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闻传媒非营利组织在推动公民言论自由,弥补及监督政府行为和促进新闻传媒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新闻传媒非营利组织发展起步慢、规模小,且“行政化色彩”浓厚,存在群众基础薄弱、参与程度低等突出问题;只有在明确其地位和职责、健全相关法律政策体系的同时,加强自身建设、完善参与体系并学习借鉴国外的经验,才能有利于新闻传媒非营利组织的健康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非营利组织参与危机管理的途径和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营利组织是全面整合的危机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非营利组织和政府在危机管理中的参与目标和内容、利益相关性、活动区域、资源渠道、参与效力、参与方式等方面都有所不同。非营利组织参与危机管理可以弥补政府现阶段危机管理的能力不足和缺陷,加强国际危机管理合作;保障受灾人群的利益,维护社会稳定;提升非营利组织的影响力和能力,促进公民社会发展;弘扬社会公德,促进政治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3.
我国非营利组织政治参与的特征及途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营利组织政治参与指非营利组织试图影响政府政策过程的活动.非营利组织政治参与具有参与议题广泛性、参与目标非营利性、参与行为公开和主动性、参与客体多元且与知识分子关系密切等特征.非营利组织政治参与的途径有:提供相关信息和政策建议;私人接触;直接代表;提起行政复议和诉讼;参加听证会;举办学术会议、座谈会、论坛;出版期刊、杂志、报纸;联盟游说;组织连暑活动;借助新闻媒介;借助国际力量;抗议和暴力对抗活动等.  相似文献   

4.
准公共物品是一种特殊性的物品,它的建设情况是一国经济实力的体现.由于它的公共性的特征,使得我国政府长期以来一直承担着这项艰巨任务.随着西方非营利组织成功经验的传播,以及我国政府在准公共物品建设中的乏力表现使得具有独立性、效率高的非营利组织进入准公共物品领域成为可行.但由于政府在培育非营利组织上发挥的作用有限,加之其自身资金、管理等原因,阻碍了非营利组织的进入进程.因此政府应该对非营利组织从资金上给予援助,政策上予以支持,同时提供其参与准公共物品建设的机会;而作为非营利组织自身则必须尝试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扩大宣传面、同时改变管理模式,发挥非营利组织在准公共物品建设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一直是困扰人类社会的难题,非营利组织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创新,提供了体制上的第三种选择.非营利组织也存在着失灵,利益的驱动、道德的失控、监管的缺失、官员的腐败侵染其组织诚信,作为一种特定类型的社会组织,诚信问题是关系其组织前途发展的核心问题.为此,从道德、自律和他律以及社会信任入手,多角度地分析非营利组织诚信问题的成因,深入认识和理解非营利组织,走出对非营利组织诚信治理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6.
非营利组织在美、日、韩农业领域中的作用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非营利组织在美、日、韩三国农业领域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分析美、日、韩三国农业领域中非营利组织的产生、职能以及作用,对发展我国非营利组织在农村的作用具有重要启示。提高政府社会福利支出、提供有利于农村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法律环境、健全管理体系和自律机制、强化政府支持等措施有助于农村非营利组织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非营利组织开始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社会事务管理当中来.非营利组织可以被定义为:不以营利为目的,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处于政府体系和企业部门之外的社会组织;其本质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不能将其所获得的盈余用于领导者和其他成员间的分配和分红,不得将组织的资产以任何形式转变为私人财产.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非营利组织发展中日益暴露出问题和不足,造成公共责任的缺失,主要表现为借"慈善"名义行骗及公益性、志愿性不强;造成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缺失的原因主要包括管理不规范,法律法规不完善、内部自律机制不健全、社会监督严重缺位;非营利组织落实公共责任的主要途径包括建立相适应的法律、增强对非营利组织的社会监督、加强非营利组织内部监督与自律.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的缺失必然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招致公众的不满,资源的减少及浪费,损害公共利益.因而,必须加强非营利组织的公共责任.  相似文献   

8.
因特殊的产生背景、双重管理体制及私人捐赠激励机制的缺乏等原因,中国非营利组织在资金来源上存在着较强的政府财政依赖,由此决定了中国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关系是政府主导模式。这种模式极不利于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健康快速发展。要促进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健康快速发展,必须对非营利组织和政府的关系进行改革和完善,这需要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双方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9.
从需求动机、利益刺激、社会组织结构与职能变化,以及“两部门失灵”等多个角度论述非营利组织产生和发展的动机,并浅析了非营利组织的监督机制、激励机制、竞争机制与创新机制。结合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与我国加入WTO的具体环境,着重分析了我国非营利组织在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非政府组织(NGO)和非营利组织(NPO)近年来蓬勃发展,在社会福利、环境保护、人道救援等公共事务管理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政府组织相互配合,行使着拾遗补缺的功能。同时,由于非营利组织的公益运行宗旨和特殊需求,大量志愿者参与到非营利组织的活动中,甚至成为一些活动实施过程中的中坚力量,直接影响项目活动的正常运行和最终效果。因而志愿者管理问题成为其组织发展生活中的主要部分,本文以红十字会志愿者为例,就非营利组织中的志愿者管理问题予以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