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行政歧视的双维研究——以农民工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歧视是一种不公的社会现象,其存在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行政歧视产生有深刺的历史和现实原因,本文以农民工为例,分析农民工在公共政策制定及政策执行过程中面临的行政歧视,并深入分析对农民工行政歧视产生的制度根源与伦理根源,从而提出制度与伦理相结合的原则是限制和减轻行政歧视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
随着大学生就业买方市场的形成,就业中的相貌歧视问题日益凸显。从审美与伦理的关系来看,相貌歧视是审美与伦理冲突的一种表现,也是后现代伦理审美化的结果。对于相貌歧视,目前无法通过立法消除。我们只有通过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审美文化,改变当前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观念的误区,尽可能为求职者提供公平的就业环境;鼓励求职者树立信心,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以增强就业竞争力。全社会应努力促进审美与伦理的和谐统一,确保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维护社会的安定和谐。  相似文献   

3.
云南的艾滋病歧视调查结果表明,目前社会相关各界(包括一般群众、医务人员、政府及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属)对艾滋病的态度都呈现出了一种支持与歧视并存的状况,艾滋病反歧视面临着深刻的主体困境。要想走出这一困境,应该增加艾滋病治疗效果方面的宣传以减轻社会的恐惧和歧视心理;通过培训、落实待遇、加强监督等措施减少和消除医疗歧视;在认真落实好国家政策的同时,努力消除政策歧视;加强对艾滋病患者的教育和人文关怀,消除他们的自我歧视和报复心理;培育公众的同情和互助意识,营造社会支持环境。  相似文献   

4.
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伦理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医患关系呈现紧张状况,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医学与人文的不和谐,是社会伦理环境与医务人员的伦理精神的缺乏所致。深刻理解和谐医患关系的伦理内涵,加强医务人员伦理精神的培养和培育良好的社会伦理氛围,来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实现生命终极价值的关怀和终极追求。  相似文献   

5.
医患关系的法律和伦理调整辨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医患关系的调整范畴是目前学术界争议的热点问题,笔者认为医患关系界定不清的关键在于对医方主体认识的笼统和模糊。作者试从医方主体两个层面的驳离来分析医患之间的法律和伦理关系,指出医疗机构与患者的关系应适应法律调整,医务人员与患者的关系应适应伦理调整。  相似文献   

6.
人类基因组研究的几个伦理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类基因组研究伴生诸多伦理问题。个人或家族的基因隐私权是不受他人侵犯的自然权利;基因歧视侵犯了人的基本权利和基本自由,社会应运用立法来防止基因歧视;对基因功能的认识属于科学发现的范畴,不应有基因专利;基因决定论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优生学"会导致伦理灾难;对基因技术的运用,伦理学评价应置于优先地位。  相似文献   

7.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权利歧视及其悖论,既有常态社会的普遍性,也有风险社会的特殊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权利歧视主要包括生命权歧视、人格尊严权歧视、隐私权歧视、表达权歧视、医疗公共物品资源分配歧视,从而进一步产生歧视性悖论。“歧视者被歧视”是权利歧视悖论的实质与核心。权利歧视悖论是对权利歧视的理性反省与提升。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权利歧视是政治发展、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文化提升的阻力和障碍。不断加强经济建设,强化生命伦理教育,完善公平正义的制度建设,加快信息流动体系建设,加强契约关系体系建设,完善应急治理体系建设,是克服权利歧视的基本举措。  相似文献   

8.
华裔美国作家赵健秀在长篇小说《甘加丁之路》中表现出了深刻的伦理情怀,他试图建构华裔美国社会的伦理秩序,从而为美国社会中的华裔美国人争取应有的公民权。在作者看来华裔美国男性是建构华裔美国社会伦理秩序的主体。此外,要建构华美社会的伦理秩序,还必须要有敢于拒绝同化的独立精神和勇于抵制主流社会歧视的英雄气质。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对人工智能医学应用中伦理问题的认知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提升医务人员的伦理认知和伦理决策能力,文章采用方便抽样方法,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安徽省某三级公立医院813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医务人员了解人工智能医学应用中伦理问题的渠道分散,主要通过新闻资讯和科普文章;医务人员认为安全风险和隐私保护是人工智能医学应用中最主要的伦理问题,分别占76.1%和64.9%;医务人员的专业年限、职称和对人工智能医学应用的了解程度与其对人工智能医疗应用中伦理问题的认知有关(P<0.05)。大多数医务人员对人工智能医学应用及其带来的伦理问题了解程度不高,认知缺乏系统性。应加强医务人员对人工智能医学应用中伦理知识的教育和培训,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医务人员人工智能医学应用的伦理认知水平,规范开发医疗人工智能技术的算法,健全医疗人工智能的伦理监管体系,推动相关立法,保障医疗人工智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当代女性主义伦理学景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当代女性主义伦理学是妇女解放运动的产物,它旨在批评贬低和歧视女性的伦理理论,建立男女平等的伦理学说。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思想理论渊源和社会历史背景,在发展中呈现出“破”与“立”两大主流,并以自身的理论特色与其他伦理理论区分开来。它主要探讨的实践主题有政治伦理、生态伦理、生命伦理、道德教育以及性伦理等。当代女性主义伦理学的命运将寄托于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11.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医学高新技术飞速发展,医学模式由生物模式演变为人文医学模式,患者的权利得到普遍重视,医生的家长主义受到质疑。为了指引医学技术的应用,生命伦理学应运而生。生命伦理学发展至20世纪80年代,随着后现代状况的出现,西方传统信仰崩溃,道德多元主义盛行,医学技术的应用与各种文化的冲突愈演愈烈。针对此种情景,恩格尔哈特发动了生命伦理学的后现代转向,他立足于道德多元化的后现代立场,提出解决医患之间道德争议的允许原则以应对后现代出现的"道德异乡人"难题。恩格尔哈特对允许原则的阐述,不仅有效地解决了生命伦理学领域中的道德争议,而且为全球化进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不同政治争端的解决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2.
运用社会公平和法正义原则评述政治权利和义务之关系命题不仅关涉社会学、政治学和法哲学的基本命题,而且关涉社会学、政治学和法哲学的基本方法问题。这种基本方法最初对人的自然道德状况进行审视,进而审视人在进入政治社会后,作为政治共同体的成员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他们之间的特殊作用。评析的前设条件:(1)所有的人不论其出生于何时何地,他们的政治生活都源于在政治社会中所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实体性主体身份;(2)正在讨论中的权利不仅包括一般性政治权利,而且包括广泛的自治权利和独立权利。并在此前提下批判地评述了西方具有争论性的公平原则以及在公平原则项下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实现的前提。  相似文献   

13.
在道德权利的本质规定中,蕴涵着普遍性原则、合理性原则、社会性原则。普遍性原则强调道德权利中权利主体的普遍性,合理性原则强调道德权利中利益的价值合理性,社会性原则强调道德权利的社会本性。只有合乎三方面价值原则的权利要求,才能上升为道德权利。  相似文献   

14.
在德育重要性问题上“道德危机论”以及“社会变迁论”的研究取向比较突显。“社会变迁论”视野更开阔、态度更积极、分析更深入。德育不仅重要,而且很难。其困难之处在于观念的执行。案例教学在于激活学生的道德认知,强化道德实践,从教育学、心理学、及德育学科的角度认识,案例教学是适宜促进道德由知转化为行的途经。在案例教学中坚持价值主导原则、学生主体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等;把握引导方向,引导学生确立振兴中华的理想信念、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修养健康的心理。  相似文献   

15.
要防止和克服时尚的道德负效应 ,首先应对时尚的内容、传播途径进行道德审查 ,同时就时尚主体而言 ,应注重道德心理的过滤。时尚的传播总是以从众、暗示、好奇等社会心理为基础的。如果我们能够做到从众而不失个性、暗示而不忘操守、好奇而不违规范 ,就能真正使时尚成为有益于社会发展和个体完善的精神催化剂。  相似文献   

16.
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一种伦理学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伦理学视角下,民族主义是以民族成员共同的道德心理、道德情感、道德品格、民族意识为基础,通过对本民族伦理价值的弘扬、保护、批判、反思以及对民族精神、民族道德的塑造,以实现民族平等、民族独立、民族统一、民族自决、民族富强的道德理想的一种社会思潮。爱国主义作为道德范畴,是道德意识、道德关系、道德实践的统一。爱国主义作为一种道德意识,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四种因素构成的。爱国主义作为道德关系,体现了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爱国主义作为道德实践,体现在道德评价和道德修养活动中。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是两个既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辨析二者之异同有助于加深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最美现象"美在朴实无华的道德关切、美在真挚无悔的无私奉献、美在勇于担当的崇高品格。当今社会出现的"最美"现象,折射出国人道德审美取向的生活实践转向。这种转向所表征的道德文化现象其实是人向自身回归的一种必然现象,是社会常态化道德生活的反映。这种转向的内在机理在于人的理性本质与社会本质与当前社会道德实践的契合。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应坚持立足现实与科学引导相统一、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统一、积极倡导与典型示范相结合以及制度保障等原则。  相似文献   

18.
两性暧昧情感是两性之间的一种非婚恋、无性爱的超友谊情感方式。根据其表现形态和伦理关系的特点,对它进行伦理评价应遵循三个原则:不伤害原则、平等与尊重原则、隐私原则,以促使这一社会群体正确对待和处理两性间的暧昧情感关系,同时也使社会公众能对其有一个公正理性的认识和态度。  相似文献   

19.
儒家道德理论的建构逻辑可以概括为三个原则:道德超越利益、 “人皆有向善之心”和道德是自律的。其中,第一个原则是确立社会道德共识的必要条件;第二个原则是道德力量发挥作用的机制;第三个原则则为道德秩序的自我恢复提供基础。但是在帝制时代,儒家道德思想被改造为以“三纲”为核心的封建礼教,沦为帝制统治的工具,这实际上已经违背了儒家道德思想的初衷。文章进一步分析了东西方社会道德困境的产生原因,并探讨了儒家道德思想及其建构原则对于解决当前道德危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社会思潮具有阶级性、动态性、群体性、异向性、多样性、全球性的特点,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道德观、民族观、政治观、价值观均产生了影响和冲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核心地位,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两课"教育模式,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以先进社会思潮加强大学生德育工作,为人才培养提供思想保障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