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狄更斯思想与创作中有一个理不开、扯不断的矛盾,一方面,他在感情上始终倾向于平民社会,对底层人民的苦难感同身受,在作品中表现了出自内心的最深切的同情;另一方面,他在人生理念上却又表现出对上流社会的思想方式与行为方式的欣赏,并苦心孤诣地在其作品中勾画出一幅温情脉脉的社会改良方案,倾注了他的人生理想。  相似文献   

2.
纳兰性德是康熙时期一位著名的满族词人,在中国词坛上有着重要地位。本文从他所处的社会背景分析入手,对他及作品产生所反映出的社会文化意义进行了阐述,评价了其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并特别对其作品内容与现实生活表现出的明显矛盾及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探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黄远生是我国近代新闻史上著名的新闻实践家之一,对他的研究长期被忽视。他的作品中包含了丰富的新闻思想,其核心观念是新闻应有益于社会人生。他对于新闻表现的对象、新闻的功能、从事新闻应具的态度、记者的基本素质等问题都有着精到的见解,并对后世的新闻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张养浩生活在残酷阶级压迫民族压迫的元代,经历了坎坷的仕途风险,使他的作品带有明显的忧患意识。其中有对社会政治的忧患,对人民疾苦的忧患及对人生命运和宦途险恶的忧患,表现出他作品很强的现实性和人民性。  相似文献   

5.
鲁迅小说藉着独特的形式,用精神分析法,以"不和众嚣,独具我见"的思想和艺术风格,把他对人生、社会、新事物的看法和感情表现出来;郁达夫的<沉沦>与佐藤春夫的<田园的忧郁>在叙事时间、叙事体态和叙事语式上表现出多种相似的审美特性,但是,文化特质的差异,使他们的作品又表现出了不尽相同的生活内容和社会内容.  相似文献   

6.
安德列耶夫是俄国文坛上一个独具特色的作家。他生活的时代和不幸的人生经历形成他消极悲观的人生观。但在他的创作中,在遍写人生的痛苦不幸时,也写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冀。他的创作融各流派之长,深入人的内心世界,表现人在特定状态下的感觉与感受,是一位立意要写出真实人生的作家,艺术上颇具特色与魅力,可谓独树一帜。我们应客观地评价其暇瑜互见的作品  相似文献   

7.
盛唐大诗人王维的诗歌受佛教思想影响极为明显,佛教思想中的世界观、心性论及禅定思想从三个层面深刻影响了王维的诗歌。佛教世界观对王维的影响体现在两个层面:其一,对世界构成的基本认识形成了王维诗歌中灵动跳跃的诗意;其二,色空思想影响了王维对生命、人生等重大问题的思考,因而这些内容在王维笔下往往采用艺术化的方式来表现。佛教心性论中"境随心转"的思想对王维笔下自然景物的描绘产生了极大影响。佛教禅定思想对王维诗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他作品中体物敏锐入微,识理透彻无碍这一点上。  相似文献   

8.
论川端康成审美观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端康成是日本唯美派作家,其作品的审美特征来自日本传统文化的凄婉美,早期作品表现出作者对处于社会下层的妇女的同情与爱怜。二战期间,严酷的现实使他虚无主义思想与悲观主义情绪日益流露,战败后普遍产生的失落感,使他的作品着重表现感官刺激,寻求官能美与虚幻美的结合。晚期作品更以情欲以至性变态为主要表现内容,终至陷入颓废美而不可自拔。  相似文献   

9.
<无名的裘德>作为哈代最后也最为费解的一部长篇小说,集中体现了他多年来对社会人生的思索.作品中裘德、淑等主要人物的人生既是错位的,又是困惑的.他们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导致灵魂与肉体的斗争,灵魂与肉体的斗争则造成爱情与婚姻的错位,爱情与婚姻的错位又加剧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这种循环运动,既展示了作品人物的情感世界、宗教生活和现实状况,也表现了作者在婚姻、宗教和生存等人生问题上的困惑.  相似文献   

10.
王蒙是社会主义文艺的引领者,他的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品性。他的小说以关注现实、介入生活见长,他通过人物命运与情节发展的辩证性构述实现了小说对人生、对社会的反思,在他的作品中始终贯通着一种批判意识,这也是王蒙以文学反思历史、探讨文化的重要方式。对现实的关注、辩证法的运用以及带有自省意味的批判性,构成了王蒙创作中现实主义品性的三个重要维度。王蒙的文学创作,将现实主义品性与故事情节、人物的表现完满地融合在一起,使其作品成为当代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典范。在新的历史发展语境下,王蒙文学创作内蕴着的现实主义品性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创作提供了至为宝贵的经验,探讨其创作中一系列现实主义问题对于丰富现实主义文艺理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个对宗教经典十分熟悉的学者型作家,许地山在他的小说里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宗教意象,他的作品中艺术与宗教可说是互相缠绕、互相融合、密不可分.他既不用爱与美的理想来解释人生,也不用苦闷和悲哀来总结人生,而是以宗教思想为核心来探讨人生,并借作品抒发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无论是他的人生态度还是他的作品,都体现了佛教、道教以及基督教三者融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易卜生的诗歌在叙事中抒情,寓抒情于叙事,即使是在抒情诗中也体现了浓厚的叙事意味,并表现出叙事上的独特之处。他在创作过程中,以自身的敏锐和丰富的想象塑造了众多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将自己的人生体悟和思想情感寓于新创造的人物形象之中,立像达意,借物言情,并不断突破读者的期待视域,使其作品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把芥川中国题材作品看成一个有机体进行整体观照,分析了它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内涵,指出芥川借中国题材作品进行古典中国想象,并不是出自对中国的好感.他只不过借此题材抒写他的人生理想而已.作品中表现出的某些心理,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日本人对中国的总体态度.  相似文献   

14.
孔子整理《诗经》,提出“诗,可以兴”,诗歌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开始渐渐露出它的本来面目。虽然孔子的思想折射着社会伦理政治的色彩,但他看到了文学在人生中对心灵的激发作用。孔子对文学的观点由“仁”展开,由人生展开,他将其人生哲学渗透进对文学艺术的看法中,在真诚的基础上,他将审美与政教一体化,使艺术与人生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联结,其诗兴论体现了一种“仁”性内涵——“为人生而艺术”。  相似文献   

15.
D.H.劳伦斯希望通过恢复男女两性关系的自然性来拯救危机四伏的西方社会,在他的作品里充满了对生命力的赞美。他这一思想与西方传统的“人文主义”思想很相似,却并非完全相同,这一思想可称为变异的“人文主义”思想,他的这种思想集中表现在《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  相似文献   

16.
茅盾的小说创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从“文学为人生”的文学观出发,要求文学反映“全般”的社会生活。他通过“缩影式”的描写,把广泛的社会人生熔铸在长短篇小说的艺术建构之中,并且以多种艺术手法对社会人生进行理性评价。在实现再现社会人生和评价社会的过程中,茅盾极其注意小说本身的文学因素,着意突出它的审美个性。他的小说,精心结构故事,潜心描写场面,注重塑造人物。此外,题材的广泛性,形式的多样性,艺术手法的多种追求,又使其作品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形态  相似文献   

17.
现实主义文学巨匠茅盾,从他一九一六年进商务印书馆,开始“叩文学的门”起,就把文学与社会人生牢牢地挂在一根线上。他也曾提倡过左拉的自然主义,那是为了反对面壁虚构、脱离现实的旧文学;他也曾鼓吹过罗曼·罗兰的新浪漫主义,那是因为他相信它“能够补救以往文学之不足而综合地反映人生”①。“为人生而艺术”,始终是茅盾接受这种种主义的基石,也是他半个多世纪文学生涯的奋斗目标。本文将从他的早期小说创作入手,探讨这位杰出的文学大师对人生的独特思考方式。文学为人生,表现人生,批评人生,改造人生,是茅盾现实主义文学思想…  相似文献   

18.
许地山在他的作品中,用一种近乎唯美的目光审视人生,并且尽量表现人性中的真、善、美。他的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审美意蕴正是形成这种美感的原因与特征。  相似文献   

19.
谈《浮躁》     
《浮躁》是平凹创作历程上一部重要作品。说它重要,有以下几点理由。 一、这是它创作的一个大综合。十几年来平凹写了大量的短篇、中篇,在每一篇中,他都进行着思想艺术的探索和追求。对人生对社会有那么多的感悟,那么多新构的表现行之有效,形成了人们可以感受到的风采和艺术个性。这一切虽然不难从他那些中短篇中追寻出连续性和变化轨迹,但呈  相似文献   

20.
许地山与他同时的作家最不同的一点是他对宗教的兴趣,他的诗文充满了空灵、宁静、超脱的气氛,他的小说多为富于教谕的近乎传奇的故事。就文学创作的宗教情感而言,许地山有一种基督式的“爱”的情感,这从他的散文《落花生》,小说《春桃》、《缀网劳蛛》等作品中可以看出来。许地山本人的宗教意识,最强烈地体现为宗教救世主义,他在《英雄造时势与时势造英雄》的演讲中表明了他这种思想,他的中篇小说《玉官》体现了这种思想。爱的哲学与救世主义引发许地山对人生社会的思索,但其消极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