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史实证明,中国古代都市佛教不仅是佛教徒的信仰活动场所,同时也是重要的文化传播中心,并在一定意义上成为古代市民文化生活的公共空间.近代以来,在现代性的背景下,都市佛教的文化功能在其内容与特点上都已发生了显著变化.尽管如此,依托佛教的独特智慧,挖掘佛教中种种有益于现代人的精神文化食粮,发挥当代都市佛教文化的积极诊疗功能,仍将有助于现代都市人的生活引导、伦理建构、心灵净化与精神提升,从而促进社会与人自身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从人类学视野看,"李子柒现象"是都市与乡村相互异构的新网络文化镜像。李子柒视频展现的是中国传统的乡村图景,是农耕文明时代的生活画面,也是对农业社会地方性知识与经验的高度浓缩。都市生活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物质财富的追求,但也带来了诸多现代性问题。"李子柒现象"表达了都市人们对传统乡村世界的憧憬与想象,表征传统乡村文化的"复魅",也深刻说明传统乡村生活是反思现代性的空间所指。  相似文献   

3.
乡村社会秩序体现的是一种文化秩序。同理,拯救乡村秩序的必要前提就是要重建乡村文化。由于以城市取向为中心的外来文化的冲击,各种思想和价值观念良莠并存,相互激荡,使道德领域出现了矛盾和冲突;乡村教育处于精神荒芜的境地,乡村文化越来越失去自信,而最终土崩瓦解。试图从乡村找到一种不受现代影响的,自足的、理想的文化只是一种乡愿,而坚持确保多元文化格局下的乡村文化的个性化和现代化发展的新的文化自觉的思想才是当今乡村文化秩序危机的拯救与价值重建中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代城乡的文化差异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环境的影响、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近代乡村文化的都市迁移造成了都市文化的繁荣与传统乡村文化的衰落,形成了近代中国城乡文化的巨大差异。城乡文化的差异在现代社会依然存在。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缩小城乡文化差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历史课题。  相似文献   

5.
乡村精英是当前乡村治理和乡村建设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而乡村精英和乡村文化建设之间的关联则较少为人关注。通过对近代以来乡村精英格局变迁和文化精英散落的分析,以及由此引起城乡文化差距拉大和乡村文化日渐凋敝的研究,有利于了解和掌握文化精英当前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位置,以及促进乡村文化精英层的生长对于乡村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因此,乡村精英模式的调整、新生人力资源的培养、城市文化反哺和智力回流等,对于加强当前乡村文化建设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关注农村社会教育--近代乡村教育试验活动的回顾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视农村社会教育是近代教育家从事乡村教育试验过程中形成的共识,他们依据农村的社会现实,孕育了通过教育改造乡村的理念,提出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教育理论.它启示我们重视农村社会教育是中国的一个特殊国情.办教育不能只重都市教育而忽视农村教育,只重学校教育而忽视社会教育,只重人才教育而忽视民众教育,只重青年教育而忽视"失学者"的教育.农村社会教育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关系到"民智"的开启和"民心"的养成,关系到弥补农村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都市文化与乡村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比上个世纪更为激烈。小说《新结婚时代》围绕三组错位婚恋,从都市伦理和乡村道德、都市女性现代意识的凸显、都市男性对传统(乡村)女性的渴望、物化的情欲和洋溢着乡村社会温馨的情感主义观念的爱情等方面对二者的冲突进行了感性呈现。冲突背后折射出的是转型期的中国必经的种种沉重、吊诡与无奈。  相似文献   

8.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教育发展对乡村文化振兴具有根本性作用。乡村文化系统和乡村教育系统虽然具有不同的结构构成,在乡村发展功能上各有侧重,但是它们都是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系统的一部分,它们在乡村振兴中具有结构上的互相嵌入性、功能上的相互整合促进性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共生性。开展乡村文化教育综合体建设,可实现乡村文化和乡村教育的异构嵌入、功能整合、发展共生,进而实现乡村文化的振兴。  相似文献   

9.
湖北作家刘醒龙的小说中内蕴着鲜明的道家文化取向,而这种文化取向贯穿在他的乡村、乡镇与都市工业题材的小说之中,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对自然素朴的乡村文明的追慕、对异化人性的现代文明的厌弃、宽容因顺的道德观和女性崇拜.道家文化的浸染形成了刘醒龙小说创作的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到都市去”与“回乡村去”成为背道而驰的两大社会现象,“乡村破产”和“都市膨胀”为知识分子所广泛关注和焦虑。由此,“建设新都市”和“改造旧乡村”成为解决城乡关系危机的两条路径,并在当时形成两股强劲的思潮。是“发展都市以救济乡村”还是“发展乡村以救济都市”抑或是“都市与乡村相互调和”,知识分子都进行了深刻的讨论。当今城乡发展须打破“二元对立”格局,建立“文化共同体”,促进城乡关系协调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以河南省为例,探讨了旱涝灾害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重点分析了水利建设、生态建设对防治旱涝灾害的重要性及其相互关系。同时,文章还分析了在山丘地区建设“绿色水库”与平原地区建设“黄色水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只有增加森林植被覆盖,才能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进而从根本上减轻旱涝灾害。  相似文献   

12.
语言的共性和个性问题,一直是语言学界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有的学者致力于寻找语言的共性,有的则强调语言的差异。英语和汉语在世界上应用广泛,对两者的共性和个性研究尤其值得重视。本文认为,英汉语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思维决定语言,因此语言的共性源于思维的共性,语言的个性源于思维的个性。语言的共性建立在语言的个性基础之上,鉴于汉语研究的状况,目前我们应加强汉语个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英汉委婉语、禁忌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和文化现象,它们是语言文化联系非常紧密的部分,许多深层文化通过委婉语表达和传承,英汉委婉语、禁忌语表现出两民族趋善趋美的一致性,但同时也表现出巨大的文化差异,通过英汉委婉语、禁忌语的比较来传授文化,是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一个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人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在高等学校中,如何加强对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养成,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批把亦作枇杷即琵琶,周武帝时龟兹人已来中原弹奏。汉武帝时马上弹之以慰公主,东汉时已司空见惯。唐代琵琶种类较多,高手迭出,许多诗人咏过琵琶,尤其是元、白二人运用多种手法,描绘出琵琶声的多变及演奏者的高超技艺,声情并茂,使之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新高度。然而元诗在心理刻画及人物情态的描绘上不如白诗深刻。白居易写过《昭君怨》,昭君与琵琶难解其缘,但正史记载与诗词戏曲多有不同,马致远的《汉宫秋》中描绘的琵琶是元帝与昭君相见相爱生死离别,贯穿前三折不可或缺的重要道具。他还写过《青衫泪》,根据《琵琶行》生发而成,将琵琶女坐实为裴兴奴,考兴奴实有其人,与琵琶名家曹纲(刚)时被称为左、右手,有记载曹刚弟子弹琵琶能吸引"方响"从塘里飞到岸上,足可佐证裴、曹弹奏水平之高妙。  相似文献   

16.
只要资本幸存一天,马克思就是批判理论无法超越的地平。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作为一种激进的批判叙事,与马克思的理论交集集中体现在三个层面:强调历史的生成性和开放性;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激烈批判;对人的解放的积极憧憬。然而,在上述论域的关键理论质点和政治立场上,德里达完全异质于马克思的逻辑场域,这给我们两点启示:一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主导”方法论范式,全面理解资本主义的当代变化;二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生产的旨趣和边界保持清醒的意识。  相似文献   

17.
科技推广应用必须遵循循环经济原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循环经济实质上是一种生态型经济。循环经济有三个最基本的原则:即资源使用减量化原则;产品再使用原则;废弃物再循环原则。发展循环经济是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客观要求。科技成果的应用与循环经济关系密切,科技成果应用必须符合循环经济原理。本论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必须遵循的循环经济原理。  相似文献   

18.
孔子从人的情感出发阐释礼的起源。他提到的人类情感,只不过是人类情感中的一个特殊部分,基本限于家族成员之间。孟子认为,人心中不但有以孝为中心的恻隐之心的体现———仁,而且内含着调节社会生活关系的羞恶之心的体现———义。孔孟都意识到人性的体现会遇到矛盾冲突,但孟子更加注意到道德心理引发的道德行为之间的矛盾,他对仁与义的冲突进行了正面讨论。孔孟都认为矛盾的解决关键在于对自身有更高的反思,但同时也意识到必须对天道加以思考,它表明儒家道德践履所遇到的矛盾还需要有超越人的道德心理,去思考更加广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玄、佛、道与老庄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玄学立足于《老》、《庄》讨论有无之辩、言意之辩、名教与自然之辩 ,并通过解注和阐发《老》、《庄》的形式表现出来。佛学畅论道、无 ,且以道、无解空和法性等 ,依附于老庄与玄学而得到诠释 ,并逐渐中国化。道教以“道”名教 ,列《老》、《庄》为其经典 ,其人生炼养术多为老庄虚静、无为等的发挥。  相似文献   

20.
实行宪政是现代国家的根本标志,宪政事实上是一种平衡机制。成熟的宪政不仅是各种对立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发展结果,而且本身就是使各种对立要素达成某种程度均衡的制度机制。宪政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的平衡。而要实现这种平衡,分权制衡便是一种有效的手段。文章对分权和制衡这一制度的历史沿革作简要介绍,并剖析其对近代世界各国宪政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