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知识型员工是现代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战略性资源.知识型员工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高低是决定企业创新能力的潜在因素,但其创新能力的实现与扩散取决子知识型员工的心理资本,它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直接影响作用.本文从心理资本视角,厘清了知识型员工心理资本的内涵,在既定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存量条件下,揭示心理资本对知识型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分别从心理资本的四个维度阐释对创新绩效影响的作用机理,并提出知识型员工心理资本的培养策略,以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2.
"80后"知识型员工在企业主体地位日益凸显,然而由于社会生活、工作压力",80后"知识型员工出现了工作倦怠,如何有效地使"80后"知识型员工工作和生活平衡,增强他们工作幸福感,提升企业绩效,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通过界定"80后"知识型员工工作幸福感的内涵,分析影响"80后"知识型员工工作幸福感的因素,并基于工作幸福感与工作绩效的关系构建了"80后"知识型员工幸福感提升的激励模型,提出增强"80后"知识型员工的工作幸福感的激励措施,从而有效提升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3.
基于心理契约提高知识型员工忠诚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契约对员工的态度、行为和绩效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已经成为企业的主力军,其重要作用日益突显。但是由于知识型员工本身的独有特征以及企业对知识型员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使得知识型员工普遍缺乏忠诚度,而实践证明培养知识型员工的忠诚度是提高知识型员工绩效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知识型员工的特点通过心理契约理论来提高知识型员工的忠诚度。  相似文献   

4.
面向知识型员工的全面薪酬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型员工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内部一个特定的员工群体,其数量、质量以及绩效水平是企业竞争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实施面向知识型员工的全面酬薪战略,调动和激发这类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就成为企业薪酬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5.
浅谈知识型员工的绩效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无疑是影响保持和提升组织竞争能力的关键因素.因此,如何有效地管理和激励知识型员工成为组织管理者的重要工作.本文在分析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和绩效管理中常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对知识型员工要进行以职业发展为导向的系统的绩效管理.  相似文献   

6.
个人与组织的有效融合是增强组织凝聚力、促进员工个人发展及提高组织绩效的重要途径之一。从个人与组织融合的视角,就如何干预知识型员工的工作倦怠问题进行探讨。首先分析个人与组织融合的影响因素,其次剖析知识型员工工作倦怠的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就如何预防知识型员工的工作倦怠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知识经济时代,新生代知识型员工是企业的核心资源,鉴于其自由流动性较大、自我意识较强等特征,如何对此类员工进行绩效管理以便更好地激励员工成为学者研究的重要问题。由于新生代知识型员工工作绩效与心理契约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基于案例分析的方法,主要以互联网HW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HW公司的新生代知识型员工绩效管理现状以及绩效管理中的问题,并通过心理契约的动态管理对HW公司绩效管理改进给出建议,以期实现员工、企业的双赢,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8.
知识型员工的绩效管理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知识成了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最主要因素,而知识的载体--知识型员工也相应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力,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但传统的绩效管理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文中从知识型员工的特征出发,探讨传统绩效管理的不足,将知识型员工细分为高科技项目团队、一般管理人员和技术人才三个方面,并主要从高新技术团队层面构建新的绩效管理模型,以激励知识型员工发挥最大潜能为企业创造最大价值,使企业赢得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9.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知识型员工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激励机制对于知识型员工的管理而言,只是提高其工作绩效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并不能完全解决提高员工作绩效的全部问题。为了更全面地提高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绩效,应该以其个人素质的综合评价结果为基础,构建更有针对性的激励机制。基于上述认识,胜任力模型作为一种有效的知识型员工素质测评工具,应该更广泛的被应用于我国企业知识型员工管理的具体实践中。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知识型员工特点、内聚力与员工职业发展关系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渤海油田研究院员工职业发展通道与内聚力关系及对企业绩效做实证分析,指出合理构建知识型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对锻造团结队伍、增强员工内聚力、增强企业绩效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前 ,对知识意义的研究 ,大多是经济学的。诸如 ,产品中知识含量增加、知识带来产业结构的变化、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加大等等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研究知识的意义是对知识进行哲学研究的传统维度。它通过剖析知识的生成过程探讨了知识的认识功能 ;至于知识于人的意义则着力于对人的素质这一表象的认识上。这些角度都不同程度的揭示了知识的意义 ,但都忽略了知识意义得以发生的深层根源 ,并且都是静态的分析知识的意义 ,把知识的意义看作是知识理所当然的结果 ,而缺乏对知识意义得以实现的动态机制的考察。其实 ,知识的意义从哲学层面上来看 ,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张扬。而知识对人的本质力量的张扬意义由知识的本质特征决定 ,并通过人的对象化活动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人类知识脉络的思考,从历史纵向的百科全书的发展特质和现代横向的知识平台的建立,提出运用百科方法作为研究知识脉络的手段,主张建立现代“人机知识平台”,作为实践百科方法的基础,以迎接21世纪知识社会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知识流空间是借助信息技术和高速交通快速获得知识的组织体现,也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手段。高速铁路是实现知识流的媒介,区别信息通信技术之处在于实现人的流动。高铁作为政府的公共政策,促进了面对面交流层面的知识流,而且通过影响人力资本流动、促进产业集聚与扩散、吸引投资、站区开发等方面影响了区域间知识流的结构,同时改变了区域间的知识联系强度。必须通过合理的政策手段完善高速铁路对知识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大学人文知识教育过程中,由于缺少情境教学,人文知识仍停留在“记笔记、背笔记、考笔记“的层面上,未能真正内化为人文素质。在教学层面上,只有通过情境的设置,使学生在接受人文知识时能亲身感受人文精神的巨大魅力,才能使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5.
知识不仅具有工具理性派生的经济功能,还具有价值理性内含的人文价值。就如同我们不能根据人文涵养的知识贡献率不断提高的事实而得出人类已经或即将进入知识人文时代的结论一样,我们也不能根据经济发展的知识贡献率空前上升的趋势而得出人类已经或即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结论。仅仅从经济视角、用经济术语来表征一个知识价值全方位扩张的时代,说明了人类认知的肤浅。历史的车轮即将驶向知识价值时代。称知识价值时代而不叫做知识经济时代,更能全方位体现知识的功能价值,更能准确地表征新时代的特点。知识是知识价值时代人类社会的第一推动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分析知识经济的特点及对人才需求的特征 ,阐明高等教育必须适应知识经济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指出高质量的本科教育是实现高等教育、培养新型人才的关键 ,相应地提出必须树立与知识经济要求相适应的本科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17.
近代以来,利用西方科学对中医的解释、验证和改造,使人们对中医的认识存在着普遍的误区。中医是医道,而不仅是医学;是和人之道,而不仅是治病之学;是过程之道,而不仅是结构之学;是化变之道,而不仅是功能之学。中华医道超越科学,并可包容人体科学。科学概念的西化与神化,不仅是中华医道的灾难,而且是人类文明的灾难。随着现代科学革命的深化和人类认识的回归,中医智慧对人类未来的重要价值将日渐体现,对科学主义的狭隘的批判和揭示将日益深刻,对人类文明的未来具有重要的指示性价值。  相似文献   

18.
论基于建构主义的探究性学习与知识创造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完善并丰富知识创造过程理论,以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为基础,描述了知识创造的过程。知识创造来自于探究性学习活动,基于建构主义的知识同化与顺应的过程,是个人隐性知识的建构过程,也是从个人所创造的隐性知识向人类社会显性知识转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成长乃至国家竞争力的增强,都依赖于知识和掌握知识的人才。知识作为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经济增长中的关键因素,生产和传播知识的人力资源取代物质资源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因此,正确评估人力资源价值是现代经济必须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通过借鉴国内外人力资源价值评估理论和方法研究,分析了我国人力资源价值评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全面总结了现行人力资源价值评估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和评价,提出了基于实物期权的人力资源价值评估模型,并将该模型在某企业中应用,对其人力资源价值进行评估,与传统的经济价值评估法相比较,验证了可操作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企业与人体具有相似的结构和运行模式,创新知识对于企业发展的作用犹如营养物质对于人体.文章运用仿生学的基本原理和类比的方法,模仿人体营养物质吸收、加工和传递机制,对企业知识创新机制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仿生学原理的企业知识创新模型,以期对企业知识创新机制的模式化及企业知识创新机制的建立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