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但丁的人文主义思想主要表现为强烈的批判精神、积极的理想主义以及丰富的人本思想。但丁终生对意大利乃至西欧的社会变化与市民思想行为进行尖锐评判,并强烈批判教会腐败,愤怒谴责贵族的堕落与政治纷争;在早年从政与后期流亡途中,但丁通过系列著述与勇敢斗争,展示了追求和平统一的理想;但丁将人们关注的重点从对上帝和天堂的盲目崇拜转向对世俗生活的赞美,充分肯定人的情感、理性与尊严,其人本主义思想明显超越了中世纪晚期的宗教神学。马克思最喜爱但丁,终生以“下地狱”决心投身政治经济学研究。不过,马克思更关注普通劳动者,其共产主义理想以解放全人类为目标,超越了但丁仅关注社会上层的狭隘性;与但丁晚年的消沉保守相比,马克思理想更为坚定;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持续终生,整体上突破了但丁人文主义思想的宗教束缚与神学局限,表现出更为全面彻底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2.
受北京浓郁民间文化、近代尚武任侠潮流,以及个人成长环境、个性气质的影响,老舍承继了传统侠义思想,不仅以"黄天霸"这一经典形象集中书写民间侠义,塑造战时江湖奇侠,而且将其发展为战时民族精神的一部分,赋予了武侠文化更为崇高的精神价值。抗战时期对以"黄天霸"为代表的侠义精神、民间价值观进行重新定位、思考,是老舍将传统思想进行现代性转换以期服务抗战的一种尝试和努力。这种关注战争的特殊"启蒙"眼光是老舍在"国族至上"理念下对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的理性审视,也是战时老舍写作的特殊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3.
但丁是中世纪文化思想的一位集大成者.但是,但丁的诗学思想与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等中世纪神学思想家立足于神学、立足于彼岸世界的思想理论不同,其更多地是立足于现世社会人生.而对于现世的关注这正是人文主义之最为基本的价值取向.从根本上来讲,但丁已突破或者说脱离了中世纪的神学思想体系;因而,其诗学理论呈现出极其明显的近代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端午节这个民俗节庆因与屈原的关系而开始参与中华民族人文精神文化传统的传承。在中国文学的历史长河中,从屈原到老舍,形成了一条绵绵不绝的人文精神传承的大波。屈原与老舍都是以深切的人文关怀而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知识分子的。而老舍可以说要相当程度上传承与发展了屈原的人文精神。这主要体现在哀民生之多艰的生存关怀、重铸民族灵魂的精神关怀以及探究人类本性的永恒关怀这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真正的人文精神,其博大的内涵,实际上包含了历史文化精神对当代文化的传沿与影响及意义。所谓加强素质教育,应当首先从对人文精神的认识与提倡入手,应当着力探索历史文化精神对当代人思想与文化的影响,倡导通过素质教育的渠道将历史文化精神的影响和作用发掘、整理、归纳出来,作为推进民族进步与发展的重要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6.
探究了人文教育对大学文化品位建设的影响,分析了现代大学文化中由于人文精神和理性精神的缺失带来的问题以及人文教育在大学文化品位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加强人文教育、弘扬人文精神、建立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教育融合机制、推动大学文化品位建设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取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初康熙皇帝治下繁盛背后却隐藏危机的清代中国,以同时期彼得大帝统治下走向近代资本主义的沙皇俄国为参照系,认为彼得大帝在俄国对东正教会的改革也为俄国接受西欧的近代科学技术思想扫清了观念障碍.而康熙的治国方略尊崇礼乐为体的儒教,很大程度上并不注重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古代的实用理性精神更多地只注重生产实践技术的运用,而忽略对数理思维等科学精神的追求,从而尝试从宗教文化价值的角度回答"李约瑟难题".  相似文献   

8.
正追溯近代文化源头,早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诗人但丁就提出饱含人文主义情怀的"人民公仆"概念。马克思批判地吸收了前人的优秀思想成果,在总结  相似文献   

9.
老舍心仪但丁的《神曲》并以之为标杆,大力提倡“灵的文学”。旗人固有的伦理立场和对宗教的隔膜,使得老舍“灵的文学”的创作实践虽达不到但丁《神曲》的高度,却开拓了现实主义文学罕见的深度。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就提出了“观乎人文,以化天下”的命题,在重视人方面东西方有共同的传统,但西方比较重视个人的自由,东方侧重于天人合一。对于东西方人文精神的探讨与交流是近代的事,近代以来中国人对人文精神的探讨多侧重于思想教育、区域差别、人文化育等方面,而且还主要侧重于对学术大家的探讨,近年以来,又侧重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民族精神的研究,这些为城市精神的探讨奠定了基础。济南精神就在这个氛围中提炼。大家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当地文化、当代文明等方面予以提炼,提炼是对过去的总结,更是对后代要继续弘扬的精神给以肯定,所以,探讨城市精神重在过程,使精神深入人心,发扬广大。  相似文献   

11.
人文精神是人类在求取自身生存、发展的过程中,以真善美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不断实现自身解放的一种自觉的思想信念和文化准则。内涵着对理性精神、自由精神、主体精神、伦理精神、平等精神、民主精神的追求。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铸造公民文化的基础。公民文化凝聚了人文精神的价值追求与目的导向,公民文化中的理性、宽容、主体意识是人文精神的体现。所以,公民文化与人文精神有着紧密的联系和内在一致性。但在市场经济和公民社会条件下产生、发展起来的公民文化既要继承人文精神的优秀文化内涵,又必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2.
近代以来科学的极大成功以及现代科学对人类生活的深刻影响 ,亟待对科学的历史发展给以人文阐释。通过对科学史的考察 ,可以发现科学史具有极大的人文价值 ,科学史可增进对科学的社会影响的认识 ;对科学教育具有重要的人文启示 ;有利于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沟通与理解 ;为理解和解释科学提供人文维度与历史理性 ;有助于揭示科学的属人性与人性界面 ;促成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哲学精神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3.
传统文化与高等教育现代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传统文化中丰富的教育思想 ,影响、制约着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与现代教育的民主观念相去甚远 ,阻碍着现代高等教育的民主化进程 ;传统文化中人文精神厚实 ,科学精神薄弱 ,影响到中国现代教育张扬科学精神、培育创造能力的文化氛围不足 ;传统文化中尚德、尚德育、尚德风的传统 ,使道德教育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居于显著地位 ,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精神具有积极作用。因而应辩证地对待传统文化 ,抓住属于未来的精华 ,变异为新文化的成分 ;抛弃传统文化对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负累 ,使中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 ,加速中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科学的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精神包括自由精神、自觉精神、超越精神和人的价值观;科学精神包括理性精神、实证精神、怀疑精神、创新精神、民主精神和奉献精神;科学精神是一种人文精神,即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说,科学精神包含了人文精神;现代科学已构成了独特的科学文化,现代科学的发展实际上就是科学文化的整体的发展。科学文化的要点可以表述科学的特点,反映的则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5.
人文精神与公民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精神是人类在求取自身生存、发展的过程中,以真善美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不断实现自身解放的一种自觉的思想信念和文化准则。内涵着对理性精神、自由精神、主体精神、伦理精神、平等精神、民主精神的追求。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铸造公民文化的基础。公民文化凝聚了人文精神的价值追求与目的导向,公民文化中的理性、宽容、主体意识是人文精神的体现。所以,公民文化与人文精神有着紧密的联系和内在一致性。但在市场经济和公民社会条件下产生、发展起来的公民文化既要继承人文精神的优秀文化内涵,又必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石兴泽著《老舍与 2 0世纪中国文学和文化》说开去 ,在与西方知识分子精神气质和西方文化比较中分析中国文化和知识分子精神传统 ,在与鲁迅等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比较中分析老舍的精神气质 ,并就老舍城市贫民作家精神的某些特点作了精要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一在我们看来,决定和支配20世纪人类精神文化主导流向的最为重大的历史事件,是俄国十月革命和两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巨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不仅在于它极大地改变了世界历史尤其是东方不少国家历史的进程,而且还在于它通过马克思主义这个中介延续和扩展了风行欧洲几个世纪的理性精神,从而使东方各趋向共产主义的国家相继在自己的精神文化母体中注入了马克思主义的新鲜血液,光大了在西欧日渐“式微”的理性传统。在近代文明摇篮中诞生,以实证科学为背景发展起来的西方近代理性传统,在其精神故里的逐步失落,有着诸种内外原因。中外许多治思想文化史和文学史的学者,不约而同地把主要原因之一归结为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国现代这个特定社会中出现的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老舍的价值不仅在于他创作了许多不朽的文学作品,而且在于他的身上承载了悠远的文化传统,同时又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批判与改造。主要从老舍本人所体现的传统文化精神,老舍作品中对于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以及老舍的死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等三个方面来论述老舍与传统文化千丝万缕的关系,探索作家的精神之旅。  相似文献   

19.
基督教文化是中国现代重要的文化现象。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很多作家与基督教文化有或亲或疏、或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并将其纳入艺术视野,用不同的艺术方式表现基督教文化对于现代中国人生活和思想情感的影响。老舍曾经领洗入教,参加教会开展的一些活动,其文化心理及文学思想、艺术思维均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塑造宗教形象,表现宗教人物在现代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为,张扬耶稣的人格精神,是其创作的重要内容。但同时,老舍也通过传教士和教徒形象塑造,对基督教表示了明确的批判和拒绝。老舍对基督教文化的态度,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现代作家的思想和情感倾向。老舍对基督教文化的接受与拒绝、赞赏与批判是同他的爱国热情、救世救民的人生追求联系在一起的,是与他改造国民性格、检讨传统文化、促进民族文化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认为:外国侦探小说与科幻小说在晚清思想文化的近代化进程尤其是崇尚科学、开启民智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以新颖的形式与奇异的情节满足了广大读者的文化需求;二是传播了西方的科学精神与人道主义思想;三是破除专制思想与迷信思想,激发人们对未来社会的无限憧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