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摩西十诫"对欧美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它不仅是西方传统法律文化的源头,而且还决定着西方传统法律文化的精髓与特征,从"摩西十诫"中衍化出的"尊重契约和社会秩序"以及"关注私法和个人权利"等理念成为了西方法律文化最鲜明特点之一,同时这也是"摩西十诫"留给法律世界的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中国文学是在根深蒂固的中国传统文化和随社会经济、政治等多元因素变化而程度不同地渗入的西方近现代文化的碰撞中曲折演变至今的。20世纪初,西方文化随着资本主义的经济扩张涌入中国,持续数千年而根基基本未动的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正如鲁迅...  相似文献   

3.
赛珍珠小说对乡土中国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以来,作为一种文化幻象的“中国形象”在欧美人当中早已根深蒂固,中国只是作为一个“他者”被注视、被制作,由此导致了生活画面的失真。美国作家赛珍珠在中国度过了近40年的时间,其双语背景、双焦透视、跨文化的独特经历给她带来意想不到的优势,那就是,她能以相对超然的心态,运用两套参照系去观察人类社会,将东西方文化互补融合的理想贯串到小说创作中。她是中国之美的发现者和捍卫者,同时对中国社会现实与民族性格又进行了直言不讳的批评,既不重复那些歪曲中国本来面目的“套话”,也不刻意制造美化中国的神话。当今多元文化时代,赛珍珠其人其作给了我们丰富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美国大学人文教育课程评述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虽然美国大学在自身的发展中创造了自己的传统——实用主义倾向,但也保留了重视人文教育的传统——那种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的古老传统。现代大学引入中国后,由于近代历史和传统文化等方面的原因,西方式的大学理念很难在中国被完全继承和发展,其中包括西方大学重视人文教育的传统。研究美国大学文理科学生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能为我国提供许多宝贵的借鉴,使中国大学教育逐步融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5.
文化交流对文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文学巨匠林语堂不仅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有重要影响,对中西文化交流更是有深远的影响。林语堂自幼受到西方式的教育,成年后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造诣颇深,他也由此获得对两种文化的深刻理解。一方面,林语堂对中国社会与人民的描述、对幽默闲适之风的推崇、对翻译文学理念的革新,极大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另一方面,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其作品中的不实描写使得西方人对中国人产生了根深蒂固的文化偏见。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法律发展的历史进程,是在西方资产阶级法律文化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撞击和冲突中展开的。直至19世纪末,西方法文化对中国的冲击和挑战,也终未能改变清政府对其扼制的政策。清政府对西方法文化传播政策的根本改变,是在进入20世纪后。清末修律从法治原则、立法观念、司法制度等方面,初步奠定了中国法制近代化的基础。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清末西方法文化政策在法制近代化方面仍存有诸多局限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延缓了中国法制近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东西方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西方文化的逐渐东入,影响乃至改变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佛教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人接受西方文化的能力.其中留学生和留学僧充当了中国学习西方的主要力量.  相似文献   

8.
法律文化是具有一定普遍性的社会意识形态、社会规范、制度和社会心理中有关法的那一部分形成的一个统一的体系。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指从上古传说时代至清末修律为止 ,广泛流传于中华大地的具有高度稳定性和持续性的法律文化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传统法律文化集体本位的总体精神 ,无讼息争的心理倾向 ,德主刑辅的理论学说 ,视法律为工具的价值判断。在客观上 ,传统法律文化又表现为法典编纂和皇帝诏敕及案例并为法之渊源 ,制定法与判例法互用 ,国家法与习惯法并存 ;在司法上 ,重刑轻民 ,程序法不发达。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西方传统法律文化的比较 ,显现出其独有的特色 :1 中国社会宗法家族制度是法产生的基础 ,而西方形成个人本位、法律与伦理相分离的渊源 ;2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伦理色彩浓郁 ,而西方法律文化则是在宗教精神的笼罩下发展起来的 ;3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以集体为本位 ,西方以“个人权利本位”为基本理念 ;4 中国古代法等级观念渗透始终 ,而西方法平等观一以贯之 ;5 中国法律文化是混合法 ,并代表了现今法律文化的趋同倾向。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传统文化其实与西方舶来的纪录片理念在本质上是有一定出入的。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的是写意和含蓄。让含蓄婉约的中国人接受纪录片这种"赤裸裸的真实",从传统意义上来讲,其实并没有那么容易。这是纪录片在中国,又或是中国纪录片在创作方式和受众群体上与西方的不同点之一。这是一种在文化上、在审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末20世纪初,“黄祸论”在西方社会喧嚣一时。它的兴起,实际上有着深刻的历史的、文化的和社会现实的根源。它一方面反映了西方一些反华分子根深蒂固的种族、文化自大狂心理,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西方列强为宰割中国、攫取一己私利而相互挑拨离间的丑恶嘴脸。这一谬论,严重玷污了中国的国际形象,毒化了中国的国际环境,影响极其恶劣。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臣民文化具有根深蒂固的基础。顺从思想和"官本位"思想,造成臣民文化中人的主体性被抑制。公民文化是一种现代与传统、东方与西方文化相融合的、以参与型为主导的复合型政治文化。在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进程中,只有以公民文化为价值取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和完善法制和民主政治思想,发展市场经济,培养公民主体意识,合理借鉴与吸收西方公民文化,才能构建中国特色的公民文化。  相似文献   

12.
在传递西方的学说理念时,西方的管理文化有时在中国不一定都有用,中国企业有自己的文化特点。中国和西方有时是走在不同航道里的两条船。  相似文献   

13.
导师制作为有利于员工和组织进步与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已被西方企业广泛应用。在中国,导师制理念已经逐渐深入公司文化,且实施效果卓著。本文结合中国企业现状,就导师制在企业内部的运用和实施提出具体操作办法。  相似文献   

14.
"无讼"是传统诉讼理念的核心力量和价值目标,作为我国传统诉讼文化的根本价值取向,其产生具有深刻的根源。无讼理念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根深蒂固,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历史包袱是相当沉重的,并且由于历史惯性力的作用,这种诉讼理念仍对我们现今的理念和行为模式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我们今天整个法治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无讼”是传统诉讼理念的核心力量和价值目标,作为我国传统诉讼文化的根本价值取向,其产生具有深刻的根源。无讼理念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根深蒂固,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历史包袱是相当沉重的,并且由于历史惯性力的作用,这种诉讼理念仍对我们现今的理念和行为模式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我们今天整个法治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亚儒家文化圈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飞速发展,把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推到世界文化舞台的前列。但是不能因此赞同以“东方文化主导”论代替“西方文化中心”论。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是不同的。一、对西方发达国家,它具有文化交流作用。企图通过中国传统文化来完全化解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矛盾是不可能的。西方现代化中的问题是社会问题。以生态危机、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的危机、家庭结构的解体、性关系混乱以及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表现出的危机状态,不是简单的文化危机,而在于它的社会结构本身。没有一种外来文化能使西方摆脱现代化进程中所陷入的困境。但是从文化交流角度看,西方人瞩目中国传统文化是非常有意义的。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经济和政治地位的变化,中国文化必然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改变历来文化中西重东轻的情况。二、对儒家文化圈的国家和地区,它起着道德教化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理论并不是东亚经济起飞  相似文献   

17.
《寂静的春天》是一部美国文艺生态学著作,作者卡逊以文学作品的形式描述了人类的利己活动,无休止地向大自然索取,肆意破坏自然环境,而导致了生态失衡、水土流失、大气及水污染……书中向世人传播了生态保护的理念及解决危机的办法。以期对西方生态文艺与西方文化的关系达成一定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作为新文化运动领军人物的胡适,他并不完全否定中国传统,而是与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除了受传统中庸等思想影响外,还与他自觉不自觉运用黑格尔辩证法有一定的关系。胡适解决西方思想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离不开黑格尔辩证法的运用。他不仅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对西方思想进行扬弃,而且以西方思想为尺子对传统文化进行扬弃。他对西方思想有选择地吸收,同时激活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对传统有一定的超越,但也有对新旧文化各自的矛盾性认识不深刻之处。  相似文献   

19.
由于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中西文化在品性中有着不同的思想意识:西方人重忏悔,中国人重内省。卢梭的忏悔意识是西方文化的代表,并以此作为参照物,它对中国文化的代表郁达夫作品的忏悔意识有着深远的影响。郁达夫作品在中西文化交融中有着对卢梭的超越及其自身的矛盾。由此可见,中西文化在不断的渗透与交融中,由于中国文化的根深蒂固的影响所构成的一种文化情结,给这两种文化带来了剧烈的冲突和不可调和的矛盾。  相似文献   

20.
社会工作本土化:文化视角下的家庭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社会工作理论、方法和实务中面临的社会化问题,以家庭治疗为重点,考察了文化视角下中国人家庭观念、家庭关系的特点,分析了借鉴西方为主的家庭治疗理论假设和治疗目标与中国家庭观念及家庭关系理念形成的矛盾冲突,据此提出,社会工作者应保持文化的敏锐性,将本土文化结构与西方理论、模式相结合,创设一套切合中国家庭的介入目标、介入模式和介入技巧,以此作为探讨家庭治疗理论与实务本土化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