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纯诗"是汉语新诗之审美现代性诉求的重要内容.作为现代诗学的重要范畴,"纯诗"在进入汉语语境以后历经了一个逐步走向成熟的变化过程.早期的"为诗而诗"和穆木天、王独清所倡导的"纯诗",实现了新诗在"文体"上的自觉;梁宗岱和刘西渭对于"纯诗"意蕴的阐发,确立了新诗独立的"审美"意识;而唐湜和袁可嘉对于"纯诗"之内在规律的探索,则进一步显示了新诗在"艺术自律"层面的现代性诉求."纯诗"的诗学取向正是汉语新诗最终实现其现代性转换的根本归宿.  相似文献   

2.
穆木天“纯粹诗歌”的诗学主张,以“先验世界”为其哲学背景,开启了中国早期象征诗派的理论先河。然而,受文化前在视野及特定历史情境等因素的制约影响,“纯诗”理论隐匿了不少非纯因子,并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被激活、放大、扩散,最终促成了“纯诗”向革命诗歌的转向。  相似文献   

3.
诗谶说的文学批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谶是鉴诗者将诗歌作品与诗人或相关人物命运相结合,以求诗歌与史实或本事互相印证的一种诗歌批评形式.它包含着兴亡谶、穷通谶(科谶与仕谶)、贫富谶、寿亡谶、祸福谶等内容,是汉儒以谶解诗、诗学与命理学结合的产物,虽然披上了宿命论外衣,却汲取并深化了古代诗论的言志言情、知人论世、诗可以观、气象观诗说等多方面的内在精神.正确评价诗谶对批评地接受传统诗学遗产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严羽"以禅喻诗"涉及到诗学理论中的学习方法、艺术鉴赏力、思维方式、诗歌本体论等问题,其以"正法眼"论述诗歌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学习方法,以"妙悟"对应诗歌的思维方式,以"情性"阐释诗歌的本体论.引禅入诗不仅是对前人诗学成果的继承,还在于诗学话语本身的圆通与飞动是中国诗学史上的一个新高度.  相似文献   

5.
穆木天散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穆木天是在西方浪漫主义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文学里浸泡过的,他钟情于象征主义。他的《谭诗》和《什么是象征主义》等论文是对象征主义的感情描绘和理论阐述,具有无可争辩的理论与史料价值。他提倡纯诗,追求艺术美。他的《旅心》从内涵到外延都显示了象征派的品格,但不朦胧不晦涩,易被人接受。加入左联后,他是中国诗歌会的主要成员,其诗风转入大众化、民族化。《流亡者之歌》美学价值降低了,但比其他诗歌会成员的视野开阔一些,题材重大,代表了现代诗歌发展的一个阶段,一种流向。穆木天留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业绩必将是他的关于象征主义的诗论和创作;而他在翻译方面的成就,尚待人们去开掘。  相似文献   

6.
上博简《孔子诗论》"诗亡隐志"章一直备受学界关注,论者甚多.此章可以说是《孔子诗论》的总纲,原文应释读为:"孔子曰:'诗亡隐志,乐亡隐情,文亡隐意.'""乐亡隐情""文亡隐意"统一于"诗亡隐志".诗是乐文一体的,情感表达主要靠乐曲,而意旨表达主要靠文辞.孔子论诗,乐文兼顾,情意并重,可以从诗类评论与诗篇评论两个层面得到验证."诗亡隐志"章是孔子《诗》学观的最高概括,对理解孔门《诗》教乃至中国古代诗学的"言志"传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纯诗"理论作为梁宗岱诗学中最具特色的理论,也是现代诗学中一个重要的观点。学术界的研究重点多放在对其理论的阐发与评论上,很少言及"纯诗"理论产生的根源性以及其本身所蕴含的现代性意识。"纯诗"理论本身即是现代文学观念的产物,梁宗岱提倡"纯诗"是对诗歌中审美境界的回归。一者,其"纯诗"理论之意义并非要求诗歌必须纯之又纯,而是强调诗所以为诗的美学意义;二是梁宗岱平视中西、烛旧照新的诗学态度,对于凭借否定旧诗而发展起来的新诗具有补正纠偏的作用。现代性意识的体现是梁宗岱"纯诗"理论的积极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8.
在1938—1948年“诗歌大众化”的浪潮中,李健吾早期的“纯诗”批评发生了一些或微妙或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却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文章从新诗的内涵、意蕴、形式、语言等方面进行了考察,此考察对于理解李健吾诗歌思想的完整性和“诗歌大众化”浪潮中不同的批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谭诗》首次将西方象征主义的"纯诗"概念,作为反驳"散文化"的有力武器引入中国诗坛。穆木天一方面横移西方象征主义的观念为逻辑起点,一方面又在具体论述中竭力抹去其超验色彩,这既来源于辰野隆的启示,也表现了穆木天试图建构中国"纯诗"理论的努力,并直接导引了中国化的"纯诗"理论与西方象征主义的不同特征。  相似文献   

10.
"趣"作为我国古代诗论的重要审美范畴,是在唐宋时得以成型的。延展到金元时期,古典诗趣论主要表现有二:一方面,"趣"在金元诗学批评中继续得到承传运用;另一方面,金元诗论、诗法又对诗趣进行了富于理论性的阐说与抽绎。这为"趣"在明清诗论视野中的盛兴和深化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11.
近代以来,日益迫切的家国救亡、文化危机感受,使诗歌载道、弘道的价值指向重新得以强调.宋诗派和同光体诗人通过对中国诗学的开山纲领"诗言志"说进行不同层面的考察,试图复活已被中西文化、新旧文化话语冲淡了的诗道精神.诗歌"写忧言志"功能的重新开掘,既是对传统诗歌诗道精神的发扬,又饱含着与世运相连的苦心与文化危机意识,指引着近代诗学精神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古代文艺理论批评史上,"味"这个概念曾被诗论家们普遍地用来评价诗歌,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一个极富民族特色的诗学理论观点--"诗味"说."诗味"说的形成和发展,反映了我们古人对诗歌审美本质和特征的认识的逐步深化.认真研究"诗味"说发展演变的历史,对于我们准确认识和把握诗歌的本质与特征,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余秀华出现之前,新时期以来的新诗普遍隐匿着一股对当下诗坛的怨气和一个或显或隐的"对抗"意识.不满和对抗让新诗把重点放在服务外围世界,从而偏离诗歌本质,使新诗整体上与纯诗的目标相去甚远.余秀华的诗歌发生在超功利的状态下.她的诗歌传达内心的悸动和眩晕.她生活在现世中国的最底层,赋予了她诗歌创作超功利的客观条件.其诗歌中与农村日常意象的邂逅完全是超功利的,不同于知识分子的寻找客观对应物.这些日常点滴引起了诗人对生命的诗意体悟,她就用诗记录下来,在不动声色的记录中审视自己的生命状态.从超功利日常生活写作和用诗来传达内心的悸动、眩晕两方面来看,余秀华的诗歌倒是无限地靠近了纯诗的写作.余秀华的走红,是中国新诗建设在百年之际成熟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谭嗣同、夏曾佑、梁启超创作于1896至1897年间的"新学诗",原称"新诗",又名"新学之诗".他们不仅首次提出了"新诗"这一诗歌史上具有变革语言和解放诗体内涵的诗学概念,而且还进行了迥异于古典诗歌的"新诗"创作实践,成为诗体探索、新诗尝试的肇始和走出传统、面向世界的起点,并由此构成了中国诗歌近代化历程的第一阶段."新学诗"不等同于"诗界革命",它是"诗界革命"的先声,同时也对20世纪初年南社青年诗人的创作产生了直接影响.从概念、理念到创作,"新学诗"的出现,都意味着新诗的自觉.  相似文献   

15.
80年代中后期西方哲学思潮之一的后现代主义与中国新诗结合,形成了具有明显后现代主义特质的"新生代"诗潮.它以反叛的姿态打破诗歌传统格局,以消解深度模式为由在文化的各个层面进行颠覆性运动.在诗学观念、话语方式、内在深度、艺术风格等方面都极具探索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论宋人的"诗人诗"、"文人诗"与"儒者诗"之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人依诗歌内容的学派属性或作者身份,将诗分为"诗人诗"、"文人诗"和"儒者诗"。这种分类,是学术派别促成诗歌新变的反映。特别是"儒者诗"的价值定位及理学家的诗歌史重构,开历史上以学术干预文学创作的先例,表现出理学家文学观的狭隘;而这种不遵循文学规律的"新变",只能造成诗歌的衰落。  相似文献   

17.
梁宗岱与梵乐希因为共同的文学理想结成异国之交。在对梵乐希纯诗理论的接受与传播中,梁宗岱成为中国象征主义诗歌纯诗理论整体观论的第一人,又可以说是最后一个象征主义诗论家。他为诗学领域展示了一个多层次、系统化、立体化的纯诗论体系,这由象征主义诗论以及梵乐希象征主义纯诗论与中国古典象征主义理论有机结合而来,或者说梁宗岱用自己深厚的古典文学素养对象征主义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中国化阐释。  相似文献   

18.
沈德潜的诗话《说诗晬语》在当时颇有影响。沈德潜以《说诗晬语》为中心,提出了不少新的诗学理论。在论唐诗方面,反对王士祯的"神韵说",主张"格调""骨干气魄";在论汉魏六朝诗方面,不满钟嵘对某些诗人的分品,尤推崇陶渊明诗歌的平淡之风,鲍照诗歌"抗音吐怀"的开创之功。沈德潜的诗论也存在着一些弊端,最明显的是儒家诗教观念的某些局限。  相似文献   

19.
黄宗羲的主性情诗论,立足情本位,以"求真"和"反俗"为主要特征,他"以孔子之性情为性情"的诗学价值观不但体现了其主性情诗论的诗教本质,也把他的性情观与晚明尊情的性情观及清中期袁枚世俗化的性情观明显的区分开来,从而在亡国后深沉的文化反恩中自觉强化了诗歌的伦理教化作用.与此同时,他反对以时代论诗,有效地破除了门户之见,从理论上为宋诗提高了地位.黄宗羲主性情诗论的形成与黄宗羲所处的社会环境、诗坛思潮及其师承交友均有关系.  相似文献   

20.
学问化问题是古代诗论中的重要问题。道咸宋诗派学问化诗学对古典诗歌学问与性情的关系进行集中探讨,追求学问与性情的诗学异质同构,将“以学为诗、以理为诗”与“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两种相异质的传统调整和拢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