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问题债务投资策略包括主动投资与被动投资,在主动投资策略中,投资者可以利用问题债务进行套利活动、购买私有公司问题债务并将其置换为私有股权来取代原有股东或购买问题债务并将其转换为公司股权来达到收购目标公司的目的;在被动投资策略中,投资者主要通过发掘被低估的问题债务进行投资和持有问题债务分散投资风险。在问题债务投资给市场参与者带来可观收益的同时,其蕴含的风险也不容小觑,问题债务投资风险主要包括流动性风险、持有期风险和破产清盘风险。  相似文献   

2.
通过观测2015年股灾前后的偏度-期望收益率相关关系,发现在流动性恶化时,进行博彩性投机的投资者可能会遭受更大程度的损失.从这一现实情况出发,选取2007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国A股市场的股票数据,通过分组分析方法、Fama-MacBeth回归方法、Houand和Loh拆分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第一,博彩性投机行为显著地增强了流动性风险溢价,在博彩特征较强的股票组合中,存在显著的流动性风险溢价,而在博彩特征不明显的股票组合中,流动性风险溢价并不显著;第二,Hou和Loh拆分结果表明,博彩性投机行为可以解释流动性风险溢价的54.95%,远高于其他解释变量;第三,从影响机制来看,博彩性投机者购买低价值股票的倾向和进行短期投资的倾向强化了博彩性投机行为对流动性风险溢价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连续时间框架且股票价格服从几何布朗运动的情况下,以机构投资者的变现行为为例,研究了其不完全变现的最优控制问题,并利用最优控制理论中的极小值原理得到了最优变现策略的解析解.敏感性分析表明:最优变现策略由市场价格波动率、资产的流动性和机构投资者的风险厌恶偏好共同决定,需要投资者相机选择合适的最优变现策略.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期权市场的开放,新型期权的研究引起关注。在不完备市场下,利用消费效用无差别定价原理对基础资产不可交易的企业技术创新投资进行定价。通过研究三类可投资资本,即债券类、流动性风险类、存在交易损失的非流动性风险类,引入CARA效用函数,建立基于投资效用最大化原则模型,构建满足Bellman方程的投资最优目标函数,得到技术创新投资机会的隐含价值满足的微分方程,并将结果与仅有债券类、或仅有债券类和流动性风险两类投资资产进行对比,讨论和分析非流动性风险类资产及交易损失对技术创新投资定价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极值理论,分别用宽度和收益代表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研究了上海股票市场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的极值相关特征。研究表明:在中国股票市场上,投资者面临的流动性风险具有不对称性,在市场大幅下跌时,流动性风险放大,而在市场大幅上涨时,流动性风险未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6.
引入非参数ICSS结构变点检测算法,以中国东方丝绸坯布市场为例,研究了存货质物商品市场的结构突变和流动性风险模型,并分析了结构突变和不同持有期的存货流动性风险。研究发现:(1)对存货质物进行风险度量时加入流动性风险可以更准确刻画商品市场的总风险,且流动性风险占总风险的比重与持有期限呈反比;(2)存货商品市场的波动性、流动性风险有着显著区制转换特征,且不能忽略。考虑结构突变可以更准确刻画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释中国股票市场出现的“不流动性溢价”现象,根据金融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所有承担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风险厌恶投资者都要求获得超额的收益。假定收益—风险时间序列服从某个包含流动性补偿的GARCH-M模型;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理论假设合理,即:股票的超额回报包含不流动性补偿,预期的不流动性与未来市场超额回报正相关,而未预期的不流动性与当期的市场超额回报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程序化、自动化交易降低了监视市况的成本,促成投资者大量且快速撤单。在台湾股票市场,三分之一以上的撤单发生在60秒之内。针对台湾股市投资者快速撤单行为决定因素的研究发现,市场波动率、投资者参与度和积极委托单的不确定性增加时,三种类型投资者(岛内机构投资者、岛外机构投资者和散户)快速撤单的比例均有显著的提升;但是,机构投资者和散户的快速撤单行为对流动性变化的反应不同:流动性匮乏时,机构投资者倾向于减少快速撤单,而散户则相反。通过检验快速撤单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可以发现,快速撤单整体上有助于改善市场流动性。这是因为平均而言投资者快速撤单后倾向于提交更积极的委托单。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由于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在资金实力、持股偏好和交易策略等方面存在差异,上述结论在不同类型投资者和不同市值的公司中间发生了分化。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指令驱动的连续竞价市场中流动性和非对称信息的影响。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对股票流动性有正的影响,随着其持股比例的增加,市场上买卖价差降低、深度增加,单位深度下的价差也将降低;机构投资者能够显著减少交易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降低流动性成本;以国有股权和法人股权为代表的公司内部人对股票流动性没有显著影响,但也能够明显降低交易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对降低流动性成本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越分散,信息不对称程度越低,流动性成本越低;机构投资者对改善市场流动性有积极的作用。要提高市场效率,需要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避免上市公司股权的过度集中。  相似文献   

10.
我国股票市场的流动性风险溢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股票预期回报率中包含显著的非流动性补偿和流动性风险溢价,而且非流动性补偿和流动性风险溢价更为显著地出现在流动性较差或者说价格冲击弹性较高的股票上.由于流动性水平和流动性风险在股票横截面上存在强相关性,使得代理流动性水平的非流动性指标能够抓住流动性风险的溢价效应.经典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价格风险敏感度对股票回报率缺乏解释力,意味着股票的风险溢价更多地来自对流动性风险的补偿,而非来自对单纯的价格风险的补偿.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用分组排序和平行数据回归的方法对我国上海股票市场流动性溢价现象是否存在“价值效应”进行了检验,并且对按行业分类的子股市是否存在流动性溢价现象的“价值效应”进行了尝试性地探讨。在回归中,考虑了我国股市中牛市和熊市的区别,引入斜率虚拟变量进行回归检验。得出的结论是上海股市在1998年1月至2004年12月存在流动性溢价现象的“价值效应”;所检验的三个行业:纺织,机械和石油行业在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之间不存在流动性溢价的“价值效应”;牛市和熊市的区别对流动性溢价的“价值效应”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上海股市流动性溢价规模效应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分组排序和平行数据回归的方法对中国上海股票市场流动性溢价现象是否存在“规模效应”进行了检验,并且对按行业分类的子股市是否存在流动性溢价现象的“规模效应”进行了尝试性探讨。在回归中,考虑了中国股市中牛市和熊市的区别,引入斜率虚拟变量进行回归检验。得出的结论是上海股市在1998年1月至2004年12月存在流动性溢价现象的规模效应;所检验的三个行业:纺织,机械和石油行业在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之间不存在流动性溢价的“规模效应”;牛市和熊市的区别对流动性溢价的“规模效应”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股市流动性溢价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股票市场流动性溢价理论,考虑不同政策和重大事件以及不同市场态势两种情况,采用换手率作为流动性指标,以1998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沪深300指数为样本,利用平行数据模型对股票流动性溢价的稳定性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各股数据,在上述两种情况下,换手率对预期收益都具有负向作用,说明中国股市流动性溢价现象一直存在,但稳定性较弱。  相似文献   

14.
操纵行为的目的在于操纵现货市场价格,通过对最后结算价施加影响获利。建立在现金结算的股指期货市场上股指期货合约操纵模型,操纵策略要求操纵者买入期货头寸,并在现货市场上进行交易,根据其偏好影响结算价格。如果期货市场的流动性高于现货市场流动性的加权平均值,操纵者就会获得正的预期收益。模型解决了操纵者基于监测交易制定最佳操纵策略的决策问题,并提供了一种检验股指期货市场上操纵策略存在与否的方法,在较早的时间内从市场交易信息中甄别出价格操纵行为,从而有效降低价格操纵行为对市场效率和公平性的伤害,控制市场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1分钟高频数据,在考虑了ETF冲击成本和ETF溢价的情况下,首次研究了标的物为沪深300指数成分股的ETF和沪深300股指期货之间的指数套利。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沪深300股指期货,负向套利的机会和平均收益远高于正向套利,ETF流动性不高和卖空困难导致的ETF高溢价可以解释该现象。在中国融资渠道不畅和卖空限制较多的背景下,指数套利交易者面临的主要风险是融资风险和价差收敛风险。研究结论既能指导投资决策,也丰富了有限套利理论。  相似文献   

16.
以Hasbrouck的交易信息含量(PIM)作为衡量信息非对称程度指标,构造基于PIM的零投资组合,代表中小盘股票中证500样本股票零投资组合获得显著的信息风险溢价,并且能够被Fama-French三因子、动量因子和流动性因子解释。以交易信息含量作为信息因子的代理变量,回归分析表明它对基于PIM构造的投资组合的平均收益率没有显著的解释作用,表明中国证券市场上信息风险定价作用不稳定。  相似文献   

17.
在均值—VaR分析框架内首先从微观角度的单一投资期资产配置决策入手,发现投资者的资产配置决策分为两步:第一步确定最优风险资产组合,第二步确定无风险资产与最优风险资产组合之间的配置比率;并且最优风险资产组合同投资者的初始财富和风险偏好均无关。随后我们将上述微观模型应用到存在多个"一致预期"投资者的资本市场宏观模型当中去,在一系列假设条件下我们得到了均值—VaR框架下的两基金分立定理:各个投资者的最优投资组合都是由共同的最优风险资产组合和无风险资产组成,不同的只是二者之间的配置比率不同。最后我们允许投资者的风险下限可以变化,发现在用(Rf V浕R)代表风险的情况下,均衡情况下任何投资者的预期收益率都同其承担的风险水平存在着线性相关关系,这就得到了均值—VaR框架下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资本市场线。  相似文献   

18.
论赠品促销的策略、管理及其商业责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重新界定了赠品促销中“赠品”的含义。提出了赠品促销的三个维度,即从营销角度看赠品促销、赠品促销的管理、赠品促销的商业责任。  相似文献   

19.
文章量化研究了我国股指期货市场流动性的指标,并建立衡量流动性的交易成本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市场的发展,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流动性已经有了一定的提升,且不同的价格波动阶段,流动性具有不对称性,其中,在上涨阶段市场的流动性最高。最后,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市场流动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