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内外语言学界在研究语言与生态之间相互关系问题上,长期认为豪根理论与韩礼德理论为两种研究范式,同时将语言生态学与生态语言学称之为等同术语。豪根理论与韩礼德理论这两种研究范式实为两个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本质区别、相对独立的学科分支,即语言生态学和生态语言学,它们有各自研究的对象和任务。无论是语言生态学还是生态语言学,都是很年轻的学科,严密、完整的学科体系都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对语言生态学和生态语言学两个概念进行辨析,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生态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它将语言学与生态学结合起来研究语言系统的生态问题,把研究语言与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作为其理论和实践目标,由此决定本学科的内容、方法和范畴。语言多样性和整体性是语言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语言多样性和整体性的破坏将会造成语言生态的失衡,影响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语言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生态环境,一种与自然生态环境不同但与之同样重要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基于Citespace的文献可视化分析及研究热点知识图谱显示,当前的语言生态学研究存在研究边界模糊的问题。进一步的文献梳理与分析表明,尽管广义的语言生态学包括生态话语分析或生态语言研究(language of ecology),但狭义的语言生态学研究应当聚焦“语言的生态”(ecology of language)。以此为基础,文章针对语言演变、语言濒危现象及保护、主导语言、双语及多语现象等主要议题对国外狭义的语言生态学研究进行回顾,继而指出该领域在研究边界、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的局限,并基于所存在的问题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后续语言生态学研究应当充分借鉴生态学中成熟的概念、理论、模型及方法,充分关注语言与环境的双向互动关系,并不断拓展研究情景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4.
生态语言学研究语言与生态的问题,主要分为豪根模式和韩礼德模式两种研究模式。本文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语言观和生态观,尝试探讨韩礼德模式的生态语言学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韩礼德生态语言学继承的马克思主义语言观包括语言的社会性、语言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以及语言建构观。其生态观深受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人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自身的和解”的影响,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本质上是反生态的,并对其展开批判。韩礼德生态语言学研究的任务就是要揭示出“我们的意指方式如何左右我们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埃纳·豪根提出了研究语言的革新观点:语言生态——比喻观。比喻观认为"语言与社会生态"的关系等同于"生物与自然生态"的关系。四十多年来国内外生态语言学研究者均沿用此观点对语言进行研究。而伽讷在总结语言学、生态学、社会学、人类学、哲学和心理学等认识论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语言"生态思维"——非比喻观,企图修改比喻观的分析论。从生态思维的四个观点:整体观、环境观、动态观和互动观出发,能够科学地解释语言现象,是生态学运用于语言学研究的崭新的思维方式和分析思路。  相似文献   

6.
生态系统领域的著名专家K·沃特认为系统是“因与果以多种形式相互作用为特征的那样一种相互作用着的综合体”在生态学中,系统表示这些或那些生态客体的诸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语言学中最重要的也是这种相互关系的性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强调语言学研究的目的是语言中的这种网络关系真是再也正确不过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揭示语言的本质。索绪尔(F·de sanssure)将语言比做一盘棋:把“车”丢掉了并没关系,代之以木块或银币,只要按“车”的步伐走动就行了。棋局胜负不在于棋子是  相似文献   

7.
语言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文章勾勒了国内外语言生态学的基本线索,认为学术界应加强对语言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学科性质、学科内容、学科体系等问题的研究,重视研究的系统性、科学性,正确处理语言生态学与相邻学科的分工合作问题,充分认识语言生态学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文章还对建立语言生态学这门学科的问题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生态学发展史的剖析、对当前国内外多种教材中关于“生态学”一词的名词解释的汇总分析,结合自身多年从事环境生物与生态的科研与教学的经验与感受,认为“生态学”一词应该赋予新的含义,即:生态学是关于生物生存态势研究的科学。生态学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生境)之间相互关系问题的研究上,而应该重视生物的生存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的科学研究,特别是关于生态系统发展趋势的预测理论、预测方法、预测手段等是时代赋予生态学研究的重要使命,拟以“生态学”定义新解抛砖引玉,唤起同行对新时期生态学重要使命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结合生态环境问题,对生态语言学的起源、发展及与其相关的濒危语言、语言多样化、语言系统生态学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生态语言学是生态学与语言学相结合而形成的新兴语言学分支。生态语言学研究的兴起,其目的是克服极端的人类中心的、机械主义的世界观,最终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在生态语言视阈下,文学批评要消除人类至上的观念,确立生态整体观念、自然万物都具有重要价值的生命观念。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70年代初Haugen提出了语言生态学,这是一门有别于传统语言学的新兴语言学科,研究环境与语言的相互作用。由于它与语言接触、语言衰亡等研究之间的渊源关系,使它更多地关注环境对语言的作用。Haugen把这一作用分成十个方面,为语言生态学确定了研究范围;Muhlhausler提倡综合分析影响语言存在和发展的因素,批判语言帝国主义,将维护语言多样性作为语言生态学的主要关怀;Tsuda在继续深入批判语言霸权主义和语言殖民主义的基础上,引入语言平等、语言人权思想,加深和拓宽了这一学科的内涵与外延。  相似文献   

12.
关于语言多样性问题跨学科研究的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世界各地小语言数量的日益减少 ,对语言多样性问题的研究成为当今语言学界的热点话题。自然科学及人类文化学的研究者们从生物多样性、生态与环境等角度对语言多样性问题进行了跨学科的研究 ,向人们展示出环境同语言文化的相互依存关系 ,极大地拓宽了语言科学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3.
语言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语言问题局限于从语言本身寻求答案,是把语言孤立起来进行纯语言研究造成的后果,这就势必留下很多难以解决的矛盾。有的学者喜欢用“约定俗成”来应付说不清楚的问题,但问题仍然存在。不妨这样设问:特定的语言现象为什么要这样“约定俗成”而不会那样“约定俗成”呢?生态语言学认为任何语言现象都不是无缘无故发生的,一定有其深刻的原因。这种原因如果不在语言内部就一定存在于与语言密切联系的环境之中。语言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语言从产生起就注定与环境同在。没有脱离环境的语言,也没有抽象的环境。语言与它所在的环境整合为生态语言系统。  相似文献   

14.
大型语言模型(Large-scale Language Models,LLMs)在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突破。民族语言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语言多样性、演变及其与文化关系的学科,与大型语言模型技术的结合将为语言学研究带来新的可能。通过深入分析大型语言模型技术在民族语言学研究领域的应用与影响,从民族语言资源建设、语言文本生成、语言翻译与对话系统、语言特征分析与挖掘、语言的演变与历史研究这5个方面入手,揭示大型语言模型技术在民族语言学研究领域所具有的广泛应用前景和深远影响。进一步分析大型语言模型技术在民族语言学研究中的潜力与价值,并探讨该研究方向对“有形”“有感”“有效”地增进民族认同感、增强民族自信心、促进民族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化生态学论纲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文化生态学是一门将生态学的方法运用于文化学研究的新兴交叉学科,是研究文化的存在和发展的资源、环境、状态及规律的科学。文化生态学产生于20世纪中期,随着文化问题的突出和人们对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体生态关系的重视而在90年代以后成为显学。"文化生态"与"生态文化"不同,文化生态学的特点是以生态学为主要方法的文化学,是以文化为研究对象的生态学。文化生态学面临着加快学科建设的任务,它的完善和应用,对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语言与文化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社会语言学以及之后语用学的建立和发展,越来越多的语言学研究者开始研究语言与社会和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语言的使用离不开作为社会和文化成员的人以及使用语言的环境。本文拟就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对语言的影响方面作些粗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域内外生态语言学研究流变与发展趋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态语言学作为生态学和语言学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语言自身内部的生态问题、语言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语言和生态之间的交互作用。由于生态语言学极具前瞻性、实用性以及现实性,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青睐,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文章追溯了迄今域内外生态语言学的研究流变,尝试性地提出了未来生态语言学关注的主要话题及发展趋向。文章旨在通过厘清生态语言学研究中的若干重要问题,揭示当前生态语言学研究的现状以及可能的发展趋向,以期为中国语境下生态语言学研究的开展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8.
“2008世界草地与草原大会”是生态学科两个国际学术盛会联合举办的大会,出版了名为《变化中世界草地的多功能性》的论文集,包括A草地资源与生态、B草地生态和C草原政策法规三个主题。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文章以论文引言部分的语篇为研究对象,检索具有衔接意义的语言特征,考察语言生态差异即主题分类后的语义功能;结合生态语言学理念,比较表现非人化程度功能的语言形式,得出以下结论:生态英语学术论文引言部分的语篇具有科技英语文体特征;主题B语言特征的非人化特点程度最高。   相似文献   

19.
时间生态学     
生态学是关于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说。生态学在同一定的词汇组合后,就形成“地形生态学”,它的目的是从空间维度 上来研究上述的相互作用关系。那么,什么是“时间生态学”呢?按照时间生态学的基本假设,“时间维度对于理解人类在自然和她所创造的文化(包括技术和经济)中的地位具有一种中心意义。”“时间维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生态文学与生态美学研究界,存在着有关“生态”“环境”孰优孰劣的辨析与争论.从生态语言学批评的角度对这种辨析与争论进行梳理分析,可以发现“生态”优于“环境”一词的原因,以及对“环境”中的人类中心主义进行批评的诸种可能.当今的“生态”与“环境”之辨对于生态话语构建和生态观念确立有着重要作用.生态语言学批评作为生态语言学研究的一种主要范式,它通过对语言系统和语言运用中的生态或非生态因素的批评分析,为语言的深生态化进程,并最终为生态环境问题的改善或解决做出努力.生态语言学批评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批判考察语言词汇系统中的人类中心主义,它因此可以为我们分析当今的“生态”与“环境”之辨,为我们反思生态文学、美学理论话语自身的生态或非生态特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