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劳动力资源总量供大于求;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妨碍劳动力流动;劳动力市场建设步伐较慢,市场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加大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市场适应能力;加强劳动力市场现代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三化"建设;建立"促进就业与再就业资金",增加对劳动就业的投入.  相似文献   

2.
西安市劳动就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产业结构、就业环境、劳动力市场是制约西安市就业增长的瓶颈问题。通过对影响劳动就业的相关因素的系统分析,指出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就业,需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和管理体制,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  相似文献   

3.
失业和再就业是中国经济市场化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总的劳动力过剩约2.5-3亿,随着改革的深入,过去有效解决就业的途径,将很难再现。发展经济所带来的技术升级及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使劳动力需求相对削弱甚至下降。第三产业增长的趋缓及国情的制约,短时间内难以形成就业的主要产业。劳动力市场本身的激烈竞争,加大了城镇再就业的压力。过高的“流动”成本,影响了国企劳动力的正常流动。促进我国劳动力就业转移,必须进行包括劳动工资制、社会保险制、就业制等制度的创新;使职工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世界观;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政策倾斜,形成以私人资本为主的中小企业群;加强政府的有序引导  相似文献   

4.
多种灵活就业在当今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正日益成为重要的就业形式.加强立法和政策制度的建设;完善法规,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采取灵活的操作办法;进一步完善管理措施;加强统筹协调,提高效率;加快信息网络建设,为经办工作提供信息技术支持;提供便捷优质的培训和就业服务;保护灵活就业者的权益;积极探索灵活就业人员实施综合保险的形式;社保机构应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加大社会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农业人口多,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受土地、户籍、劳动力市场不完善以及农村教育投入不足等因素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过程出现了就业形势严峻、劳动力自身文化技能低无法满足用工需要和劳动者权利得不到保障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要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从而提高农民收入,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应加强农村教育及培训投入、农业内部吸收剩余劳动力可用空间的开发以及城乡一体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6.
扶贫攻坚是我国"十三五"期间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加强对农村贫困劳动力的精准教育培训,实现贫困劳动力的稳定就业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效手段。从山西贫困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转移培训现状入手,深入剖析了山西省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面临贫困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贫困地区产业支撑条件差、转移就业培训目标不明确、培训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就业转移培训组织管理较分散等困境及原因,从而提出要以市场为导向,政府搭平台,通过加大培训宣传和贫困村产业扶贫力度、构建完善的农民就业培训和考核评价体系从而促进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最终实现精准脱贫目标。  相似文献   

7.
求解就业难题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现充分就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我国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业形势严峻.为破解就业难题,我们要认真研究扩大就业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的关系;研究扩大就业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多种非公有制经济和多种就业形式的关系;研究扩大就业与保障劳动者权益、增强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研究政府、企业、社会中介组织和劳动者各自的责任;研究完善劳动力市场和扩大就业的政策措施.化解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较低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矛盾;化解传统就业观念落后与新兴劳动力市场现实的矛盾;化解宏观管理改革滞后与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中国就业的主要问题面临着劳动力总量过多和高质量劳动力不足的矛盾,具体表现在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国有企业富余职工的分流两个方面。因此,政府把促进就业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从投资、产业政策和区域经济发展上综合考虑;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发展城市的社区服务业;引导求职者转变就业观念;加速劳动力市场建设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及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相似文献   

9.
劳动力市场作为劳动力的需求者和劳动者双向选择的场所,是劳动者就业再就业的一种渠道.在我国传统的劳动就业制度下,劳动力市场发展缓慢.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建立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以实现就业再就业.  相似文献   

10.
解决好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总量增长有所放缓,就业半径逐渐缩短,在第三产业就业的比重不断提高,就业形式趋于灵活。进入新发展阶段,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意味着就业机会公平和就业歧视减少,工作更加稳定和关系更加和谐,增收动力增强和收入差距缩小,保障更加完善和社会融入增强。针对促进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中面临的问题和难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思路应是在需求侧扩大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在供给侧提高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在制度保障上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扶持,重点任务包括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外出务工、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制度保障、稳定农村脱贫人口等低收入群体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现阶段的就业压力及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就如何缓解就业压力提出了加快经济发展 ,拓宽就业领域 ;重视培育、完善劳动力市场 ,促进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引导就业、待业人员切实转变就业、择业观念等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国家政策的大学生就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和现状的分析,从完善就业相关制度入手,探讨有利于扩大劳动力需求的经济产业政策的制定,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加大就业信息化公共平台建设,着力解决就业供需总量失衡、结构性和摩擦性失业等问题,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3.
积极培育毕业生就业市场.促进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当前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务。毕业生就业市场不同于一般的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有其自身的特点.培育毕业生就业市场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需要外部条件的保障和内部机制的完善.应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管理,建立和完善市场的运行保障机制,逐步实现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规范化、有序化、法制化。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促进就业的公平与效率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努力提高促进就业的公平与效率是扩大就业的重要内容。促进就业的公平重在确保促进就业的起点公平与过程公平,促进就业的效率在于努力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不断扩大劳动力需求。当前我国促进就业的公平与效率均有待进一步提升,进一步发展教育与培训,不断提升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水平,消除就业歧视,改进创业环境,有效健全完善劳动力市场,发挥劳动力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适度扶持弱势就业群体,充分发挥经济发展创造就业岗位的作用,促进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互动,是确保促进就业公平与提升促进就业效率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统筹城乡就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筹城乡就业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城乡劳动力资源、实现人类社会的终极目标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统筹城乡就业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共同作用.其中,建立以市场导向就业为基础平台、以提升城乡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因素、以政府促进就业(创业)为关键手段和以实现城乡一体化就业为目标是统筹城乡就业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6.
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政策支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政策支持是我国当前乃至今后 2 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报告对我国当前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政策支持对象即就业困难群体的范畴界定和构成 ,我国现阶段劳动力的组织 (工会 )及其对就业困难群体的支持 ,我国政府已经实施的多项就业支持政策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评估。并对今后我国各级各类组织 ,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继续加大就业政策支持 ,特别是有关政府和工会重视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劳动关系和劳动法问题的关注 ,与未来 2 0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性目标和任务的实现 ,提供了一些重要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十二五”时期我国就业发展相关规划指标和统计数据,对“十二五”时期就业目标完成情况进行中期评估,结果显示:“十二五”规划城镇新增就业的目标提前实现,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我国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更加多元。“十三五”时期,我国就业形势总体将趋于缓和,同时也面临多方面机遇和挑战。“十三五”期间我国应以实现更加充分的、更高质量的就业作为就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坚持就业优先,以创业带动就业,继续实施积极就业政策,着力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使就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结构升级协调推进的基本思路,着力完成六项重点任务:以创业为新的就业增长极,打造创业型社会;继续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继续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构建青年友好型就业创业体系;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构建和谐劳资关系,完善就业援助机制。  相似文献   

18.
西安市是全国较早开办劳动力市场的省会城市之一。80年代初期以来,西安市劳动力市场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从1980年到1992年,以安置城镇就业为目的,建立就业中介服务机构,形成劳动力市场的雏形;从1993年起,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构建劳动力市场体系,基本形成了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运行机制。近年来,西安市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对就业结构与就业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劳动力供给仍然大于需求,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的矛盾更加突出。针对劳动力市场运行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必须改进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和服务职能,完善政府主导型的劳动力市场体制。  相似文献   

19.
流动人口就业培训问题研究——基于武汉市的实证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汉市流动人口就业培训的调查结果显示: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政府部门、用人单位和流动人口对就业培训的投资力度较弱,大多数流动人口没有参加过就业培训;现有劳动力就业培训市场不规范,使得流动人口对其表现出极大不信任.应建立以政府部门、用人单位和流动人口为主体,培训机构、培训市场和就业市场相协调的就业促进型培训机制,从而提高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加大就业培训的投资力度,规范劳动力培训市场建设.  相似文献   

20.
社会保障和劳动力市场的双重视角提供了延迟退休的必要性和依据。社会保障视角显示,社会养老保障的可持续性和代际公平性是推行延迟退休的主要动因;劳动力市场视角表明,延迟退休与老年人就业和中青年就业直接关联。我国延迟退休方案设计应加强代际公平性的考量,配套有利于老年劳动者就业的社会政策,更快提高女性劳动者的退休年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