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6 毫秒
1.
省管县改革、财政竞争与县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省管县"改革与分税制改革都属于分权改革,必然对政府财政竞争产生重要影响。"省管县"体制下的政府财政竞争具有如下特点:县级财政竞争是横向财政竞争的核心;县级财政竞争仍以税收优惠为主,直接采取差异化的策略,而财政支出仍是重要的潜在手段;县级财政竞争将加剧地方保护主义与区域间恶性竞争;纵向财政竞争虽层级减少却更加复杂化了,这必将会对县域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应将县级财政竞争纳入制度框架内,避免县级恶性财政竞争,鼓励县级良性财政竞争,引导县级财政竞争中的合作行为。  相似文献   

2.
府际关系是各级政府间的互动关系,包括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地方各级政府间的纵向关系,以及同级地方政府间、没有隶属关系的不同级别地方政府间的横向关系。纵向府际关系较多地体现各层级政府间的权力关系和财政关系,横向府际关系较多地体现经济利益关系,在经济利益的推动下,横向府际关系表现为竞争、合作和冲突的形式。另外,不论是分析纵向府际关系,还是分析横向府际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基于此,对我国府际关系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分析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府际事权的划分、府际财权的分配、地方政府间竞争、地方政府间合作五个方面进行。对于问题的分析是从法制的视角进行的,解决问题的对策也将从府际关系法制化的角度来考虑。  相似文献   

3.
从历史上看,城乡关系与地方行政体制尤其是县制改革有紧密关联。传统“郡县制”体制下城乡之间没有明确的分界;近代随着城乡的突变式分离,地方行政体制亦频繁变动。改革开放后,旨在缩小城乡差距的市管县体制在现实中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为打破这种城乡二元结构,不少地方试行了省管县的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目前,省管县已成为统筹城乡的重要改革方向。而要搞好省管县的改革,必须平衡和规范市、县公共权力的行使边界,合理界定其权责界限。同时,省管县改革要做大做实县作为一级独立政权所必需的政治、行政、财政等各项权能,赋予其相应的治理资源特别是行政权力资源。    相似文献   

4.
过去三十年里,浙江通过县政扩权改革发展出了一套有效的次省级政府的激励结构,主要内容包括:利用省管县财政体制扩大次省级政府的范围;实施一系列以GDP增长为导向的财政政策;推行以扩大强县经济管理权限为主要内容的强县扩权以及相应的人事制度改革。正是这套激励结构与民营经济发展之间形成的互利耦合关系培育出了浙江发达的块状经济。但是,随着市场供求关系从供给短缺转变为产能过剩,要素禀赋结构从资本稀缺转变为资本溢出,由县政扩权带来的区域分割和中心城市的要素集聚能力不强等问题使浙江经济难以实现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因此,适时地发展出新的次省级政府的激励结构来推动次省级政府的行为转型,对于浙江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编者按:县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事关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生态建设全局。在湖南“四化两型”新局开启之时,本刊特邀三位专家就此问题开展笔谈。吴金明教授认为,县域经济发展可分为发展、转型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发展特征与战略重点都有差异。目前,湖南省的县域经济已整体步入转型发展新阶段,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主题、主线,把加速发展与加快转型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做到“在发展中促转型,在转型中谋发展”,并沿着“以改革促创新,以创新催转型,以转型谋发展,以发展惠民生”的战略原则,从发展动力、发展路径、发展的区域与平台、重点任务和机制建设方面推进转型发展。柳思维教授阐述了“十一五”时期湖南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相结合、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相结合、政府主导与自身内在发展动力相结合、形成特色产业和培植优势相结合、体制创新与管理优化相结合。认为当前湖南县域经济发展还存在县域发展潜力没有全面激活,全域发展的格局没有真正形成、县域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仍然较低、县域经济总量仍然较小、县域内缺乏集约化和规模化的经营主体、县域经济发展的环境不够完善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就是继续推进-丁业化与城镇化,深入解决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体制问题,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善县域内基础设施建设等。李燕凌教授认为湖南已经基本形成或正在形成以长株潭,衡阳、郴州,环洞庭湖区,湘中湘西为中心的四大县域经济强县市汇集区,湖南县域经济发展前景广阔,提出把发展县域经济同促进农民增收,发展县域经济同发展地方特色经济,发展县域经济同促进城乡统筹结合起来,做强做优各地特色经济,强化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我国社会进入高速转型期后,纵向府际关系呈现出更加纷繁复杂的态势.从现状分析和改革研究的角度来看,规范化、民主化和科学化是纵向府际关系调整和发展的趋势.规范化要求树立法律在纵向府际关系调整中的权威,以主要依靠法律调整的模式取代主要依靠政策调整的模式;民主化要求肯定地方的正当利益,建立地方诉求表达机制和地方政府间平等公开的竞争机制;科学化要求合理配置各级政府的事权财权,提高政府决策的质量,完善地方政府层级设置和行政区划制度.在此基础上应加强相关立法工作,确保纵向府际关系在法治轨道内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辽宁省经济和社会发展较东南沿海地区相对落后,辽宁省应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之契机,学习江浙闽粤的先进经验,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改革“市管县”体制,消除县域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积极推进工业化进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同时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并进一步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实现县域经济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学界对次区域经济合作国内纵向府际关系的国际性研究不足,特别是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次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构想的提出及实施,使其间纵向府际关系具有进一步研究需要。次区域经济合作国内纵向府际关系表现为府际非对称博弈。投资和产业博弈的均衡结果经常形成现实困境,针对困境产生的原因,围绕实现次区域经济合作预期目标,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维度系统地构建了次区域经济合作国内纵向府际应然关系框架,据此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纵向府际关系构建提出建议。主要创新在于首次解析次区域经济合作国内纵向府际关系的国际性特点,提出次区域经济合作国际经济联系可发生性国内产业配置原则等。  相似文献   

9.
政府治理结构的改革实际是国家行政体制的重要实现形式和组织方式,也是推进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随着农村所有制结构改革日益深入,县乡政府治理结构改革已经成为深化改革的客观要求。县乡政府的功能,由于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经济职能,经历了从组织协调、直接的经营者和参与者、经济发展调控者和监管者等阶段,由传统的垂直管理政府运作模式向扁平的政府管理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10.
中央与地方府际关系是公共管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各国行政改革普遍关注的重要领域。随着市场经济和现代民主的进一步发展,中国中央与地方的府际关系必然沿着中央适度集权,地方适度分权的方向发展,进而形成一种多中心治理、彼此合作和相互依存的新型府际关系格局。  相似文献   

11.
规模经济对政府规模的影响——基于河北省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县乡政府规模偏大,财政赤字严重的现象虽经过1998年严厉的机构改革仍未有根本的改变。通过对河北省县域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与政府规模、公共支出等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在县域层次上存在规模经济现象,即随着人口规模的增长,县政的管理成本会递减。因此,通过调整县政区划,扩大县域人口规模,有助于提高县政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强县扩权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缩小与发达省区的经济差距,湖北省借鉴浙江"强县扩权"经验,将大部分经济社会管理权力直接下放给县,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文章用定量的方法测度并比较"扩权"前后县域经济的综合发展水平,分析"扩权"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新一轮的省直管县改革是在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显著发挥、现代技术快速发展、有效政府和城乡分治理念被广泛接受的大背景下推进的,承担着壮大县域经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提升行政效率的历史使命。作为经济强省的广东省必须在“省管县”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解放思想,不断创新,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来化解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制约因素,促进生产力发展。在全球经济萧条的背景下走出广东省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即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结合两种不同模式和广东省自身条件探讨了广东省“省管县”改革的必要性、可行性、制约因素及其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
为了充分发挥县(市)政府在本地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避免地级市对县域经济的不合理干预。鉴于“匀质型”地区“市管县”功能已经失效;以及行政组织扁平化的改革的要求,有必要改革目前的“市管县”体制,实行“强县扩权”。即赋予经济发展状况较好、行政管理水平较高的县(市)更多的行政管理权限,并在行政隶属关系上变“市管县”为“省管县”。  相似文献   

15.
地方政府创新与强县发展:基于“浙江现象”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浙江现象"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成功实现社会转型的典范,浙江的强县发展又是"浙江现象"的一个重要特点.浙江县域经济的高速发展表明,地方政府创新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促使浙江县域在社会转型过程中获得先发优势和制度落差,从而形成一批"强县".浙江地方政府创新与强县发展的互强互动格局表明,地方政府创新推动了强县发展,而强县发展又激励地方政府进行更多的创新,由此形成的良性循环促成了浙江县域经济社会的成功转型.  相似文献   

16.
由于我国的县级市多从撤县设市而来 ,因袭了较多的传统的县政府管理职能 ,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政府职能还有较大差距。县级市政府应以顺应公共服务为取向 ,积极转变自身职能 ,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implemented the “new county system”, pursued local autonomy actively and established public opinion organs at all levels. The government hoped to the County Council serving the role which assisted the government work and communicated the government and the populace. The County Council of the Ningbo area which found after the end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did not will to be like this. They assisted the government work, on the other hand, they supervised the county government using the authority conferred by law. It mad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became intricate. The County Council had become independent authority along with the county government. Local social elites had expanded their influence on local politics with the help of local autonomy. The County Council of Yinxian county wa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s  相似文献   

18.
节庆活动因能够吸引大量公众参与而受到各地重视,各地在节庆中抓住有利时机,挖掘当地资源文化特色,创新旅游产品,塑造当地特色形象,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江苏盱眙、兴化以节庆促进县域旅游发展的例子,为众多县域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