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卢卡奇所提出的"整体性"与"总体化"辩证法原则,前瞻性地揭示现代社会发展观所体现的哲学精神.这一思想突出了整体统领部分的辩证法认识论原则与新发展观的方法论视角,对于我们深入认识现代社会发展观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启示.同时也为认识全球化及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许多现实问题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教育理论原创是当前我国教育学术界比较热门的话题之一,人们希望教育学通过诞生原创性的成果来摆脱困境.文章认为区域教育研究有可能成为真正具有原创性的教育研究,并为教育理论原创提供一条坚定而明确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3.
如何理解辩证法,取决于如何理解哲学.如果遵从苏格拉底把哲学理解为对大众信奉意见的批判性检思和启蒙改造,那么辩证法不仅仅与言谈"实践"内在相关,而且更与政治伦理等各种形式的"实践"内在相关.现代启蒙辩证法起始于一种能自我启蒙的主体性哲学.现代主体性背景和根基、坚信主体都具有内在的自我启蒙的潜质与能力,构成了我们理解现代辩证法,特别是马克思辩证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前提.现代启蒙辩证法的范围和根基等拓宽之后,辩证法随即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于主体性成为现代辩证法的根基,主体性的内在裂变和矛盾冲突也就构成了现代辩证法的核心之所在.这样的现代辩证法不再只是认识论、逻辑学,而更是社会理论、主体性理论和实践理论.和解、分裂、异化、外推、内化等构成了现代启蒙辩证法的主要范畴.  相似文献   

4.
教育理论原创首先意味着教育学要成为自身.教育学缘何"殖民化"就逻辑地成为教育理论原创这一课题必需解答的问题.目前的教育学存在着一种狂妄的理性,没有区分教育学的实质研究对象和形式研究对象,成为一门没有限度的学科.其逻辑结果是移用其他学科的概念、分析框架、思维方式等,从而被殖民化.这是原创性教育理论缺失的前提性原因.教育理论原创的产生需要一种谦逊的理性,谦逊的理性规约下的教育学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学科尊严.  相似文献   

5.
唯物辩证法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经历了从理论系统化到实际应用、理论创新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奠定了辩证法的唯物基础,列宁形成了辩证法构想,毛泽东建构了完备的对立统一理论形态,提出了辩证法的新规律,积极弘扬了列宁的"构想".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邓小平创造性地应用列宁的"构想",创立了以"两手抓"为特征的矛盾运筹论,凝炼概括了一系列辩证范畴,把列宁的"构想"转换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战略与实践活动的辩证法形态.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辩证法与西方辩证法在不同的文化传统中孕育发展,因而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中国传统辩证法的理论自觉性不如西方辩证法,因而在理论体系的发育上不如西方辩证法系统、成熟;中国传统辩证法侧重于伦理、政治领域的应用,西方辩证法则侧重于对自然规律的思辨;在矛盾问题的解决上,中国传统辩证法更注重矛盾的调和与消解,西方辩证法更偏向于通过矛盾对立面的斗争以实现“扬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近年来关于马克思实践辩证法问题研究的梳理,可以看出长期以来对马克思的辩证法甚至辩证法本身的理解存在着许多问题。应引进实践观点作为马克思辩证法的根基和载体,重新理解马克思辩证法的理论内涵和精神实质。马克思辩证法的逻辑结构是自我对象化、自我异化和异化的扬弃。马克思实践辩证法的研究不仅对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的实质和体系以及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具有全局性的理论意义,而且对指导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实践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教育理论思维与教育学原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学的原创话语是对现时弘扬创新的语境与教育学自身的困顿的回应.论文通过反思教育学的困境,揭示了中国教育学百年发展中教育理论思维的缺位,阐释了教育理论思维的建构对中国教育学原创性研究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传统教育理论经历了哲学、心理学以及相关社会科学为基础的学科范式演变,面临着学科范式危机和理论困境.教育人类学使教育理论的逻辑起点回到了"人",确立了人的可教育性与社会文化适应性这对基本范畴,推崇和运用贴近教育生活世界的教育叙事法,致力于建构具有原创性、内生性、独立性的教育理论和研究方法体系,实现从传统教育理论的解释、服务甚至迎合功能向现代教育理论的批评、创新功能转变,为教育理论建构与教育学科发展提供新的范式.  相似文献   

10.
矛盾辩证法是以矛盾范畴为理论中轴的辩证法,它有"存在论"和"方法论"两个层次。存在论的矛盾辩证法是一种滞留于矛盾存在论层面、拒斥"融合"概念、缺失方法论的辩证法,其理论错失是:理论渊源错位,背离马克思的和谐理念;理论元素缺失,遗漏对立面的融合;不承认融合也是发展的动力;对待矛盾的态度错误,放弃对矛盾运动的掌控;解决矛盾的方法论被扭曲、化解矛盾的方法论缺位,误导人们把客观存在着的对立面的斗争性质变成人们的价值努力目标,滋生斗争哲学。存在论的矛盾辩证法应当终结。矛盾辩证法应当走向新生,新生之路是实现从存在论到方法论的跃升,为此,就要深入研究马克思的辩证法文本,引入对立面"融合"的理论元素,从源头上全面、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吸收中国哲学"和合"思想的合理内核,走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中国化之路;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实际与当代世界主题的变化,实现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当代化。矛盾辩证法正走在新生的途中,新生之路的终点是马克思主义和谐辩证法的确立。  相似文献   

11.
随着 2 0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当代自然辩证法越来越呈现出科学技术哲学的新范式 ;创新精神是当代自然辩证法的题中之义 ,自然辩证法是创新的产物且处于不断创新之中 ;创新是自然辩证法的精神实质和目标追求 ,表现在自然辩证法创立的目的、方法论功能所蕴含的创新机理以及它曾经和正在引导科学家的创新等方面。因此自然辩证法的研究与创新精神的培养联系密切 ,应当重视对当代自然辩证法的学习研究。  相似文献   

12.
辩证法有本体论、认识论和辩论方法三个层面的原初语义。揭示和反映认识对象相反相成的矛盾属性是辩证法的精神所在,体现辩证精神的思维即辩证思维。学界试图刻画辩证思维结构而建构辩证逻辑的形式系统,但其公认度较低。这既有逻辑思想和技术不成熟的原因,也有辩证法理论不精细的原因。现在的辩证法理论及其理念,可以为人们把握事物发展状况提供认知信念,但不具有精确地演算和预测事态变化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或“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相一致的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创立、坚持和发展的辩证法。它包括一般意义上的“辩证法”、“自然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辩证法”三个层次,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目前国内理论界出现的片面强调自然科学而忽视社会科学,片面强调“应用研究”而忽视“基础理论研究”,片面强调“和谐”而回避矛盾、否认“斗争”以至否认辩证法,甚至以“科学技术哲学”取代“自然辩证法”等现象,在本质上都是违背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极其不利,必须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14.
当代教育应当追求教育的国际意识、人本意识、创新精神、超越精神、批判精神和宽容精神。立足教育的时代精神,师范大学应承担如下的历史使命:守护教育的精神家园,打造教师教育的主阵地,引领教育理论创新的前沿,成为教育实验研究的中心。  相似文献   

15.
启蒙辩证法对现代性的反思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启蒙辩证法作为对现代性的总体性反思,仍然没有超出现代性的发生场域——商品拜物教。主体性形而上学与传统异化逻辑的二元对立正是启蒙辩证法的精神实质,也是现代性的异化逻辑的表现。启蒙辩证法未必具备自身标榜的总体认知能力,也未必具备对现代性的总体性批判潜力。它仍然没有摆脱现代性的初始矛盾——抽象和具体的矛盾,单纯理性的反思最终必然导向理论的乌托邦形式。  相似文献   

16.
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马克思哲学只有从辩证法角度才能得到真正的理解,同样只有从时代精神的角度才能理解辩证法。唯物辩证法蕴含着肯定性和否定性的双重品格,品格的彰显则取决于时代特征和历史的呼唤。中国革命时期的辩证法,体现了否定性精神品格的张扬;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哲学,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精神品格由否定性向肯定性的精神转向。  相似文献   

17.
非线性系统理论是自然科学当代发展产生的一项重要思想成果。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有别于传统思维的崭新方法,亦对建立在传统科学理论基础上的质量辩证法提出了某种挑战和有益的补正。文章对此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讨,作为拓展哲学与科学的对话,从自然科学汲取哲学思想的元素,丰富哲学自身的语义,以此活跃辩证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比较了马克思与阿多诺辩证法理论,指出二者之间既相通又存在差异。只有把辩证法的否定性植根于人的现实的生存实践活动之中,其所具有的否定性和批判性才具有内在的合法性,而只有这样去理解辩证法及其否定性,才能使辩证法的否定性得到彻底的和现实的彰显,从而在人的生存和解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现代西方哲学在“拒斥形而上学”的致思下一再发出“形而上学终结”的死亡通知单,然形而上学作为人类精神的不死之鸟其冲动有增无减。它被“反叛”的重要启示在于形而上学只有在超验思想之域才是合法有效的。形而上学具有不可缺省的思想价值,昭示着自由、批判和超越的纯洁精神。思想是其本性,真正符合思想本性的思维方式则是辩证法。在一个“不思不想”的物化氛围中更需要一种纯粹的理论态度及其坚韧的形而上学姿态。  相似文献   

20.
“中庸”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今天须重新审视和探究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及深厚的华夏文化底蕴,正确评价和发掘其合理因素,努力发挥其积极作用,这对促进中国文化的发展和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