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剖析觉新悲剧性格的命运形成的外因,揭露控诉了封建专制家庭的罪恶;其内因则是他的“作揖主义”,“不抵抗主义”的软弱性格。这一形象至今仍有认识、启迪、借鉴的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溧水永阳镇.有一种“三不”型村干部广泛受到群众欢迎,曾经广为诟病的“老三不”(不想干事、不能干事、不会干事)村干部如今已逐渐被“新三不”所代替。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历程中,张謇是一位引领潮流、颇有作为的开拓者。他倡导“棉铁主义”、力主“开放主义”、注重培育人才,其“实业兴国”的主张及做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他的创新精神是一笔的宝贵精神财富。弘扬张謇的创新精神,加快南通工业发展,就必须从实际出发,立足原有基础,发挥比较优势,寻求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4.
“开放主义”乃孙中山研究中的热门话题。纵观研究成果,有的学者将“开放主义”与学习西方等同起来,认为“开放主义”包括了孙中山学习西方的全部内容(含政治、经济、事军、思想文化等诸方面);有的学者虽将“开放主义”定位于经济领域,但对其内涵语焉不详。为此,笔者阅读了孙中山的著作、年谱,试就孙中山的本意,对其“开放主义”作一诠释。一、什么是“开放主义”1912年4月17日,上海中华实业联合会集会欢迎孙中山,并选其为会长。孙中山在会上发表演说.提出了“开放主义”。他说:“中国乃极贫之国,非振兴实业不能救贫。仆抱三…  相似文献   

5.
近日听闻,有位领导干部为自己定了“慎言所好”的“三不谈”规矩,即:“下基层时不谈个人嗜好,外单位需要自己帮助时不谈个人嗜好,为群众解决困难时不谈个人嗜好。”他认为,在这些情况下谈个人嗜好,容易被误认为是需要好处的一种暗示,从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相似文献   

6.
几个伦理学难题之我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行为之事实如何与行为之应该如何以及联系二者的道德目的,是伦理学基本对象;利己与利他关系,是伦理学基本问题;利他主义与利己主义(合理利己主义与个人主义)以及己他两利主义,是伦理学基本流派。利他主义只主张“无私利他”,其代表当推孔子、墨子、耶稣、康德;合理利己主义只主张“为己利他”,其代表公认是爱尔维修、霍尔巴赫、费尔巴哈、车尔尼雪夫斯基;个人主义只主张“单纯利己”,其代表为杨朱、庄子、尼采、海德格尔、萨特;己他两利主义既主张“无私利他”,又主张“利己不损人”,其代表主要是达尔文和弗洛伊德。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同志的“三不谈”毛泽东同志从小树立了远大志向,到了青年时代,他给自己规了“三不谈”:不谈金钱,不谈身边琐事,不谈男恋爱方面的问题。被同学们誉为“身无分文,心天下”。董必武同志的“三种行为”董必武同志非谦逊,他把自己的工作比喻为“三种行为”:当布、跑龙套、敲边鼓。任弼时同志的“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用多,三怕麻烦人。这“三怕”,充分体现了他的高品格和情操。彭德怀同志的“保公三诀”抗美援朝战争期,彭德怀同志曾针对一些随意拿取慰问品的部,提出了严肃批评,并指示管理物资的干部做到:第一,自己不贪;第二,别人不送;第…  相似文献   

8.
关于结行灌顶,在《悟境光》中说:“此中结行有四种,祖师身后无不有。”这要以三不动为基础,以三居住为持量,以三所得去加固,以四信念去揭示解脱量。关于三不动。在《本续》中说:“以三不动为基础,风心流入脉道中。”就是说,生相不动而脉风缓,观相不动而心识增,心不做作不动而声识双运。关于三居住。在《本续》中说:“以三居住为持量,梦幻反做身语意。标志与量被认清。”就是说,身不守业而轮回错觉真实,风无增静坐而寻思动因终止,感觉疑惑静坐而地域呈无量相。此时此刻,其标志显现于身语意,其量被梦幻所控制。本性在显现前…  相似文献   

9.
论胡适挑起“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实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国华 《南都学坛》2000,20(4):18-21
胡适挑起“问题与主义”之争 ,其用意是反对包括无政府主义、马克思主义在内的一切主义 ,“问题与主义”之争 ,是要不要旗帜之争。胡适没有反对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不合乎事实的。当然 ,认为胡适只是反对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也不合乎实际。胡适反对研究和宣传主义 ,是因为他坚信实验主义的“科学方法”能够解决问题。然而否认理论的积极作用 ,是站不住脚的。因此胡适在《三论》《四论》中修正了自己的观点 ,不得不承认主义有作用 ,转而反对教条主义。但是 ,胡适认为主义的作用 ,只是一种参考的作用。因而继续抬高方法的作用 ,而贬低主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波普尔在其证伪主义的理论体系中一再强调“证伪”,反对“证实”,倡导与逻辑实证主义迥然不同的理论主张。波普尔反对“证实”思想的实质是他要坚决反对归纳主义的方法论。实际上,波普尔所反对的主要是早期归纳主义的不完全归纳方法,他提出的“逼真性”概念与逻辑经验主义的确证性概念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使其证伪主义的理论基础增添了“证实”色彩。他提出的另一概念“可否证度”同样也揭示了证伪主义对于“趋近于真理”的追求,这些关键性概念的内涵与逻辑实证主义的理论主张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契合的。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思想中包含着一定的证实倾向。  相似文献   

11.
刘锴 《山西老年》2011,(1):58-58
家住辽南石碣村的黄阿婆在86岁的风雨岁月中,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养生方法:“三不养生法”,即:不闲着,不忌口,不抱怨。  相似文献   

12.
“七出三不去”最初只是礼制的一项内容,后 入律,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颇具特色的一项离婚制度。唐代“七出三不去”法在内容与顺序上 都与礼制有所不同,这种变动一方面反映了家族主义对法律的进一步渗透,同时也代表着唐 代立法技术的进步,表明立法者已注意到了礼制与法律不同的适用范围和不同的功能,这种 合理的区分有助于法律趋向合理化和世俗化,更能反映和适应社会的本质和需要。  相似文献   

13.
实体主义是西方哲学的理论支柱。其重要特征就是要世界二重化,认为世界由现象和本体两部分构成。以柏拉图为代表的传统哲学集中关注现象世界背后的实体,走向了本质主义,成为了贯穿西方哲学整个发展过程的模式。以新面目出现的现代哲学把反叛的矛头集中指向本质主义。而在现代哲学中,海德格尔反对实体主义又可谓最努力。他从存在论现象学出发,对“此在”(Dasein)这一特殊的存在者的分析后认为:“此在”(Dasein)在世的本质结构是“烦”、“畏”、“死”三种状态。通过对三种状态的分析切入存在的结构,揭示出“无”的体验。“无”既是海德格尔哲学的核心,又是他超越实体主义的路向  相似文献   

14.
从贝克莱的典型命题“存在就是被感知”出发,论证其非物质主义的理论基石;再从他的两类知识理论说明其非物质主义的重要内容;最后结合他的唯心主义得出其非特质主义经验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五四运动”让巴金开始接触到风起云涌的外部世界。巴金吸收了这一思想大潮中,与自己个性相合的安那其主义,并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理想。自此,他以手中那支译笔,广泛翻译介绍国外的安那其主义思想文献,并为之奉献一生。  相似文献   

16.
谢弗勒是美国当代重要的伦理学家。为回应威廉斯对后果主义破坏人的完整性异议,他提出了行为者中心限制和行为者特权的“混合理论”。这一理论前半部分强调行为者受到道义论的限制,从而不可能为了后果最大化好而做后果主义所要求的事;后半部分则认为人们可以追求行动最大化好的后果,但并不应把后果主义的原则应用到一切行为之中,同时认为,行为者有自己的特权,即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追求放大M倍来为自己辩护。谢弗勒的“混合理论”两个方面都受到批评,其实是一种对后果主义的有益改进。  相似文献   

17.
任崇喜 《社区》2014,(5):16-16
读闲书时,忽然发现许多名流贤达都有自己的“三不”。不少“三不”或为长寿的秘诀,或是为人为文之道,读来令人受益匪浅。从清朝的京师大学堂到如今的北京大学,历任校长声望以蔡元培为最。北京大学校长虽然是由政府任命的,但蔡元培给自己立的原则为“一不做官,二不纳妾,三不打麻将”。“不做官”是为搞好教育,另外两条是针对当时社会上的腐化现象有感而发的。  相似文献   

18.
洛克自然法思想研究作为政治哲学与道德哲学研究热点,其体系中理智主义与意志主义的区分并未得到足够重视。根据洛克著述的分期,可以发现他在早期自然法论文中就已构建起道德实在论的理智主义框架,追溯思想史渊源可以厘清这一框架的立意与突破。取得突破的原因在于洛克糅合“理性”的双重作用,在理智主义传统中嵌入经验主义认识论的功用,通过“直观”获得自然法诸规定,通过推理能力获得更为丰富的道德知识。但洛克认定道德判断以意志而非理智作为根据,又使得一种道德非实在论的意志主义倾向在其体系中产生,因此给其理智主义框架带来了巨大的难题。这一难题的背后,是洛克试图使其自然法思想与近代自然观相符合的努力。  相似文献   

19.
约翰·杜威是20世纪很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在我国却颇受争议。深入阅读杜威的原著就会发现,他的思想远不像长期误解的那样简单。他批判传统的经验论,建立了主客互动的彻底的经验主义。一他反对寻求确定性,认为“知”本身就是以“行”作为核心的。他在分析传统伦理学有关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诸观点基础上,建立了新个人主义。重新认识杜威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维摩诘经》是一部以不二法门为宗旨、不思议解脱为归趣的经典,经中的所有法门都是不二法门,由五蕴观佛身实相亦然。但是,今存《维摩诘所说经》讲到从五蕴观佛身实相时,鸠摩罗什译本作“三不观”,玄奘译本和现存梵本却只有“一观”。正确把握二者的关系,关键在于正确理解如、性二名的同异与开合。在“三不观”中,若依龙树的“观时分别”义解如与性,二法则有差别。注疏家们在二法别义的前提下,依修学维度的“三谛”配释色、如、性三法,妥当地安置、诠解了三法间的关系,避免了法义重复。罗什将如、法性与菩萨“二忍”行位相配当,凸显了二法各自断证的功用,对于进一步诠释“三不观”具有启发意义。当如与性合一时,即成奘译之“一观”;当二名开分时,即成什译之“三不观”。当如与性作同义解时,据《大品经》的三空观亦可成立“三不观”同义并立的差别意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