向开放的公民性道德观。  相似文献   

5.
儒家伦理是道德理想主义与伦理中心主义的结合体。前者是儒家伦理具有永恒价值的部分,后者是儒家伦理面临现代挑战的导因。在现代情景中,有条件地发扬道德理想主义使得儒家伦理具有了某种现代价值,而告别伦理中心主义的时代吁求又要求重构儒家的社会政治伦理规则。儒家的现代命运因此需要分析地而不是笼统地看待。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谦恭礼让 ,是群体和谐所要求的重要德行。在道德实践中 ,以义为上 ,见利思义 ,公利为重 ,具有普遍意义。体现着中国思想家对道德主体性的深刻理解 ,体现着儒家所说的“得众动天”、“强我中华”的进取精神。在中国古代的伦理纲常中 ,天下为公 ,爱国如家集中体现在公忠思想和爱国主义精神上 ,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和道德精神  相似文献   

7.
诚信是立人之本,是人类合作的道德基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当代人修身养性、实现人生理想和社会价值的道德基石。然而,从社会现实来看,诚信危机是一个全球性、世界性的大问题。面对市场经济、社会转型和知识爆炸时代的冲击和诱惑,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也未能独善其身,诚信缺失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突出问题。因此,如何挖掘和汲取儒家传统诚信思想,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我国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全民族的道德境界和振奋民族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悠久,中华民...  相似文献   

9.
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 ,其价值思想对中国传统哲学和民族心理产生了重大影响。儒家价值思想是通过对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个体价值和群体价值、认知价值和实践价值、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论述 ,突出了道德价值的核心地位。这种价值观既表现出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优点 ,又具有不可忽视的缺点  相似文献   

10.
传统技术伦理思想是指中华民族在长期的技术活动中产生发展起来的,关于技术的价值、技术与人的关系、技术与道德之间关系以及调节技术主体之间的道德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的总和.它主要表现为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学派的技术伦理思想.发端于先秦的儒家技术伦理思想,是传统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技术伦理思想.总体上看,儒家技术伦理思想主要包括作为指导思想的技术的价值观、以"以道驭术"为核心道技关系论以及作为职业伦理的技术主体规范论.  相似文献   

11.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它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中华民族特有的社会、文化土壤是中华传统美德形成的基础.中华民族漫长的生存、发展实践以及道德发展的历史轨迹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源流.  相似文献   

12.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它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中华民族特有的社会、文化土壤是中华传统美德形成的基础.中华民族漫长的生存、发展实践以及道德发展的历史轨迹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源流.  相似文献   

13.
考察了司马迁故里韩城现存的明清以来的门额题字 ,认为它展示了中华民族的道德精神 ,弘扬了民族传统美德 ;宣扬积极进取、入仕有为的价值观念 ;体现了耕读并重的民族文化特征。韩城门额题字有很高的文化研究价值 ,是新时期民族文化改造的宝贵借鉴  相似文献   

14.
如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使人们更加关注自身利益的追逐,利己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盛行,道德滑坡现象的出现令人堪忧。儒家道德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既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的精髓,又是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宝贵的精神资源。从儒家传统道德思想入手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这不仅对培养人民群众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良好健康的引导作用,更关系到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前途和命运,与每个国民的切实利益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5.
道德养生是我国传统养生文化的显著特征,是儒家养生思想的重要方面。儒家道德养生思想注重人的心理建设、精神保养和品德生成,具有精神特征;注重人的伦理责任和伦理价值的实现,具有伦理特征;更加强调人的社会价值的实现,具有社会特征。儒家道德养生思想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6.
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道德观具有文化契合关系.儒家道德观即是儒家核心价值观;它以推行仁政的政治道德意义和敬天顺时、行“天地一体之仁”的道德观念意义,影响并形成中华民族的心理气质.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吸纳并弘扬了传统道德精神,引导中华民族走一条与自然环境、与世界各国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有利的国家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儒家伦理与社会主义道德的联系和区别的分析,指出儒家伦理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充当两种角色,其一是思想资源,其二是积淀于人们心理结构中的观念,这两个角色都是批判继承的对象,是精华与糟粕的统一体。儒家伦理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它的精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与价值导向上的相通相融性。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历来是整个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少数民族历史的精神体现,也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精神体现。在今天,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构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树立,必然根植于包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内的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事实上,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是构筑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的思想基础之一;少数民族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道德建设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9.
同一民族共同体中,人们立足于当下,以所处时代的需求和价值取向为标准,对历史上或前人留下来的伦理道德精神、价值、理念、规范等资源进行评估、选择并以批判继承的方式进行转化(换),以为人的发展和完善服务,在此过程中通常会形成一些稳定的载体或渠道,这些载体或渠道就是道德承续路径。在日常生活中,家教家风、习俗社教以及宗教信仰是最常见,也是最基础的道德承续路径。家风家教是道德承续的家庭路径,习俗社教是道德承续的社会路径,宗教信仰是道德承续的宗教路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充分认识并利用好上述路径。  相似文献   

20.
全球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碰撞产生的冲击波,被传播迅速的互联网放大,对各民族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的影响不可低估。在多元价值共存的背景下,要形成全社会的价值共识难度加大。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中的和与礼、德与责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文化资源。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跳出西方话语体系,又要展现人类现代文明思想成果,就需要充分唤醒中华传统伦理文化的自觉意识,增强文化自信。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的过程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适宜的气候、土壤生根发芽,成长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引领。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的弘扬和现代转换,可以事半功倍,有效整合社会意识,增强民众的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