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7 毫秒
1.
农村民间组织涵盖了当前的农村自治组织与追求非法利益的犯罪组织和非法组织。农村民间组织对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民公共精神的培育、政治法律素质的提高能发挥重大作用。我们要完善相应法律法规建设,确立农村民间组织的合法性地位;多渠道拓展经费来源,确保农村民间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农村民间组织的组织能力建设等。切实采取措施实现国家法律与民间规则的良性互动,加强对乡村社会法律资源的供给以保证农村民间组织健康发展及农民政治法律素质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建设之“新”,关键在于通过创建新的法律制度,把农村、农民、农业重新植入一个新的法律环境和制度环境中,并以法律和制度保障新农村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与发展动力。农村民间组织作为与政府、企业并列的第三部门,作为农民组织化的载体,和新农村法治建设实质上是一种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关系。基于当前新农村法治建设的现状,农村民间组织对基层法治建设显示出重大推进作用。本文围绕新农村法治建设,着重论述了农村民间组织在奠定新农村法治建设的物质基础、精神基础、社会基础、文化基础、政治基础等诸多方面所呈现出的现实价值,以期重视民间组织在新农村法治建设中的作用,为实现新农村的法治建设寻找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女性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力量,必须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他们在农业生产、文化建设和政治建设方面的主体意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我们必须从提高农村女性自我认识入手,促进主体意识的内在觉醒;加大教育的全面投入,提高她们的综合素质,增强自主和创造能力;同时还要加强政府制度保障,为巩固和体现农村女性主体地位营造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4.
当前农村民间组织的建立和农村社会发展与村委会职能改革有直接关系。一方面,新农村建设使国家在农村的权力因素日益密集,但农村“组织真空”状态依然存在;政府对村委会的需求趋于无限,但村委会自身资源及能力相对有限。另一方面,在改革时,村委会必须要进行职能减负,但考虑乡镇改革的需求,实践中已难以增加乡镇政府的职能;农村社会正面临阶级分化,但农民仅透过村委会不能完满实现利益表达。在上述矛盾中,国家运用建构性努力促进民间组织建立的目的之一是配合村委会职能改革,整合城乡发展,而不仅是体现农民的结社自由。  相似文献   

5.
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工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发展农村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要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通过实施人才战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要重视农村社区建设,提升农村社区文化知识氛围,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6.
日本政府通过实施农业农村整备政策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环境改善,实现了农业农村综合振兴发展。目前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学习、借鉴日本农业农村整备的成功做法,制定和完善新农村建设相关法律政策,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参与,完善新农村建设内容,增强农村灾害防治和资源环境保护能力,研究建立新农村建设评价制度,对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选取福建省安溪县珍田茶业专业合作社这一农村民间组织,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调查,从自组织视角剖析珍田茶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历程,总结其在成功培育农民自组织能力方面的经验启示,以期为解决三农问题、实现新农村建设这一宏伟蓝图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认为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以"发展农业、照顾农民、建设农村"为宗旨的台湾富丽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在建设规划、资金扶持和策略推动等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深入分析台湾富丽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及做法,阐述了新时期福建新农村建设内涵,并就如何提升福建新农村建设内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促进福建新农村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农村,党在基层农村的执政体系中相对薄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提出的宏伟目标,标志着党的农村农民政策的重要转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党的执政能力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可以实现党的基层执政能力的增强;通过党的基层执政能力的增强可以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论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组织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建设的主旨已经获得公认,但对新农村建设的意蕴则存在着三种不一样的理解.文章认为,应当视农村和9亿农民为中国解现代化的基础、获得新发展的稳定器和蓄水池,现阶段新农村建设的主线应该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从当前情况来看,通过经济合作组织、农民维权组织来解决农民合作化面临的诸多问题,通过传统民间组织、社会文化组织来实现农民合作化,相较而言思路可行但需谨慎.唯有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民的自我价值才能得到提升,农村的离散性才能得到改变.  相似文献   

11.
农村公共品的投入在整个农村经济发展中至关重要,这类产品提供的多寡和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农民的根本利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农民提供有保障的、城乡统一的公共品是促进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村稳定,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西北农村社区是一个生产和生活紧密结合的共同体。在西北农村自然和社会禀赋不足的情况下,如何把农村社区服务与农业生产、农民增收结合起来,如何将社区服务作为提升居民生存发展能力和促进当地农村社会持续发展的手段是西北农村社区服务必须面对的挑战。从发展理论视角出发分析了西北农村社区服务的现状、理念、政策与实务,认为西北农村社区服务应立足于"发展"定位,明确政府的主导责任,建立包括政府、民间组织、社区居民多元参与的上下和水平合作的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3.
在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过程中,要避免走弯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把农村社区建设成功与否的标准确定为为农民提供同城市居民一样的服务,改善农民的民生;把农村社区建设看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但不能取代新农村建设;不能把农村社区看作是城市社区的翻版;农村社区建设不是要消灭农村;农村社区建设是村民自治的深化和加强,而决不是削弱。  相似文献   

14.
要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关键是要提高基层党组织领导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如此,必须完善乡村党的领导制度,提高乡村干部的素质和能力;调整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充分发挥党组织功能;积极注入新鲜血液,壮大农村党员队伍;改善对农村自治和民间组织的领导,扩大党的影响的覆盖面;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保持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深入推行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农村的民间组织发展很快。从乡村治理的视角看,作为农村公民社会载体的民间组织在农村社区治理和建设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政治功能,这主要体现在推动中国的政治民主建设、提高农民政治参与的制度化水平、维护农村社会秩序与稳定、弥补政府的“缺位”以及整合各种社会资源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济南新农村建设发展过程中,实现人的城镇化与农村生态环境的和谐,不断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三个方面彼此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和相互发展的关系。因此,在农村发展过程中,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合理处理好上述三者的关系,高度重视与维护农民自身的利益,不断培育与发展农村特色产业与优势产业,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以促进济南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农村科技人员的信息素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动力,地方高校在促进农村科技人员信息素质水平提升的实践,在农村信息化过程中产生重要的推动力,对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缩小城乡差距起到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简要分析了农村社区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指出中国农村加强和完善专业社会工作的相关建议。新农村建设需要建立和完善农村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与管理体系,大力发展农村社区教育,促进社区社会工作的形成,完善农村专业社会工作队伍建设,发挥其在政府与农民之间的桥梁作用。中国农村基础社区专业社会工作必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关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农业生产服务设施建设普遍滞后,农村的生活服务性设施普遍不足,农村生产生活设施落后,这些都制约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促进新农村建设“二十字”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力度,加强地方财政建设,发挥县级财政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河南的农民、农民工的访问及对河南农村的实地考查,笔者对河南新农村建设的现状、紧迫性有一定的了解,进而提出关于河南新农村建设的途径:进一步加大投入是河南新农村建设的保障;进行土地制度改革,保障农民地权不受侵犯;进一步提高农民的受教育水平,促进教育公平,保障农民具有同等的受教育机会;进一步加大政策倾斜的力度,帮助农民脱贫致富;进一步推进河南户籍制度改革,降低农民进城务工成本,鼓励农民成为城市人;制定《河南农民村民自治法》,保权农民的正当权益;在河南农村成立村民互助联合会,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农民情感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