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浅谈数字图书馆的著作权保护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图书馆建设涉及到一系列新的著作权保护问题,文章首先介绍了著作权(或称版权)的概念,然后分析了建设数字图书馆考虑著作权的原因,最后从复制权、发行权和传播权、计算机软件和数据库版权三方面探讨了著作权的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2.
利益平衡是著作权制度的核心精神,但在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场合,作为具有公益性的高校数字图书馆应当在尊重著作权人合法权利的基础上,更加关注社会的公众利益.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中遇到的著作权问题,实际上是著作权人利益与社会公益平衡到何种程度的问题.在具体分析高校数字图书馆所面临的著作权问题的基础上,可以从引入版权机关对于格式合同的审查备案机制、转换高校著作权合理使用的判断逻辑、将著作权集体管理与法定许可相结合以及完善数据库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地制度建构,以实现著作权保护与高校图书馆知识信息服务二者利益的偏向于公共利益的协调.  相似文献   

3.
数字图书馆的运作过程包含建设、提供服务两个方面.数字图书馆作为公益性事业,在尊重和保护著作权人相关权益的基础上,应通过各种渠道合理使用著作权作品,并最大限度地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尤其应对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加工、组织、传播和服务中所涉及的著作权进行保护与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4.
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图书馆是21世纪现代图书馆模型,是对信息进行搜集、转换、描述,并以数字化形式存贮,以智能化的方式进行检索,利用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的计算机网络,提供服务的信息机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发现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数字图书馆建设中所涉及的知识产权主要是著作权。著作权又称版权,是指著作权人对其文学、艺术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享有的署名、使用、出版以及许可他人使用和获得报酬等项权利。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在资源数字化、数据库开发、计算机软件、虚拟“馆藏”、馆际互借及数字图书馆利用…  相似文献   

5.
略论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著作权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字图书馆在对原文献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中面临着如何保护著作权人权益的课题,我国近年来对包括著作权在内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日趋完备.增强图书馆员的著作权保护意识;充分尊重和保护作者的著作人身权;依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措施保护作品的著作财产权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试论数字图书馆的著作权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标志着一个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水平。在数字图书馆实践过程中,著作权问题贯穿其始终。馆藏资源数字化、作品网络传输服务等始终牵涉到对著作权人合法权益的保护问题。该问题国内外都存在,并一直未能得到很好解决。本文就在这样的现实状况下,图书馆该怎样才能既达到向社会传播文化科学知识的目的,有能有效地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从而保障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并望能为我院的数字图书馆建设起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著作权保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丰富的中文信息资源必然包括大量享有著作权的作品 ,如何既保护著作权人的正当权益 ,又保护公众广泛获取知识信息的权益 ,已引起图书馆界、版权界、著作权人的高度重视。数字图书馆应采取法律手段和技术措施保护信息资源著作权  相似文献   

8.
在网络环境下,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扩张了著作权人的权利,也产生了著作权人与作品使用人间的新矛盾,要求立法作出变革。信息网络传播权是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界限扩张的表现,其内容包括数字化权能、上载权能、传输权能和下载权能。信息网络传播权同其他著作权一样应当受到适当限制以平衡保护著作权人的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在合理确定著作权人与作品使用人间的权利界限方面存在立法缺陷,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
跨载体复制系复制的特殊形态,原《著作权法》排除了对跨载体复制的司法保护,这有其特定时期的特殊原由。然而时至今日,我国的著作权保护水平已有了长足的进步,《著作权法》(修正)却依然未对著作权人的跨载体复制权予以明文规定,这不仅不符合国际著作权司法保护的发展趋势,同时带来一系列实践中的问题。为促进我国著作权保护水平的提高,切实保护著作权人的复制权,应当分阶段从立法上予以补充和完善,将跨载体复制权纳入司法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0.
浅谈数字图书馆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数字图书馆已成为传统图书馆的发展方向,但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网络服务中应注意新的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具体涉及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馆藏信息资源数字化的著作权问题;二是数据库的著作权问题;三是信息查询时的著作权问题;四是信息传输中的著作权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运行机制决定着管理的成效.服务主导型数字图书馆作为新型的数字图书馆,要保证其有效运行,必须建立相应的运行机制:合作机制、版权结算机制、风险规避机制、评价机制、专业化团队管理机制、服务机制等。  相似文献   

12.
网络技术和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给版权保护带来了许多新课题。建立完善的数字版权法律制度,满足数字化时代权力分配和利益协调的需要,是解决数字图书馆版权问题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图书馆馆藏图书作品种类扩展,服务功能增加,开始由单一公益服务性向兼有传播营业性转变,版权保护问题应运而生。在对馆藏传统纸质图书作品版权保护的基础上,如何实施数字图书馆的版权保护,实事求是地建构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前瞻性的图书馆版权保护制度尤显重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14.
论数字图书馆及其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字图书馆建设是当前图书馆工作中的一大热点,本对数字图书馆这一概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从馆藏、技术、组织管理、版权保护、人员素质等方面提出建设数字图书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发现国际数字版权研究领域的趋势、热点和不足,为中国的数字版权发展提供借鉴。利用Web of Science(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收集有关数字版权研究的期刊论文1 418篇,结合网络分析软件Ucinet,从文献量、作者、研究国家/地区、核心期刊及研究热点等角度对这些期刊论文进行了量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国际数字版权研究起步于计算机程序和电子音乐,涉及的学科领域包括计算机科学、工程学、图书情报学等,最重要的研究方向是版权保护技术,总体偏向理工;来自高校的科研团队是该领域主要研究力量,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地位仅次于美国,但团队之间缺乏合作,核心作者群较为分散。建议促进跨学科研究,加强产、学、研的合作与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16.
网络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版权问题浅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数字技术和图书馆版权问题,以及图书馆面对数字技术使作品的复制、作品的使用方法、复制件和原件的区别等一系列版权扩张的挑战,并提出解决数字图书馆版权问题的建议扩大图书馆合理使用的范围;完善版权集体管理制度;加强对数字版权信息的管理及图书馆应该接受合理使用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7.
数字图书馆版权合理使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与发展,版权法在修订过程中不断向版权人利益倾斜,合理使用制度面临冲击与挑战。在网络时代,针对图书馆等非赢利性机构的合理使用原则仍应受到重视和保护,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版权法所一贯坚持的版权保护与社会公众利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18.
数字图书馆版权问题解决方案的理性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图书馆的运作机制要求营利性和有偿化服务的客观存在。营利性是数字图书馆得以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的保证 ,其营利性的有偿化服务得以合法保证的关键即其版权问题的合法解决。法定许可是解决数字图书馆版权问题的理性选择 ,它有利于中文网络信息资源的建设 ,有利于版权的利益平衡和降低版权交易费用  相似文献   

19.
网络传播行为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可以分解为 :数字化、上载、传输、下载、浏览等多个过程。版权的板块式保护适合于分类行为时代 ,其保护作品新的使用方式的做法是 :采取按时间拆分、再把拆分后的子过程归类于版权法中已有的权利范畴 ,使用已有的权利组合保护新的使用方式。数字时代作品的使用表现为地域、时间和行为的模糊化。面对作品使用方式的复合化和模糊化 ,板块式版权保护已不具有司法的经济性 ,应建立版权的集成保护 ,即不再采取拆分加归类的保护方式 ,而是为包含数个子过程的使用方式确立一个集成的权利 ,如网络传播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剖析李昌奎诉北京世纪超星信息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北京超星数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贵州大学侵犯知识产权这一典型案例,说明大学图书馆在建设、购买、馆藏各种数字资源时,应以“合理注意”为前提,尽量保证采购的数字资源是合法产品。图书馆在著作权问题上应该主动维权,主要以合同界定双方权利义务,正确行使“合理使用”权,并从法律、技术等方面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