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美国族裔文学研究的兴起,美国印第安文学也渐渐走近国内批评学者的关注视野.不同于国内研究大热的其他印第安作家,女作家琳达·霍根的作品至今还没有特别系统的研究综述分析,对霍根作品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了可以反映本土裔美国文学批评在20世纪的整个发展动态.霍根的作品独跳跃自身特定的部落文化传统,通过对部落历史再次进行文学创作,不断思考部落文化传统认知体系和西方主流价值观之间的矛盾、冲突和融合.  相似文献   

2.
小说《日诞之地》是美国印第安作家莫马迪的代表作,蕴含着深厚的印第安文化。莫马迪在小说中生动描述了印第安狩猎、农耕文化,玉米舞、太阳舞、颂歌、奔跑仪式以及"神圣环形",这些传统文化表达了印第安人对自然万物的敬畏及对和谐的诉求;莫马迪将印第安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与主人公阿韦尔的成长经历结合起来,指出切断了与部落土地和文化的关联所致的疏离感是导致当代印第安人精神困惑的根源,只有回归土地、遵循部落传统,印第安人才能消除无根状态,重构身份和自我;小说所揭示的印第安文化对于面临生态困境和精神危机的当代人具有警醒和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美国本土文学在其最初的发展阶段一直试图与美国白人主流文化相融合。然而,近年来,美国本土文学展现出强烈的印第安意识。通过《你典当的我来赎回》这个由3个过程——无归属、寻找自我、回归印第安世界——构架而成的故事,亚力克西表现了无归属的印第安人如何依托印第安传统文化,找回自己本来具有的身份,从而赋予现实生活以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北美殖民时期主流文学与印第安人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美殖民时期不仅是美国文学的萌芽期,更是美国思想文化和民族性格的形成期。立足于殖民时期北美大陆特别是新英格兰地区主流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将印第安人形象置于特定的历史、社会、文化语境下进行全面考察,不仅可以深化我们对这些作品的理解,而且有助于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视角了解美利坚民族的思想文化体系和精神实质,从而更好地实现中西方文化的相互了解和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5.
19世纪白人文学经典中的印第安形象可大致分为"高贵的野人"和"卑劣的野人"两种,这些形象均是对印第安形象的扭曲,使殖民主义对印第安人民的驱赶、杀戮和压迫合法化。20世纪美国白人作家福克纳在他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中刻画了身份不同、性格各异的印第安人物。然而,与一些20世纪的美国白人作家不同,福克纳笔下的印第安形象与白人文学经典中的印第安形象有着本质区别。在很大程度上,他突破了"高贵的野人"和"卑劣的野人"两种传统的印第安形象,用他刻画的印第安形象,唤起印第安民族的觉醒。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引发社会反主流思潮后,原来受压制的少数族裔文学开始受到关注.自从1969年美国本土作家莫马迪(N.Scott Momaday)的《黎明之屋》(House Made of Dawn)获普利策文学奖后,印第安文学开始复兴.莱斯利·马蒙·西尔科是众多印第安裔作家中令人瞩目的一位.本文试从分析西尔科的代表作《仪式》(Ceremony)入手,认识传统印第安母系社会以及一个印第安女性与自然有着紧密联系的神话世界.  相似文献   

7.
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研究方法,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结合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相关术语充分挖掘美国印第安裔作家谢尔曼·阿莱克西的小说《一个兼职印第安人绝对真实的日记》的伦理价值,系统论述小说体现的伦理思想:重点解读了14岁的印第安少年阿诺德在贫穷和绝望中无望挣扎的社会以及家庭伦理环境;梳理了小说中少年们的伦理困惑,在人性因子与兽性因子的博弈中逐渐成熟;分析了阿诺德在家园与梦想的两难困境中的伦理选择;最终阿诺德确定了自己伦理身份,实现印第安种族身份与白人主流文化身份的融合统一。  相似文献   

8.
当代美国印第安小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印第安文学渊远流长,而其当代小说则是这个灭而未绝的民族的生命力的体现。标志着“印第安文学复兴”运动开始的《曙光之屋》,植根于印第安民族文化尤其是美学传统,借鉴了发达的欧美小说艺术,但超越了较狭隘的种族意识,塑造出艾贝尔这个具有历史感、多面性的“第四世界”的“人人”的艺术形象。在作者莫马戴周围,聚集了一个秉性各异、才华卓越的印第安作家群,他们通过各自的创作,不仅揭示出多灾多难的印第安民族当今的生存状态,而且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寻求怎样在当今这个后殖民时代超越历史地注定的生存困境,从其有特色的与白人文学平等的文学主体意识出发,重造美国印第安传统的现实感。  相似文献   

9.
当代美国印第安女作家莱斯利·西尔科的长篇小说《典礼》中的文化身份问题是印第安作家关注的共同主题.西尔科结合文化身份的"特性"与"建构"之双重含义,探讨了复兴民族传统和重构文化身份的问题,通过主人公治疗精神创伤、回归部落文明和重温部落仪式的经历,揭示了弘扬民族文化传统对于身份探求的重要性.作品为现代化进程中的印第安种族指出生存的必由之路,即维护族裔文化,回归部落传统,正视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10.
米尔曼·帕里研究荷马史诗的一大成果是提出了“程式”这一概念,他据此认为荷马史诗与口头传统密切相关。亨利·华兹华斯·朗费罗在《海华沙之歌》的创作中主动借鉴欧洲史诗的口头传统与格律,匠心独具地使用印第安术语,将这三者完美融合,创造了一系列程式,既革新了英语诗歌语言,又赋予了英语诗歌浓郁的印第安色彩,使《海华沙之歌》获得了迥异于英式诗歌的独特的原创性和鲜明的美国性。朗费罗将欧洲文学传统与美国本土文化元素完美嫁接,践行了他提出的构建美国民族文学的理论主张,为19世纪美国文学的本土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北美土著文学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是美国文学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土著作家路易丝·厄德里克(louise Erdrich)的长篇小说《爱药》是美国印第安文学的杰作。《爱药》中蕴涵着独特的女性生态文化,其与西方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有着巨大的差异,书中女主人公玛丽、露露等典型的印第安女性具有强大的女性复原力量,在以白人文化为主流的美洲大陆,坚守本民族传统文化,重建民族自信,真正回归自然,回归印第安独特的生态文化。  相似文献   

12.
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针对美国原住民的称谓问题,围绕着“美国印第安人”和“土著美国人”这两个词产生激烈的争议。在分析这两个词的源起以及赞成和反对使用的理由后,我们认为,用特定的印第安部落成员身份来称呼美国印第安人是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13.
运用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分析厄德里克的小说《痕迹》中美国印第安人对自身文化身份的追寻,揭示固守本族传统身份和盲目"模拟"白人身份都不能使美国印第安人克服文化冲突导致的身份危机,只有接受文化杂糅,建立"杂糅身份"才能使美国印第安人在文化冲突中得以生存。叙述杂糅、文化杂糅是作者在文本中建构杂糅身份的策略,这种彼此混杂的文化现象暗合了巴巴所述的"第三空间"构想,为多元文化大潮中处于边缘化的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思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美国当代印第安作家以英语写作自己的部落故事,展现了当代印第安人在白人社会的生存遭遇与抗争。美国印第安保留地制度背后是明显的司法不公、种族歧视以及由此造成的印第安文化的缺场。厄德里克的小说《圆屋》控诉了印第安人遭受到的司法不公,揭示了白人对印第安人的歧视,表达了当代印第安作家对印第安文化缺场的担忧和对印第安传统的眷恋。印第安人是美国成为强国之路的受害者,他们的文化在当代印第安文学家的笔下以最顽强的姿态生存下来,并且开出最美的民族文化之花。  相似文献   

15.
拉美是美洲三大印第安文明的故乡 ,在哥伦布到达之前 ,曾有着美洲最灿烂的古代文明。欧洲殖民者到来后 ,无力进行种族灭绝 ,而是被迫采取了种族混血和文化调和的政策 ,由于大量的印第安人活了下来 ,美洲的本土环境又基本没有改变 ,所以使印第安人的一些经济、政治、宗教和文化方面的遗产得以保留 ,这些遗产的积极面对拉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民族文化特色的再造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其消极面却对拉美现代化产生了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不论在东部,还是在西部,印第安人在美国史话中都是富于传奇色彩的重要角色。对于早期的历史学家来说,土著人在西进运动中的角色要么是恶棍,要么是帮凶。但在弗雷德里克.杰克逊.特纳1893年的“边疆论文”中,印第安人的身份有了改观,他们甚至被说成在打造这个国家的民族性格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特纳的这种观点对今天公众的想像力仍然适用。从超市的小说到好莱坞的影片,印第安人看来与西部连到了一起。如何从文学中的形象来探讨美国西部印第安人小说中的人物身份,以还土著人的本来面目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相似文献   

17.
在后殖民语境下,文化批评话语飞散超越了种族移居的范畴,着眼于种族延续、文化传承的未来.在这一跨越历史、民族、国界的新视角下,美国非裔作家拉尔夫·埃里森的"夹缝人"书写解构了黑白二元对立,重塑了黑人人性,将非裔美国文学中由来已久的双重意识发展成为一种在全球多元文化空间中追寻民族身份和美学定位的身份观念.其背后体现的是一种要求认同的存在感,一种应被认同的差异政治.  相似文献   

18.
自“美国印第安文艺复兴”以来,一批具有民族自豪感的作家与诗人把写作当作政治解放的武器,在其诗歌创作中强调对同化的抵制,表达出认同祖先文化传统的愿望。作为当代印第安英语诗歌的代表人物,乔伊·哈娇(JoyHarjo)、西蒙·欧提斯(Simon Ortiz)以及琳达·荷根(Linda Hogan)将诗歌创造建立在印第安口述文化传统之上,强调土地是印第安的记忆和文化之根,并透过灵性传统彰显异于主流文学的叙述模式、神话体系和信仰体系。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下半叶,随着印第安文学的复兴,美国印第安诗歌也以其浓郁淳厚的地域气息和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赢得了广大读者的欣赏和赞叹。相对印第安口传诗歌而言,当代美国印第安诗歌的主题得以拓宽,不仅仅是歌咏大地、描绘自然,而是表现出强烈的族群关怀和民族意识,突出了培育位置感的重要性,并主张通过族群记忆、想象等策略实现向印第安传统文化和身份的回归。  相似文献   

20.
莱丝莉·马蒙·希尔柯的短篇小说《摇篮曲》讲述了一位印第安老妇人在白人文化的蚕食下饱受亲情离散之苦,却能在与土地、自然以及古老印第安传统的联系中,重拾身份和自我,建立起与宇宙万物和谐关系的历程。通过对小说主题、神话原型、土地等意象的分析,可以感受到印第安人对生命、神话、土地的理解以及这些因素与宇宙万物之间息息相关的联系,了解印第安人独特的文化生态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