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析经济法与若干法理学说的关系,是研究经济法的法理基础的一个视角。司法能动学说有利于经济法回应社会现实需要。法理学中发展权的学说夯实了经济发展权这一经济法基本权利的理论基础。自然法和软法学说使经济法的理论更加深入。法制系统工程学说促进经济法的创制和运行与现代科学技术、科学思想相结合。功利主义法学与经济法的理念相得益彰。本土资源学说与比较法学说指导经济法律制度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大胆进行法律移植。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法学30年发展的理论创新及贡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以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历程为背景,总结了经济法学30年发展的理论创新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和法学研究的贡献.论文认为经济法学的理论创新确立了国家一市场的理论框架,推进了中国法治化建设的进程,推动了中国社会和经济体制的转型、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型,推动了公平和有效率的市场秩序的构建,促进了宏观调控逐步走向法治化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同时,论文认为经济法的理论引入了社会本位和整体主义的价值理念,发展了传统法学的公私法二元划分的范式,拓展了法学研究社会经济问题的空间,丰富了法律调整机制与功能的理论,创新并丰富了部门法学的构成和法的主体理论与法学研究的方法,突破并丰富了权利与义务相对等的法律关系原理,发展和丰富了法律责任理论,促进和丰富了法学的本土化研究.  相似文献   

3.
经济法学作为一门新兴的法学学科,在为我国经济法治建设提供理论指导的同时,其自身基础理论研究也需要不断发展与完善。本刊近年来设置“当代经济法学研究”专栏,目的就是希望依托南京大学法学院经济法学科的优势与特色,为中国经济法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尽自己的力量。经济法主体理论是经济法基础理论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否建立独特的法律主体制度是衡量部门法独立性与成熟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经济法学界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法理学的方法对现实经济生活中的经济法主体进行了类型化研究,初步建立起了经济法的主体理论。如何深化与细化…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有关国际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尚处于争论之中。探讨了目前国内有关国际经济法内涵的学说,认为不仅广义说存在诸多缺陷,而且人们对狭义说也存在一些严重的误解;通过具体分析国际经济关系的性质,理清了国际经济法与国际私法的关系;指出,在我国,国际经济法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但国际经济法学是一个独立的法学学科。  相似文献   

5.
经济法基本理论构建历程之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法是市场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 ,是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的结果 ,其实质是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体现社会公平和公正的“平衡法“。经济法是规范国家干预社会经济 ,保障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经济法基本概念不适宜借用民法“调整对象“之理论来构建 ,而应以“主体 -行为 -责任“模式来构建经济法理论体系。经济法的内容包括规范国家直接干预社会经济行为的法律和规范国家间接干预社会经济行为的法律两部分。  相似文献   

6.
传统经济法理论是以经济为出发点和核心,其经济法的存在价值是通过经济法授予政府干预经济的权力对市场经济缺陷进行弥补,以实现社会经济在国家干预下的发展。但是,这一学说的经济法受经济役使,被定位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下的经济领域,经济发展成为经济法的导向。实际上,经济法作为独立的法律部门,是法学界之经济法,并非以经济为其要旨。法学界之经济法有着独特的调整主体、调整工具、调整对象、调整目标和调整价值,是通过市场调节机制和国家协调机制从社会经济关系各主体间利益和需要的经济法权要求入手来调整社会经济关系的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社会中介组织产生的原因入手,分析其功能,明确了社会中介组织的经济法主体的属性.根据经济法的经典学说及共识理论,阐明将社会中介组织纳入经济法主体研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从而提出社会中介组织是经济法主体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证券监管既是经济学问题,亦是法学问题,在经济分析法学和社会法学的思想中有其法学的理论基础。从法律意义上讲,证券监管指国家证券监管机构对证券市场依法进行的监督和管理。证券监管的法律制度是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本位的公法与私法的融合法,属于经济法的范畴,其法律价值主要表现为秩序、效益和公平,它是证券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强心剂。  相似文献   

9.
经济法主体是经济法理论中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也是目前最有分歧的问题之一。当经济关系中的经济管理关系以及与其密切联系的经济协作关系由经济法调整为经济法律关系(即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关系)时,这些特定经济关系及其升华后的经济法律关系参加者的法定资格,已远非传统法人理论所能包容,这就需要确立一个新的法律概念——经济法主体。本文试对这一概念的内涵略加剖析,以期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经济法的调整范围是学界多年来最为关注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文章指出划分法律部门的实质标准是利益,而不是调整对象和方法.正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利益需求,才造就了不同的法律部门.社会整体经济利益是经济法的立身之本.一个法律部门出于对某种利益保护的需要,往往调整不同性质的社会关系.同一性质的社会关系由于承载了不同的利益,也往往需要不同的法律部门共同调整,经济法与民法、行政法的关系正是如此,它们共同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经济法律关系是指经济法调整国家经济干预关系时所形成的法律关系,同其他法律关系一样,经济法律关系一定也有其构成要素。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是经济活动主体和经济干预主体,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是主体所享有的经济权限,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则是经济"营消"行为和经济干预行为。  相似文献   

12.
关于制定《经济法纲要》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经济法纲要》作为基本的经济法规范性文件,调整范围广、稳定性强、法律效力高。目前制定《经济法纲要》是建立完备的经济法律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需要,同时有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经济法制度统一和推动经济法学的发展。制定《经济法纲要》已具备了社会条件、法制环境和相应的理论准备。《经济法纲要》的基本内容包括总则、基本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经济法主体、市场监管法、宏观调控法和经济法责任。要制定好《经济法纲要》适应加强经济法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的研究和《经济法纲要》拟订、建议与起草工作,并最终提交国家立法机关审议通过与颁布。  相似文献   

13.
作为社会经济和法学共同发展的产物,经济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具有其特殊性,这决定了它所追求的价值理念以及建立于其上的正义观就不同于其他的部门法。经济法追求社会正义的实现。社会正义以社会利益的整体提高为根本出发点,这主要是通过平等原则与差别原则在经济法得以遵守来实现的。平等原则是在经济法领域内实现社会正义的主要原则,而起矫正作用的差别原则是辅助性原则。形式正义和实质正义是完善的法律制度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每一法律部门都同时追求形式正义和实质正义的实现,实质正义不是经济法所独有的正义观。  相似文献   

14.
论经济法的主体——对经济法主体研究的回顾和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过去的经济法主体研究,对经济法主体在概念上表述不一,但深究起来,这种表述上的差异不能说明问题,其深层的原因在于学者们对经济法主体的特质即经济法主体的特征的认识有异.经济法主体应该是参与经济法律关系的现存的社会主体.因而对于经济法主体特征的认识应该放在经济法律关系中进行.并在此基础上,对经济法主体加以类型化.  相似文献   

15.
经济集中,是指经济权威组织管理参与经济活动的权力以及为实现上述经济权力而制定的制度和程序.经济民主,是指经济活动主体行使权利的自由以及为实现这些权利所设定的制度和程序.经济法的精髓是经济集中与经济民主的对立统一.这种对立统一关系,在经济领域表现为国家干预和市场调节的对立统一;在政治领域的动因和表现为国家机器职能的转变;在法学领域的动因和表现是"社会本位"法理念的兴起和传统法学理论的突破;在法律领域的表现是经济法这一法律部门的出现.  相似文献   

16.
《经济法》教学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法是我国法学学科中的主干课程。运用经济学和法学两学科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在教学中较成功的尝试。概念与含义,运用经济学原理剖析经济法基础理论;法律与经济,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具体的经济法律制度;具体与抽象,应用直观的经济形象解析经济法的各项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17.
中国宪政体制确立了人大主权和机关分工的原则,全国人大总揽全部国家权力,制定宪法,依分工原则设立不同的国家机关,授予不同的宪法权力,检察机关是其一。检察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地位平等,互不隶属,具有独立的宪法地位。从建国至今,检察机关组织法几经变迁,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制定后,检察机关被认为不再享有一般监督权。此观点有违宪法的原意,现行宪法并未剥夺检察机关的一般监督权,检察机关享有完整的法律监督权。检察机关实际工作以打击各类犯罪为主,具有维护政治、社会和法律秩序的作用和功能。近年来,检察机关的政治功能被不断强化,法律监督的作用未能全面彰显。这是今后检察工作应当着力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国际经济法学是以国际经济法为研究对象的新兴法学学科。作为制度范畴的国际经济法是调整以国际商业交易为基础的现代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制度,作为学术范畴的国际经济法学是对客观存在的国际经济法律制度进行系统研究,并相对独立于国际公法学和国际私法学的法学理论。国内外法学界对国际经济法学的学科性质,多有争论。以国际经济关系的性质研究为基础,加强对国际经济法学基本理论的研究,有助于该学科的真正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法定义和调整范围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经济法是国家为保障社会整体经济利益,实现经济协调发展而规制经济运行行为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经济法的调整范围渗透到经济关系的各个方面。哪里涉及到社会整体经济利益,哪里存在市场经济的缺陷和"失灵",哪里就需要国家干预,经济法就在那里发生作用。将经济法的调整对象限定在经济关系的这一部分或那一部分,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也违背了经济法的基本属性。  相似文献   

20.
历史上经济法与民法之间关于调整对象与地位的争论受到太多的误解,需要重新阐释以发现其历史意义.通过考察特定历史背景,我们发现这次争论的价值不仅促使经济法获得独立法律地位,增进对法学研究的理解;而且有助于经济法学研究转型,在因应经济发展上呈现出三元结构、问题取向、法外论法、结构性研究等有别于传统法学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