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一、三十年前的基础三十年前美国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基础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汉学传统,一是二十世纪初期西洋人研究中外关系的传统。所谓汉学传统,注重考证,讲究事实。美国啥佛大学的《哈佛亚洲学  相似文献   

2.
美国中国学的最终创立者远东学会产生于美国东方学会并在初期与之联合,而东方学会是美国传统汉学研究的大本营。中国学研究在美国汉学内部发端是由美国汉学的特性所先天决定的,也是当时美国现实需求和学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汉学与中国学的初期合作并未能掩饰双方在学术主张上的根本差异。研究美国中国学的发端史能揭示汉学与中国学最初的关联与纠葛,从双方的决裂过程彰显二者的差异。通过研究美国东方学会、远东学会、美国学术团体理事会等美国重要涉华研究机构和组织在中国学发端期的互动,可以反映美国中国研究的一段发展史。  相似文献   

3.
近年美国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掠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始于十九世纪 ,到二十世纪则迅速崛起 ,其丰富的藏书奠定了汉学研究的坚实基础 ,而数量可观的研究机构、学者和期刊 ,也使其研究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和深度 ,极具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就海外中国学的范式而言,二战后费正清所倡导建立的美国中国学并非是唯一表征.从长时段来看,在传统汉学的发生期以及后来的演进中,已经呈现出中国学的某些特点.从地域上来说,20世纪初期的苏俄以及日本,已更为集中地出现了美国中国学的范式特征.突破对"美国中国学"的中心主义思维,将海外中国学与传统汉学的发展置于历史长时段、世界多国度与多元文化的坐标系下,方可更为有效地考察两种范式各自的特点、嬗变的动因与未来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5.
伦敦会传教士艾约瑟是19世纪重要的汉学家之一,在汉语和中国宗教方面均有独到的研究。目前学界对其在西学东渐过程中的贡献已有颇多论述,但对其汉学研究依然乏人问津。尤其是如何在近代西方文化背景下阐释早期汉学家对中国文化的认识,更是当前学界较少关注的问题。通过研究艾约瑟对上古时代中国人宗教信仰状况的构想,有助于揭示西方学术文化传统与早期汉学研究的密切关联,对深入研究近代汉学的发展和西方世界中国观的形成与演变过程具有不可忽略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民国学者看来,美国汉学显然无法同法德日等国的汉学相提并论,但美国汉学界稍有影响的汉学新著出版后,即有民国学者撰著书评进行引介和评述。考察这些书评,不难发现在民国学者看来,美国汉学存在诸如研究者的中文修养薄弱、解释和译注史料时常存误解误译、材料搜集和材料审别难以博雅以及观点或结论常如隔雾看花,难求其情真理得等局限。美国汉学固然存在不少缺陷,但在民国学者看来仍有可取之处,如公开合作之精神、新颖之视角和方法、重视组织结构与系统性、冷僻领域和材料之注意等。面对海外汉学著述,民国学者坚持一种批判研究的态度,在充分注意其局限之同时,尽可能挖掘有助于中国学术之可取处。民国学者对待美国汉学的这种批判研究的态度及其所撰书评,对当下中国学界而言不能不说是一剂清醒剂。  相似文献   

7.
20世纪40年代,一批从事中国文史研究的华裔学者出于各种原因相继赴美。赴美华裔学者,到美后失去了在中国社会中的支援系统,但得到美国的研究环境,潜心于中国文史研究。20世纪40年代赴美的这一代华裔学者,可称之为协力培育和造就美国汉学的先驱者,他们对美国汉学有基础性贡献和推进作用,具体表现在:协力培育美国汉学的基础、矫正美国汉学发展中的流弊、引领美国汉学研究新方向。  相似文献   

8.
国内当代美国中国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后,美国成为海外中国学的重镇和代表。与此相应,国内学界对美国的中国学也日益关注。迄今为止,国内学界在该领域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应当看到,在相关概念的界定、研究分期、学科建设、研究方法等问题上,学界还依然存在着严重分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内美国中国学研究的全面发展,阻碍了该领域研究的规范化和学术化。  相似文献   

9.
杨联陞是继伯希和之后享誉国际汉学界的学术警察,不仅亲历了20世纪汉学界从欧洲向美国的转向,而且为战后崛起的美国汉学(中国学)研究把关。有意思的是,他个人的学术之途恰与大趋势逆向,从社会科学转向中国文史之学,再转向欧洲汉学的立场,教洋人读书,以学术批评引导和纠正国际汉学研究的趋向与弊病。其论学主张“深入中国文献的内部而尽其曲折”,强调解读本事与寻绎本意。这对于迫切渴望在国际学术界谋得一席之地的中国文史之学而言,不无启迪。  相似文献   

10.
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康达维教授,是西方当代著名汉学家和汉赋及六朝文学专家.他积三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在中国古代辞赋的译介、研究及学术交流、传播诸方面,都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绩.其辞赋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对<昭明文选>所收赋篇的英文翻译;对汉魏六朝赋篇的具体剖析;对西汉赋家扬雄的全面探讨:对中国古代赋学若干专题的精深研究.康达维教授的这些成果代表了20世纪西方学者赋学研究的最高成就,康达维教授也因此被海内外赋学界誉为"当代西方汉学之巨擘,辞赋研究之宗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