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接受美学的读者中心论给翻译研究的启示是,译者在翻译活动中要重视读者的期待视野。然而要实现译文文本的意义,译者对译语读者期待视野的重构也同样重要,这在典籍英译中尤为突出。重构读者的期待视野需要在翻译过程中对文本进行信息补充,产生的信息即为副文本。文章在接受美学理论的指导下,从期待视野和视野融合两个角度出发,结合副文本理论和深度翻译,探索典籍英译文本意义实现的模式,并结合黄继忠《论语》英译本,验证接受美学与副文本理论、深度翻译方法相结合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接受美学理论的简要阐述,发掘这一理论又一现实价值,即用以解析好莱坞电影预告片宣传语翻译研究。此类翻译目的性极为明确,其目的实现主要在于目的语观众对译文的反应。接受美学视角下好莱坞电影预告片宣传语翻译研究通过对翻译过程和翻译中接受美学行为的分析证明:译者只有在准确传递原文信息的同时,完成翻译过程中两次"视野融合",才能达到译文读者"期待视野"与译作的"最佳融合"。  相似文献   

3.
林译小说是林纾的主要文学业绩,也是其文学活动中最受重视的一部分.在翻译活动中,译者有着多重身份:译者,读者,作者.林纾作为不懂外语的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充当读者和作者的身份.结合文学批评中的接受美学理论,以林纾的读者身份为切入点,从读者的主体地位和读者与文本的视域融合两个方面来探讨译者的读者身份对译文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接受美学突破了传统的作者中心论和文本中心论,肯定读者在文艺实践中的中心地位及能动作用,认为文本意义的最终实现,依赖于读者对文本的解读和接受。这一思想对于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从接受美学的视角对《尺素寸心》英译本加以分析,可以发现l、立德的译文既有效地照应到了读者的期待视野,又成功地把握了译文与读者期待视野之间的审美距离,因而为翻译实践和翻译批评提供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接受美学角度分析比较了《爱玛》两个中译本所取得的美学效果及其在读者审美接受方面存在的差异。认为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应合理填补原作中的“空白点”,并努力使读者期待视野和译者文本视野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从而提高译文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6.
《匆匆》是我国著名现代散文家、诗人朱自清先生脍炙人口的一篇散文作品,文章结构精巧,纯朴简练,文字清秀隽永,充满诗意,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与美学价值。然而对于其译本和翻译策略的研究却并不多见,张培基先生的译本很好地向英语读者传递了原文的美学价值,结合直译与意译的翻译方法,使译文充分符合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与审美接受。通过以张培基先生对《匆匆》的英文译本为研究对象,从接受美学的视角分析了“期待视野”“视野融合”以及“未定点”三个接受美学的核心概念在散文翻译中的适用性,同时探讨了张培基先生在散文英译中所采用的翻译策略和原则。  相似文献   

7.
曹明伦是我国当代著名翻译家和翻译理论研究专家,他翻译的散文名著《培根随笔》文笔优美,享有盛誉,尤其是文中大量四字格的使用使得译文自然流畅,朗朗上口。本文从接受美学的视角出发,探讨了译文中使用的四字格在音韵、结构、语义和文化等方面所取得的美学效果,认为四字格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使译文与读者的期待视野达到充分融合,对文学作品的成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接受美学的产生在文学理论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作为接受理论的创始人,其代表人物姚斯和伊赛尔分别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进行详细论述,他们的出发点都放在读者身上,把读者在整个文学活动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作为其理论的基点。而将接受美学与翻译相结合,则凸显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翻译策略的选择,无论是异化抑或归化策略的使用都必须考虑读者的因素。因而,译者既要做到使译文符合读者的期待视野,又要使译文具有开拓读者认知接受视域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接受美学视角审视翻译作为一个完整动态过程所显示的特征,一位成功的译者需重视读者的"期待视野",并以极大的跳跃性,附以文本以未定性,创设"召唤性"结构,以待读者再度挖潜。而后使译文如镜中之像,相中之色,言有尽而意无穷。将接受美学引入翻译领域,无疑为翻译活动规律的界说规约了一个较为合理的"解读空间"与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0.
林纾和庞德翻译中的接受环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所涉及的接受环境与读者的期待视野有关。除了林纾和庞德自身的造诣和对各自语言文化的深刻理解之外 ,题材的选择也是他们成为成功翻译家的一个原因。林纾所译的哈葛德等人的作品与庞德的《神州集》正是当时译入语读者所需要的。  相似文献   

11.
对话理论是巴赫金思想的核心,也为人们理解翻译现象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翻译的多重对话性。本文从对话理论角度,详细阐述了林纾在翻译过程中,与合译者、作者/原文、读者及时代语境的对话关系。这也证明,翻译是作者、译者、读者共同参与的以文本为主题、以文化语境为背景的一场对话。  相似文献   

12.
多元系统理论视域下的林纾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纾在近代文学领域和翻译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学界对林纾的译作历来褒贬不一,众说纷纭,以色列学者埃文—佐哈尔提出的多元系统理论为从目标语文化角度、接受者角度、译者动机角度等方面来解读林纾及其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林纾的古文创作深受传统史传文学影响。其内容多叙日常事,写平凡人,细节典型且深挚感人;艺术形式往往精心结撰,结构绵密,擅长细节刻画与场面描写和情境营造与气氛渲染;风格庄谐相得,雅俗共赏;情调多深婉哀凄。  相似文献   

14.
从胡庚申提出的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角度系统地解读林纾的翻译特色。借用“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原理,就林纾对内对外的适应、选择进行介绍和阐释。就内而言,分析林纾如何在低级需要、高级需要和能力层面进行选择性适应;就外而言,重点讨论林纾如何适应翻译生态环境中的社会、时代需求和民众需求并选择翻译。以期对林纾的翻译有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试图为翻译评价提供一些新的有价值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林纾翻译作品中大量的副文本,包括标题、副标题、序、跋等,有助于研究林译翻译动机。林纾的爱国之心和强国之志在其翻译作品的副文本中清晰可见。唤醒国人、救亡图存是林纾翻译外国作品的主要动机。甘做警醒同胞的"叫旦之鸡"、倡导学习西方的"备盗之方"、承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主张振兴民族实业,是林纾翻译爱国动机的主要体现。  相似文献   

16.
晚清时期,林纾的小说翻译影响之大可谓空前。大量的小说翻译实践使林纾形成了特色鲜明、自成一体的翻译小说话语系统。当然,林译小说的话语系统不是单一的话语形式,而是一种多维的"话语"形式,其中林纾的序跋话语、译本书名话语和译文文本话语极富特色,是构成其话语系统的主要元素。  相似文献   

17.
传统翻译研究以文本阅读为主要内容,强调对原文和译文的充分理解。西方"翻译研究学派"的文化取向研究为我们打开了新的视野,但缺乏个案研究、没有数据和材料也难有立足。文章以林译《巴黎茶花女遗事》为例,探讨意义空白在原文和译文中的填补策略、语言认知和分析、理解及填补机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黑奴吁天录》中采用变译法主要由译者和读者两个因素决定,林纾通过采用阐译、缩译和改译三种变译,保持了译文信息的忠实、美学的忠实、语用功能的忠实和效果的忠实.变译的运用使译文创造性地忠实于原文,实现了忠诚原则与跨文化信息的有效传递.  相似文献   

19.
沙博理的翻译具有跨文化的主体间性独特视域,跨越文化身份主体身份认证为翻译提供了特殊的理解前提,其对原作和翻译策略的选择以及对目的语读者的尊重,彰显了翻译的主体间性,也使得他的翻译作品独具特色。从主体间性这个视角研究沙博理特殊的翻译模式,可以更好地看出译者主体间性对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生态翻译学从生态学的视角阐释翻译现象,依据特定的具体交际语境和交际对象,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考究鲁迅对域外儿童文学作品的译介活动,指出鲁迅翻译域外儿童文学作品的取材适应了当时中国"救救孩子"的特定翻译生态环境,翻译策略的取向适应了汉语世界儿童的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