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上海城市民俗文化遗产的传承机制及主要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承是民俗文化遗产保护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上海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民俗文化资源极为丰富的大都市,在民俗文化的传承机制上存在着家族性传承、行业性传承、社会性传承等多种模式。当前,由于传承人的递减现象非常严重,使得上海城市中许多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处于后继乏人,难以延续的状况。必须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民俗文化传承机制,加大对民俗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力度,提高社会民众,尤其是年轻人对于民俗文化事业的认同程度,以有效改变目前这种民俗文化后继乏人的状况。  相似文献   

2.
南通长牌是南通地区特有的一种牌类游戏,它形成于元末明初,具有独特的地方艺术特征和地方文化特征,地方艺术特征表现为创作的随意性和造型的平面性、几何性,地方文化特征表现为民俗文化与生活的复合以及民众群体心理的认同。  相似文献   

3.
西府民俗文化是西府这一特定的时空内发生的民间文化现象的总和,其内容包罗宏富,事像千姿百态,历时从古至今.西府民俗文化的内涵包括饮食、服饰、家居等物质民俗;组织制度、人生礼俗等社会民俗;民间信仰、巫术禁忌、娱乐游艺、民间工艺等精神民俗;神话、传说、故事、民谣、谚语等语言民俗.西府民俗文化具有原始性与农耕性、传承性与扩布性、稳定性与变异性等特征.研究西府民俗文化的内涵和特征,将有助于移风易俗,开发利用民俗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4.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天文、气象、农事观察、探索、研究和总结的科技产物,其背后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民俗文化和历史沉积。作为一种民俗文化,二十四节气在指导人们的农事活动中,也对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民俗文化特征,如群众性、传承性、变异性和寄托性;二十四节气虽然出现较早,却极显科学性,内容也极丰富。  相似文献   

5.
“秀山花灯”作为一个特定的文化概念,迄今为止其内涵是不明确的。从文化整体特征审视,应该首先在观念上把秀山花灯视为一种区域民俗文化形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不是区域民间艺术文化形态的几种具体形式。应正确理解秀山花灯作为一种民俗文化事象所具有的民间的基本特征(也是其生态保护认识的逻辑起点):体现民众共同意愿的社区地域性,时间节律和遵循的程序仪式规范性,百姓大众日常生活习俗的民间性。  相似文献   

6.
应用研究:民俗文化研究的沃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俗文化的田野作业已使我们看到了很多生动的民众生活资料,而且通过许多专家学者们的共同努力,民俗学的理论已初具规模,日臻成熟。但理论是应该服务于实践的,并在实践中趋于完善。当前的民俗文化研究是应该在关注田野调查和学科理论建设的同时,把已经获得的成果回归于应用领域,服务于民众,以实现其认识民众生活和改造民众生活的双重使命。  相似文献   

7.
民俗文化是由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陕西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在几千年的文化发展传承中,形成了丰富独特的民俗文化,其民俗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风情的奇特性、形式的多样性、原生性和富有革命色彩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谢枋得是宋末名儒,宋亡之后,不屈而死,其道德文章令人景仰。他在文学上具有多方面的成就,其诗文评点,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具有始创意义。该文对谢枋得生平、诗文创作以及由他选辑并加以评点的古代散文集《文章轨范》作了评述,着重介绍了《文章轨范》的编辑意图、选文原则、评点方式等主要特点,指出《文章轨范》是中国古代评点派文学批评方式的先驱,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谢枋得,文章轨范,中国文学批评史,评点,古文评点  相似文献   

9.
奢娱性在四川民俗文化中具有独特而鲜明的个性。四川民俗文化奢娱性特征典型地表现为四川人的好游乐、好吃喝、讲排场;奢娱性特征中主要隐含着功利的、审美的和宗教的价值取向;地理位置的相对封闭、经济文化的繁荣和政局的相对稳定以及四川人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狭隘的“盆地意识”是四川民俗文化奢娱性形成的主要原因。我们应该因势利导,充分利用四川民俗文化奢娱性特征积极的一面,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创造出丰富的精神食粮和物质食粮。  相似文献   

10.
一个区域民俗的形成,源于这个区域民众在共同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中相互磨合、影响、认同,形成约定俗成的习惯。民俗的世代传承,规范着民众的意识与行为,如同基因一样在民众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起着决定和遗传族群特征的作用。台湾与福建一水相依,福建籍人口占台湾总人口的74%,作为以福建为主的大陆先人开拓之地,迁徙台湾带去的生产工具、生产经验和风俗习惯传承至今。闽台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位置约定俗成了特殊的海洋民俗文化遗产,不论从渔业民俗、稻作文化还是民间信仰、文学艺术、节日、饮食、服饰、手工技艺等方面,在资源保护与利用上有着太多的文化共性,为海峡两岸文化共建提供了丰富的对接项目资源。本文以闽台海洋民俗文化遗产资源为调研对象,对其可保护性与利用的可能性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1.
影视这种具有文化传播性质的媒介,在其诞生之际,就注定为民俗文化的传承服务.民俗文化倾注于民众的思维意识并且根深蒂固,使得影视的创造者天生具备深刻的民俗文化意识.而影视利用其本身所具有的视听属性更加具体化和形象化地为民俗文化的展现提供了完美的场所.因此,影视的记录性质和传播性质让民俗文化得以传承并发扬,使世界更加趋向于普世价值观的认同.  相似文献   

12.
长江流域的民间信仰与祭祀由来已久,民间信仰是由社会成员集体自发创造,并由社会成员直接参加的信仰活动,它产生于民间,盛行于民间,活跃于民间,扎根于民间,成为广大民众精神生活和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祭祀是民间信仰的一种表现,唐代长江流域的“信巫鬼、重淫祀”的习俗十分风盛,文章利用出土文物与传世文献资料相参证研究唐代的民间信仰与祭祀习俗,对不同区域、不同时代的民俗文化差异进行比较、鉴别,探讨唐代该区域民俗文化的演变、地域特色与历史特征.  相似文献   

13.
蒙城歌谣是民众集体创作的以口头吟唱形式流传下来的传统韵文,是当地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对蒙城歌谣进行田野调查,以民俗学为视角,从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三个方面去阐扬蒙城民俗在服饰、交通工具、农耕生产、成人礼仪、婚姻方式、民俗信仰及仪式方面的状况,再现蒙城民俗文化的传承和流变、民众的生活习尚、行为方式和精神情感。  相似文献   

14.
汉民俗文化语汇的修辞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比喻的特征、具象性、骈偶化、象征义、夸饰性、韵律感等 6个方面 ,对汉民俗文化语汇在修辞上的主要特点 ,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论述阐发  相似文献   

15.
东北民俗文化不仅仅是一种可供开发和挖掘的传统文化资源,还可以为区域社会转型提供文化认同的基础,减缓社会转型带来的风险、震荡和不确定性。最为重要的是,以创新精神和包容精神为代表的地方民俗文化特质,为区域社会转型提供了精神支撑。东北民俗文化的本质是区域民众理解他们在当代世界中位置的一种途径和方式,是区域民众理解宇宙和现在的凭藉与根基。重新认识和寻找东北地区的创新精神与包容精神,找回失去的区域文化认同,完成民俗文化的创新,以民俗文化的发明与创新带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从而实现社会转型的平稳过渡,也许是东北区域社会转型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6.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至花灯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其起源与古代元宵节张灯习俗有关,但又区别于元宵张灯。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形态,东至花灯已渗透到当地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民众精神信仰的寄托、节日民俗的狂欢和集体记忆的载体。  相似文献   

17.
紫姑信仰这一古老民俗,是在人类社会为满足其生存的多种需要和力求自身发展的民众心理驱使下,通过漫长岁月的循环积累而形成,其形式、其功能也在民俗文化演变的过程中经历着兴衰消长的嬗变,并在中国民俗文化史上留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本文通过对紫姑信仰这一古老民风习俗的追本溯源,旨在从其发端的滥觞、活动轨迹和传承路线中,探索其生衍传承流变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从而揭示出其独特的民俗文化模式和规范。  相似文献   

18.
荆楚民众以屈原为自己主体意识的代言人,并利用多种方式创作、传承多姿多彩的屈原民俗文化.他们以屈原的事迹和精神创作并流传着许多活生生的屈原传说.在节令中创造并传播丰富多彩的祭祀活动,使屈原走向民众的神坛,形成了荆楚民间传承的屈原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19.
追踪端午节的两个最为重要的文化符号吃粽子和赛龙舟发展渊源,对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以正本清源。屈原以自己的肉体悲剧书写了气势恢宏的士大夫爱国诗篇,祭祀屈原之死的文化意义是民族文化心理积淀。应该将自上而下政府推动型文化传承和自下而上的民间草根性文化认同有机结合,发挥两种机制双向功能,使民众自主加深对地方文化的文化自觉、文化认同。只有适应转型、根植民众、强调认同,才能使民俗文化真正得以复兴。  相似文献   

20.
民俗是民众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民俗美作为民俗文化事象的鲜丽外观,以其特有的形式结构“承载着民众的生产和生活愿望,塑造着民众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孕育着民众的品格和素质,积淀着民族的文化和创造精神”。优秀灿烂的中华民俗文化和民俗美不仅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也是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我国现阶段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它为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需。在新的世纪,如何继往开来,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民俗文化传统和民俗美精神,是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这里刊出的四篇文章,是从美学的视角对我国传统民俗的当代建设问题所作的探索分析;同时,这些探索分析也极有可能引发对于当代中国美学建设问题的思考。我们诚恳地希望美学界和民俗学界的同仁予以关注、批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