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海洋文化和草原文化孕育了不同伦理意蕴的神话:以海洋文化为依托的古希腊神话和以草原文化为依托的蒙古族神话由于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及文明底蕴不同,在民族精神和伦理观念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表现为古希腊神话对智慧与理性的崇尚与追求,造就了西方人勇于冒险和探索、追求个性、崇尚英雄、但对神的道德品质却并不苛求的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而古代蒙古族神话,既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共性即尚德与求善的伦理倾向,又不乏古希腊人勇于冒险、崇尚英雄的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同时还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即浓郁的草原文化气息和游牧文明特质:开放、商贸、流动、诚信等。蒙古族神话和古希腊神话都源于万物有灵论,但是却具有操守自然和僭越自然两种不同的伦理旨趣。  相似文献   

2.
神话是人类祖先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中国古代神话与古希腊神话有许多异同之处 ,中国古代神话零散、不系统 ,自然神话相对匮乏 ,人文神话极为丰富 ,多半人半兽的神 ,女性神地位重要 ,体现出家族式多元制的特点 ,崇尚集体主义、牺牲精神和道德力量 ;古希腊神话完整、系统 ,自然神话与人文神话并重 ,神人同形同性 ,男性神统治一切 ,是家庭式一元制的 ,倡导个性原则、享乐主义和命运观念。  相似文献   

3.
从中西神话之异看文学民族特色的历史渊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每个民族都有构成本民族精神凝聚力的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早在神话中就已初露端倪.作为古代人类精神活动的智慧之果,它最率直地表现了原始先民的思想感情和精神世界,对各民族文学的形成有着明显的渊源关系.本文通过中西神话异质点的比较,追寻中西文学之所以呈现不同民族特色的历史踪迹.  相似文献   

4.
自然崇拜是中国自古有之的宗教习俗,但中国古代自然崇拜的宗教情绪比较平淡,自然神的人格化进程相当缓慢,春秋以前各种自然力基本上处于有"神"而无"话"状态,自然神话大多形成于战国以后,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神话故事 .中国古代自然神话是很不发达的,这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主流文化精神决定的.受西方进化论神话理论指导断言中国古代有丰富发达神话的假设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希腊神话和中国神话的基本精神,揭示了神话中表现出的不同民族文化精神以及神话所折射出的不同民族性格,指出不同的地理环境及人文条件导致希腊和中国呈现出不同的文化。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历史与文化的演进,中国古代神话出现了历史化现象,其突出表现是将神话人物的兽形或奇特形象人形化、体系化。反过来,中国历史也在某些细节处又被神话化了,这从帝王的谱系关系与神王的谱系中可得到印证。这种神话与历史相融合、相附会的文化现象的诱因是儒家对神的慎重态度,契机是寻根问祖的宗族观念,动因是昭示祖的地位,显示自己高贵,为自己统治寻求神的支持的需要,也是对塑造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人格的向往。  相似文献   

7.
现今社会,中国与西方在文化心理、思维模式上有很大差异,但在远古时期,这种差异并不明显。文章通过中国与希腊古代神话的比较,说明了中、西古代神话所蕴含的共同之处,即不屈不挠,奋斗不息的民族精神。在当时条件下,这种民族精神是人们对战胜自然的良好愿望的反映,也是战胜险要,创造未来的毅然决心的写照。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人把“神话”称为远古历史,因此,站在中国古代文化的立场上,即可发现中国古代并非只有神话而没有神话概念,只不过直接把神话当做历史,用“历史”的概念包括了“神话”的概念。  相似文献   

9.
神话的产生有着诸多的缘由,但中国神话自产生之初直至终结之时所富含的祖先崇拜意识,使得中国神话表现出与其他民族神话不同的特色.尽管中国神话没有完备的体系,儒学之士受"子不语怪力乱神"之影响,对神话的流传一直葆有若即若离的态度,因而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神话的传布,但神话却巧妙地借助于传统文化的祖先崇拜意识,改头换面,以别样的形式呈现出来,在正史、诗文中潜藏生根,从而保证了神话的传承.  相似文献   

10.
张岩 《南都学坛》2013,33(1):45-50
中国现代文学倡导以现代生存体验和人生思考为主要的表达对象,然而鲁迅、郭沫若、茅盾、郑振铎等作家却都曾创作过以古老的神话为题材资源的重要作品。现代作家之所以会创作古老的神话,主要有三个层面的原因:第一,中国现代作家在对新文化的积极建构中,对包括神话在内的传统文化有积极的汲取;第二,现代作家的神话题材作品将远古神话与现代社会的现实关切结合在一起,表现出鲜明的现实指向;第三,创作神话题材作品的作家大都表现出对于中国民族文化和西方异域文化的多方关照,他们既是新文学的巨匠,也对包括神话在内的古代文学具有深厚的积累。对于现代作家创作神话题材这一文学现象的考察,也丰富了对于现代文学多元性的思考,为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传统之间复杂的关联性提供了新的研讨视角。  相似文献   

11.
文化哲学视野下的中、希神话之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判断世界神话精神特质的时候 ,文化学家和神话学家们总是将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从世界神话丛林中凸现出来 ,并将它们分别作为东西方文化精神特质的代表。这是不无道理。正是立足于这个传统的观点和理论发展的实际 ,从文化、哲学、心理、历史等六个向度展开了中、希神话的比较 ,并力求找出导致中西文化和文学根本异同的深远根源。在全球化趋势的足音响彻云霄的今天 ,这种比较不仅具有对中西文化和文学所存在的异同作正本清源分析的作用 ,同时还具理论应战及建构价值的当代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希腊神话和中国神话的详细对比分析,阐述了希腊神话和中国神话的差异及其实质,以及其对社会的重要影响.同时指出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吸取西方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以促进文化和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尤其在外语教学中应加强文化教育,以促进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3.
神话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前的黎明之光,是原始文明的最高成果。古典神话已离我们渐渐远去,但今天,一些少数民族如佤族距离人类的童年时代不到百年,他们还在以神话的方式思维着,他们还在创造着神话,他们的神话是活形神话。对两种不同时间段的神话———古典神话与现代佤族活形神话进行比较,可以找出两者之间的共通性和差异性,从而展示神话发展的真实历程和佤族活形神话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
象征是神话艺术的基本特征,纳西族东巴神话的象征具有一定的体系性,按生殖崇拜加以组织的象征体系丰富完整.东巴神话中宇宙起源模式按性行为进行构拟,米利达吉海象征母胎,居那什罗神山象征男根,神龟象征女阴,含依巴达神树象征旺盛的繁殖力,竖眼意味兽性,横眼意味人性,白色始终与善、美、真、实、吉等联系在一起,黑色大都象征恶、丑、虚、假、厄.  相似文献   

15.
在蒙古文献记载和民间口头流传的创世神话的诸类型,颇受佛教神话或信仰佛教的印度等跨国民族和藏族等国内兄弟民族神话影响。这是因为蒙古族在皈依藏传佛教过程中,佛教或上述信仰佛教民族神话影响了蒙古神话,从而蒙古族创世神话蒙上佛教或信仰佛教诸民族神话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16.
神话是人类较为特殊的一种文学现象.在內容丰富,想象瑰丽的大量希腊神话中,世界的产生、人类的起源、洪水灭世等故事情节和某些英雄人物的塑造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希腊神话申所表现出的各自民族精神及其特征又有着天壤之别,对各自的文明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生态伦理与中国神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德勒兹生物哲学中的"根茎以遂"和"机器思考"为切入点,可以尝试将中国古代神话,特别是关于女神部分,引证于西方生态女性主义各主要论点.从女娲、羲和、精卫到后来的嫦娥,她们的故事皆潜藏着若干元素,足以(一)与西方生态学例如大地女神"盖亚假设"相提并论,(二)向整个现代生态伦理提供另一"生机"思考体系.目的在于探索怎样从与生态有关的中国古典文化中,提炼出一个类似德勒兹式的人与非人的横截横切和回旋的沟通结构,在学术上建立乐生、利他和虚怀朴素的生命伦理.  相似文献   

18.
西方古代神话的人文精神孕育了古代西方文化尊重个性、以人为本的特性;现代神话作为古代神话的回归和诠释,表现了人面对自己所创造的一切成为一种敌对、异己无法控制的第二自然力时的困惑和无所适从。通过神话的回归,呼唤人性的复苏,是现代西方文学的主要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9.
少数民族神话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突出。关于中国神话的传统研究一般以汉族神话为主体,难以得出科学全面的结论。重视和开发少数民族神话对建构中国神话体系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著名作家茅盾(玄珠)是我国现代神话学的主要开创者之一。在20世纪20年代,他借鉴19世纪下半叶出现的英国人类学派神话学的理念和方法,梳理和研究中国上古神话,特别是在仅存零星的中国神话系统的“再造”(重构)和开天辟地创世神话的研究上,在原始先民的神话宇宙观的探讨上,独步学坛,取得了重要成绩,成为中国现代神话学的基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