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布迪厄的社会实践观是在继承了马克思实践观的基础上加以改造而创立的,在实践场所(在马克思实践观中称为实践对象)上,布迪厄用场域概念代替了客体;在实践策略(实践逻辑)上,布迪厄用惯习概念代替了实践观念;在实践工具上,布迪厄引用并深化了马克思的资本概念.布迪厄的场域、惯习和资本概念为我们全面深入地理解马克思的实践观,提供了富有启迪意义的哲学视域.  相似文献   

2.
布迪厄对社会分类的分析,是在对社会世界双重性的理解基础上展开其演绎的。他运用独特的分析工具:惯习、实践、资本、场域,从政治运作的视角对社会分类体系的形成、筛选与作用于行动者身上的实践,进行了细致入微的阐释。布迪厄用一种生成的结构主义的思考方式,祛除了"社会秩序如何可能"的迷雾。对他来说,任何知识社会学或者文化理论,本身必然是一种关于社会分类的政治社会学。  相似文献   

3.
布迪厄创造性发展了马克思的个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断,所提出的“惯习”“场域”“文化资本”“符号暴力”等实践观念在或多或少、或显或隐、或正或反地翻转西方传统哲学的同时,也践习着西方实践哲学内容大于形式的优良传统,并且成为当代社会实践理论的重要代表.布迪厄实践观念的发展总趋向则是真理的不断具体化过程——无限逼近真理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布迪厄的实践理论及其对社会学研究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社会科学研究中长期存在的结构-能动性、系统-行动者、主观-客观等诸多二元对立的现象,皮埃尔.布迪厄试图通过自己颇具特色的实践理论超越这些二元对立。本文认为,布迪厄的实践理论关注实践过程和实践未经表达的逻辑,反思是其实践理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理解其实践理论。布迪厄的实践理论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社会学研究具有极大的启发作用。首先,布迪厄对社会学研究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三个相互联系的问题的反思有助于增强社会学研究的科学性。其次,布迪厄指出社会学也是一种政治科学对于认识社会学学科性质、促进社会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三,他为中国社会学研究的本土化工作提供了具有启发性的思路和概念。  相似文献   

5.
布迪厄的实践理论及其反思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迪厄的实践理论对社会学研究的推进具有实质性贡献。要理解该理论的核心要旨,就有必要考察布迪厄的认识论依据。通过追溯布迪厄对客观主义和结构主义的批判,可以发现实践理论具有关系性和将研究对象客观化的风格,这种风格赋予其理论某种反思性效果,布迪厄对以往社会学的反思正体现了这一效果。  相似文献   

6.
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是我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抓手,培育小农户能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小农户向职业农民转型.在阐释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方法深入探讨了该理论体系四大核心概念,提出行动者是实践的载体、惯习是实践的观念、场域是实践的空间、资本是实践的工具等四大判断,并结合我国职业农民培育实际分析了小农户实践逻辑,研究结果为面向现代农业发展的小农户培育提供了重要启示,行动者视角应实现多元共治,惯习视角应注重观念重塑,场域视角应加强关系重构,资本视角应实现运营优化,研究结论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提供一个有益探索,有利于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丰富了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的中国应用情景.  相似文献   

7.
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是从对以往形形色色的社会学二元主义的反思批判开始的。他指出了各种二元主义的唯智主义偏见以及反思性缺乏的社会性原因:个体研究者不同的社会出身和社会标志所导致的观点分歧和偏见、研究者在学术场域以及权力场域所占据的位置以及整个学术场域和研究者群体的集体性科学无意识。据此,他主张展开对社会学实践本身的社会学检验,即将社会科学建构研究对象的过程本身作为对象来研究。这是其实践社会学理论的伟大贡献。但是,由于忽视了构成唯智主义偏见的人类认知方面的原因以及社会与认知两方面原因的相互交织,因而布迪厄的反思是不够的,其实践理论在理论有限性上的自我警觉也因此受到削弱。  相似文献   

8.
广义资本和社会分层——布迪厄的资本理论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迪厄的资本理论是其学术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资本既是场域中竞争的目标,又是竞争的手段。布迪厄的广义资本主要有四种形式,体现出他的学术宗旨和批判意识。布迪厄重点分析了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不同的资本之间可以进行转换。资本总量和结构是社会分层的主要依据。资本理论有其理论贡献,但也有不足。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翻译学者对布迪厄的社会实践论的关注最多,应用也最广泛,但在理论应用上存在一些值得反思和有待改进的问题。国内学界对此早有察觉,但未见专文讨论。文章尝试探究布迪厄理论备受翻译研究青睐的主客观原因,包括理论本身的超越性和深远影响,与翻译研究的高度契合,翻译研究者发现布迪厄理论相对“易懂好用”等;并以近20年来国内译界的相关研究成果(特别是“首届全国社会翻译学研讨会”参会论文)为考察对象,剖析当前应用布迪厄理论中的五个普遍性问题,包括选择性应用布迪厄理论的某个概念,静态描述译者惯习,缺乏对译者惯习的溯源性考察,忽略生成翻译实践的场域等;最后指出今后可围绕五个主题展开研究,以拓展布迪厄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的翻译研究虽然突破了以往翻译研究中的一些局限,但其自身也存在一定缺陷,如其“场域”概念界限模糊,“惯习”概念具有“决定论”倾向,“场域-资本-惯习”分析框架无法解释非译者行为产生的结果等。如仅借鉴社会实践理论来研究翻译现象,会导致译者行为研究出现片面性。将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与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相结合的社会翻译学新视角,能使中观“翻译网络”与宏观“翻译场域”相互补充,以“译者能动性”弥补“译者惯习”之“决定论”局限,使翻译研究采用行动者与过程相结合的研究模式,从而为译者行为研究提供更科学、更系统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1.
霍克海默的核心编辑理念是其社会批判理论所彰显的批判性,是对马克思主义批判思想的继承,也是他编辑实践中的立场、方法和理论。其核心编辑理念的启示意义在于:有助于恪守坚定的编辑信念和原则;有助于在编辑实践中既抓住现实热点,又把握深刻的理论识度;有助于立足社会现实并坚守道德评判尺度,弘扬社会责任与担当意识。  相似文献   

12.
丘处机在青年时期曾自行阉割,断绝情根,进行内外双修,同时也进行其他宗教活动,把其师王的宗教思想付诸实践。本文对其道教词所表现的内外双修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认为其词作主要表现了全真道内修心性、外修功行等宗教思想,其外修功行部分主要反映了丘氏的交游和斋醮活动和全真道森严的教制教规。  相似文献   

13.
吉登斯(Anthony Giddens)的结构二重性理论认为人的能动性发挥和社会结构的形成是在人们日常看起来支离破碎、司空见惯的实践活动中实现的,社会结构不仅具有制约性而且具有使动性。吉登斯对实践这一人类理性活动的重视以及历史性这一概念的提出,使得其理论隐含着强烈的建构主义特征和主体主义偏向。  相似文献   

14.
张太雷在天津的革命活动是张太雷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天津是张太雷革命生涯的摇篮。厘清张太雷在天津的学业和社会活动,分析张太雷在天津的革命思想与实践的发展脉胳,有助于推进和深化对张太雷一生革命思想与实践的研究。在天津的5年时光里,张太雷不仅打下了扎实的学识基础,而且关注社会政治,注重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培养和锻炼了卓越的组织和宣传才能。同期,张太雷在思想上接受马克思主义,完成了由一个爱国青年向一个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的革命者和领导者的转变,并在天津及周边地区积极从事建立青年团和共产党早期组织、开展工人运动等中国早期的共产主义运动。  相似文献   

15.
在李大钊的大量文章中,对众多中国历史人物进行了评价。李大钊认为,历史上的英雄是由时势造就的;伟大人物也是在实践中求真知,长才干。他以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人物,分阶段评价一个人的漫长一生,并把历史人物的评价融入历史过程之中。李大钊对历史人物的分析有着鲜明的阶级立场,他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认为社会上的一切活动和变迁全为人力所造,决不是几个伟人。李大钊在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中,坚持了实事求是的精神,功过是非、褒贬抑扬依据于客观历史事实。李大钊评价历史人物的马克思主义态度,值得史学工作者学习和发扬。  相似文献   

16.
在批判、继承索绪尔和乔姆斯基语言学理论的基础上,布迪厄提出:语言是整体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在每日的社会互动中不断进行语言交换及表达。同时,他揭示了语言的转换可以表达其中的权力关系,从语音、语调到字词都反映了不同的社会的阶级地位,每个人在使用语言时都展现了不同程度的权力。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所做出的杰出的贡献,充分地反映出他忠实地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祖国的强盛和人民幸福贡献毕生精力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他把这种社会责任意识与社会改革实践结合起来,创建了反映中国现代管理特色的责任制度,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现代管理思想,在实践中对深化社会改革发挥了巨大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阿尔都塞把意识形态置于存在论的背景之下进行研究,认为意识形态乃是一种独特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他的意识形态观具有存在论性质的维度与特性;阿尔都塞的局限性在于,他只是批判现存的实践,而没有建议一个可供选择的实践。  相似文献   

19.
牛田盛 《南都学坛》2008,28(5):111-113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为什么突然从新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对此学界有"策略"说、"社会结构变迁"说、"苏联影响"说等代表性观点。实际上毛泽东转向社会主义是"多因决定"而非"单因决定"。其中,总结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实践经验是毛泽东转向社会主义的关键性原因。那种认为毛泽东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转变中染上民粹主义色彩的观点,显然夸大了毛泽东个人主观因素在这次转变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