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非营利组织的公共责任及其实现机制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的缺失容易导致资源的浪费,损害公共利益.因而,必须加强非营利组织的公共责任.本文深入地探讨了非营利组织的公共责任,以及我国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实现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多元共治的公共责任机制.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社会上出现了严重的诚信缺失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体制转轨造成市场机制不完善;信息不对称情况严重;人们的价值观、义利观存在不同程度的扭曲和失衡等。因此,要通过优化伸张诚信的社会法制环境;建立规范有效的社会信用体系;加强对企业诚信的监督和管理;加强社会成员诚信的道德教育等措施来重建诚信。  相似文献   

3.
非政府组织在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基本属性、公共义务与资源约束成为非政府组织公共责任的逻辑起点,承担公共责任是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必然选择.非政府组织公共责任是指组织履行自己的职责,并有义务对曾经做过、正在做和计划做的事向公共责任的客体做出解释和辩护.当前,我国非政府组织落实公共责任存在着法律法规、政府规制、社会监督、自律机制等方面的困境.要从完善法律框架、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强化多元监督、注重内部自律等方面来超越困境.  相似文献   

4.
从产权视角分析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缺失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信力是非营利组织的生命线,然而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中却普遍存在着公信力缺失的现象。究其原因,有个人道德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组织自身因素等等。笔者认为,产权不明确、所有权缺位、剩余收益权主体不确定导致的监督与激励机制的缺乏是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应建立和完善监督和激励机制来弥补其产权缺陷,从而提高组织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慈善组织公信力的缺失严重阻碍了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我国慈善组织公信力缺失的主要原因包括慈善组织内部的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外部的诚信监督,没有实现完全独立以及完全非营利性,社会信任危机严重.应从我国慈善组织公信力缺失的原因入手,加强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促进我国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们称谓的商业行业组织包括现在通称的商业行业联合会、协会、同业会、商会、行会等各种名称的商业行业性、自律性法人社会团体.商业行业组织,就是同一行业领域中的大部分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依据法律规范和市场规则,自愿成立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性组织.它的宗旨是为政府和行业服务;对本行业的保护和自律.职能是依据<章程>,遵循市场规则,制订"行规"、"合约",协调本行业事务,协调本行业内外相关事宜,实行行业自律,维护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提供社会服务,促进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新闻传媒非营利组织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非营利组织在西方国家已发展相当成熟,但在我国各领域尤其是在新闻传媒业中还处于起步阶段."新闻传媒非营利组织"是独立于政府部门之外,并服务于新闻媒体工作者、政府、企业和受众,不以营利为目的各类新闻传媒组织;它区别于一般的大众媒体,具有鲜明的组织性、非营利性、公益性等特征.作为”第四权力”的新闻传媒业与政府、企业及公众等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日趋多样复杂,如何协调各方的利益诉求需要非营利组织的参与,新闻传媒业自身的发展与改革也离不开非营利组织的参与.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的条件下,非营利组织市场营销选择与企业合作,有利于发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获取更多组织资源、提高公益服务绩效等功能.同时,合作中也存在实力差异导致的信任危机、营销目标扭曲导致的营利化倾向、合同不规范导致的约束乏力、监督缺位导致的公信力受损等志愿失灵风险.因此,在双方联合营销过程中,应采取实力匹配、营销互融、契约联结、绩效评价和社会监督互补等化解风险策略,从而实现双赢的合作目标.  相似文献   

9.
针对国内外环境、社会形势的变化以及中国社会非营利组织的现状,阐述了在中国非营利组织管理创新的必要性,论述了非营利组织可实现管理创新的几个方面:在目标管理的基础上进行人本管理;利用现代技术实施信息化管理;预算与考核结合管理;与营利组织建立战略联盟。  相似文献   

10.
2016年3月公布的《慈善法》最终确立了慈善组织认定制.慈善组织认定是由认定机关对组织的慈善属性做出肯定的行政确认行为.已认定的慈善组织具有特定的法律地位,包括享有冠名权、公益捐赠票据申领权、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确认权、公开募捐资格申请权等.慈善组织认定的申请主体是非营利组织,不限于在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组织.民政部门应该建立慈善组织认定委员会进行"慈善属性"的事实判断.慈善组织的认定标准包括具备法人资格、以慈善活动为宗旨、满足慈善活动支出和管理费用标准、不以营利为目的等.目前,慈善组织认定的法律规定仍有不足之处,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补充和细化.  相似文献   

11.
非营利组织既非政府,也非企业,它的社会职能是生产准公共物品,以造福社会.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必须根据所处的政治、经济环境,从自身的社会职能和现实职能的方式出发,建立经济的产业化、方向的非营利、管理的行业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现代慈善是一种公益伦理,它往往需要通过市场机制、商业原理去配置慈善资源。营利组织可通过“非营利性”手段为履行社会责任,而非营利组织可通过营利性手段使组织永续发展。但是,“慈善”和“商业”行为还是存在本质区别,因而仍有必要加强化慈善商业化监管。建议出台相应法律,完善营利法人社会责任制度,加强非营利法人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慈善信义法律关系,将营利性法人的“非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法人的“营利性”行为纳入法制的轨道。  相似文献   

13.
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一直是困扰人类社会的难题,非营利组织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创新,提供了体制上的第三种选择.非营利组织也存在着失灵,利益的驱动、道德的失控、监管的缺失、官员的腐败侵染其组织诚信,作为一种特定类型的社会组织,诚信问题是关系其组织前途发展的核心问题.为此,从道德、自律和他律以及社会信任入手,多角度地分析非营利组织诚信问题的成因,深入认识和理解非营利组织,走出对非营利组织诚信治理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4.
试论民间组织的非营利性及与政府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代社会需要一些具有合法性、自治性并带有志愿性质的民间组织来从事经济发展、社会服务、科研文体等活动,以填充企业和政府力所不及或不适于进入的那些领域。民间组织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不以营利为目的”和“非营利分配性”,即区别营利与非营利的关键在于分清经营目的和经营所得的用途。民间组织与政府是互动的、互补的、相互依存、也是相互牵制的,双方应结成“伙伴关系”,其结果将是共同受益。  相似文献   

15.
非营利组织具有高度的资源依赖特性,其委托代理关系的特殊性决定了产权的公益性,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运营方式使得非营利组织必须进行全面的绩效管理.绩效管理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会计系统,而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民营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都难以满足非营利组织绩效控制和评价的需要,需要构建绩效会计以优化现行的会计系统.非营利组织绩效会计是以信息为手段的绩效控制系统,以此为基础界定非营利组织绩效会计的目标、会计假设和会计对象,以资源、负债、资源剩余、投入、产出和效果为会计要素,以绩效财务会计和绩效管理会计的信息整合作为绩效会计的实现方式,构建了非营利组织绩效会计的基础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6.
第三部门是指以服务公众为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其所得不分配给内部成员,其自身具有合法的免税资格和提供捐赠人减免税的合法地位的组织.该文重点分析了第三部门的特征以及第三部门概念与非营利部门、中介组织和事业单位等概念之间的关系以及区别,同时针对第三部门当前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应该完善法律,放松规制;依法管理,依法监督;提高人员素质,改善经营管理等措施,以便加深对我国第三部门的再认识,促进我国第三部门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民营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民间商会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逐步明显,民间商会的绝大多数服务对象是民营企业,无论其属于官办、民办还是半官半民的性质,都具有类聚性、自愿性、联合,陛、非营利性、互益性等属性,但作为民间的非营利组织,在组织的民间性、自治性方面还存在不足。民间商会在处理与组织内部及组织外部的各种主体关系时,表现为一种合作与互动的“治理关系”,在组织发展和管理方面的治理经验主要包括:要建立与政府的良好沟通与合作关系、组织带头人通常是治理的核心力量、通过积极为会员服务获取发展空间等。事实表明,济南商会对民营经济发展的特殊功能主要表现为:经济协调功能、维权和服务功能、自律监督功能、利益整合功能、政治参与功能和社会公益功能等。  相似文献   

18.
非营利组织是市场经济推动器,促进经济发展、缓解就业压力、监督限制政府权力、促进卫生教育和私有市场的重新认识、加速社会向前发展;非营利组织也是"公民社会"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监督和限制政府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9.
政府动态     
医院将划分为营利与非营利两类建立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被列入国家卫生部2000年的工作重点。卫生部部长张文康在有关会议上指出:在我团建立医疗机构营利和非营利分类管理制度,是医疗机构改革一个重大突破,是加强医疗机构管理的需要。国家根据医疗机构的性质、社会功能及其承担的任务,制定并实施不同的财税、价格政策。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在医疗服务体系中占主导地位,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政府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由同级财政给予合理助,并按扣除财政辅助和药品差价收入后的成本制定医疗服务价格;其他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不享受…  相似文献   

20.
浅论非营利组织的双重管理体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非营利组织在我国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和束缚,这与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双重管理体制密切相关。这种体制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管理体制,致使非营利组织只能作为政府的附庸,严重阻碍了其社会服务职能的正常发挥。因此,政府应改革旧有的管理体制及管理方式,非营利组织自身也应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独立自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